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本杰利所在潜艇上的士兵们接到了司令官的一项特殊命令,在潜
艇巡航时,不断向海面施放食物。
从此,每次出航,士兵们便发现,有大批的海鸥在潜艇的海面上争抢食
物。时间一久,就是不施放食物,海鸥一发现水下有黑影移动就会在海面尾
随盘旋等食了。
本杰利少校的举动,开始时很不为部下们所理解。他们都可惜每天浪费
了大量的上好食物。听到部下们的抱怨声,本杰利只是一笑了之,但他从不
收回成命。
正式的战役终于打响了。英军潜艇训练过海鸥的海面很快便成了主要的
战场。本杰利给士兵们下达了新命令。“只要一旦发现海面上有海鸥结集飞
翔,就说明德军潜艇出动了,即可发动攻击!”士兵一下子明白了司令官先
生训练海鸥的良苦用心了。这样,海鸥成了英军的“眼睛”,本杰利潜艇在
海鸥的指引下,给德国的潜艇部队以沉重的打击。
… Page 47…
神秘的马丁案件
1943年4月末,在西班牙韦尔瓦附近的海面上,一架英国飞机突然失控,
一头坠毁在海里,掀起数丈水柱。不久,那里的西班牙渔民发现海面上漂着
一具男尸,躯体已腐烂,面目难辨,但从死者穿的军服,可以看出他是英国
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少校军官。另外在附近还发现了一艘撞坏了的橡皮救生
艇。
当时,西班牙跟英国是敌国,同德国是盟国。英国军官的尸体,很快就
被秘密地运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落在西班牙总参谋部的手中。
西班牙总参谋部从死者贴身的黑色公文包中获知,死者名字叫马丁。衣
袋中有4月22日伦敦的戏票存根,证明马丁少校不久前还在伦敦看过戏。
在公文包中,发现了极为重要的文件。西班牙总参谋部把文件拍成照片,
转送给西班牙的德国领事,德国人如获至宝,火速密报德军最高统帅部。希
特勒看了密件,改变了战略:本来,德军以为英美盟军会选择地中海的西西
里岛作为进攻目标,在那里部署了许多兵力。看了马丁少校携带的密件,德
军最高统帅部把部队悄悄从西西里岛调往希腊。
然而,在1943年7月9日,英美盟军大举攻进西西里岛,希特勒竟无动
于衷,还认为他们在佯攻哩!结果,西西里岛拱手相让给了英美盟军。
“马丁少校案件”成了一个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好多年,
英国海军谍报部的伊凡·蒙塔古少校,才披露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马丁少校案件”是英国谍报部队设下的圈套。“导演”者是蒙
塔古少校。当时,英美盟军准备进攻西西里岛。希特勒识破了英美盟军的意
图,所以在西西里岛设下了重重防线。制造“马丁少校案件”的目的,是为
了调虎离山。其实,那马丁少校的尸体是冒牌货。蒙塔古精心地请人选择了
一具患肺炎死去的青年的尸体,给他穿上少校军服,放上公文袋。为什么选
用肺炎死者和尸体呢?这是考虑到淹死的尸体,胸部会充满水,而肺炎死者
的肺里充满液体,十分相似。
至于公文包袋里,则放了英国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写给地中海联合舰队
亚历山大上将的一封信,信中谈到西西里岛不是盟军的进攻目标……至于死
者衣袋中的伦敦戏票存根,纯粹是为了增强这出“戏”的真实感,说明马丁
少校是从伦敦坐飞机飞往地中海,不幸半途遇难……实际上,那具尸体是用
潜水艇运到那里的。
就这样,“马丁少校案件”使老奸巨猾的希特勒上当了,而且至死没能
知晓其中的内幕。
… Page 48…
清扫空中的走廊
英国某军用机场上,科学家詹姆斯先生呆呆地站在那雾的世界里。雾是
那么的深,那么的浓,好像是流动的浆液,把詹姆斯浑身上下都浇湿了。瞧
吧,这雾还是彩色的。处在这微黄或红黄的雾中,就别打算看三米以外的东
西了。即使是太阳升得老高,那雾还是好团结,好像不情愿分手,只是变得
淡了一些,本来让它笼罩着的物体,微微露出一些轮廓。四周变成了海市蜃
楼,很是好看。
在这多雾的国度,却苦了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了。让他们怎么在这能
见度极差的机场起飞和降落呢?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一架架
歼击机、轰炸机随时要凌空而起,去对付德国空军呀!
