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识到:克格勃没有确凿的证据,看来他们还会给他一些喘息时间。或许他还有逃
脱的可能。
穿背心的叛逃者
由于克格勃没有拿到证据,戈尔季耶夫斯基被允许休假,为了争取出逃所需要
的时间,他来到克格勃在谢苗诺夫斯科耶村的疗养院。总部派了几个当地的克格勃
同行对他进行监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出去跑步,看见的总是那几张面孔。
在疗养院期间,戈尔季耶夫斯基曾以不同借口去了两趟莫斯科,同英国驻莫斯
科秘密情报处进行联系,以便确定出逃路费。
戈尔季耶夫斯基将出逃细则藏在一本英文书的封面里,细则明文说的是法国风
情,实际上是详述靠近芬兰边界密林中的一处秘密接头地点。为了做到万无一失,
有一次他还徒步走了19俄里来到最近的一个车站,想算算自己越境时将要走的更长
的路程以及所需时间。
有意思的是,克格勃竟未能发现他在莫斯科与英国秘密情报处的接触。7 月10
日,戈尔季耶夫斯基回到莫斯科的寓所里。
在逃往西方两周前,他造了一些假象来蒙蔽监视人员。他和朋友、亲戚约好在
他计划逃离莫斯科之后的一个星期日聚会。他还对自己糟糕的“拉达”车费了不少
力,以保证它不出故障。监视人员对他常在列宁大街上跑步也已习以为常。
7 月19日星期五下午,他穿着旧短裤、夹背心,手里拿着一个塑料包照例出去
跑步。戈尔季耶夫斯基装成悠闲的样子出了门。拐进一片树林,然后向商业中心跑
去,很快汇入了人流。火车站有许多警察,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车站,上了火
车。星期日早上他顺利到达临芬兰湾的小镇泽列诺戈尔斯克。在那里,戈尔季耶夫
斯基上了英国人的汽车。
但戈尔季耶夫斯基和营救他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危险就要到来。他们需要在不
到半个小时内连续通过五道边防关卡。为预防苏联边防军用红外热源探测仪对汽车
进行检查时发现问题,在过第一道关卡时,戈尔季耶夫斯基把一条航天被紧紧裹在
了身上,连气都不敢出。到第四道关卡时,汽车发动机熄火了。戈尔季耶夫斯基感
到外面静极了,静得他毛骨悚然。过了一会儿,他听到有女人用俄语在问话,他知
道,关卡通过了,现在是在过海关。
海关终于放行了,戈尔季耶夫斯基听到英国人放起了《芬兰颂》,英国人在用
这种方式告诉戈尔季耶夫斯基:你已经安全地进入芬兰了。
戈尔季耶夫斯基奇迹般地逃脱了死亡,创下了克格勃历史上一个暴露的间谍首
次成功越境逃匿的记录。
双重问谍的叛逃之旅
李抒音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是前苏联克格勃的一名上校军官,1962年加入克格勃,
为克格勃效力长达23年之久。1974年他在伦敦被英国情报机关收买后,成为一个双
重间谍。1985年夏天,也就是在其被任命为克格勃驻伦敦情报站长之后几个月,戈
尔季耶夫斯基从苏芬边境成功叛逃到英国。
双重间谍在行动
1968年夏,华约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戈尔季耶夫斯基开始联系为西方效力,
经过长期的相互试探,他于1974年底开始同英国秘密情报机构合作。
戈尔季耶夫斯基一边拿着英国情报机构的高薪,一边接受莫斯科的晋升令。1983
年,他开始主持伦敦情报站政治情报机构的工作,并担任副站长。这期间,他定期
向总部撰写有关政治问题的报告,为前苏联提供各种情报。1994年12月,刚当选为
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首次出访英国,戈尔季耶夫斯基每天向总书记提供三
四份情报汇编,深得总书记信任。当时戈尔巴乔夫便就未来工作的一些重点对戈尔
季耶夫斯基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同苏联大使馆及克格勃驻伦敦情报机构
的活动有着直接关系。这些看法同时也被以最快的速度呈送到了英国情报机构的案
头。或许戈尔巴乔夫做梦也想不到,他在平生第一次与英国谈判中征询意见的竟是
