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亩涌杉闹巧讨辽俨辉诒宸蛉酥隆;贡确剿刀欧蛉耍蹦晁故锹啦疾拷匾寺坏睦掀牛依瞎够钭牛赜鹁凸硎疽怂懿偌怂罅赜鸬母惺芏疾还司陀胨岷狭恕<蛑蹦岩韵胂笳飧龆欧蛉耸嵌嗝从衅省W盥榉车氖牵懿倩故峭涣饲捌薅》蛉耍约悍挪幌铝忱矗妥芤员宸蛉说拿迩攵》蛉烁把纭U庵质露樗苋蹋勘宸蛉嘶拐婢腿塘耍易鱿纷龅绞阏妗C看味》蛉死矗宸蛉硕既贸稣约夯瓜翊忧澳茄藕蜃牛愕门按怂改甑亩》蛉硕嘉薜刈匀萘恕�

另外还有这样一段佳话,说的是曹操有一次得到了几对精美的耳环,让卞夫人先挑。卞夫人挑了中等的一对儿。曹操很奇怪,问她问什么?卞夫人说:“拿最好的是贪心,拿最差的是虚伪,所以拿中等的。”如此一件小事都要考虑这么多,可见卞夫人这么多年的日子都是怎么过的。

最让笔者感佩的是卞夫人对弟弟卞秉的照顾。卞夫人伤感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每每见到穷苦的老人都要赠与财物,而这些钱都是她平时勤俭节约积攒下的。对陌生人的移情效应尚且如此,对唯一的弟弟自然是更加疼爱。然而时代不允许,当时人们普遍对东汉的外戚干政深恶痛绝深以为戒,以至于卞秉虽然多次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官职和财产却还不如那些军功比不上他的外人。卞夫人难得地向曹操开口为娘家人争取利益,曹操只让她私下里接济卞秉一些财物,坚决不肯给小舅子升官。卞夫人选择了点到为止,再也没有提起此事。终曹操一生,卞秉都只能这么委屈地过活。

笔者愿意浓墨重彩的描绘卞夫人的形象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智慧或者说心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她既精明无比又富有人情味儿,他始终维持着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平衡,善于拿捏自身利益与他人感受之间的尺度。

公元211年,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卞夫人随军途中患病,病情严重得连洛阳城都不能回,只好留在了孟津(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曹操的这次西征异常凶险(详见拙作《关张马黄赵列传》),52岁的卞夫人的担心56岁的老伴儿又无能为力,茶饭不思,辗转反侧,夜夜流泪。

笔者认为,自从曹冲在公元208年去世,卞夫人的地位就已经无可撼动了,这把年纪有这样的表现只能是出于真情流露。甄姬听说婆婆病重马上表示要前去照料。曹丕不让她去并让下人骗她说卞夫人的病已经好了。甄姬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现在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一定是在安慰我!”于是更加担心。之后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已经恢复,甄姬才开心起来。

鉴于甄姬命中的克星郭女王此时还没有来到曹丕的身边,甄姬又处在28岁的颜值巅峰。曹丕不让老婆去照顾老娘的原因,姑且认为他是一天都离不开这个漂亮媳妇儿吧。

公元212年正月,曹家大军回到邺城。甄姬前去迎接,见到婆婆悲喜交加,周围的人都备受感动。卞夫人见甄姬这么关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泪。称赞她真是孝顺的媳妇儿。

笔者无从判断甄姬的这次表现是按照儿媳妇行为规范的做作还是出于前后两任婆婆的对比而对卞夫人确实有着深厚的感情。史官记录此事是为了歌颂这对婆媳关系的融洽,笔者则发现了一处蹊跷——既然婆媳关系好成这样,八年之后曹丕称帝,甄姬没有当上皇后,卞夫人为什么不说话?九年之后,甄姬被曹丕赐死,卞夫人又为什么不说话?要知道曹洪下狱论死时,卞夫人可是既强势又迂回地挽救了曹洪的。她如果想救,一定有她的办法。这对婆媳之间的关系到底在什么时候出现了裂痕呢?

