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贫家女 作者:杀猪刀的温柔(晋江金牌vip2013.04.12完结,种田文)-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张小碗也知道大山里的事要是被村里人知道了,下次他们家也不可能再有这样的丰收了,所幸这次得的钱够他们家喘息一阵了,她再想点办法,这一年应该不会饿得太狠,小孩生下来,也不至于少那口吃食。
  听了张小碗的话,两个小孩看了看刘三娘,咽着口水不说话。
  他们已经知道,他们大姐要是好几天没回来,总是会弄点好吃的给他们的,就像上次那样。
  可刘三娘还在,他们不敢明言贪嘴,只是用着渴望的眼睛看着张小碗。
  “卖活物的那个客栈里,老板老板娘都是心地极好的,厨娘婶子也是,听了老板娘的吩咐,那个厨娘婶子这次给了我不少吃的……”张小碗把油纸包拿了出来,又把她的那份包着的钱给了刘三娘,说道,“娘你数数,东西我去热热,回头你跟爹来灶房吃,就不摆屋里头吃了。”
  说着,张小碗就要牵两小孩的手。
  “等等,换个衣服。”刘三娘拦住了她,进了屋,又拿出了一件新的薄棉衣,极适合春天里穿。
  “娘做的?”张小碗愣住了。
  “换着吧。”刘三娘仅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眼睛瞥了张小碗满是冰疮的手好几眼,那手已经肿胀得就像个蒸得
  发胀了的馒头,只不过张小碗手上这个是又红又黑的,极其难看。
  张小碗犹豫了一下,但身上的味实在太重了,她本来还想穿着一晚,明早早早洗了,晒干再穿,可没想到,一回来就有件新衣裳,她也忍耐不住,接过衣服换了过来。
  “谢谢娘。”身上的臭味顿时少了一大半,张小碗不禁笑了,不过她性格不是什么腻歪的人,说了一句后,就拉着两个眼羡地看着她的新衣的弟弟出去了,手里还拿着油纸包。
  到了灶房打开油纸包,里头竟然还有好几块肥肉,这看得张小碗都不由吞了吞口水,不要说两个小孩了,在柴火的光里,他们的眼睛盯着油纸包的眼睛亮得贼亮贼亮,连嘴里的口水都咽了好几道,在寂静的黑夜里响得亮敞。
  想也不想,张小碗看着这肉的成色也知道这不是别人吃了不要剩下的,怕是拿着肉做了菜克扣了客人下来的,那个厨娘大婶把好的都给了她了,她可真是又遇着好心人了。
  对一户一年到头也吃不几顿干饭的人家来说,这成色看着好的肥肥的肉简直就让人移不开眼睛,就连张小碗都有点把控不住嘴里不停蔓延的口水,事实上,不到这份上,她也不知道她有这么渴望着冒着油光的肥肉,哪怕先前在路上那天晚上歇息时她还吃了一顿鸡肉,也没解了她现在的身体内那不由自主渴望油水的渴。
  但这次她是不能像上次一样贪得连鸡骨头都敢嚼碎了吃了,她只能若无其事地吞着口水,把菜热好了,她把那几块肥肉留了两块完整的给张阿福,又热了两块刘三娘留着的两块糙米饼子,拿着饼子夹了剩下的肉和一些菜,给了两个小孩一人一份大大的饼夹肉。
  两个小孩接过后就狼吞虎咽了起来,张小碗看得不由笑了笑,拿着另一块也热好了的饼,慢慢地就着水吃了起来。
  东西不多,容不得她也贪啊。
  *********
  没想到油纸包里有肉,刘三娘也惊了一惊,张阿福不肯把两块肥肉都吃完,硬是让了一块给刘三娘吃。
  一家人在灶房吃完这顿晚归的饭,张小碗在厨房里把一些事跟夫妻两人说了说,三人商量了商量,这时张小宝和张小弟都趴在张小碗腿上睡着了,见夜已深,张阿福把孩子抱上了坑,然后张小碗和刘三娘把灶房收拾好,但刚进了茅草屋关上门准备睡的时候,就听有人轻轻敲响了门。
  一开门,竟然是朱家
  婶子,她身后还跟着朱家大叔。
  一见开门,朱家大婶拉着朱家大叔跟做贼似的轻手轻脚关上了门,一等门关上,这时张阿福也把土桌边的柴火堆给点燃了,屋里头有了明亮一点的光,朱家大婶这时连忙跺脚道,“我家这个杀千刀的,占了你们家天大的便宜也没道声谢,哎哟,这可把我急得,这不,只得拉着他来跟你们道谢了……”