一个为英国秘密情报机构效力的问谍。
戈尔季耶夫斯基想方设法了解第一总局的资料,甚至不惜铤而走险。20世纪80
年代初,他是第一总局负责对欧行动的副局长格鲁什科办公室的常客。为获取更多
有价值的情报,只需十分钟的报告,戈尔季耶夫斯基却经常要在他办公室里坐上个
把钟头,等着这位要人手里同时抓着好几个听筒处理每日的紧要问题,这种公开的
旁听电话获得的情报或许比任何窃听装置都要多得多。
第六感觉救了他的命
1985年,戈尔季耶夫斯基成为克格勃驻伦敦情报站站长。5 月17日,他收到总
部的电报,让他赴莫斯科正式接受新的职务,克格勃主席、政治局委员切布里科夫
和主持第一总局工作多年的克留奇科夫将军要亲自接见他。尽管这封电报确实没有
任何可疑的地方,可一个超级情报人员的第六感觉告诉他:事情不妙,在莫斯科等
待他的可能是一个巧妙伪装的陷阱。
一下飞机,莫斯科谢列梅捷夫机场的情形就证实了戈尔季耶夫斯基的第六感觉
是正确的。机场出口处的边防检查员将他的绿色外交护照翻了半天,然后当着他的
面打了两个电话报告他的到来。让他感到不安的还有一桩事,就是没有人来接他。
如果按电报上所说,有大人物要接见他,是不会受到此等冷遇的。
回到列宁大街109 号自己的住宅时,还没打开门他就发现住所被人搜查过了。
他和妻子总是将门上的三道锁锁两道,可这时却是三道都锁着。显然这是一个粗心
家伙的“杰作”。克格勃的专家们在搜查技术方面无可挑剔,初看房里的东西好像
一切原封未动,但作为一个高级特工,他还是发现浴室的玻璃纸里一包封着的纸巾
有被摸过的痕迹。好在床底的一摞书没有被动过,戈尔季耶夫斯基稍稍放下心来。
5 月27日中午,第一总局副局长格鲁什科将军打来电话,让他参加一个关于对
英国最高机构搞渗透的新战略的重要会议。 当他到达克格勃的别墅时,那里却已备好酒宴。格鲁什科看来是准备好喝点酒
的,他没有推辞。令戈尔季耶夫斯基惊讶的是,格鲁什科开始详细询问他家里的情
况。戈卢别夫将军和反间谍处负责调查内部泄密工作的布达诺夫上校也插进话来,
桌上出现了第二瓶白兰地,而戈尔季耶夫斯基的酒杯又给斟满了。喝完这杯酒他立
刻感到酒里下了麻醉药,他说话时舌头开始不听使唤,几乎失去了自制力。戈尔季
耶夫斯基扭头看到格鲁什科走出了房间,戈卢别夫和布达诺夫留了下来。此后便是
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
他们直接指责戈尔季耶夫斯基在为英国效力。戈卢别夫提到一个英国外交官的
名字,并问:“是他收买了你,不是吗?”他说,“你怎么不记得了?你不是刚刚
还承认了吗?再讲一遍吧!”
戈尔季耶夫斯基感到头晕目眩,此后他就什么也不记得了。第二天早晨醒来时,
他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完了,逃脱不了…
戈尔季耶夫斯基连续两天都被允许呆在家里,他沮丧的心绪逐渐有所缓和。他
意识到:克格勃没有确凿的证据,看来他们还会给他一些喘息时间。或许他还有逃
脱的可能。
穿背心的叛逃者
由于克格勃没有拿到证据,戈尔季耶夫斯基被允许休假,为了争取出逃所需要
的时间,他来到克格勃在谢苗诺夫斯科耶村的疗养院。总部派了几个当地的克格勃
同行对他进行监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出去跑步,看见的总是那几张面孔。
在疗养院期间,戈尔季耶夫斯基曾以不同借口去了两趟莫斯科,同英国驻莫斯
科秘密情报处进行联系,以便确定出逃路费。
戈尔季耶夫斯基将出逃细则藏在一本英文书的封面里,细则明文说的是法国风
情,实际上是详述靠近芬兰边界密林中的一处秘密接头地点。为了做到万无一失,
有一次他还徒步走了19俄里来到最近的一个车站,想算算自己越境时将要走的更长
的路程以及所需时间。
有意思的是,克格勃竟未能发现他在莫斯科与英国秘密情报处的接触。7 月10
日,戈尔季耶夫斯基回到莫斯科的寓所里。
在逃往西方两周前,他造了一些假象来蒙蔽监视人员。他和朋友、亲戚约好在
他计划逃离莫斯科之后的一个星期日聚会。他还对自己糟糕的“拉达”车费了不少
力,以保证它不出故障。监视人员对他常在列宁大街上跑步也已习以为常。
7 月19日星期五下午,他穿着旧短裤、夹背心,手里拿着一个塑料包照例出去
