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一个刚愎自用到了极点的皇帝,岂能接受!
更要命的是或许漫长的大礼议给嘉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嘉靖都喜欢用阴谋论来看待,只要让皇帝陛下认为是有人指使杨继盛这么干的,那么人头滚滚就不远了。
一想到嘉靖咆哮暴怒,将所有怒火都发泄到徐阶的身上,严世藩就兴奋地手舞足蹈。
“徐华亭啊,徐华亭,你要步你师父的后尘了!”严世藩狰狞地笑道:“爹,咱们立刻上书,弹劾杨继盛和徐阶如何?”
“慢着,别着急!”严嵩老神在在,轻笑道:“想办法把这份奏疏的内容散布出去,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严世藩转了转眼珠,心领神会地一笑:“老爹高明!”
严嵩的算盘打得很响,奏疏的内容流传出去,势必有清流跟着闹事,那时候就可以归结成结党营私,把反对他们父子的一网打尽。
而且徐阶知道了消息之后,身为师徒,他不得不出来庇护杨继盛,如果他不管,无情无义的帽子扣上,徐阶就别想在官场混了。他要是跳出来,就等着承受嘉靖的怒火吧!
“老爹这手放长线钓大鱼,实在是高明!儿子这就去办。”
……
嘉靖三十二年的正月,格外的寒冷,一场又一场的暴雪光顾京师,每天都有衙役赶着车,拖着城外的难民尸体,扔到乱葬岗。
即便是有些善良的商人大户,拿出粮食衣物,也只是杯水车薪。
本来指望着热闹的科举能转移人们的视线,可是自从知道杨继盛上书之后,他的奏折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士子知道。
大家伙虽然不敢明着说什么,可是暗地里纷纷为杨继盛叫好!
尤其是东南的士子,他们更是群情激奋,倭寇在南方杀戮抢掠,天子脚下的京城也被蒙古人荼毒,百姓就像蒿草一样死去,堂堂天朝到底是怎么了?
杨继盛说的没错,是出了奸臣!
而最大的奸臣就是首辅严嵩!
不少士子相互串联,暗流汹涌。
而事情又在正月十一这一天达到了顶峰,朝廷派出了锦衣卫,凶神恶煞一般,冲到了杨继盛的住所,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杨继盛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身着白衣,昂首阔步,走到了他们的面前。没有愤怒,没有胆怯,只是坦然直面。
可越是如此,嚣张跋扈的锦衣卫面对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竟然怯懦,竟然退步!
杨继盛只是淡淡说了句,“诸公若以今日之勇,对待俺答倭寇,何愁天下不安,百姓不宁!”
一句话臊得所有人老脸通红,都不敢抬头直视杨继盛尖锐的目光,领头的只能低声说道:“上峰有命,不敢违抗。”
说完,就将杨继盛锁起,押解到了锦衣卫。
众目睽睽之下,又一个忠贞之士被奸党陷害,悲愤的情绪在所有人心中弥漫,大家伙都把目光落在了大学士徐阶的身上,身为天子宠臣,杨继盛的恩师,都希望他能毅然站出来!
“师相,不能再退让了,杨椒山弹劾严贼,哪一条不是确有其事?倘若杨继盛死了,这天底下就再也没有敢对抗严党的人了!”张居正悲愤地说道。
他不仅为同科好友伤心,更为徐阶的冷漠感到失望。
实际上徐阶在内廷也有眼线,只比严嵩晚了一个多时辰,他也拿到了杨继盛的奏疏。可是几天下来,徐阶一直都沉默不语。
就算杨继盛被抓,他也不发一言,骨子里的寒冷让人绝望,让人疯狂!
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身为师父,不保护徒弟,乃是被万众唾弃的,张居正一度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师父?
“唉!”沉默的徐阶终于长叹一口气。
“叔大,你是想遂了严党的意思,让陛下把为师打成朋党,让所有人都跟着完蛋吗?”
饶是张居正智谋百变,此时也是一阵愕然。
从去岁开始,严党出手拿下聂豹,接着又逼退了礼部尚书欧阳德,徐党和心学一脉在京的势力严重衰退,就剩下徐阶苦苦支撑,其他人的处境同样不好。晋党的领头人,兵部侍郎杨博再度出镇九边,名为对抗鞑子,实际上也是屯田避祸。
如今严党一家独大,呼风唤雨,所向睥睨。这时候跳出来和严党斗,绝对是九死一生,任何聪明的政治家都不会如此!
但是理智归理智,感情归感情,张居正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冷酷到了极致的无情。
此时,突然管家前来禀报,说是陛下宣召。
徐阶仿佛弹簧一般,霍然而起,该来的总会到来,急忙换上官服,向着西苑赶去。临走之时,他拍了拍张居正的肩头。
“为师会嘱托陆炳的!”
