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斯大林格勒-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决战斯大林格勒第一部分
***************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在伏尔加河畔进行的这场大规模战役中,纳粹德军被苏军击败。而仅仅几个月前,苏军还处于被德军歼灭的边缘。


“巴巴罗萨”(1)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在伏尔加河畔进行的这场大规模战役中,纳粹德军被苏军击败。而仅仅几个月前,苏军还处于被德军歼灭的边缘。
  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9月13日开始打响,一直持续到1943年2月2日,以德军的最终投降而告终。与1945年4月柏林战役的形势完全不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与苏军对垒的绝非一支兵员严重匮乏并充斥着年老者与青少年的部队,而是一支兵员多达30万人的精锐部队———德军第6集团军,指挥官是希特勒的爱将弗里德里克·保卢斯上将。斯大林格勒是苏军逐渐恢复元气的强大堡垒,同时还是德军日益走向衰败的精神坟墓。虽然还需要3年时间才能够完全击败纳粹德国,但正是在斯大林格勒,战争的天平开始朝着不利于东线德军的一侧倾斜。
  当然,斯大林格勒的灾难性失败,并没有使德军立即全线溃败,但在1943年2月之后,德军军官中已经很少有人再对胜利抱有太多幻想。另一方面,对于希特勒而言,即使私下里可能非常担心东线的胜利将从自己的手中逐渐溜走,但他仍然相信,士兵们坚定的斗志以及对于纳粹党的狂热忠诚,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德国人而言,自从1806年普鲁士军队在耶拿—奥尔斯塔特会战中被拿破仑消灭以来,斯大林格勒的失败是他们所遭受的惟一一次惨重失败。现在,德军面临的是从残酷的战争中逐渐恢复过来的决意进行复仇的敌人,而自己正在进行的则是一场毫无希望的战争。对于苏联人,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标志着他们自己已经从1941年6月以来遭受德国入侵的噩梦中成功存活下来。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德军发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进攻———“巴巴罗萨”行动,参战部队的数量、作战行动的规模以及战争的残酷程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巴巴罗萨”行动是希特勒为了在东方获取“生存空间”而发动的种族战争,一旦取得胜利,德国即使在遭到同盟国封锁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战争所需的农业与经济资源,为德国实现“千年帝国”的远大目标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这次大规模战争,将彻底摧毁希特勒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敌人———社会主义苏联。希特勒认为,苏联已经被国际犹太人所渗透,而且终将落入犹太人的控制之下。另外,在希特勒的眼中,消灭苏联之后,狂热好战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将被迫承认德国控制欧洲的既成事实,进而与自己进行媾和。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成功运用了自身娴熟的技战术,但并没有如希特勒所愿,通过一场决定性战役彻底击败苏联。为何在1939年9月—1941年11月期间已经取得了巨大胜利的德国,到1941年底却没有取得对苏战争的全面胜利?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德国在东线战场失败的诸多原因,均在斯大林格勒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德军的作战方式,即众所周知的“闪电战”战术。德国陆军对于战略的理解源于19世纪“通过一场战役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的概念。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德军认为在一场具体的战役中,通过发挥自身的战术优势消灭敌方军队,就能够取得战略性的军事胜利,进而实现战争的政治目标。20世纪20—30年代的德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汲取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但却拒绝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德国在1914年开始实施的著名的“施利芬计划”之所以失败,并非由于战场指挥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战术缺陷,而是因为计划自身脱离实际,除非英国与法国采取自杀性的战略与战术,否则根本无法取得成功。
  乍一看来,德国在1940年5月10日—6月22日期间在法国取得的重大胜利,似乎验证了“通过一场战役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大规模的步兵、装甲部队与空中力量的协同,德国实现了自己在1914—1918年的4年时间内始终无法实现的目标。正因如此,1940年6月之后,德国军方很自然地得出了这样一种结论:在现代工业化时代,通过战术优势也可以实现“通过一场战役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的战略。然而,德军之所以在法国大获全胜,原因在于英国与法国军队毫无战斗力,根本无力与德军强大的机动作战力量相抗衡。而且,在德军借助大规模战斗对“通过一场战役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的概念进行验证的过程中,英法军队几乎不堪一击,根本不可能对德军构成威胁。因此,对于德军来说,其战斗概念并没有得到充分检验。正是由于德军这种自以为是的行为(有意或无意),帮助我们解释了德军之所以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和1942年“蓝色”行动中失败的原因。




“巴巴罗萨”(2)