这就要说到那段著名的叔嫂绯闻了。

关于曹植与甄姬之间的绯闻,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李善为《昭明文选》所做的注解当中。一个唐朝人揭露的三国八卦确实也没啥公信力,但《魏书》里的一段记载却为这段八卦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公元216年,曹操征孙权。卞夫人、曹丕以及甄姬的一双儿女都随军出征。甄姬因病留在邺城,在邺城主持工作的人正是曹植。

公元217年九月,大军返回。卞夫人见甄姬气色特别好(史书原文是“颜色丰盈”),奇怪地问道:“你跟两个孩子分离这么久,难道不挂念吗?为什么气色会这么好呢?”甄姬笑着回答说:“孩子们跟着您,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从表面上看,这是婆媳关系融洽的又一证明。但稍微仔细一想,儿行千里母担忧,就算再信赖婆婆,不担心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容光焕发?再看看《三国志》记载的这两年都发生了什么。

第一、曹植酒后飙车,在帝王举行典礼时才能行走的禁道上驰骋游乐,曹操震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曹植日渐失去父亲的信任和宠爱。

第二、曹操晋封魏王,经过一番考量决定立曹丕为魏王世子。众人向卞夫人祝贺,请她发红包,卞夫人说:“曹丕被立为继承人是因为居长的缘故,我作为母亲,在教育儿子方面不犯错误就不错了,我们母子没有什么功劳,有什么值得发红包的呢?”曹操听说后相当满意,他高度赞扬自己的老婆:“愤怒时不改变仪态,喜悦时不丧失礼节,真是太难得了。”表扬归表扬,卞夫人被封为魏王王后却要等到公元219年。仔细咀嚼一下,总觉得这对夫妻的话都有那么点儿不对味儿。

第三、郭女王来到了曹丕的身边,她年轻漂亮又有谋略,在曹丕夺嫡的过程中出力不少,地位一路飙升,甄姬则一天比一天失宠。

笔者并不认为曹植与甄姬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但重要的不是他们俩有什么,而是别人很容易认为他们俩有什么。

曹植为什么酒后飙车得那么开心?甄姬为什么离开了儿女和丈夫反倒更加漂亮?为什么叔嫂二人这次留守邺城的结果是双双失宠?

当人们既可以做出纯洁的解释也可以做出不堪的解释时,流言的威力就开始展现了。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人们在流言的魔爪面前是束手无策的,因为一切都在暗处,你无法解释,也无处发力。

甄姬也许是女性行为规范读得太多了,面对婆婆的质疑,她想都没想就说出了那个貌似完美实则完全不符合人性的答案。换一个俗气一点的女人,直接说找到一种新的护肤品不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吗?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爵位,卞王后升格为王太后。不久曹丕篡汉,魏王太后升格为大魏皇太后。

甄姬没有得到本应属于她的王后和皇后封号。

曹植在卞太后的保护和七步成诗的机智下死里逃生。

公元221年,甄姬写下闺怨诗《塘上行》,全文如下: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笔者水平有限,冒昧地翻译一下:

蒲草啊长满了水池,叶子啊隐约相间。

正如你的宽厚正直,谁也不如我熟知。

流言啊能融化金子,你也就离我而去。

回想你离去的样子,独自品尝苦与悲。

想起夫君你的神情,心脾如同打了结。

想起你糟糕的心情,我夜夜不能入睡。

不要有了身份地位,就抛下糟糠之妻。

不要以为鱼肉多了,就弃置大葱和薤。

不要以为麻枲多了,就撇下菅草蒯草。

出去为什么又回来,回来了又想出去。

边疆的风让人伤感,吹在树上好凄凉!

以后要让自己快乐,好好地活下去啊。

请读者朋友不要因为笔者粗俗的翻译而小看了甄姬的文采,汉末三国有诗篇传世的女性除了蔡文姬也就是甄姬了。当年陈阿娇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没能挽回汉武大帝的心,甄姬的这首诗则直接要了她的命。甄姬不明白,一个男人不再爱他的女人绝不是靠文采就能挽回的。何况曹丕对诗歌的兴趣主要是为了迎合老爹的口味,曹植对诗歌才是真爱。甄姬写诗的举动至少证明了,她和小叔子之间如果深入交流过,确实是能找到很多共同语言的。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宓机械地学习书本,不懂得结合实际揣摩人心的结果是在38岁这一年被赐死,并且以糠塞口,披发覆面。她在后世的巨大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曹植《洛神赋》中所描绘的那个“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女神的猜想。

