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⑤ 少连:东夷人。善于守孝,达于礼。
⑥ 中(zhòng众):符合,合于。
⑦ “无可”句:意思是说: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考虑怎样做适宜。得时则驾,随遇而安。《孟子·万章下》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随机应变,见机行事。不一定这样做,也不一定不这样做。
太师挚适齐①,亚饭干适楚②,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③,播鼗武入于汉④;少师阳、击磬襄⑤,入于海。
【今译】
太师挚去了齐国,亚饭乐师干去了楚国,三饭乐师缭去了蔡国,四饭乐师缺去了秦国;打鼓的方叔去了黄河地区,摇小鼓的武去了汉水地区;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去了海滨。
【注释】
① 太师挚:可能就是《泰伯篇第八》第十五章中所说的“师挚”,是乐官之长。可参阅。
② 亚饭:按周朝制度规定,天子和诸侯吃饭时要奏乐。“亚饭”是第二次吃饭时奏乐的乐师,“三饭”、“四饭”依此类推。 干:及下文“缭”、“缺”,均为乐师名。
③ 鼓方叔:打鼓的乐师,名方叔。 河:专指黄河。
④ 播:摇。 鼗(táo桃):长柄摇鼓,两旁系有小槌。 武:是摇小鼓的乐师的名字。
⑤ 少师阳:乐官之佐(副乐师),名阳。 击磬襄:敲磬的乐师,名襄。孔子曾向他学琴。以上这些鲁国的乐师流亡四方,各找出路,说明鲁公室已日益衰微。
周公谓鲁公曰①:“君子不施其亲②,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③;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今译】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能疏远怠慢自己的亲族,不能让大臣埋怨不任用他们;老臣老友,如果没有重大的过错,不要遗弃他们;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注释】
① 周公:武王之弟,名姬旦。 鲁公:指周公的儿子伯禽。
② 施:同“弛”。松弛,放松,弃置。引申为疏远,怠慢。
③ 以:用,任用。
周有八士①: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今译】
周朝有八位名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注释】
① 八士:身世生平不详。或说,周初盛时,有这八名才德之士:伯达通达义理,伯适(kuò扩)大度能容,仲突有御难之才,仲忽有综理之才,叔夜柔顺不迫,叔夏刚明不屈,季随有应顺之才能,季(guā瓜)德同良马。八人都很有教养,有贤名。或传说八士为一母所生的四对孪生子(见《逸周书》)。
子张篇第十九(共二十五章)主要记孔子的弟子们探讨求学求道的言论,以及对孔子的敬仰与赞颂。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①,见得思义②,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③”
【今译】
子张说:“作为一个士,遇见国家危难,能献出自己生命;遇见有利可得,能考虑是否合乎义;祭祀时,能想到恭敬严肃;临丧时,能想到悲哀。这样做就可以了。”
【注释】
① 致命:授命,舍弃生命。
② 思:反省,考虑。
③ 其可已矣:“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这四方面是立身之大节。作为士,如能做到这些,就算可以了。
子张曰:“执德不弘①,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②?”
【今译】
子张说:“执守仁德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义不能专一诚实,〔这种人〕哪能算有?哪能算无?”
【注释】
① 弘:弘扬,发扬光大。一说,“弘”即今之“强”字,坚强,坚定不移(见章炳麟《广论语骈枝》)。
② “焉能”句:意谓无足轻重;有他不为多,无他不为少;有他没他一个样。“亡”,同“无”。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①。我之大贤与②,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今译】
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询问交友之道。子张反问:“子夏是怎样说的?”〔子夏的门人〕回答:“子夏说:‘可交的就与他交,不可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这和我听说的不同:君子能尊敬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赞美好人,又能怜悯能力差的人。我如果是很贤明的,对于别人为何不能容纳呢?我如果不贤明,别人将会拒绝我,如何〔谈得上〕拒绝别人呢?”
【注释】
① 矜(jīn金):怜悯,怜恤,同情。
② 与:同“欤”。语气词。
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为也。”
【今译】
子夏说:“虽是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之处,但对远大的事业恐有妨碍,所以君子不从事这些小技艺。”
【注释】
① 小道:指某一方面的技能,技艺,如古代所谓农,圃,医,卜,乐,百工之类。
② 泥(nì腻):不通达,留滞,拘泥。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今译】
子夏说:“每天知道一些过去所不知的,每月不忘记已经掌握的,〔这样〕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注释】
① 亡:同“无”。这里指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今译】
子夏说:“广博地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①,君子学以致其道。”
【今译】
子夏说:“各行业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达到实现道的目的。”
【注释】
① 肆:古代制造物品的场所。如官府营造器物的地方,手工业作坊。陈列商品的店铺,也叫肆。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今译】
子夏说:“小人对过错必定掩饰。”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今译】
子夏说:“君子〔的态度让你感到〕有三种变化:远看外表庄严可畏,接近他温和可亲,听他说的话严正精确。”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①;未信,则以为厉己也②。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今译】
子夏说:“君子要先取得百姓的信任,而后再役使他们;〔如果〕不信任,〔百姓〕就会以为是虐待自己。要先取得〔君主〕信任,而后去劝谏;〔如果〕不信任,〔君主〕就会以为是诽谤自己。”
【注释】
① 劳:指役使,让百姓去服劳役。
② 厉:虐待,折磨,坑害。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①,小德出入可也。”
【今译】
子夏说:“在德操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在细微小节上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注释】
① 大德:与下“小德”相对,犹言大节。小德即小节。一般认为,大德指纲常伦理方面的节操。小德指日常的生活作风,礼貌,仪表,待人接物,言语文词等。 逾:超越,越过。 闲:本义是阑,栅栏。引申为限制,界限,法度。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①。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②,孰先传焉?孰后倦焉③?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今译】
子游说:“子夏的门人,做些洒水扫地接待递送的事是可以的,但这不过是末节。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怎么可以呢?”子夏听了这些话,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哪些先传授,哪些后传授呢?〔道〕比之于草木,〔各种各类〕是有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诬蔑歪曲呢?能够有始有终〔按次序教授弟子的〕,大概只有圣人吧!”