詹姆斯先生在机场上绞尽脑汁,考虑着怎么突破这大自然的天然屏障。
詹姆斯试验了一次又一次,均告失败,这雾的空间太庞大了。忽然,詹
姆斯灵机一动:燃烧地面!通过燃烧使地面气温升得高高的,高温逼得雾气
蒸发成水滴落地,空气能见度不是可以大大提高了吗?
詹姆斯和机场后勤人员开始日夜忙碌起来。机场跑道两旁全安装上了管
道。“砰砰砰”,大家抡臂挥锤,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便凿出了一个小孔。
他们用四轮小铁车拖来了一筒筒航空汽油,灌到管道小孔内喷出来为
止。
詹姆斯一声令下,士兵们手捧点火装置,飞也似点燃遍每个小孔。
一刹那,整个机场陡然出现一个个火炉,熊熊燃烧,空气受到热火烤炙,
雾气渐渐消散。目睹这一壮景,英国军人为初步成功,纷纷高声欢呼。
1943年11月,英国人第一次用这种方法在浓雾笼罩的机场上空清扫出
了一条空中走廊。
“英国雄鹰”终于可以随意地升空出击,凯旋而归。英国在整个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一直采用这种放火驱雾法。战后,它让英国的2500架飞机,近
一万名飞行员安全降落在英国本土呢!
… Page 49…
英军元帅的替身
1944年春天,为了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西方盟军的决策者们酝
酿出了诺曼底登陆战役计划。
可接踵而来的问题也让他们头痛呀,德军在诺曼底陈兵几十万。而且德
军的情报人员无孔不入,死盯着英国登陆部队的司令官蒙哥马利元帅。对,
一定要让德军相信蒙哥马利元帅已远离英国本土,他们才不相信英国登陆部
队会有大动作。
作战参谋长弗兰克叫来了英国情报部特别行动顾问赛林格,他传达了决
策者的意图:“三天内,你们特别行动小组务必物色到一位蒙哥马利元帅的
替身。外貌、气质一定要惊人的相似。”
不到两天,赛林格的部下们很快找到了一位理想人选——陆军中尉杰姆
士。赛林格围着杰姆士转了好几圈,高兴地叫道:“太像了!一化妆,简直
跟元帅一模一样。而且,你是位有25年演出史的职业演员。好,明天开始,
我让你演一场能导致几十万德国法西斯军队统统跟你转的精彩戏!”
从此,杰姆士同蒙哥马利元帅生活在一起,还隐居在一处鲜为人知的注
宅内演习着什么……这住宅渐渐给德军侦探到了,并得知蒙哥马利元帅在里
面酝酿着军事策略。
半个月后,即5月15日,容光焕发的蒙哥马利元帅离开了这里,德军谍
报人员远远尾随着。伦敦机场上,英国皇家军队高级将领欢送,蒙哥马利元
帅微笑地缓步登上专机,一直飞向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
蒙哥马利下机后,微笑着向欢迎的当地要员致谢。然后,和当地西方盟
军最高首脑密谈。
这一切,引起了德军情报部门的恐慌。一场紧锣密鼓的谍报战后,他们
获得了一个叫德军统帅部大吃一惊的消息:西方盟军要在法国加莱地区登
陆,蒙哥马利此行是为此作准备的!
德军连夜发出密令:减少防守诺曼底的兵力,重兵移师加莱!
