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可思议的远古文明-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祈求神灵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亲人赶快转世为人,很少有人祈求转世后成为帝王、将相或者富商。 
  有这样一个编造的故事,最能反映中国人对生命的看法。北京王府饭店豪华的餐厅,坐满了社会的上流人物,有手握重权的官员,有腰缠万贯的富翁,有博学多才的教授,有脸盘亮丽的明星……可是,就在这个不寻常的地方,从门外进来了一位身穿破旧衣服、满身散发着酸臭气味的瘦老头,花白的头发像一个乱糟糟的鸡窝,他弓着背,跛着足,艰难地走到一个座位上,从怀里掏出一个脏兮兮的纸包,打开来原来是几颗花生豆,接着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酒壶,自斟自饮起来。大家在奇怪的同时,向他射来不屑的目光。可正在这时,突然,美国总统匆匆忙忙走了进来,而且径直来到这个瘦老头身边,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躬,这个场景中的人物,一下子惊呆了。 
  故事到此结束。我们再回头品味一下这个场景:这个老头和克林顿代表两种生活的结果,一个是乞丐,一个是总统。但奇怪的是,本故事的注意点却不在这种结果上,而在于这两种结果的相互转化上,实际上注意的重点在过程,即生命的过程。因此,中国人所注意的不是生命的结果,最吸引人的是生命的过程,哪怕这个过程中充满贫寒痛苦,激流险滩。 
  《左传》文公元年记:〃冬十月,以富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谥,谥之曰灵,不瞑;日成,乃瞑。〃谥号是死人续存的一种表示,人死人土,惟溢号长留人间,故成公死后还对其十分介意,而对上不上天堂,则表现出一种冷淡的态度。唐前志怪小说中多有宁可偷生人世,也不愿死后为仙、为神的故事。《神仙传》载:〃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彭祖问之日,何不服升天之药。答曰,天上复能乐比人问乎,但莫使老死耳。〃同书又载:马呜生遇难不死,随神人学药医,后人山合成仙药,但〃不乐升天,但服半剂,为地仙,恒居人间。〃 
  过程的本质,在于追求与创造,重过程,就是重追求。难道不可以说,中国人重长生是为了追求、寻找某种东西吗? 
  中国人追求的东西太玄妙,也太重要了,但人们相信,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实践,就一定可以找到。因为,这个东西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就存在于我们朦胧的意识中,只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悟〃到。 
  那么,中国人究竟在找什么呢?换句话说,中国人潜宗教意识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呢?它为什么如此重要,以至使中国人要生生不息地追寻下去呢? 
  这是历史之谜,也是文化之谜,更是我们心中之谜。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就在中国的远古宗教里。 
  请跟随这条线索,我们一起去发现隐藏在中国上古宗教、神话中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 
  第二节 违背常理的崇拜 
  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长城……等等,但说起具有中国宗教特色的当属四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而在田坛中,最有名、保护最完好的是天坛。天坛,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几乎任何一座古都城都有天坛。大约从西周开始,古代的君王就在一个土台上,点燃柴禾,祭祀老大,后来的朝代沿袭了西周的这一做法,只是越祭越高,后来发展成到泰山顶上去祭天。因为祭天是君王的专利,老百姓是不能祭的,所以,祭天一般都十分隆重。明清两代的帝王,建都北京,也许是北京附近没有像样儿的高山,也许是这些帝王偷懒,反正在前门的南面堆起了一个土堆,算是有了〃潘柴于泰坛,祭天也〃的古意。由于时代较近,这处古迹被完好的保存下来。北京的天坛十分雄伟,高高的祭坛被各种白色大理石雕刻、装点得庄严肃穆。坛面上正中有一块圆石,以这块圆石为圆点向外铺了9层石条,每层都是9的倍数,如第一层9块,第Th层18块……最后一层81块。站在坛的中央,确实有一种近天的感觉。天坛正北方,有一大殿,号祈年殿,顾名思义,这是皇帝祭天时祈祷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国家安泰的地方。祈年殿下有〃三音石〃,四周有〃回音壁〃,也算是名胜。祈年殿实际上是个神殿,里面供奉着各种天神,有管风的,有管雨的,也有管平安的。一个个天神法相肃穆,个头足有2米,或威武,或庄严,或高深莫测,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许多初来祈年殿的人,在参观了一个个天神之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实际上,他们看到的神,都是小神,祈年殿里还有一尊地位最高的神,那就是天帝,可天帝在哪里呢?也难怪大家看不见,祈年殿正中的一个神台上,放着一个不足两尺的小木牌,这就是天帝,在高大威严的神像群中,这个小木牌几乎不被人们注意。有人不相信说:胡说八道,既然天帝是诸神的首领,为什么没有神像呢?难道中国人对天帝不尊吗?许多人面对这个问题时,都是无可奈何的笑一笑,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这个问题。大家知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偶像崇拜,即所崇拜的神都有神像法身,基督教里的耶稣、佛教里的释迦牟尼、道教里的太上老君,人人都有一个塑像,供大家跪拜。可是,惟独中国的最高神却无神像,这是为什么呢? 
