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微笑送给打击你最深的人-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在人生的路上,幸运的,能够遇到知己贵人,否则就得孤独的走上人生旅程。这条路,也许热闹、也许冷清、也许寂寞、也许快乐,走在这条道路上,不仅需要不败的意志,更需要有不屈的勇气。    
      这条路也许有着太多人不能控制的意外,但不可以此为借口,不肯好好的爱惜自己,尤其在年轻人身上,更容易看见这种本质,纵情的挥洒生命,不肯用心倾听自己身心的需求,用青春来燃烧自己,所以,这条路你可能走得比别人短些。    
      走在人生的路上,虽然有的人有双完好的眼睛,却什么也看不到。路是让人走的,必须用「眼」看,用「心」体会,而我们走在人生的这条路上,必须睁大眼睛,用心去体会,不要错过了眼前最美的风景。    
      《坎伯生活美学》一书曾提到,关于如何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他说,就像叔本华说的,当你回顾一生时,它看似规划好的剧情,但当你身历其境时,却是一团乱,只是一个接着一个而来的意外。    
      事后你再回顾它时,却是完美的,因此,我的理论是,如果你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事情便会如你所愿,因为那是你自己的道路,从未有人走过,因为没有前例可循,所以发生的每件事都是令人惊奇而适时的。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路,也都有各自的途径去创造及发展,只要找到你自己的路,就可以走到你想要到的地方。    
      因为,这条路,我们只有走一次的机会。    
    


‧;卷 三‧;勇 气最痛的伤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痛,所以深刻。    
      有位诗人曾说:「凡爱过的,永不遗忘。凡受过伤的,永远有创痕。」不过也有人说:「当你的生命中承受了某一种痛,你才会有生命的觉醒,觉悟往往是从大悲痛来的。」    
      成大护理系副教授赵可式,在小时候经历了母亲辞世时,医护人员胡乱将母亲丢上尸车送往太平间的痛苦,使她深深觉得人死后一点尊严都没有,于是将这分悲伤化为日后学习护理的动力。    
      后来,高龄八十六的父亲生病,却没有医院愿意收,激励赵可式走上临终照护的路,并积极在国内推动安宁缓和医疗。    
      悲伤是自然的情绪反应,会随着时间久远而变淡,只要修补、淡化裂痕即可。「容许悲伤存在,直接面对悲伤」,不须刻意治疗悲伤,而此时最重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并给予精神上有力的支持。    
      去年发生在美国盐湖城的一段真实新闻,一个父亲带着三岁儿子到森林打猎,父亲为了追赶猎物,留下儿子在车子里熟睡,但他回来后,却不见儿子踪影,他发狂、着急,数天后儿子被发现了,稚龄幼儿独自打开车门走入冰天雪地中被冻死。    
      法官判这位父亲必须坐三十天的牢,伤心的父亲在聆听判决之后,选择在发现儿子尸体的地方举枪自尽。这是一个父亲在失去儿子、陷入悲痛和自责中,却无法得到支持力量以致寻死的例子。    
      每个人在成长的岁月中,都曾经有过深深浅浅的创痛,有的伤痕深、有的伤痕浅,有的令你印象深刻、有的让你选择遗忘,但是最痛的伤,往往让你受到最多的教训,因为痛,你反而不容易忘记。    
      刻画在心版上的伤痕,深深浅浅的、旧的、新的,总是让你牢牢的记住,伤痕的背后总是有一段伤感的故事,如果你愿意选择「遗忘」,那么就表示伤痕已经痊愈,如果你不想碰触这个伤口,或许是这个伤口尚未结疤,因为还有痛楚,所以无法忘记。    
      在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一些看不见的伤痕,而最痛的伤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它总是可以教人看清人生的真相、看透世事的无奈,以及人事的无常,你总是可以因此学到一些什么,或者看清楚一些什么,或许有些残忍,却是人生最真实的面貌。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脆弱都转化成悲悯与幽默,人反而有种破蛹而出的喜悦,世事变化无常,今日的聚首,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也都可能只有一次,它逼得我们不得不珍惜人生中无数的每一次,因为,每一次都可能是最后一次。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追求一些自以为可以满足我们内心的东西,当我们得到这些东西之后,又会发现竟是如此的空虚;反而是得不到的东西,常常让我们魂牵梦系,当我们碰到困境或挫折时,总是让我们记得牢牢的,也许一辈子想忘,都忘不了。    
      作家钟玲说:「一桩严肃的悲哀,沉重的失落,往往会带给我们对生命更深一层的体认。真的,没有比在深沉悲哀中,让我们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生命中最痛的伤、挫折、困境,往往是生命转型的契机,古人说:「必有大雕落而后有大发生,必有大摧折而后才有大成就。」    
      人生也是如此,有时候经过了折损、患难、屈辱、轻视、嘲弄,反而活出强大的生命韧力。    
      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能免于受伤,若仅仅是外伤,比较容易获得痊愈,倘若是内心的创伤,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不管你「伤」在哪里?人总是可以因此获得一些教训。那么,那些伤、那些痛,都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师,让人学会最多的道理和功课。    
      一次大破坏可能是另一次新生的契机,然而透过全面的反省与思考,新的生命才得以厚重与深刻,在疗伤止痛之余,也要能寻找生命的复原与苏醒。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美国诗人怀特曼说:「唯有在凛冽寒风里颤抖的人,才能感受到阳光真正的温暖。」同样的,唯有饱尝人生折磨者,才能领略生命的可贵之处。    
      我相信真正的智能是,生命经过了煎熬与折损,以至于获得提升所得到的。    
      因为,生命中最可贵的经验,往往伴随着最深的苦难。    
    


