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571-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祖籍福建永春的余光中,由于父亲余超英公职的缘故,出生却在南京,所以童年大半是在江南度过。    
    母亲孙秀君是江苏武进人,在家乡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发到遥远的福建永春去任教,那地方家人都称之为“南蛮”。在永春,她认识了当时的教育局长余超英,冥冥中似乎有一条长长的红丝线牵引著,结果就成了余超英的续弦,还当了一个九岁男孩的继母。    
    和余光中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叫光亚,只活到十八岁,死于疾病。后来,孙秀君也没再生下第二个子女,余家人口单薄,在旧社会的大家庭中,无疑是很特殊的。    
    美丽江南    
    孙秀君时常带著余光中返回常州漕桥探亲。常州舅家人口众多,远房、近房的表兄弟姐妹们加起来不下三、四十个,对于这位远来的娇客都另眼看待,尤其是表姐们,特别喜欢他,常众星拱月地围绕著他,央求他为她们画幅马或门神什么的,余光中从小就有奇异的绘画天分,能随手画下他喜欢的事物。小时候的余光中,浓眉大眼,脸正而长,剃个小平头。现在他还保存一张珍贵的旧照,那是他十岁时和母亲在上海合拍的一张小照,大眼睛里透出一股早熟和智能,看来很沉静。    
    不过,余光中也有顽皮的一面,他有位表姐后来常跟余家的女儿们提起余光中幼年的这件糗事:有一次,余光中和几位表兄弟玩武侠故事中的把戏,需要道具,竟然把母亲一件皮大衣的狐领给剪下来,缠在头上活像山大王,神气极了。乐极生悲,母亲发现了,气急败坏地要揍他,表姐们赶紧出面救他,把他藏在屋里,等母亲气消得差不多了,才放他出来。    
    那么多的表姐,个个都斯文秀气,常把余光中看得眼花撩乱。除了母亲,表姐们的母性温柔,也是他童年时期最美丽的回忆。    
    “将来就跟哪个表姐成亲吧!”余家和孙家的长辈们都这么说。    
    后来,余光中果然娶了个表姐,只是不在当初的这一群中。    
    余光中童年时期,除了回常州的日子外,大多数时光是很寂寞的,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玩伴。余超英后来任职侨委会,公务相当繁忙,对待儿子的态度是传统的严父。失去一个儿子,固然是大恸,但并未因此而使他改变对待另一个儿子的态度。在余光中的记忆中:“父亲很严肃,也不会带著我玩,见面就是一番励志的训话,总觉得很难亲近。”    
    江南的舅家,不但人多热闹,而且老老少少就是有一份文化素质,生活中充满了情趣。江南是彩色缤纷,永春是黑白肃穆,永春的宗亲族长,似乎是男性主流,比较阳刚,不像江南水乡的阿姨、姑妈之类,较富女性的温柔,容易亲近。余光中这永春小孩,一直到最后都没学好永春话,他的口音带江南风,他后来的乡愁也是江南的。    
    一九二八年重阳节出生的余光中,对自己出生的日子显然很满意,因为“这是个诗和酒的日子,菊花的日子,茱萸的日子”,对于自己竟然诞生在重九,他也暗暗感到自豪,并自称为“茱萸的孩子”;不过另一方面,“重阳节的意义为避难,为了逃一个大劫,于是在自豪中又感到深沉哀伤。”余光中认为,他那一代的孩子,在一种隐喻的意义上来说,都似乎诞生在重九那天。那一代的孩子,不幸夹在两次大战之间。逃难,占据他少年记忆的大部分;逃难,也将他的童年提前结束。    
    一本“当代文学重镇”、“诗坛祭酒”、“文坛第一人”诗坛巨擘余光中的传记。全面记述余光中70余年的生活与创作、亲情与友情、婚姻与爱情。    
    传记由傅孟丽女士撰写,纳入台北“天下文化”丛书,于1999年1月初版,迄今已逾7年。上海远东出版社在大陆推出中文的简体字版。    
    他的小诗《乡愁》在大陆流传颇广,能背的人很多。这首诗像是名片,使不少读者只见名片而不见其人,很方便地把他简化为“乡愁诗人”,便定了位。其实他一生的作品,散文数百篇,诗已逾千首,除乡愁外,还写过其他许多主题。《乡愁》只是我的门牌,这本书才是大门,进得门来,才看得见庭院,进得了房屋。    
    但是一位作家的传记与其作品实在密不可分。如果传记是作家的外传,则作品可谓作家的内传:作品应该更贴近作家的心灵。透过传记,我们看见作家的生活。透过作品,我们才能窥探作家的生命。不过读者在窥探作家的生命之余,很自然地,也不免想要看看那作家平时是怎样生活的,想看看他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想知道他和社会甚至世界的关系,想知道他不做作家的时候究竟还做些什么。总之,把作品和传记合在一起看,才看得真切,看得立体。    
    他的情操与感慨,都在诗与散文里,台湾版出书已经多年,原来的年表与著作目录需要补充了。现新版提供了若干资料,尤其是近年他在大陆各地讲学与出书的情况。此外,书中常常提到他的诗文,与余先生的生平关系颇深,为了读者的方便,也增附了一些在新版里。