  上面我们曾经说到,中国的宗教世界很特殊,有时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天帝无像就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实际上,一旦说穿了并不奇怪,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没有一个人能给〃天帝〃造出一个神像。这可不是小看大家的本事,因为,中国所崇拜的〃天帝〃不是具体的神,它所代表的是浩渺、无垠的天空,它有无限之大,但又空洞无物,既看不着,也摸不着。那么,请问哪一位有本事为这个虚无的天空造出一个神像来呢?我敢肯定,世界上没有这样一位能人,而且永远也不会有。 
  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天帝〃只能委委屈屈地满足于一个小小的牌位,而不能像其他神一样,有一个法相庄严的金身。 
  人们虽然能够理解〃天帝〃没有神像的苦衷,但心理总觉得怪怪的,不是滋味,难道我们不能换一个跟大家一样的崇拜吗?那万万使不得,你不知道〃天帝〃在中国宗教信仰中有多么高的身份,轻易动不得。 
  中国对天的信仰起源极古老,反正在殷墟挖出的甲骨文里就有〃天〃字。郭沫若曾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罗列了八条证据,认为殷商时虽然有〃天〃字,却不是神称,即〃天〃在当时不作为崇拜对象。郭沫若的观点未免武断了一些,因为我们对甲骨文还知道的很少,许多字都是猜出来的,请的准不准还是个疑问,比如说,甲骨文有许多〃上帝〃的记载,〃上〃字和〃天〃字在结构上极为相似,有的就是一个写法。在古人的心目中,上面就是天,天就是上面。因此,〃上帝〃就是〃天帝〃,两者合而为一。怎么能武断地说甲骨文的〃天〃不是神称呢?再者,西周的天崇拜就极为普遍了,难道这个〃天〃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吗?因此,天崇拜应该发端于殷商而不是西周,西周只是继承而已。 
  从殷商时代看,〃天帝〃的崇拜是社会最主要的崇拜,几乎具有了一神崇拜的许多特点。 
  〃天帝其降馑?〃(《通纂》373) 
  〃天上之载,无声无臭。〃(《诗•;文王》) 
  〃天乃大命文王,痘戎殷。〃(《尚书•;康浩》) 
  这个〃天〃、〃天帝〃就是古代人心目中最大的一个神灵,它对人世社会的一切事情都有权干涉。这一崇拜后来与祖先崇拜相结合,成为中国〃二元宗教〃的主体,并一直影响几千年的社会文化、心理。 
  由此可见,正确理解中国的天崇拜,是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人文心理的重要基础,否则,一切的研究统统是盲人摸大象,越研究,越背离历史的真相,听起来像听天书一样不知所云。 
  关于中国奇怪的〃天崇拜〃,人们自然要问到两个问题:第一,天崇拜究竟是什么内容?第二,天崇拜是怎么来的? 
