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相谈之际,一名浑身带血的将领,骑着马,直奔向李重九的中军。空山看对方浑身染血,心觉得不妙。
对方是一名奚人骑到近前,翻身下马言道“拜见可汗!”
李重九点点头,当下问道“王马汉,英贺弗,额托他们分出胜负来了吗?”
城北的战事已是平息,躲在城垛后,看着城北战事的高句丽人心焦如火,但只见战事平息,却不知到底是胜了还是败了。
若非顾及到苍头军的射手,他们早就伸长了脖子就去看了。
而这时城下突然营垒大开,一名大将及兵卒押着一溜的俘虏来到城门之前。
而城下之下,旌旗是一面又一面的直丢在地上,任人踩踏。
这员大将从马边提起一颗人头,当下开口言道“辽东城一万援军已是全军覆没,酋首已为我王马汉所斩,城内不还速速投降!”
第三百零二章靺鞨勇士
城头上的高句丽人看着头上,那几十名站成一排,只剩下一件内衫,披头散发的人,此刻丝毫无法相信他们就是辽东城之中的那些原先趾高气昂的贵族将领。
但丢在城下的那些旌旗,以及那颗辽东城大将的人头,却证实了他们的怀疑。一万援军真的就如此覆灭了。尽管不敢置信,但是确实真真切切存在之事。百姓们最后一丝期盼,顿时化作了泡影。
看着城门前跪伏地上的同胞,城上的高句丽人,纷纷流出了泪水,不少人皆是捶胸嚎啕大哭。
“降,还是不降!”
王马汉在城下大呼。
城头之上高句丽士卒们面面相窥,但正待这时,城池的北方突然大开,一溜骑兵从北门直冲出城门而去。
看着这一幕,城头之上的高句丽人都陷入了无比的愤怒之中。因为逃亡的乃是城主,他携带着他的家眷,抛弃了他们,向辽东城的方向逃去。
“降,还是不降!”
王马汉按马持鞭,在城下从左到右的不住振臂高呼。
四周的郡兵为他鼓动下,皆是举起的长矛弓弩,一并站起身来欢呼。旌旗堆积如山,敌将授首于前,王马汉只觉得生平快意莫不于今日。
近万郡兵亦是一并齐呼,呐喊声一重又一重的传入城中。
空山元晓一并来到李重九面前,远山元晓见识到李重九今日的武威,当下心悦诚服。他们还不知如何的,李重九不动声色之间就击败了高句丽的一万大军。
二人皆是来到李重九面前。皆是拜服的表情,问道“使君是如何大破辽东城之援军?”
李重九笑了笑。当下额托,英贺弗二人在一旁,胸膛挺得三尺高,笑而不语。
李重九当下言道“让二位将军与贵使说一番战况吧,二位也好向新罗王上禀报啊。”
额托当下言道“是,可汗,某与英贺弗大哥率轻骑五千,与高句丽援军遭遇,之后与之缠战。并命人回禀可汗,可汗立即令王将军,乌古乃,室得峰率万胜军,突骑团前来增援。”
英贺弗笑了笑言道“高句丽人多是步卒,而我军皆是骑兵,在我军骚扰之下,他们哪里走得快,故而待可汗大军赶到之际。他们还在距此城老远之处,畏畏缩缩作乌龟慢爬。”
说到这里,众人皆是哈哈大笑,得胜的气氛顿时感染了众人。
额托有点不高兴。英贺弗抢了他的话头,急着言道“可汗,高句丽人。本是援军,结果反而被我们包围在原地。你说可笑不可笑。我与英贺弗大哥商量,心知对方大将不过如此。当下等到可汗的援军赶到。我们乘其不备,以乌古乃的重甲骑兵为先锋,一下破入了对方阵营,诸军鱼贯而入,万胜军,突骑团,我们骑兵在后掩杀,那群高句丽人如没有卵蛋一般崩溃了,那简直是漫山遍野都是逃兵啊……”
见额托说的粗俗,众文臣也不以为意,乐呵呵地向李重九祝贺大捷。
只有大将乌古乃,默然站在一边一声不吭,几员大将争相说着此战功时,乌古乃却是默然。
李重九看向乌古乃,问道“重装甲骑死伤几何?”
