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话说得朱厚熜心花怒放,眼前一亮。

所谓手段,就好像是穿丝绸衣服,还是棉布衣服,凭着喜好就行,只要穿暖不冷就可以了。

老朱同志留下的祖训,是为了子孙好,总不会成心给子孙添乱吧?

顺着唐毅的思路,不光是海禁,其他许多祖训,只要嘉靖想,都可以此为借口,给悄悄改了。

嘉靖甚至想到如果这套论调提前三十年出现,或许大礼议就不会绵延那么长的时间了。想想不久之前,看唐毅的奏疏,说他有宰辅之才。当时不过是一句戏言,经过这一番奏对,嘉靖对唐毅的好感直线上升。

这小子不像那些读书读死的榆木疙瘩儿,也不像寡廉鲜耻,贪墨无耻的小人,而且根据黄锦和陆炳的奏报,唐毅的人品操守都不差,再加上有见识,有办法,的确是可造之材。

心情好了,看向唐毅的眼神也变了,嘉靖才猛然发现,这小子生了一副好相貌,虽然还未长成,可是身材高大结实,面容白皙英俊,鼻梁高挺,双眼神气十足,算起来嘉靖钦点了十几位状元,还没有一个卖相能超过唐毅的。

偏偏又是应天乡试的解元,他要是真能把财政危机解决了,让自己能安心修道,就算抬举他一下,赏个三元及第又如何?

唐毅不知道嘉靖想什么,只能老老实实跪着,听候发落。

嘉靖在地上走了几圈,来到唐毅的面前,修长的大手按在了唐毅的肩头。

“开海事关重大,朕还要询问其他人的看法,你先回去好好读书,温习经义。要知道天子门生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唐毅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反而有点失落,自己卖力表演,跪来跪去,浪费了多少脑细胞和尊严。结果只换来几句夸奖,哪管给点干货也好啊,人都说嘉靖帝刻薄寡恩,看起来诚不欺我。

他一肚子委屈,可是黄锦和袁亨等人看在眼里,眼珠子都掉了出来。

我的老天,嘉靖何时对臣子如此关心过,再有天子门生四个字岂是轻易说出来的,听在他们耳朵里,简直等于直接把状元给了唐毅。

他们苦心伺候嘉靖几十年,都没有得到皇帝如此明确的承诺,竟然让一个毛头小子摘了头筹。袁亨一肚子晦气,鹰一般的眼睛,不停在唐毅身上扫过。

至于黄锦黄胖子,那可是眉飞色舞,唐毅可是他推荐的,唐毅深得嘉靖赏识,顺带着他也能鸡犬升天。

黄锦可是知道唐毅的手段,有了圣眷加身,谁也不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带着满腹的感慨,黄锦把唐毅送出了宫门。转回头,嘉靖就把他叫了过去,黄锦对东南的情况最熟悉,嘉靖足足问到了大半夜,把黄锦肚子里的东西掏了个空。

嘉靖还意犹未尽,索性也不睡觉了,把严嵩、徐阶、李默三位重臣都找了过来。和他们商讨开海的事情,一连商讨了三天。

俗话说天家无私事,嘉靖的反常举动很快传遍了朝堂,当听说陛下要开海的时候,朝廷上下立刻开锅了,街谈巷议,没有一刻消停。

咱们的清贵闲人曹大章同学又跑到了唐毅的家中,一见面就竖起大拇指。

“还是行之厉害啊,你可知道,朝野都在讨论开海的,还没考进士,就名扬天下,让我们这些在翰林院混了好些年,还一事无成的人可怎么活啊!”

他仰天感慨,王世懋夹起一个饺子,塞在了曹大章的嘴里。

“还能怎么活?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呗。和妖孽比较,只能证明你生活不幸福!”王二公子显然认命了。

这几天王世贞也赶来了,兄弟相见,王世懋把自己的文章拿给了大哥,请求指点,人家王世贞看了一眼,就扔在一边,说道:“从今天开始,敬美可以不用看书了。”

“哦?”王世懋一喜,笑道:“大哥是说小弟的八股文章已经尽善尽美了?”

王世贞冷笑了一声,“我的意思是你努力了也就是九十名,不努力呢,也能有一百名,上差下差不会太多,浪费精神头干什么?”