《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 第一部分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2年1月21日    
    2006年7月于高雄    
    小荷已露尖尖角    
    最初的美好记忆,就在江南。    
    江南的温柔水乡,柳绿花红,莺声燕语,总叫人流连忘返。在幼小的余光中心目中,早已认定了自己是属于江南的。    
    祖籍福建永春的余光中,由于父亲余超英公职的缘故,出生却在南京,所以童年大半是在江南度过。    
    母亲孙秀君是江苏武进人,在家乡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发到遥远的福建永春去任教,那地方家人都称之为“南蛮”。在永春,她认识了当时的教育局长余超英,冥冥中似乎有一条长长的红丝线牵引着,结果就成了余超英的续弦,还当了一个9岁男孩的继母。    
    和余光中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叫光亚,只活到18岁,死于疾病。后来,孙秀君也没再生下第二个子女,余家人口单薄,在旧社会的大家庭中,无疑是很特殊的。


《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 第一部分美丽江南

    孙秀君时常带着余光中返回常州漕桥探亲。常州舅家人口众多,远房、近房的表兄弟姐妹们加起来不下三四十个,他们对于余光中这位远来的娇客都另眼看待,尤其是表姐妹们,特别喜欢他,常众星拱月地围绕着他,央求他为她们画幅马或门神什么的,余光中从小就有奇异的绘画天分,能随手画下他喜欢的事物。    
    小时候的余光中,浓眉大眼,脸正而长,剃个小平头。现在他还保存一张珍贵的旧照,那是他10岁时和母亲在上海合拍的一张小照,大眼睛里透出一股早熟和智慧,看来很沉静。    
    10岁时与母亲合照。上海,1938年。    
    不过,余光中也有顽皮的一面,他有位表姐后来常跟余家的女儿们提起余光中幼年的这件糗事:有一次,余光中和几位表兄弟玩武侠故事中的把戏,需要道具,竟然把母亲一件皮大衣的狐领给剪下来,缠在头上活像山大王,神气极了。乐极生悲,母亲发现了,气急败坏地要揍他,表姐妹们赶紧出面救他,把他藏在屋里,等母亲的气消得差不多了,才放他出来。    
    那么多的表姐妹,个个都斯文秀气,常把余光中看得眼花缭乱。除了母亲,表姐妹们的母性温柔,也是他童年时期最美丽的回忆。    
    “将来就跟哪个表妹成亲吧!”余家和孙家的长辈们都这么说。    
    后来,余光中果然娶了个表妹,只是不在当初的这一群中。    
    余光中童年时期,除了回常州的日子外,大多数时光是很寂寞的,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玩伴。余超英后来任职侨委会,公务相当繁忙,对待儿子的态度是传统的严父。失去一个儿子,固然是大恸,但并未因此而使他改变对待另一个儿子的态度。在余光中的记忆中:“父亲很严肃,也不会带着我玩,见面就是一番励志的训话,总觉得很难亲近。”    
    江南的舅家,不但人多热闹,而且老老少少都有一份文化素质,生活中充满了情趣。江南是彩色缤纷,永春是黑白肃穆,永春的宗亲族长,似乎是男性主流,比较阳刚,不像江南水乡的阿姨、姑妈之类,较富母性的温柔,容易亲近。余光中这永春小孩,一直到最后都没学好永春话,他的口音带江南风,他后来的乡愁也是江南的。    
    1928年重阳节出生的余光中,对自己出生的日子显然很满意,因为“这是个诗和酒的日子,菊花的日子,茱萸的日子”,对于自己竟然诞生在重九,他也暗暗感到自豪,并自称为“茱萸的孩子”;不过另一方面,“重阳节的意义为避难,为了逃一个大劫,于是在自豪中又感到深沉哀伤”。    
    余光中认为,他那一代的孩子,在一种隐喻的意义上来说,都似乎诞生在重九那天。那一代的孩子,不幸夹在两次大战之间。逃难,占据他少年记忆的大部分;逃难,也将他的童年提前结束。


