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的执政党必须赶快改变作风,换条路走,下大决心,大刀阔斧做几件福国
利民的大事,以振人心。二十年的时间不算短;二十年的历史说明单靠消极
的政治控制维护不了既得的政权;这条路走不通,越走越近死路。”'6'
'5''6' 储安平《失败的统治》,《观察》第1 卷第3 期第3 、4 页。
在储安平批评国民党政府的这部分时评中,表现了储安平在政治上的
态度和他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他是完全以一个超然独的姿态,毫无顾忌地
对现政权发表议论的。在近半个世纪后,我每读他的这些时评,依然感到很
激动。’储安平所处的时代是为他所特别痛恨的,但在这个时代里,他还能
够独立办一份《观察》并以自由的心灵对国事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一点
已是现在的知识分子想也不敢想的事了。
作为时评,一般来讲,当历史发生变化,人们对具体事件不再抱有兴
趣的时候,这些时评的价值也就只剩下历史价值了。有对历史发生兴趣的人
才会重新翻检。但在读储安平《观察》时评时,我却感到这些时评好像是为
今天而写的,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时评,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真是让人难以
相信。
储安平的《观察》政论是很有感染力的,文字也好,1949 年后任何一
个人都没有能再写出这样的时评,不是后来者没有识,而是没有这样的条件。
单说储安平的心态,就是后来知识分子难以想象的。人只有在没有顾忌,完
全敞开独立思维的状态下,才能保持心境的平和与文思的泉涌,丧失了这样
自由的心境,思维的空间必然狭小,写出的文字也很难体现出独特的性。1949
年后,几乎没有人能以自由的心态对国家发表独立的看法,所以也可以说政
论这种文体也消失了。只有毛泽东的一些政论还能让人感到有独特的语言和
思维,因为他是无所顾忌的。
当时对于民社党参加国大。事朝野多有物议,对此储安平发表了《论
张君劢》一文,他在文章中畅论自己的看法,并同时阐明了作为政治活动的
一些基本规则,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深受自由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的风度和气
质。他认为,实行民主政治不能没有良好健全的舆论,我们既要求有一个有
风度的政治,我们就得先希望有一个有风度的舆论。
在政治上,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看法,我们可以冠冕堂皇地反对
他人,批评他人,但我们仍然尊重他人。论政的人与从政的人都须度量宽大,
心平气和'7' ,我们今日从政也好论政也好,必须把私人的感情丢开'8' 。类
似的言论,还体现在储安平几乎所有的时评中。他的时评从语言上看不可谓
不激烈,甚至有这样的话:“七十天是一场小烂污,二十年是一场大烂污,
烂污烂污,二十年来拆足了烂污”'9'。“美国苏联没有一个是好东西”'10'。
但从文章的逻辑和气度上看,是平静的,说理的,反映了储安平一贯论政的
风格:理性、公平、平心静气,据理力争。 '7'储安平《论张君劢》,
《观察》第1 卷第19 期第4 页。
'8'储安平《论文汇新民联合三报被封及大公报在这次学潮里所表现的
态度》,《观察》第2 卷第5 页。
'9'储安平《一场烂污》,《观察》第5 卷第11 期第1 页。
储安平论政是以公理和法治为基本出发点的,在《政治失常》一文中,
他批评政府市政改革的失败,同时对当时政府赋予傅作义:“以后华北军政
各事,傅氏可以全权处理”的权力也据理力争。认为这“侵犯了司法的完整,
也是违宪的”'11'。在储安平看来,政治失常是可以理解的,但失常也要有
一个失常的限度。他认为要讲法治,就要尽量使制度法律化,人迁就制度,
制度不要迁就人,不要因人立制,因人授权'12'。 '10'储安平《评
蒲立特的偏私的不健康的访华报告》,《观察》第3 卷第9 期第3 页。
'11'储安平《政治失常》,《观察》第5 卷第13 期1-2 页。
'12'储安平《国大评论》,《观察》第4 卷第9 期第6 页。
对于当时国内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尽管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镇压
