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荣耀-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苛钫畔艿睦系潘蹬梢恢寺砑毕鸸衬冢〉昧朔浅R馔獾男Ч媒鹑舜笫苷鸲握獯尾徊扇⊥牟呗阅兀�

岳飞过后,张宪、曲端、赵立、李彦仙等年岁比较轻的将领也都站出来,表示了相似的意见,表示不能一味与金人硬拼,那样就缺少了战场的机动性,很容易被金人牵着打。

听了将领们各自说的意见后,最终王晨都有所采纳,令刚刚参加了围攻完颜宗弼的几部人马,在此战中当作预备队,准备当奇兵使用。

这让岳飞、曲端、张宪、赵立、李彦仙五将很郁闷,没想到提议后得到的结果竟然是这样。

不过他们也没站出来反对,最终接受了王晨的安排。

但就在折彦质和宗颖率麾下诸将连夜赶回到各自军中,布置后续的行动之际,从开封传来的一份紧急诏令,却将王晨的计划全打乱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谁也没料到的事情

这份紧急诏令中所表达的意思让王晨目瞪口呆。

诏令中说,一个金人使团抵达了开封,与我大宋就结束目前的战争进行了和谈。

金人表示,他们愿意放归太上皇及其他所有被俘的汉家子弟,并放弃靖康之难时候索要的战争赔偿,归还所有被占河北、河东诸地,将燕云十六州也归还给大宋。

朝中大部大臣都觉得金人非常有诚意,朝议时候,包括宰相李纲,宰执大臣赵鼎、张浚、胡寅、赵开等朝中大部大臣,都觉得应该接受金人和谈的条件,结束战争,还百姓以安宁。

诏令中还说,现在金人已经答应将太上皇和无上皇都放归,并放弃战争赔偿,归还被占的河北、河东诸地,并将原本属于我大宋的燕云十六州也归还给我大宋,那我大宋对金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已经达到,再动兵事不太适合。金人已经被打乖了,以后他们一定会与我大宋和睦相处。

连续的战争下来,朝廷财政吃紧,百姓负担加重,南方各地都时不时起动乱,为了让天下百姓有休生养息的机会,朝廷决定,接受金人提出的和谈要求,与金人签订了和谈纪要。稍后,金人会退出燕云之地,王晨所部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接收燕云十六州,不得再对金国发动攻击。

诏令还令王晨在接收了燕云十六州后,将军务交给折彦质和宗颖处理,护送太上皇赵桓回开封。

看到朝廷下给他这样的紧急诏令,王晨气的差点一口鲜血吐出来。

大战在即,他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所有布置都传达了下去,却没想到,朝廷却来了这样一份诏令,让他马上停止与金人之间的战争,准备在金人退出燕云之地时候。接收这片地方就行。

他也没想到,金人在派人与他和谈的时候,还派出了数次使团前往开封,虽然被他的手下截拦了一支。但依然有其他的使团抵达了开封,与朝廷进行了和谈。

这情况让王晨进一步相信,金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无力应对现在情况的地步,但他没想到,朝中那些大臣,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同意与金人的和谈。他们怎么就没想到金人愿意做出这样大的让步,正是他们到了最困难的时候。这种时候,再对他们狠狠地打击一番,那所谓的大金国很可能就亡国了。

金国灭亡。那不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北方的边患?

这几点,为何朝中大臣就没想到呢?

看着诏令中特别列出那些支持接受金人所提和谈条件的大臣,王晨很想狠狠地骂人,甚至想杀人。

在仔细地看了几遍诏令后,王晨也有点明白过来。

诏令上所列这些同意与金人和谈的大臣。应该就是促成这次和谈的人,李纲、胡寅、赵鼎、赵开、张浚,要是没有这些大臣的支持,那朝廷根本不可能与金人和谈。

特别是李纲,如果他反对,那和谈的事也不可能进行,更不可能达成协议。

看到诏令上特别罗列的这些人名后。王晨想到了另外两个也位列宰执的大臣,一个是宗泽,还有一个是张说。诏令中没有说明他们支持和谈,那是不是可以说,宗泽和张说是反对与金人和谈的?诏令上罗列这些宰执大臣意思又是什么?王晨一下子想不太明白。