  朱大田被婆娘这么说,顿时脸色不好看得很,但刚在家里被他婆娘说了几句,也知道这次是他占了大便宜了。
  他是一时就得了七百个大铜板啊!他们家算村里头光景最好的,手头上再宽裕的时候也没有过七百个大铜子过,朱大田得了钱只一心想回家,哪还顾得着想这钱也不应是他全得的,只是回到家,等家里婆娘听他说完,见他还不觉出好出来,说出了就算他凭自个儿得的活物,那就算卖,他能找得到地方卖不,能一时得这么多钱不的话,他这才把事情理了个头绪出来。
  这一想,确实不能理所应当地觉得这全是他的钱,不关张家的事,因为就算他去镇里赶场卖,不一定能全卖得出去,也不能把价格卖得这么好。
  再说村户人家的,卖东西也顶多知道去场上卖,谁还想得着去找客栈老板卖啊——这不,一想明白,朱大田就跟着他婆娘来了,哪怕见他婆娘说得过份,他一时也不好发作,只得连连朝张阿福道谢,再三说明天家里煮了干饭,请了他们过去吃。
  张小碗没想到朱大田没想明白的,这朱婶子却是个极明白的,当下有点惊讶,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朱婶子是个极良善的,但心里不是没谱的人,这不,去年他们家去他家借粮的时候,他们家也没几口粮的,不也是狠下心来没借吗?这朱婶子啊,是个好人,不是个滥好人,不当恶人,顾得上本又看得清形势,是个心里头门儿清的。
  这种人,按张小碗前世对别人的说法,就是有品又不乏聪明,心里又有度的女人,跟这种人打交道可比一般人要轻松得多。
  难怪,朱家的三个孩子,她都养得健壮又勤快,先前张小碗还以为是朱家门户大,朱大田又是村里最好的猎手的原因,看样子也不是没有这朱家婶子教养着的功劳。
  见朱大婶门儿清,张小碗扯了扯刘三娘的衣袖,让她把先前他们在柴房商量好了的事说出来。
  这次,要是朱家顾着他们家的那点好,帮他们家出个头,他们家不去当那个出头鸟,那他们家也
  就可以省不少事。


☆22、孩子的命运

  刘三娘试探地跟朱婶子提了一句,看这事是不是跟村里人提一提。
  顿时,屋子里安静了。
  过了一会,朱大田左看看右看看都没人说话,清了清喉咙说,“这事肯定要提一提,大家都苦,找口吃的都不容易。”
  朱婶子默默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见张家的几口都不说话,她张了口,“这事……怎么个提法?”
  “叫里长来商量商量吧。”张阿福一个气都不吭,刘三娘瞄了瞄他,见他没动静,只得开口道。
  所幸村里人都知道张阿福是个不吭声的,刘三娘作主先代他这一家之主的男人开了口,朱氏夫妻也不觉得奇怪,朱大田更是把话对着刘三娘说了,“这个主意倒是好,本该叫里长,这事得他做主才成。”
  这里长,也是朱家的一户,是朱大田的族伯。
  “那明天……就去叫?”朱婶子又瞄了瞄不吭气的张家人,隐约明白了他们家的意思。
  “嫂子你看着办吧。”见那父女一个字都不吭,刘三娘在心里叹了口气,又由她张了口。
  朱婶子看了看张家这三口,又想了想,用手忤了忤朱大田。
  朱大田尽管平时也跟他这婆娘有商有量,但还没有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地步,他被忤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朱婶子这是什么意思,不由瞪了她一眼。
  朱婶子头疼,只得由她把话说出来了,“那明天就去叫吧,大田,你去把大伯后给叫来,正好手头上得了钱,明天去镇里一趟,割块肉回来。”
  听到割肉,朱大田倒抽了口气,顾不得这是在张家,瞪眼对着媳妇道,“刚得了钱就割肉?不是要先给咱爹抓几副药吗?”