公元223年,一代名将曹彰在拜见皇兄之后暴亡,卞太后的小儿子曹熊很早就夭亡,如今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经够不幸。何况曹彰的突然死亡,曹丕有重大嫌疑。卞太后无疑是三国最为尊贵的女人,也无疑是是三国最悲哀的母亲。

公元226年,曹丕驾崩。甄姬被她的儿子追封为皇后。卞太后升格为太皇太后。要说太皇太后对曹丕之死一点也不难过倒也不至于,可从史书上我们真的很难发现曹丕干过什么让她母亲欣慰的事情。就连约定俗成的的给外祖父外祖母追封爵位的事情,曹丕竟然因为陈群几句轻飘飘的反对意见就作罢了。卞秉一直坚定地支持曹丕这个大外甥,可曹丕却直到舅舅不久于人世时才给他加官进爵……

公元230年,太皇太后卞氏病重期间总算看到了自己的父母被追封爵位的一天,最终71岁高龄含笑九泉。她硕果仅存的儿子曹植为她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文采的悼词。在她身后卞氏一族又出现了两位皇后,成为三国出产皇后最多的家族。

她经历了大半部汉末三国的历史,征服并留住了天底下最雄伟也最多情的男人的心,生下并保护了天底下最有才华也最遭猜忌的才子,她让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娘家一步登天,她几近完美地找到了婆家与娘家利益的黄金分割点。

这个女人的精彩,比起貂蝉、二乔、月英、尚香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如何?

这个女人的智慧,比起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贾诩这样天下闻名的智士如何?

真实的历史其实比虚构的情节更有看头儿,只是很多时候,书写历史的人不能把话说得太直白,只能留下线索让我们去猜。

诸葛家族外传—蒋琬、费祎、姜维

对中国历史的叙述,不外乎以人物为主线的纪传体和围绕时间轴展开的编年体。然而这一篇文字若采用纪传体,则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经历的历史事件不得不重复叙述。若采用编年体,则无法讲述人物的早期经历。为此,本文以诸葛武侯去世的公元234年为分水岭,以纪传体与编年体结合的方式讲述蒋琬、费祎、姜维三位继承者跌宕起伏的命运和蜀汉帝国在后诸葛时代的三十年中,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过往。

公元234年之前的蒋琬

蒋琬的名字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24次,与诸葛亮的1747次完全不成比例,与姜维的302次也相差12。5倍之多。《三国演义》成书于汉人大起义的元末明初,当时饱受异族压迫的人们普遍崇尚英武不凡的强人。蒋琬由于不对罗贯中先生的胃口,本该属于他的戏份被砍得砍、挪的挪,以至于这位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在人们的心中混到了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地步。其实蒋琬之德当与司马朗、诸葛瑾并驾齐驱,是汉末三国为数不多的忠厚长者。

蒋琬(?—246年),字公琰。荆州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二十岁左右就因为颜值爆表、才华出众而走红。

赤壁之战后的公元209年,刘备攻占了荆州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蒋琬前去求职,通过面试进入了左将军刘备的幕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基层公务员——州书佐。

公元211年,刘备入川,蒋琬随军。

公元214年,益州牧刘璋向刘备投降。蒋琬终于从非领导职务提拔为领导职务——广都县县长(今成都市双流县)。根据秦汉官制,人口超过一万户的大县领导称县令,不足一万户的小县领导称县长。

汉末三国,有名士头衔儿的人物只要肯出来工作,一般保底价就是个县令。蒋琬年少成名,又苦巴巴地熬了五年资历,居然还混得这么挫。自暴自弃之下,他开始借酒浇愁。果然因为上班时间酗酒被视察工作的刘备抓了现行。与《三国演义》给人们的印象相反,正史中其实是“曹操常哭,刘备常怒”,这一次刘备当然要大发脾气,准备对蒋琬严加惩处。按说这事儿就该以“广都县长工作时间饮酒被严肃处理”而告终。然而,奇迹出现了,诸葛亮劝刘备说:“蒋琬是国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