这份诏令给王晨的决策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从来没遇到过这样事的他。在仔细地揣摩了一番诏令中的意思后,依然难以想明白所有,也即召虞允文进帐来说话。

虞允文看到王晨扔给他的诏令后,同样大吃一惊。

“元帅,朝廷竟然背着我们。与金人和谈并签定和议了!”虞允文看看王晨,又看看手中的诏令,一副目瞪口呆的神色。

“是的,我也完全没想到!”王晨非常郁闷,刚才他已经喊人拿来一点酒,说了这句话后,一口就将一大杯酒都喝进肚子里。“这一点是朝中大臣逼迫陛下做出的决定,他们这是胁迫陛下。这些人,完全无视了我们近百万大军在这几个月内做出的成绩,他们阴了我们一把!”

王晨说着,恨恨地把杯子砸在地上。

“呯”的一声响后,杯子摔在地方四分五裂,让虞允文吓了一大跳。他一下子不敢说什么,只是拿着诏令,在灯下仔细地看了又看,最后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对王晨说道:“元帅,宗相公和张说张相公应该是不同意与金人和谈的,不然诏令中会将他们列入同意者的名单!”

“好像有这么一点意思!”王晨站起了身,很烦躁地在帐内走来越去,“但这又有什么作用呢?朝廷已经和金人签订了和约。”

“会不会有这么一层意思,诏令中罗列这些人的名,是想让你知道,朝中哪些人同意和谈,哪些人不同意和谈!”因为不能确定情况,虞允文说的有点犹豫。

听虞允文这样说,王晨停止了踱步,一把从虞允文手中夺过诏书,又看了一遍,这次扔回到案上:“彬甫,看来这是人为的故意,就是想让我们知道,哪些人支持和谈,哪些人反对与金人苟合,如此罗列,很可能这是宗相公的意思。但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们该如何应对朝廷的这份诏令。”

说这话的时候,王晨下意识地想到了《说岳全传》中岳飞接到的十二道金牌。难道自己现在就遭遇了与原来历史上岳飞相似的处境?

“如何应对?”虞允文一下子没明白王晨的意思,直到王晨再说了一遍后,这才明白其意,但他依然有点迷惑,反问王晨道:“元帅是不想尊朝廷的诏令行事吗?”

如果王晨不想违抗朝廷的诏令,那也没有这样一问。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王晨不尊朝廷的诏令,趁现在形势大好,继续攻打金人,其实也是可以的。想到这,虞允文眼睛发亮了。

“彬甫,你舍得现在这样的大好局势下,停止军事行动吗?”王晨说着,长长地叹了口气,走回到案前坐了下来:“大战在即,所有事项都准备好了,我们差不多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却没想到,还有这么意外的一出戏。朝中这些人,他们的目光能再放长远一点吗?”

“元帅,诏令中可是说,朝廷不希望百姓再受战争的影响,”虞允文指着诏令中的这一句,轻声对王晨说道:“相信这份诏令已经颁布天下,朝廷为了百姓着想,想必百姓也是乐意接受的,毕竟谁都不愿意打仗。我们要是反对,朝中大臣定会指责我们,百姓也可能会怨恨我们。”

“好一个为了天下的百姓!”王晨不禁冷笑,“他们怎么就忘记了靖康之难发生时候,大宋到了快要灭亡的程度,那时谁会去想百姓?那时候的百姓,处境不知比现在苦多少,那时候的朝廷,不知道比现在更难言度日几倍。那样的情况下,都挺过来了。现在形势日趁好转,他们拿百姓的苦难、拿国库的艰难来说事了,要是现在我们没取得这样的战果,百姓的日子更难过,朝廷的处境更艰难,那不是更加要与金人和谈了?”

虞允文知道王晨在说气话,也赶紧劝慰,让王晨不要意气用事,毕竟这事过于重大,朝廷已经与金人签订了和约并,要如何应对这局面,并不是发点牢骚就可以解决。不过虞允文还有点庆幸,所幸签订的和谈纪要对我大宋挺有利的,要是稀里糊涂与金人签订了出卖国家利益的事,那如何是好?

王晨当然只是发发牢骚,表示一下自己对此事的不满,光骂娘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今天他召虞允文来说这事,就是想问询计策的。当下也问虞允文:“彬甫,要是我们不遵照朝廷的诏令行事,继续按制定的战略计划展开军事行动,那又会如何?”