【注释】
① 抑:抑或,或许。 末:非根本的方面,末节。
② 君子之道:指君子的立身之道。与“本”有密切联系,故《论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话。
③ “孰先”句:句中“倦”字,当是“传”字之误。一说,“倦”字不误,意思是:君子之道,传于人,宜有先后,非以其“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倦教,非专传其宜先者,而倦传其宜后者。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①,学而优则仕。”
【今译】
子夏说:“做官要做得好就应该学习;学习好了才可以做官。”
【注释】
① 优:优秀,优良。一说,“优”,充足,富裕。指人有馀力。此章的意思则是:做了官的首先是为国为民尽职尽责,有馀力,便应学习(资其仕者益深);为学的首先是明道修德掌握知识技能,有馀力,则可做官(验其学者益广)。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①。”
【今译】
子游说:“居丧,充分体现出悲哀之情就可以了。”
【注释】
① “丧致乎”句:这句话包含两层含意:一,居丧尚有悲哀之情,而不尚繁礼文饰。二,既已哀,则当止,不当过哀以至毁身灭性。“丧”,指在直系亲长丧期之中。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①,然而未仁。”
【今译】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是难能可贵的〔人物〕,然而还没达到仁。”
【注释】
① 张:即颛孙师,字子张。朱熹说:“子张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才高意广,人所难能,而心驰于外,不能全其心德,未得为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①,难与并为仁矣。”
【今译】
曾子说:“仪表壮伟的子张啊,〔却〕很难同他一起做到仁。”
【注释】
① 堂堂:形容仪表壮伟,气派十足。据说子张外有馀而内不足,他的为人重在“言语形貌”,不重在“正心诚意”,故人不能助他为仁,他也不能助人为仁。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①,必也亲丧乎!”
【今译】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没有自动充分表露内心真情的,〔若有,〕必定是父母去世吧!”
【注释】
① 致:极,尽。这里指充分表露和发泄内心全部的真实感情。父母之丧,哀痛迫切之情,不待人勉而自尽其极。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①,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今译】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行孝,其他方面别的人都能做到,不更换父亲的旧臣,不改变父亲的政治措施,那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注释】
① 孟庄子:鲁国大夫孟孙速。其父是孟孙蔑(孟献子),品德好,有贤名。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①。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②!”
【今译】
孟孙氏任命阳肤为司法刑狱长官。〔阳肤〕请教于曾子。曾子说:“当政的人失去正道,百姓离心离德已久了。如果了解了百姓〔因受苦、冤屈而犯法的〕实情,应当同情怜悯他们,而不要〔因判他们罪而〕沾沾自喜。”
【注释】
① 阳肤:相传是曾参七名弟子中的一名。武城人。
② 矜:怜悯,怜惜,同情。
子贡曰:“纣之不善①,不如是之甚也②。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③,天下之恶皆归焉④。”
【今译】
子贡说:“殷纣王的不善,不如传说的那样严重。因此,君子非常憎恶居于下流,〔一旦居于下流,〕天下的一切坏事〔坏名〕都会归到他的头上来。”
【注释】
① 纣:名辛,史称“帝辛”,“纣”是谥号(按照谥法,残忍不义称为“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据史料看,纣有文武才能,对东方的开发,对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都曾有过贡献。但他宠爱妲己,贪酒好色,刚愎自用,拒纳忠言。制定残酷的刑法,压制人民。又大兴土木,无休止地役使人民。后周武王会合西南各族向纣进攻,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一战,纣兵败,逃入城内,引火自焚而死。殷遂灭。
② 是:代词。指人们传说的那样。
③ 恶(wù务):讨厌,憎恨,憎恶。 下流:地势卑下处。这里指由高位而降至低位。
④ 恶(è饿):坏事,罪恶。子贡说这番话的意思,当然不是为纣王去辩解开脱,而是要提醒世人(尤其是当权者),应当经常自我警戒反省,在台上的时候律己要严。否则一旦失势,置身“下流”,天下的“恶名”将集于一身而遗臭万年。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①:过也,人皆见之;更也②,人皆仰之。”
【今译】
子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