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神气的元帅竟是杰姆士扮演的,真正的蒙哥
马利元帅正在英国秘密地筹划诺曼底战役的部署。他的替身竟让几十万德军
乖乖地离开了诺曼底。
… Page 50…
布景师们造武器
在蒙哥马利元帅“替身计划”实施的同时,英国某电影制片厂内十分热
闹。所有的布景师们都很兴奋,这些平日制作出很多精美电影布景的人们,
不再干那老活儿,却个个变成了武器制造专家。
整座电影制片厂仿佛成了座兵工厂,布景师们的杰作一件件整齐排列
着。一艘艘假登陆艇逼真地摆着。铁皮一围,帆布一裹,一座座假弹药库耸
立在眼前。医院、兵营,一架架昂首待飞的银鹰各就各位。不起眼的充气橡
胶派上了大用场,一双双奇妙的手利用它们制造了一个装甲旅的假坦克。
实施诺曼底登陆计划的盟军指挥官心里盘算:“这回要叫德国人信以为
真。盟军好集中兵力,横渡英吉利海峡,实现诺曼底登陆计划。”
原来,盟军为实现对欧洲大陆的反攻,精心酝酿出声东击西之计,力图
将德军西线主要兵力吸引到距法国诺曼底海岸较远之处,从而进攻诺曼底。
这些“武器”派上用场的那一天终于来到,它们被源源不断运送到英国
东南部,摆在沿海一带。这些引人注目的东西,配合着盟军佯攻法国的加莱
地区。
制造这些武器的英国布景师们说:“德国人,也叫你们尝尝英国布景师
的厉害。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德军获悉,大吃一惊。大批的德军侦察机被派往英国东南沿海一带,窥
探着情报。那结果,令德军最高指挥部着实吓了一跳:整座整座英军兵营正
往那儿搬!希特勒当即一声令下:精锐德国部队,统统调往加莱方向。
1944年6月6日晨,英美百万大军横渡英吉利海峡,“瞒天过海”战术
大获全胜。这一切,少不了这些英国电影布景师的一份功劳。
… Page 51…
丘吉尔妙斥首相
曾经是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虽然在1929年5月被英国工党击败,把首相
的位子让给了张伯伦。但他仍密切注视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
1938年9月,震惊世界的《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
协定》公布于世,丘吉尔看了拍案而起,对现任首相张伯伦展开尖锐的批评。
这个协定是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
尼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的。所以又称为《慕尼黑协定》。英国企图以出卖捷
克斯洛伐克为代价,促使德国侵略苏联。协定规定捷将苏台德地区等地割让
给德国,捷其余领土由英国、德国保证,不再受侵犯。同年10—11月,德军
占领了苏台德区。
早在《慕尼黑协定》产生之先,丘吉尔就曾讽刺在德国明目张胆的侵略
行为面前还抱有和平幻想的张伯伦之流说:“每个人都认为,如果他能给鳄
鱼以足够的食物,鳄鱼就会到最后才能来吃他。”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丘吉尔尖锐地指出:“把枪口对准你,要你给
他1英镑。给了他1英镑后仍把枪口对准你,要你给2英镑。最后这位独裁
者在许下未来亲善的诺言声中,和你达成协议拿走1英镑17先令6便士及余
下的钱……可别以为这事就这样结束了。这笔帐刚开始计算。这只是一杯苦
水刚尝了第一口。如果我们不能尽力恢复道义上的健全和武力上的强盛,从
而再度奋起,像往昔那样坚守我们维护自由的立场,那么这种苦水将年复一
年地端到我们面前!”
形势发展正如丘吉尔预料的那样。1939年3月,德国在英法绥靖政策的
纵容下,又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领土,并在9月进攻波兰,挑起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英国舆论要求预事如神的丘吉尔复出入阁的呼声
越来越高。1940年5月10日,丘吉尔又出任英国首相。
… Page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