跑步。戈尔季耶夫斯基装成悠闲的样子出了门。拐进一片树林,然后向商业中心跑
去,很快汇入了人流。火车站有许多警察,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车站,上了火
车。星期日早上他顺利到达临芬兰湾的小镇泽列诺戈尔斯克。在那里,戈尔季耶夫
斯基上了英国人的汽车。
但戈尔季耶夫斯基和营救他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危险就要到来。他们需要在不
到半个小时内连续通过五道边防关卡。为预防苏联边防军用红外热源探测仪对汽车
进行检查时发现问题,在过第一道关卡时,戈尔季耶夫斯基把一条航天被紧紧裹在
了身上,连气都不敢出。到第四道关卡时,汽车发动机熄火了。戈尔季耶夫斯基感
到外面静极了,静得他毛骨悚然。过了一会儿,他听到有女人用俄语在问话,他知
道,关卡通过了,现在是在过海关。
海关终于放行了,戈尔季耶夫斯基听到英国人放起了《芬兰颂》,英国人在用
这种方式告诉戈尔季耶夫斯基:你已经安全地进入芬兰了。
戈尔季耶夫斯基奇迹般地逃脱了死亡,创下了克格勃历史上一个暴露的间谍首
次成功越境逃匿的记录。
“杰里玛”——举世无双的核间谍
曹宏抒音编译
美国是最早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尽管在其早期研制中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
旋,但无孔不入的苏联间谍还是成功地渗透了进去,并从中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情报。
2002年4 月19日,俄罗斯《红星报》刊登了一篇采访苏联老特工德米特里如何窃取
美国核秘密的文章,将二战期间苏联核间谍的神秘活动——“杰里玛”计划曝光于
世人面前。
代号——“杰里玛”
早在1938年初,苏联政府就已获悉美国在搞原子弹。但对于美国人究竟使用何
种核材料制造原子弹,在何处研制和生产,其进展如何以及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
苏方均不甚了解。苏联侦察局开始策划搜集美国核秘密的计划。他们首先需要物色
一名特工,“杰里玛”被确定为新特工的化名,同时也是整个间谍行动的秘密代号。
为了寻找承担此项任务的合适人选,苏联情报部门于1939年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工作。刚从莫斯科某技术学院毕业并被保送读研究生的德米特里,被苏军侦察部门
的考官所看中。德米特里于1915年出生在美国一个来自俄罗斯的移民家庭,通晓英
语并谙熟美国生活,苏军侦察机关认为他是可塑之材,决心将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
特工。
打人核科研机构
1939年初,德米特里被派到美国,单线执行秘密的“杰里玛”计划,其本人也
化名为“杰里玛”。他的任务是秘密搜集美国科研实验室研制化学辐射物质的情况。
但是,美国负责原子弹工程的格罗斯将军对整个“曼哈顿工程”采取r 极端的
保密措施。武装警卫和电子报警系统保卫着工程大大小小的目标,在目标附近绝不
允许有外国人出现。必要的来访者必须自己填写登记表,并且要按上自己的指纹。
为了防止信息外泄,在格罗斯领导的原子弹研制机构中,就连受到他信任的少数人
也只能看需要他们看的资料,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官员也不例外。在各科研
机构的办公室里均设有“保密”和“一般”两个纸篓。每天晚上,保密纸篓中的废
纸都要在联邦调查局人员的严密监视下予以销毁。如此严密的保卫措施真可谓天衣
无缝。苏联驻美国的情报机构曾多次派人试图接近它,但都没能成功。
正当德米特里为如何打入美国核机构而苦无对策之际,冥冥之中的上帝却一次
叉一次地眷顾着这位谍海幸运儿。
1943年发生了一件改变德米特里命运的事件。同其他许多美国人一样,德米特
里被要求到部队服役。令他感到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