“八十七!”乌古乃沉声言道。
八百铁骑伤亡了八十七骑,这可是李重九的心头肉啊,八百骑伤亡八十七骑,加上之前与奚族辱纥王部一战,八百骑兵已伤亡百骑,但如此也足见靺鞨铁骑善战。
什么高句丽大将胆怯,故而一举击破,若非靺鞨重骑的威力,英贺弗他们的轻骑,也只敢包围高句丽军,而不敢强攻,如此也不会有此大胜了。
初见后代女真重骑骑兵的势力,难怪后世女真人敢喊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话。李重九要将这支人马牢牢抓在手里,决不让靖康之耻在后世重演。
“赏!”李重九说出这字。
当下李重九言道“记室听命,将靺鞨甲骑记为首功,每骑厚赏一千钱,两匹绢,五石粮,十羊!阵亡将士赏赐备之,给与其家属!”
“诺。”
众人听七百靺鞨骑兵人人皆有赏赐,皆是以羡慕的目光看向乌古乃。这一次辽西靺鞨部可发大财了。
李重九对乌古乃言道“兄弟,再多的赏赐,亦不能换回将士们的性命,但我能做的只有如此了。”
乌古乃脸色微微动容,向李重九抱拳言道“谢可汗。”
空山元晓听了这才知道,原来乌古乃与李重九乃是结义兄弟。
李重九又看向突地稽,言道“至于阵亡靺鞨将士,自还是从族中选取精锐补之,如何?”
突地稽笑着言道“可汗,如此重赏,我靺鞨勇士必然争相进入此八百甲骑。”
空山元晓记起了,那支连人带马皆披重甲的靺鞨骑兵。当下元晓对空山悄悄言道“李使君治军严谨,麾下又是甲坚兵厉,将来不可图啊!”
空山点了点头。
之后额托向李重九禀告战果,高句丽一万大军,阵亡五百多人了,除了数百骑兵逃走以外,剩下的步兵因为逃不过骑兵的追杀,故而全部投降。
所以这一次彻彻底底的大胜,几乎全歼了敌军。
元晓对李重九言道“使君,援军尽数一灭,辽东城也是空虚了,高句丽王为了保住辽东城,必然调东部大人渊盖苏文回援。在此之前辽东,可汗可纵兵四顾了。”
李重九笑了笑,自己本来就是来捡便宜的,不是来与高句丽人硬拼的。
傍晚之时,白岩城城主被李重九麾下游骑押回,原来李重九早在城北设伏,故而尽数擒之。
之前城主背弃守军,以及百姓,弃城而逃之举,早令城内军心民心动摇了。现在城主被押在城下之样子,更是令城中军民现在众目睽睽之下。
眼见城主被剥去衣裳,双手反绑,垂头丧气的坐在城下,城内百姓顿时军心动荡。
最后了第二日,城内高句丽士卒,与万余口百姓,一并出城投降。
兵器在城门前堆积如山,兵卒和百姓分两列而出,之后皆是抱头蹲在地上,人人脸皆有凄容,不知将来命运如何。
李重九待城内士卒,百姓尽数出城之后,当下率大军入城,首先进入粮仓,看见粮仓内,沉甸甸,厚沉沉,堆积如山粮草后,李重九与众将皆是抚掌大笑。(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三章发财方可立品
丁零部,靺鞨部的士卒,推着鸡公车,排着长队一辆一辆的来到白岩城的粮仓,之后一辆又一辆满载而回。
李重九与众将看到这满满的粮草,皆有不虚此行之感。正所谓来了辽东一趟也是不容易,就更不能手软,能抢多少是多少,反正辽东城的援军已被李重九击溃,此后辽东城必不敢再有动静,而渊盖苏文的东部主力,也在南线,那么就更没什么好担心的。
于是李重九放出所有骑兵,分散游弋到高句丽各城巡游劫掠。整个辽东各城纷纷告急,示警,顿时烽火连天。
李重九在白岩城逗留了三日,之后觉得差不多了,开始返军。
因为粮草颇多,故而鸡公车不够用,果真每名士卒的麻袋也派上用场,李重九下令,凡有马者驮载五石米粮,而士卒背负三石米粮,总之一粒米都不能剩下。
骑兵掳劫而来的粮食都是尽数带上,至于俘虏的高句丽士卒百姓也有两万多口,也是一并带上南迁。这些高句丽人被掳离故土,不少人都面露悲色。
一路之上,李重九的大军走得是慢慢悠悠,在辽东各城之间乃是转了一圈。城头之上,高句丽军见李重九这浩大军容,简直好似武装游行一般,整城士卒都龟缩城内不敢迎战,同时战战兢兢地期望李重九快走,离开自己的境内。
最后李重九率着大军渡过辽水,返回了辽东,一路顺利。