手段,但在每一次学潮之后,储安平都要发表时评,对学生运动给予高度评
价。他对学生运动的看法,可以归结为这样几点:一、学生总是对的。二、
教授总是劝学生读书,游行最终是没什么用的。三、当学生遭到逮捕以后,
教授总是要抗议的并愿意利用一切关系保释学生。
四、社会各界对学生运动总是同情和理解的。
储安平认为:“我们并不偏袒学生,认为学生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或每
一件事都是对的。学生年青,富于理想,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有时不免失之过
高,而且在群众的情绪下,感情亦不免容易冲动。但是从大体上说,学生常
常是站在正义一方面的”'13'。这是储安平对历次学潮的基本评价。
'13'储安平《第二个闻一多事件万万制造不得》,《观察》第4 卷第10 期第
3 页。
在储安平的《观察》政论中,有三篇很值得注意,即《评浦立特的偏
私的不健康的访华报告》《我们对美国的感觉》《政府应对纽约下午报的攻击
采取步骤表明态度》。
这三篇政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储安平及同时代许多自由
主义知识分子对美国和苏联的态度。
第一篇文章是针对美军驻华及参加调解所发的。储安平对美国的评价
是很高的,他在文章一开始对于美国在抗战中对中国人民的感情给予了很高
的评价。他说:在战争时期,中国人对于美国都怀有一种广泛的好感。这种
感情,包含着感激和敬佩的两种成份了。“在这次战争中,美国所充分表现
了的那种令人难以相信的活力,使全世界获有深刻印象;美国男女竟然不仅
仅是‘公子哥儿’,亦复为有血有汗的英勇斗士。无论是美国国内的生产速
率、社会管制、团结合作,或在全球各区战场美人所表现的冲刺力,组织力,
以及英勇坚毅的牺牲精神,具有超度成就,赢得全世界的敬服”'14'。就是
在这样对美国的理性认识下,储安平依然对美国在华驻军和参预调停提出了
批评,他对美国的态度一方面是由于对国民党二十年来腐败统治强烈不满,
由此延伸到对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表示不满,也有美国军人在华的恶劣表
现,但这些都是具体的表面现象,在读这几篇对美国的评论中,我明显地感
到在储安平这样坚定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身上,也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
这种倾向甚至影响了他在判断美国和苏联问题上的清醒程度。他说:“在原
则上,我们根本反对任何一个外国来过问中国的内政”'15'。他正是基于这
样一个立场来看待美国的。 '14'储安平《评蒲立特的偏私的不健康
的访华报告》,《观察》第3 卷第9 期第3 页。
'15'储安平《我们对于美国的感觉》,《观察》第1 卷第11 期第6 页。
储安平在《评蒲立特的偏私的不健康的访华报告》一文中认为:“老实
说,美国和苏联没有一个好东西,大家都想牺牲他人,替自己打算,使中国
成为他们的卫星,成为他们的附庸”'16'。从当时历史情形看,储安平在文
章中对蒲立特访华报告所持的批评是有他的道理的。但其中明显流露出的民
族主义倾向却值得人们深思,也许这正是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身上难以
摆脱的某种局限。有时候,这种局限限制了他们长远的历史眼光。在《政府
应对纽约下午报的攻击采取步骤表明态度》一文中,这种意味也很浓。
'16'储安平《评蒲立特的偏私的不健康的访华报告》,《观察》第3 卷第9 期
第3 页。
《观察》报告书的意义
《观察》创刊以后,每出满24 期,要由编者储安平写一篇详细的总结
报告,为论述便利,我在以下的论述中以“报告书”称之。
在《观察》已有的历史中,储安平共写过4 篇“报告书”,第5 卷由于
中途被国民党查封,所以空缺,第六卷为复刊后《观察》,由于基本方针已
变,所以例行的“报告书”也自然消失了。现存4 篇完整的“报告书”分别
是:
第1 卷报告书《辛勤·忍耐·向前·本刊的诞生·半年来的本刊》
第2 卷报告书《艰难·风险·沉着》
第3 卷报告书《风浪·熬炼·撑住》
第4 卷报告书《吃重·苦斗·尽心》
从“报告书”题目的连续性,可以看出储安乎是将“报告书”作为《观
察》的一种风格连续下去的,这些“报告书”绝非一般应景式的总结,而是
极其客观、严肃认真地向读者报告刊物的经营状况、发行情况以及编者所遇