《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 第一部分逃难路迢迢

    1937年,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12月13日,日军大举由南京中山门、中华门进入市区,以“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展开烧杀屠戮。此后一连六个星期,日军在南京城内疯狂屠杀,并强奸中国妇女,受难者总计约35万人,死尸遍地,血流成河,这就是震惊世界、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    
    如果余家当时仍在南京城内,文学史上可能就少了这璀璨动人的一章。幸好余超英因公职关系已先行撤往武汉,孙秀君在日军入侵前,也已带着儿子返回常州,因此全家逃过一场大劫。    
    不过,没多久,日军循铁道与河道一路打来,常州也不安全,孙秀君不得不收拾细软,带着孩子和族人一同逃亡。那年余光中才9岁。    
    南京当然是回不去了,孙家大大小小一行人就在长江下游苏皖一带逃窜,躲避日军,然而却在苏皖边境的高淳县碰上了日军,情势万分险急。孙家一行人仓皇躲进一座佛寺,不料,日军随后也驻扎在此,他们无处可逃。孙秀君拉着儿子,情急之下钻入佛像的香案下,母子二人躲在香案的绣帘后,族人也纷纷藏匿在其他佛像背后。    
    从帘幕的缝隙中看出去是大雄宝殿,台阶下是院子,日军就驻扎在那里。余光中听见日军的吆喝声、脚步声和马蹄声,不敢往外看。“千万不要出声啊!”母亲紧紧抱着他,耳语的叮嘱简直就像祈祷;恐惧、惊惶,母子俩不禁微微哆嗦。    
    天色渐渐暗了,外头不远处火光烛天,日军又在逞凶。忽然殿前传来脚步声,且直逼香案。母子俩都吓坏了,以为日军发现了他们,死命地相拥,作最坏的打算。没想到日军竟然是上来礼佛,虚惊一场。    
    到了半夜,不知是哪一个表姐妹在睡梦中发出一声惊呼,立刻引来日军查看,不知是否因为他们也敬畏神明,并未仔细逐一搜寻,巡了一圈就离去了,这又是一惊!    
    熬过了漫漫长夜,第二天清晨,日军继续西进。在确定敌人已全部离去后,他们才从香案下钻出来,然后去找其他族人,这才发现原先一同逃亡的族人已经七零八落。大家集合商量后,族长决定先回常州乡下,也就是太湖畔的渔村,俟机而动。    
    9岁的余光中已明白自己是亡国奴了,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冲击。短短几天逃亡的日子,使他成熟不少;可是在体力上,他毕竟还只是个9岁的孩子,在漫长的逃亡路上,走不动了,就由族人用箩筐挑着,东躲西藏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两三天后,他们抵达宜兴附近的和桥。小镇已被日军蹂躏过,凄冷的月色下,死尸累累。族人在周铁桥附近的一处小村落暂时住下,昼伏夜归,躲避日军。白天,族人里的男人轮流爬上树去守望,一发现日军就用约定的信号传呼,妇孺们就赶紧躲到小船上,划入芦苇深处。有时候,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日军收兵了,才敢回到岸上。    
    有一次,走避不及,在仓促间,母亲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