  天崇拜的内容,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及各种古文献都没有记载,现在的学者理所当然应该不知道。由于第一个问题不清楚,那么关于天崇拜的来历就更不清楚了。现在通行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天崇拜不是由自然神转化来的,而是后来许多社会神性集合在一起的产物。严格的说,这个解释根本不能算作一个解释。殷商或殷商以前,我们所发现的神灵崇拜当中,有许多都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虽然有些神在后来的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但如果仔细追溯的话,都可以从原始宗教当中找到痕迹,那么,为什么对天的崇拜就不可能是原始自然崇拜的内容呢?再者,〃神性集合在一起的产物〃这个提法本身就很朦胧,它是一个相当滑头的解释,可事实上又没有说出任何实在的东西。 
  如此说来,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形式天崇拜,竟然是来历不明的崇拜。 
  从殷商时代记载的实际用法看,天崇拜决不是各种神性的集合体,它的崇拜对象就是自然的天空,《诗经•;雨无正》曰:〃浩浩吴天,不骏其德。〃诗文中〃浩浩吴天〃指的决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而指的就是虚无缥缈的天空,甚至可以说是指浩瀚无垠的宇宙。《周易》曰:〃天行键,君子当自强不息。〃这句话不知被多少中国学者引用,有些人还把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这里〃天〃就是自然之天,也有人将此处的〃天〃解释为大自然,这是不对的,因为在中国上古文字表意上,天就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虚无的天空。 
  中国古人崇拜虚无的天空,多么不可思议的崇拜啊! 
  有一则寓意深刻的笑话,说的是有一天,在某个城市的美术展览馆,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美术展览,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展厅里各种作品琳琅满目,不由得使人驻足观赏,品头论足。当参观的人流来到一幅题为《牛吃草》的作品前面时,不觉都愣住了,因为这幅画仅仅有一个标题,整个画面空空如也。好奇的观众请教作者说:〃您画的草呢?〃作者回答:〃被牛吃完了。〃观众又问:〃那么牛呢?〃作者说:〃牛吃完草自然是走了。〃我们敢肯定,看着这块什么也没画的空白画布,决不会有人说:瞧,画的真美呀!因为无从谈起。 
  那么,虚无的天空有使早期人类崇拜它的理由吗?回答是彻底否定的,它与我们以上说到的这则笑话是同样的道理。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把天空中存在的风、雨、雷、电和日月星辰去掉的话,天空不就成了一块什么也没画的画布了吗?什么都没有的天空,就是无形无质的虚空,也就是空无,这不但是古代人,即使是现代人也根本不会去注意这个虚无的空间。因此,虚空完全不具备使人类发生崇拜的自然属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去崇拜时间之神一样。 
  宗教崇拜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外部事物的影响,比如,给予人们实惠的东西,即对人们生活有利的东西,像太阳驱走了黑暗的恐惧,使万物生长,因此后人崇拜它。当然对人们生活不利的因素,由于太强大,无法战胜,也可以使人对其崇拜,像瘟疫,它夺去人们的生命,使人痛苦,但又消灭不了,所以,人们崇拜瘟神。总之,所有的崇拜对象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那么,虚无的天空对人又有什么影响呢?无形无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不会使古人产生联想的。比如,空气,它对人确有影响,可言人认识不到,所以世界上没有崇拜空气的。 
  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智力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在智力低下的早期,形象思维占了主导地位,而抽象思维却不发达,这一点在原始的岩画中得到了证实。岩画的内容基本上描述的都是原始人的生活,如何射杀一头鹿,如何崇拜一种东西等等,你在岩画中绝对找不着像毕加索印象派的绘画。 
  形象思维来自于直接的视觉刺激,而动态性的东西往往比静态的东西更能引人注目,例如,天空中闪烁的星辰、盈亏有序的月亮、东升西落的太阳、飘逸流动的浮云、金蛇般的闪电、时大时小的雷鸣等都具有强烈的动感,所以自古以来就强烈刺激着原始人,并统统发展成为原始崇拜的对象。相反,虚无的天空是绝对静止的,甚至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根本不具备引人注目的动态特点。 
  从中国人的心态来分析,历史形成了中国人现实、功利的心理,鲁迅曾总结说:〃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