只是待事后听说,当时高句丽大对卢乙支文德,亲自率领带着东南北三部褥萨从对新罗的南线赶回,以及靺鞨,契丹两部援军,一共十五万大军,猛追在李重九身后。前锋骑兵追至辽河边时,李重九大军渡河时已有两天,顿时连望尘兴叹都做不到了。
李重九对高句丽的再度大胜,不仅令李重九在草原威望更上一层,同时也震慑了辽东各部,特别是辽东在隋,辽之间左右摇摆的。契丹,靺鞨诸部,顿时意识到苍头军,这新崛起势力现在似乎已可以与高句丽都一扳手腕。
特别是粟末靺鞨,在隋时粟末靺鞨分裂,以突地稽一部依附隋庭。而其他部则是依附高句丽,但高句丽人一直待粟末靺鞨人一直不甚好,强令他们交纳人参、貂皮、名马、北珠、俊鹰、蜜蜡、麻布等等。
故而在此压迫下,不少粟末靺鞨部都想背离高句丽,这一次他们看到突地稽在李重九军中的重用,特别是这一次给辽西靺鞨的厚赏,以及阵亡将士的抚恤。更他们看到李重九待靺鞨人诚意如何。
于是部人在突地稽的鼓动下,
在李重九大军返回辽水时,当下就有三支不下于千人的粟末靺鞨部落,从远处赶来投奔突地稽,要求一并渡河南迁,其中最大的一部甚至有三千人之多。此外丁零族也是有不少人,特意南投来依附崔序。二人向李重九禀告后,李重九就叫他们都新的族人安置在辽西郡。
之后李重九大军经白狼水河谷。到了柳城。众番将开始分赃大会,李重九仍如以往,自取一半,其余尽数散给番人。而至于随身俘虏的两万多高句丽人,众番将,则是盼望李重九能将他们继续给他们为奴,但这一次李重九却不这么考虑。
李重九的决定。是将这些高句丽人,安置在上谷,雁门二郡。这二郡在多次战争之中,仍未从破坏中恢复。故而极缺人口劳作,不少田地荒芜。所以李重九决定让这些高句丽人,于两郡之中安置屯耕。
李重九此意见一提,就遭到众将反对。反对的多是汉人大将,他们认为这几十年来,高句丽人与汉人相互征战,以是结下大仇。之前李重九不杀他们,已是天大活命的恩典,要知道他们可是将隋军的战俘,一律都杀了筑成京观。
他们当心将高句丽人安置为民,将来可能会养虎遗患。反咬李重九一口。
但李重九却没有这个担心,历史之上,唐灭高句丽后,即将高句丽故民皆是从辽东南迁至中原安置。
历史已是证明汉文化,具有极强同化之用,这些高句丽人都慢慢汉化。唐王朝不仅没有对他们提防,并且还重用十分善战的高句丽人,在中唐时,高句丽武人集团,已是当时作为当时‘多国部队’唐军中重要战力。
在安禄山之乱中,王思礼等高句丽武人忠于唐室,与叛军激战。其中最有名的高句丽大将,就乃是当时天下首屈一指的名将高仙芝。
所以李重九决定将这批高句丽人,南迁于上谷,雁门二郡,此事由赵万三,陈克,高楚处事。
李重九决定将这些高句丽人,皆是编为军户,按口授田耕种,但不必上交税赋。上谷,雁门之地,可以种植两季小麦,相信高句丽人的日子会比辽东过得更好,而他们所作的就是服役,一旦征召时,必须为军替李重九打战。
高句丽人听闻李重九不将他们贩卖为奴,而作军户后,皆是说不出话来,因为这对于他们而言,已是最大的恩典。
回到蓟县后,各官皆来到城外恭贺李重九大胜高句丽,返回辽东,但却唯独魏征不到。
听闻郡丞魏征抱恙在家。李重九心底有数,当下在蓟县犒劳三军,而当夜自己却亲自来魏征府上。
李重九来魏征府上时,魏征正披衣修改着公文。
李重九也不要下人禀报,便入府言道“魏郡丞何必抱恙劳作。”
魏征抬头看了李重九一眼,却不说话,继续批改公文。李重九碰了个软钉子,倒是一乐,当下亦是不客气,直接拿起魏征桌上的饮子喝了起来,并看魏征改过的公文。
魏征又写过一篇而后,这才搁笔,言道“请上谷公恕罪,魏某不喜在处理公务时,与人闲谈。”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今日魏郡丞为何不到?”
魏征胡须抖抖地言道“上谷公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但说无妨。”
魏征长叹了口气,言道“上谷公,还记得当初你召我时,你我相谈之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