  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作战模式,便是举世闻名的“闪电战”战术,该种战术被广泛认为是作战艺术的革命性发展。然而,在1941年11月,当德军向莫斯科推进时,希特勒还曾振振有词地说:“我从来不会使用‘闪电战’这个字眼,因为它听起来非常愚蠢。”就本质而言,对于广大德军军官,这个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新字眼所代表的不过是一种古老的战法。自从19世纪以来,德军指挥官一直寻求在“大规模歼灭战”中,通过对敌实施战术包围和物理摧毁,将敌人全部歼灭,这就是“通过一场战役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战略观点的实际表述。实施“大规模歼灭战”的方式(即装甲、空中力量以及摩托化力量协同作战)已经成为全新的作战方式,但其作战目标仍然非常传统。就实际效果而言,这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在实战条件下,要想通过一次战役来赢得速决战的胜利,所需成功实施的包围战和歼灭战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敌人的兵力规模和技战术水平。
  1939—1942年,德军全面贯彻了“大规模歼灭战”的战法,其本质特点在于包围并消灭敌人,这种战法并没有任何过于复杂、难以实施的方面。在德军的战法中,并没有将全力摧毁敌军指挥中枢视为一种相对不太血腥的取胜方法,与之相反,他们认为摧毁敌军指挥部是一种附带的战利品,而非促成胜利的重要因素或“催化剂”。德军战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战术创造力、大胆进攻以及作战的灵活机动性,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装甲、空中力量、无线电与速度的重要价值及深刻精髓所在。1941年,德军包围并消灭敌人的战术能力尽管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并没有通过一次战役的胜利就取得战略性军事胜利的目标。相反,苏军之所以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得以幸存,原因在于充足的人力资源,在1941年11—12月的莫斯科战役中,能够与德军展开消耗严重的阵地战。
  自1941年入侵苏联以来,德国开始面临许多在早期战争中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其中,影响作战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地理条件、距离与时间,无论是明显影响还是潜在影响,都贯穿于1941—1942年的作战过程中。首先,从地理条件分析,苏联欧洲部分的地理条件主要是普里皮亚季河湿地,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入侵苏联的南路德军只能够孤军奋战,一直到进入乌克兰。同样,苏联广袤无垠的国土对于德军进行有效的作战产生了巨大影响。德军装甲部队在与法军的短时间交战中,已经消耗严重。就距离而言,在西线,从阿登地区到大西洋仅有322公里,而在东线,从华沙到莫斯科竟然达1609公里,从列宁格勒到罗斯托夫为1931公里,斯大林格勒位于柏林以东3219公里处。1940年7月31日,希特勒透露了向东推进的意图,特意要求手下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争取通过一次战役就获得胜利。然而,由于苏联恶劣的气候条件,机动作战只能在5月到11月期间展开,时间的选择是一个关键因素。事实上,对于苏联这个国土面积无比庞大的国家,不管德军拥有何种卓越的技战术,能否击败苏联,仍然存在诸多疑问。因此,德军必须能够在苏联境内迅速展开密集的作战行动,无论在任何地点遭遇苏军,都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大规模歼灭战”将其消灭。然而,如果德军不会遭受任何难以承受的消耗,能否实现上述目标?这一问题在1941年或1942年,乃至到后来德军大势已去、一溃千里时,从来没有被问起或得到任何充分的回答。
  “巴巴罗萨”计划是由马尔克斯少将1940年8月制定的计划发展而来的。马尔克斯认为,德军可以通过一次战役的胜利击溃苏军,具体分两步进行: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大规模歼灭战”消灭在欧洲地区的苏军,具体战场将位于1939年8月希特勒与斯大林瓜分波兰时确定的苏德边境地带。马尔克斯认为,这些地区具有重要的农业与工业价值,苏军因此将被迫坚持战斗,而不会采取放弃土地来争取时间的战略。在这一阶段,德军需要阻止红军有序地退到杜维纳河与第聂伯河后方的俄罗斯纵深地区,同时竭力避免与红军展开阵地战。第二,马尔克斯坚信,剩余苏军将在进攻莫斯科的决定性歼灭战中被击败。一旦苏联丧失了作为政治、文化、经济与通信中心的莫斯科,再次遭到大规模的军事失败,德军将实现通过一次战役就取得战略性胜利的目标。




“巴巴罗萨”(3)



  这份概要性的文件,为1940年12月18日发布的“第21号元首指令”奠定了基础。但它并非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事实上,只是为德军第一阶段的作战行动明确了基本的作战目标。正因为此,德军作战计划的特点便是不断争论,并且就如何通过一次战役击败苏联的最佳作战方式,在战斗过程中不断进行临时发挥、仓促规划。在这次进攻行动中,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首当其冲,担任主力进攻部队。博克1898年参加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担任营长,荣获德军最高军事荣誉勋章,他简直就是傲慢得不可一世的普鲁士军事传统的一个缩影。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博克指挥北方集团军群作战,在1940年5—6月的法国战役中,他又指挥B集团军群作战。在入侵苏联的战争中,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由施特劳斯将军的第9集团军以及冯·克鲁格将军的第4集团军组成,其攻击力量是第9集团军下属的第3装甲集群(指挥官霍斯将军)以及第4集团军所属第2装甲集群(指挥官古德里安将军)。中央集团军群将以北翼第3装甲集群和南翼第2装甲集群为前锋,在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发起两场“大规模歼灭战”。德军通过两翼包抄,将苏军赶进“口袋”之中,而后由第9和第4集团军负责消灭,最终将位于白俄罗斯的苏军全部歼灭。作为德军“闪电战”的重要元素的空中支援任务,将由凯塞林陆军元帅指挥的第2航空队来执行。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认为,在取得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之后,就能够占领杜维纳河到第聂伯河之间的莫吉廖夫—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地区。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中央集团军群的最终目标是攻克斯摩棱斯克,彻底打通前往苏联心脏的门户。只有夺取斯摩棱斯克,德军才能够占领进攻莫斯科所必需的阵地。然而,德军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尚未明确,希特勒还没有正式批准将莫斯科作为德军专门进攻的目标。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威廉·冯·勒布陆军元帅有着很高的指挥才能,还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个性,他曾经参与镇压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的“啤酒馆政变”,尽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非很大,但由于这一背景,他从来没有进入过被希特勒器重的将军之列。在波兰战役中,勒布指挥C集团军群保卫德法边境。在对法国的战争中,勒布率领的C集团军群表现非常突出,成功占领马其诺防线。1940年7月,由于在西线战功显赫,勒布被提升为陆军元帅。北方集团军群的左翼是冯·库希勒尔将军指挥的第18集团军,右翼是布施将军率领的第16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的突击部队为霍普纳将军率领的第4装甲集群,凯勒上将指挥的第1航空队负责提供空中支援。此外,北方集团军群还得到芬兰15个师的支持,他们前来夺回1939年11月—1940年3月苏芬战争失败后被斯大林夺占的列宁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