  朱大田这么一说,不光朱婶子头疼,张小碗也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她倒有些理解。
  朱大田本来有六兄弟,这朱家大娘生下来个个都是男娃子,最后一个生下时,这一下就是六个,可怎么养得起?朱大田位列老五,他生下来没许久,朱大娘就又怀上那第六个,张小碗听村里人说为了养活这老五朱大田,朱大田的爹就做主把这六男娃给抛到荒郊野外去了,把粮省着给了老五,他这一举尽管也是迫不得已,养了一个只得丢了一个,但可能还是遭了报应,后头些年间,这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朱大田感恩老父为他做的,比头上四个兄弟还孝顺,现人朱家老夫妻就
  是他养着的,都没给朱家老大养。
  现在得了钱,第一个想法就是给他爹抓药,也还真是孝顺。
  *********
  至于朱大田家原先生了孩子养不起丢了的事,其实老实说,张小碗穿来的头阵子,真没少听到谁家的孩儿养不起,扔了丢了还淹了的事,先前也跟个现代人一样第一念头就是想着这养不起就少生一点就是,不至于五六七八个地生。
  那一段时间她在村里走窜打听这世道的消息,因着机敏,又因着沉默不吭气爱装隐形人,跟在洪婶子这几个最爱说三道四的村户婆娘屁股后面听了不少事,也知道这大凤朝跟她认知的古代也差不多,认为多子多福,只要有得生的,生得不能生为止,万万没有节育少生的想法。
  明知道养不起,可这些人也压根没有不生的想法,他们根本就没有养不起就不生的想法。
  张小碗估计着,就算有胆大包天的,有那么一丁点想法的也不敢这么做,这大环境摆在那,谁都是生到不能生为止,你不生还真怕折了自己的福气,哪怕就算本就活得没什么福气了,饭都吃不饱,哪还养得起孩子,可谁的心里不是得有个盼头?指望着孩子生下来,指望着能养活了,老了不也是多个人养老?
  要是连指望都没有,日子这么苦,可能这世道就没几个人活得下去,熬得下去了。
  其实张小碗先前见自己都饿死了,可刘三娘肚子还有一个,头一阵子的时候她在心里猛叹气,都不知道这些人这养不起还生着这是图的啥,但她转悠转悠了一阵之后也算是明白了,没节育少生的想法这是最主要的其一,另外可就算是哪个胆大的妇人想偷偷摸摸,瞒天瞒地地不生,这不生的药也没法找。
  穿越小说里那动不动就可以让人断子绝孙的红花之类的药,在她所看到的这些乡下村妇耳里,是根本没听到过的,再说就算有人知道,连病了请个行脚大夫看一眼都是了不得的穷地方,大多数人家里头连一个铜板子都没有,让人花铜板去药铺买点子这种的药,这不是无异于还没吃饱就撑着了么?
  这多子多福还没实现呢,让人一下子上升到少子多福的高度去?张小碗觉得这事得发展到现代社会了才会发生。
  再说,就算她处在的那个现代社会里,不说那些因文化和环境使然只能生一个的城里人想不想多生一个了,可在农村的乡下里,那些全家拼了老命,跟着政府打游击战也
  要多生,更是非要生个男孩的人可不在少数。
  所以关于生不生孩子的事,她没几天就认清现实了,一点也没有想法要挑战这种自古以来就印在了人骨子里的观念,就连她这具身体的亲娘刘三娘,张小碗也根本没想着有提醒着她别生了的念头。
  以后还有,能生得出来,照样得生,生不出来,这样最好!
  其实张小碗也害怕刘三娘多生,养不养得活这是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是,真养不好……
  她是现代来的,骨子里的观念还是现代的,她由衷希望人生下来一个就要负责一个,她是生下来就不受父母疼爱的,知道孩子生下来受不到照顾会有多苦,她以前的命运其实还算好的,尽管父母不是太喜欢她,但抵不住她家里真的特别有钱啊,她小时候还有奶奶照顾啊,所以别人有的物质她都没缺,不像那些家里也没有,也不受重视的孩子,生下来那一辈子简直就是来受罪的,别说那些农村里那种生下来做着家里的农活,等大点还要出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最后还得不了父母的好的女孩子有多惨了,就算是男孩,一家要是多了几口,没有过多的精力管教,没有金钱培养,最后大多数不也是辛辛苦苦一辈子,在生存里挣扎浮沉吗?
  所以,对着张小弟张小宝想负责的张小碗现在为了这两个孩子能不能好好成长的事已经是忧心不已了,刘三娘要是再生几个,心重的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她不是见一个就想救一个的人,可要是放到她眼前了,她要是没那想法就好,可就是因为有着这想法,她哪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跟她有亲的人过不好而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