说完盟主大人潇洒离开,过了好一会儿,书房里才传出一声惨嚎。

“王元美你等着,要是不考进二甲,我,我,我……”好半天,王世懋也没舍得发什么誓,干脆一倒头,呼呼大睡了。

从二弟的房间出来,又到了唐毅的房间,恰巧曹子朝也在,王世贞先看了曹子朝的文章,只说了句,“比敬美强不少。”

等到拿起唐毅的文章,王世贞看了两眼也扔在一边,颓然说道:“行之表弟,凭着你的八股文,拿不到状元,也是榜眼、探花,只是我最讨厌的就是这类四平八稳的文章。”

“呵呵呵,幸好大表哥不是主考官。”唐毅笑道:“八股文之于我,就是敲门砖,表哥还是看看文长兄的吧。”

王世贞点头,把徐渭找来,读了徐渭的文章,只有一半,就厉声说道:“此等狂生之言,简直祸国殃民!”

徐渭那是吃素的,立刻反唇相讥,骂道:“酸腐朽儒,哪能明白我的高论。”

“高论?看着吧,今科必然落榜。”

“哈哈哈,你是嫉贤妒能。”

……

这二位你一言,我一语,直接对骂起来,越说越花哨,简直听得唐毅和曹子朝目瞪口呆,落荒而逃。

原来徐渭和王世贞之间早有矛盾,两个人都是名动天下的大才子,王世贞和李攀龙等同科进士结成诗社,被尊为“后七子”,而这七人之中,有个异类,就是布衣诗人谢榛,此人对诗论有独到见解,起初王世贞很佩服谢榛,可是后来文人相轻的毛病就犯了,他拉着李攀龙等人,把谢榛赶出了诗社,还从七子当中除名。

徐渭这家伙天生喜欢打抱不平,这一次从江南过来,刚到京城,就四处散播他抨击王世贞的文章。直接导致他们一见面,就像斗鸡狠掐了起来。

“我说行之,你怎么不劝劝他们啊?”王世懋担忧地说道。

唐毅翻了翻白眼,“信不信我现在说话,他们两个保证调转炮口,都来骂我。文人啊,就是这个德行!”

第323章二进宫

自从唐毅和王世懋进京,曹大章几乎天天过来,一来老朋友重逢,要叙叙旧,二来朝局波诡云谲,曹大章想请教唐毅的看法。来的次数多了,白吃白喝,曹大章也不好意思,起了个大早,跑到南门外买了两屉烧麦,乐颠颠跑到了唐毅的住处,见面就嚷嚷道:“快来尝尝。”

唐毅接过了一个烧麦,皮薄馅满,香气扑鼻,咬一口满嘴流油。

“嗯,的确不错。”

曹大章嬉笑道:“好吃就好,岁末年关烧麦的生意好着呢,人都排成了长队,回头我再去订十屉,反正天冷也不怕坏,冻起来什么时候吃都行。这个年啊,我就在你这过了,也好清静清静。”

说话之间,曹子朝也来了,后面是顶着大黑眼圈的徐渭,看到曹大章连招呼都不打,抓起烧麦,三口两口就咽下去,噎得直翻白眼。

“我说文长兄,行之虐待你不成?好好的人咋成了恶鬼转世?”曹大章怪叫道。

唐毅哀叹一声,“一呈兄,我哪敢虐待他啊,虐待文长另有其人,差不多也该来了,你往那边看。”

顺着手指看去,只见王世贞一身白色长袍,披着暗红的狐裘,飘然若仙,大步流星而来。

“徐文长,可敢大战一场!”

徐渭吞下了烧麦,仿佛打了鸡血,一下子蹿起来。

“来就来,谁怕你了。”

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曹大章吓得一缩脖子,“行之,他们不会来全武行吧?”

“那倒不会。”唐毅转念道:“谁说得准呢,我先去书房了。”他撒腿就跑,曹子朝和王世懋也抓了两个烧麦就溜了,只剩下曹大章一个人,徐渭和王世贞正好看到,伸手就把曹大章揪过去了。

“一呈兄,你就给我们当裁判吧!”

徐渭和王世贞其实最初分歧并不大,徐渭师从浙中王学的两位大师王畿和季本,而王世贞则是跟着泰州学派的王艮学习,都是心学一门,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二位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王世贞名门出生,早早中了进士,名满天下,为各方推崇,他的思想就变得折中调和,所谓走夫子之道,主张融合新旧,夫辞不能尽废旧而致新,格不必步趋古而能无下……

徐渭呢,他屡试不第,整个一个茶几,摆满了杯具,他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以草莽文人的狂野,横冲直撞,挑战权威。

简单说这二位就是主流和非主流,朝和野的争论,杀得一个不可开交,偏偏又学问大的惊人,就算身为榜眼的曹大章,想要评价二人谁对谁错,也是枉然,搞不好就被两边一起鄙视,骂的狗血淋头,弄得他狼狈不堪,直接败走。

唐毅琢磨着曹大章受伤不浅,不会再来了,可是第二天中午,这位依旧提着烤鸭姗姗来迟,一见唐毅,小脸更苦了。

“我说一呈兄,你还是赶快走吧,文长正找你呢?”