到的一切苦衷和想法,这些“报告书”是研究《观察》最有说服力的第一手
材料,也是研究储安平本人思想历程极为重要的资料。
作为一个笃信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储安平在选择创办《观察》的时
候,有过极为周密的考虑,他最终选定以办刊物为自己终身的事业,是在强
烈的理想主义精神支配下所做的严肃选择。
储安平在三十年代初即创办过《文学时代》,后来做过《中央日报》副
刊的主笔,抗战时在湖南做过《中国晨报》的主笔,一生的事业与报刊结下
不解之缘。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创办《客观》周刊,迈开了他自由主义知
识分子以言论政的第一步。我在本书的前面曾提到过在创办《观察》之后,
储安平曾给胡适写过一封信,这封信是在大年三十夜写的,由此可见储安平
对《观察》的感情。在储安平的理想中,有一点非常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他
时时处处强调立言与行事的一致性。在记述《观察》创刊的时候,他说过这
样的话:“我们平常有一种基本的理想,即立言与行事应当一致。假如一个
言论机构,在纸面上,它的评论写的头头是道,极其动听,而这个言论机构
的本身,它的办事原则和办事精神,与它发表的议论不相符合,我们认为这
是一种极大的失败。假如我们主张政府负责而我们自己做事不负责任,要求
政治清明而我们自己腐化,这对于一个怀有高度理想的人,实在是一种难以
言说的痛苦”'1'。储安平在《客观》周刊已初有影响的时候,毅然决定另
立门户,创办《观察》,主要原因就在于《客观》只由他主编,而不由他主
办,看到此事难有前途,所以他才果断放弃了《客观》周刊。从储安平在第
一卷“报告书”中所阐述的《观察》创办经过中,我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储
安平不仅在政治主张上信奉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就是行事也时时以西
方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
冯英子在《回忆储安平先生》一文中曾说过,储安平一生最高的理想
是希望自己能办一份类似英国《泰晤士报》那样的报纸,靠言论来影响政府
的决策,这个梦想缠绕了储安平整整一生,他的事业由这个梦想始,也由这
个梦想终,储安平是一个极富浪漫精神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深远见识来自于
对这种理想的执著追求,他始终认为自己所信奉的理想主义,可以在自己的
手中变成现实。我们不能说储安平是天真的,因为《观察》在他手中存在近
三年时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极其成功的。储安平作为一个成功的新
闻工作者的价值,远没有为人们所认识,他可以说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言
论参预政治的一个成功实践者,储安平是一个在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上有过
成功尝试的报人。 '1'《观察》第1 卷第24 期第3-7 页。
《观察》的“报告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年终总结,而是充满灵性、
富有思想和创见的报告,虽然它是就某一具体时期刊物的整个情况而言的,
但在其中,我们可以感到一个自由灵魂的跳跃,他是自由的,他是没有任何
束缚的,他可以讲自己想讲的话,努力把整个刊物的一切都详细报告读者,
在报告书中,储安平每卷都做了极其认真的工作,他不仅统计了《观察》的
读者分布,以地域分别报告,而且以行业分工为界,将《观察》的读者群详
细地统计并报告给读者。
从报告书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储安平本人的思想状况,而且通过他
翔实公布的读者情况,可以深入了解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思想状况。储安
平在第1 卷的报告书中对当时中国的知识界有清醒而客观的评价。这种认识
是他创办《观察》的基本前提,也是《观察》后来产生巨大影响的基本保证。
储安平认为,当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