这是王晨现在的想法,他不想理会朝廷的诏令,想按自己的意思行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是他现在盘绕在脑海中的一句话。

虞允文却是摇摇头,“元帅,我个人认为,在这件事上,不能明目张胆地逆着朝廷的令行事,不然朝中大臣会更将矛头对准你,即使你依然再立军功也是如此,连李相公等人也会对你有意见!”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马上遵照朝廷的诏令行事,立即停止战争准备,等着金人退出燕云地后再接受?”说话间王晨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虞允文将头凑近王晨身边,压低声音道:“元帅,朝廷的诏令肯定会有错误的地方,你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又位宰执,全面负责这次北伐事宜。你接到朝廷的诏令,并不一定要马上遵照招待,你可以上表抗争,表明自己的意思。如此一来一去,所花时间肯定不少,待朝廷再一封的诏令送达,令你一定要遵照执行的时候,说不定我们下一场战事都打完了!”

王晨一听,愣了一下,旋即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彬甫,你说的非常在理,我马上写一封上表,让快马送往开封。”

“对,用快马,不用信鸽!”虞允文嘿嘿笑了起来。

王晨也跟着大笑。

第一百八十五章加紧行动

感谢这几天iip、笑看花落知多少、g91748书友的月票,立立之之书友的打赏!

与虞允文商量得出结论后,两人马上开始草拟写往朝廷的奏报。

这奏报该怎么写是非常讲究的,必须要让朝堂上的官员挑不出毛病,找不到指责王晨的理由,而且要把意思说清楚。这活计自然落到虞允文的头上。

如果说武艺上,虞允文根本不是王晨对手,甚至几个虞允文相加也是打不倒王晨的话,那在耍笔杆子上刚好倒了个个,王晨拍马都赶上不上虞允文。

在后世时候,王晨虽然上了多年的学,但在咬文嚼字方面,他再上几十年的学,也不一定能赶上古代的文人士子,更不要说像虞允文这样聪明过人的大才子。用那些“之乎者也”当武器,是虞允文的长项,王晨很自然就将这个重任交给虞允文。

虞允文也没推辞,马上提笔,照着王晨的意思,伏案写奏报。也只花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虞允文就将奏本写好。仔细看了两遍后,满意的搁了笔,让王晨过目。

虞允文在写的过程中,王晨其实一直站在边上看,大概意思也是看明白了。虞允文写好后,他也将这份奏报拿了过来,一字一句地看起来。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段文章的意思真的不容易完全看懂。王晨在看的过程中,也拿那些他没完全看明白的地方问询虞允文。

仔细地看了几遍后,王晨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彬甫,你的文采真的不错,相信朝中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份奏报,都没办法指责我们不遵令行事的。来人,”王晨对外大喝了一声,在一名亲兵应令进来后,再命令道:“将这份奏报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开封。”

“是。元帅!”那名亲兵大声答应后,上前恭敬地接过已经签上王晨大名的奏报,然后马上退了出去。

那名亲兵答应着退出去后,虞允文走到王晨身边小声地建议:“元帅。相信金人还没这么快就收到和谈成功的消息,他们必定还在做战争的准备,也不可能现在就将燕云十六州移交给我方,卑职觉得应该加快此战的准备,再次重创金军。甚至可以在重创金军后,趁机夺取燕云十六州中的很多州城,那样就可以狠狠地打朝中力主和谈的大臣的脸,让他们知道,要夺回燕云十六州,根本不需要和谈。”

“彬甫。你说的有理!”王晨点头赞同虞允文的说法,“其实依现在的形势,重夺燕云十六州,根本不需要和谈。金人也是知道,他们是守不住燕云之地。我百万大军逼迫之下,他们最终还是会放弃燕云之地。此次和谈,我大宋收获的只不过是接回了无上皇和那些被俘的宗室,并没有其他。”

“卑职也是这么认为!”虞允文说着有点愤愤,“元帅,朝中大臣们的要求实在是太低了,他们根本没掌握现在的局势情况。没有对两国的实力及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才没在和谈时候向金人提出更多的要求,而是满足于金人做出的让步。”

“呵呵,也不知道,金人在这次和谈中得到了什么!”王晨说着,长长地叹了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