这句话简直就是临终关怀,直接把张居正打落到了谷底,他真不知道自己如何去面对王世贞,如何面对杨继盛?
……
徐阶无暇顾及弟子的想法,他一路匆匆,赶到了西苑,麦福麦公公早就等待多时。
“徐阁老,主子刚刚召见了严阁老,您可要悠着点。”
“多谢公公提点。”
徐阶面无表情,进了精舍,向嘉靖行礼已毕,自觉站在了严嵩的身后,宛如小吏一般。严嵩的寿眉挑了挑,没有说什么。
嘉靖看了看徐阶,突然冷笑道:“徐阁老,大年三十,又出了个狂犬吠日的畜生,把朕的江山说的一钱不值,还说严阁老是最大的奸佞,让朕杀了他,你说朕该不该听他的啊?”
从嘉靖冰冷的语气之中,徐阶感到了彻骨的寒冷,他很清楚杨继盛保不住了,也不能保!转瞬之间,徐阶就做出了选择。
“几十年来,陛下敬天修德,大明中兴,百姓安居乐业,纵使有些许毛贼,也不成气候。严阁老宵衣旰食,为了江山殚精竭虑,微臣看在眼里,愧不能比。严阁老乃是本朝柱石重臣,岂能斩杀?臣以为应当立刻将弹劾之人交由三法司治罪,以正视听。”
所谓三法司,就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虽然这三处都是严嵩的人在把持,但是毕竟身为文官,多多少少要讲些情面,总比锦衣卫的黑牢要好,这也是徐阶唯一能争取的。
嘉靖不动声色,看了看严嵩。
“严阁老,你怎么看?”
“启奏陛下,徐阁老大义灭亲,老臣颇为佩服!”严嵩把“亲”字咬得很死,语气中不免嘲讽。
“老臣身为首揆,被弹劾乃是家常便饭,早就不在乎了。只是此次弹劾之人,竟然假传亲王之语,攻讦老臣,老臣惶恐不已。”严嵩说着跪伏在地上,老泪横流。
“裕王、景王居于深宫,贤德之名,天下皆知。他们何以能知晓老臣奸佞,真不知是何等丧心病狂,竟然为了陷害老臣,攀扯亲王,有辱皇家威仪,老臣实在是罪该万死!”
严嵩哭天抹泪的一番话,听在徐阶的耳里,简直就是晴天霹雳,震得他浑身发抖,几乎摔倒。
论起政务严嵩不成,可是捕风捉影,诬陷忠良却是顶尖的。一句随便的言语竟然被发挥到了极致,他明着说杨继盛是假传捏造,如果徐阶不反驳,那杨继盛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反驳了呢,那结果更糟,就代表真有其事,嘉靖从来不缺乏联想力,二王怎么会知道,肯定是有人告诉了他们,那谁和藩王结交呢?不用问,就是眼前的徐阶!
大臣结交藩王,想干什么,还不是要改朝换代,另立新君,再看杨继盛的奏疏,正好戳中了嘉靖的软肋,徐阶死定了!
事到如今,徐阶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只能拜伏在嘉靖面前,浑身颤抖,“微臣恳请陛下圣断!”
嘉靖扫了一眼徐阶,不由得失望,这家伙也太软弱了吧?这么容易就抛弃了学生?嘉靖突然把袖子一甩,一份奏疏落到了严嵩的面前。
“严阁老,你看看这个,看完之后,朕想要一个解释!”
严嵩揉了揉眼睛,看着面前满是图画的奏折,彻底傻眼了,这是唱得哪一出啊?
第159章慎重,慎中!
徐阶呆坐在内阁值房,足有一个时辰,眼前还不断闪过精舍之中的一幕……就在徐阶以为严嵩又一次陷害成功的时候,嘉靖突然抛出了一份怪模怪样的奏疏,老辣的严嵩顿时有点发蒙,只能勉强说道:“老臣老眼昏花,看得不甚清楚……”
“把花镜给他!”嘉靖毫不迟疑地说道,严嵩心头一颤,皇帝真是丝毫情面不讲啊,他没有办法,只能装模作样,拿着镜子,一幅画一幅画的仔细看……
当看到织户如何一步步变成倭寇的时候,老严嵩恍然大悟,以他对嘉靖的了解,终于明白了这位道君皇帝为什么如此愤怒。
严嵩颤颤巍巍跪在地上,说道:“老臣无能,罪该万死……”
“万死?死一次就够了!”嘉靖恨恨说道:“严嵩,上天就把九洲万方,亿兆黎庶交给了朕,朕又把江山社稷交给你打理!可是你做了什么?”