“啊!”曹大章脸色变了又变,长叹一声,颓丧地说道:“让他来吧,他和王世贞能吵到什么地步,无论如何,也比翰林院要好。”

唐毅好奇问道:“翰林院怎么了?”

“还不是因为开海的事情,弄得和通州狗市似的,我说行之啊,你可害苦我了!”

唐毅不解,问道:“你前两天还说我搅动九卿,挺佩服呢,怎么转眼就变成害你了?”

曹大章嘴角抽搐了两下,苦笑道:“谁知道啊,许是搅动的力气太大了,不光翰林院,六部,都察院,六科廊全都疯了,听说昨天一天之间,就有三十几道奏疏,全都反对开海。听说还要揪出破坏祖制的佞党奸臣呢!”

曹大章忧心忡忡说道:“行之,我看你要有麻烦了。”

“麻烦,好像从来就没有少过。”唐毅无奈摇头,他倒不是担心自己,毕竟抱上了嘉靖的大腿,些许风浪奈何不了他。

只是领唐毅吃惊的是一个开海的提议为什么会弄出来这么大的风波!

明朝虽然有海禁的政策,除了拧巴的嘉靖皇帝,一直以来都是越来越放松,眼下财政危机又这么大,有识之士应该支持开海,即便有争论,也不该是一面倒。

这到底又是为何呢?

“一呈兄,你知道不,朝中究竟是谁反对开海?”

曹大章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行之,据说都是李太宰的人,我还听说,他曾经对身边人说过朝中奸臣辈出,老的还没除掉,小的又迫不及待冒出来,连进士都不是,竟敢充当走狗鹰犬,妄议朝政,简直可杀不可留!”

嚯!

吓得唐毅手一哆嗦,“是说我吗?”

“貌似,好像,差不多,应该是你!”曹大章认真道:“毕竟没考上进士的,还能妄议朝政的,只有你一个了。”

唐毅脖子后发凉,他小心翼翼做人,没想到还得罪了大人物,李太宰执掌吏部,朝中百官生死,连严嵩都惧怕三分,和他相比,自己连个小虾米都不是,还要打要杀,到底是为什么!

唐毅陷入沉思,仔细品味,鹰犬走狗四个字让他眼前一亮。

八成是李默认定有人在背后指使自己,毕竟一个小小的解元,哪里懂得国家大事。

那谁又在指使自己呢,这段时间以来,上书开海的包括胡宗宪,老师唐顺之,胡宗宪是严党不错,可老师是文苑清流,李默也怀疑他……“我明白了!”唐毅突然一拍大腿,刚刚徐阁老和严嵩结了亲。

在外人看来,多半是两位阁老要捐弃前嫌了,徐阶代表的心学要借着开海发财,严党要靠着海贸填窟窿。

李默多半是判断这两党联手,而自己呢,是唐顺之的弟子,老爹又是胡宗宪的下属,和两派都有关系,偏偏自己又提出了开海的主张,一下子就成了李太宰眼里的靶子。

想通了这些,唐毅脑袋嗡了一声。

他本想着嘉靖困窘,手里没银子,自己暗中提议,推动开海,既能捞取经济利益,又能得到老板赏识,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谁知道,自己千小心,万小心,还是被卷入党争之中。

李默既然认定了自己是“小奸贼”,他的党羽又岂会放过自己。

一直以来,唐毅能安然无恙,除了有老师,有心学庇护,更重要的是他和锦衣卫,还有黄锦关系不差,阴谋手段对他无效。

可是一旦李默要对自己出手,那可就不一样了,陆炳最多也就是两不相帮,他总不能因为自己背叛老师吧!

陆炳如果站在李默一边,黄锦就是一个废子,根本没用处。

换句话说,就是自己要独自承担吏部尚书的压力,那可是天官大人啊!

光是想想,就让人头晕目眩,不寒而栗。

唐毅在地上来回烦躁地走着,不停念叨一句话,“烦恼皆因强出头,烦恼皆因强出头啊!”哪怕再等些日子,自己考上了进士,正式成为朝廷官员,到了那时候,他就要向嘉靖上书的资格。

虽然李默很强,他也有些牌可打,如今呢,整个一个坐以待毙,李默随便一个手段,自己就可能参加不了科举,那可是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