‧;卷 三‧;勇 气以爱疗伤,重建家园

      三年前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点四十七分的大地震,铺天盖地而来,震碎许多人的美梦,大地在怒吼,强震也撕裂了这个美丽之岛,一瞬间土崩瓦解,也震出无数家庭家破人亡的惨状。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时的感觉。    
      虽然历经三年,当时的情况仍历历在目,我一直都有晚睡的习惯,那天的我仍然伏在计算机桌前努力敲打着键盘,毫无睡意,先是突然停电,然后,一阵猛烈的摇晃,老实说,这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碰到这么大规模的地震,而且是在自己那么清醒的清况下,当时的我简直被吓呆了。    
      有人说:「当你的生命中承受了某一种痛,你才会有生命的觉醒,而觉悟往往是从大悲痛中来的。」这么痛的伤,这么深刻的记忆,烙在台湾人的心中,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是台湾人内心最深、最深的痛。    
      当我从电视上看见那些惊心动魄的画面时,只能用「惨、惨、惨」三个字来形容,一栋栋的房子倒了、路断了、山秃了、哀鸿遍野,遍地尸体横陈,几千个受伤哀嚎的人,镜头前的灾难景象显得触目惊心,我几乎不敢相信规模七点三级的大地震,竟然也会在台湾发生了,我不禁红了眼眶,泪水瞬间决湜了。    
      「悲极!已无言,做事就对了。」证严法师心疼的说着:「我也好想哭。」    
      舞蹈家林怀民说:「能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至少能够与哀哭的人同哀哭。」    
      云门的舞者把舞鞋换上球鞋,和慈济的义工一同上了灾区。有人问慈济人要帮助灾民到什么时候,证严法师说:「灾民和救难者没有离开,慈济人绝不离开。」    
      台湾人的爱心这次真的动了起来,一车车的物资,一箱箱的粮食,不断增加的捐款金额,无数的志工和救难人员真诚无私的奉献,让许许多多人也开始团结起来,共同为重建家园而努力。    
      一场世纪末的灾难,让爱重新站了起来。    
      台湾有爱,因为爱的震撼就是一股正气,点滴的善念可以汇成大福报。证严法师的大爱抚慰了无数灾民的心,宗教的力量在此次灾难中,安定了无数受创的心灵。    
      且让我们皆以「爱」疗伤,重建家园吧!    
      开始的勇气    
      「智愚的差别在于采取行动的时机,智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    
      很多人对于自己梦想未能完成,总是说如果有来生,或者说,假如时光能够重来,我一定要如何如何,这是个假设语气,因为,他会说这些话的同时,就代表着他还没开始就已经决定放弃了。    
      没有开始的勇气,就没行动的决心,当然,梦想也根本无法实现。    
      「开始」是一个行动的字眼,现在就做,就在今天行动,完成梦想虽然是很艰巨的,但是,人的一生中最需要的是冒险的勇气,万事起头难,开始的时候总是最难的,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要有开始做的勇气,就有成功的希望。    
      在迈向成功之路之时,没有比「开始」的勇气来的更重要,无论你有再好的计画与机会,若是缺少了行动,那就永远无法成功。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绝对是一个冒险家,他们愿意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独到的眼光,并有追求成功的决心,所以,才会成为一流的企业家。    
      我们都害怕新的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师长们总是教导我们要如何避开风险,而新的事物总是藏着危险。我们努力适应旧的事物,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性,让我们习惯目前的环境,直到我们一无所觉。其实,能够跨出第一步是多么令人兴奋、刺激又令人害怕,所以,我们的内心充满着喜欢冒险又害怕刺激的情况,当害羞的人大胆踏出第一步,又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经验。    
      人生的过程中,可以累积小冒险、小失败、小挫折、小成功、小胜利,唯有小小的尝试,你才能让它找到目标、找到方法。「开始」并不是叫你全然放弃过去,而是开始练习小步前进,体验小小的风险和小小的冒险,直到冒险的经验已经够多了,让你有信心去冒更大的险,实践更大的梦想。等到那个时刻来临,你会认为过去的冒险只不过是一小步而已。    
      每一个梦想都需要一个开始,你除了评估你的梦想外,仍然要努力去生活、去体验、去锻炼,然后,尽一切努力去完成梦想。    
    