嘉靖咆哮道:“官逼民反啊!升斗小民,没了可耕之田,才进城做工,结果又没了布可织,就铤而走险!倭寇固然可恨,可是贪鄙无能,欺上瞒下的官吏更是该杀!他们哪里当的是朱家的官,分明是挖朱家的坟!”
嘉靖长期服用各种弹药,喜怒无常,尤其是被俺答频频入侵,肚子里满是邪火,此时全都撒在了严嵩的身上。
一顿痛骂,狗血淋头,就连在旁边听着的麦福都吓得惊慌失措,恐怕大礼议之后,嘉靖就没有发过这么多大的火!
“严嵩,蒙古俺答朕姑且不论,东南怎么回事?成天告诉朕,倭寇,倭寇!那一岛的蛮夷侏儒有本事祸乱天朝吗?还不是官吏辜恩负义,说白了倭寇都是他们弄出来的,你身为首辅,难道不知道一丝羞耻吗?”
徐阶的眼皮挑了挑,小心脏差点从嘴里蹦出来,莫非嘉靖真的动了心,要拿下严嵩,那可是极好的!
就在徐阶强忍着喜悦的时候,突然严嵩缓缓摘下了头上的乌沙,放在了嘉靖的面前。
“陛下责骂老臣,老臣无话可说,也无言可辨,身为首揆,理应承受万方罪孽,东南虽然遥远,盘根错节,但是老臣用人不当,罪责难逃,请陛下重责老臣,以儆效尤!”
说完严嵩五体投地,卑微地跪在嘉靖面前。
莫非此老真的认输了?徐阶心头一闪念,瞬间明白过来,严嵩根本就是以退为进。二十多年的大礼议,已经让嘉靖养成了和大臣对立的习惯,你说东我说西,你打狗我偏要赶鸡。
这种性格已经被严嵩吃透,如果他明着反驳嘉靖,说东南的事情和他无关,嘉靖没准一怒之下,真的重罚严嵩。
可是老严嵩乖乖认罪,还点出东南天高皇帝远,嘉靖的怒火就没了大半……果然见嘉靖骂道:“想撂桃子是吧?”
“老臣不敢!”严嵩暗道好险,总算是过了一劫,他的后背都湿透了。忙装作诚惶诚恐,感激涕零的样子,指天骂地,发誓要选拔合适的人,剿灭倭寇,为君分忧。
“成了,还不把乌纱帽戴起来!”嘉靖笑骂道:“你个老不羞,多大岁数了,还哭天抹泪的,成什么样子?”
严嵩慌忙说道:“多大岁数都是陛下的臣子,陛下都是老臣的君父,陛下如天之仁,老臣铭刻肺腑!”
令人牙酸倒胃的肉麻话,只有严阁老能说出来,偏偏嘉靖就吃这一套!
徐阶看到了眼前的一幕,不免有些失望,可是同时他也悟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要想在斗争当中获胜,就必须把握住嘉靖的心态,不理解皇帝的心思,哪怕是再有道理也没用。
想到这里,徐阶不由得扫视了一眼那份看似玩笑的奏疏,竟然升起一种荒唐的感觉……莫非写奏疏的家伙竟然能把握住嘉靖的心态,那他也太厉害了!
……
嘉靖容易暴怒,容易痛下杀手,不留情面。但是嘉靖又是聪明绝顶的皇帝,知道维持手下的平衡,让大臣们相互制衡,他才能安稳地向老天爷发起挑战,修出一个长生不死!
放在往常,嘉靖看到了杨继盛的奏疏,加上严嵩煽风点火,他多半会立刻杀人,过后就算他明白过来,知道自己被严嵩利用了,他也不会认错,皇帝岂能有错?
可是唐毅的一封奏疏,却让嘉靖感到了东南问题的严峻,也看出了一些倭寇产生的深层原因,同时让他对严嵩生出了一丝不满,这时候有人跳出来弹劾严嵩,嘉靖的恶感并不是那么强烈。
当然,道君皇帝的心思不会那么简单,严嵩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算计。他完全可以把这封奏疏也归结为杨继盛一党,痛下杀手。
但写奏疏的人显然料到了这一点,他没有用慷慨激昂的文字,而是用半开玩笑的漫画形式,寓教于乐,打消了嘉靖对党争的猜忌,更加专注问题的本身。
这样一来,严嵩惯用的含沙射影就不攻自破,他在政务上的白痴就显露出来。当然严阁老也不是弱鸡,他通过对嘉靖心态的熟练把握,从容化险为夷。
就在精舍之中,上演了三个聪明人的巅峰对决。
徐阁老看来,严阁老的老辣还在嘉靖之上,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