‧;卷 三‧;勇 气用喜剧的方式来演绎悲剧的生命

      悲剧哲学家尼采曾说:「肯定生命最高的艺术就是悲剧。」    
      人生是悲剧的喜剧抑或是喜剧的悲剧,有的人是刚开始像悲剧,最后却以喜剧收场;有的刚开始是喜剧,最后却是悲剧结尾。    
      人生总有一些让人措手不及的无常,总是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进驻危脆的生命,让人饱受风干与摧折。    
      生命也许是痛苦的,我们无法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生命的态度。    
      在这些看似穷途末路的境界中,每个人面对方式及接受程度不一,有人自怨自艾终其一生,有人自卑自怜镇日愁眉深锁,有的人因为一次的失败,从此一厥不振,有的人却选择了却残生也不肯坦然面对,在面对看似山穷水尽的岁月里,要如何创造柳暗花明的未来,除了要看每个人毅力与耐性外,最重要的是,当你面对人生的困境时,要有处理的智能。    
      世界上的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世间事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人乐观以对,有的人悲观视之,虽然,天底下总有一些让人不如意的事,不过,聪明的人永远有新的方式来对应人生。    
      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一个舞台,这个舞台,正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悲喜剧,正因为人人都有悲伤,也都悲伤过,所以,悲剧才成为理解人生的一把钥匙,悲剧才成为人生体验的折射与升华。    
      因为,悲剧才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大陆导演张艺谋说,他最钟爱「一个都不能少」这类影片的电影风格,因为,悲剧才有力量,苦难的呈现才是人性最深刻动人的那一面,所以在「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中,他再度以农村的生活为背景,来挑战世纪末讲求功利、实际的社会风气。    
      他认为,自己是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练就了如何「锻炼」自己的功力,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张艺谋对大陆新锐导演的建议是,在现实的社会要生存,每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