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态的能量-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启发性发问的目的和效果也就达到了。

    那么,怎么样让启发性发问更有效呢?

    启发性发问是一个从整理已知情况开始,逐步挑战自己的心态极限,拓展自己各种可能性的过程。在启发性发问中,会依次问到以下几类问题:

    首先,我们会问到的是下面这几个资料性的问题:

Part 3  五项修炼,引爆心态能量 第48节:启发性发问找到人生无限可能(2)

    现在情况怎样?

    有什么事情发生?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成绩?

    是什么在困扰你?

    经过立体式洞察和360度区分,我们对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进行了整理。在启发性发问的第一步,我们就要针对这些整理后的资料提出问题。

    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我们既要有好奇心,也要有耐心。因为这个环节的很多问题,答案可能跟你之前洞察和区分的结果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再问一次呢?

    因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人的条理性往往会更好。所以,通过提问得出的答案,等于是帮助你按照一定的逻辑重新整理了一遍资料。

    其次,我们要问自己下面这些选择性问题:

    你计划在今年还是明年做这个项目?

    你的目标是想尽快赚更多的钱?还是想将企业规模做大?

    遇到压力时你是习惯找人倾诉还是自己逃开?

    你会让自己回避还是面对这个逆境呢?

    你能够答出好的答案,就是因为你问了正确的问题。

    通过资料性问题回顾了我们的根本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通过选择性问题,给自己施加一定的压力,让自己必须做出非A即B的选择,这样的压力会转化成更大的动力,从而激发出自己意想不到的回答。

    然后,可以开始问测试性问题。

    不同心态的人,对于不同的外部情况,反应也是不同的。问测试性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对外部情况的反应来检测你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

    下面这些问题属测试性问题:

    对这件事情、这个人,你有什么看法?

    如果对方不支持你,你会怎么办?

    别的小组成果超过你,你有什么想法?

    达不到预期的成果时,你有什么体验?

    接下来,问一些引导性问题。

    我们进行心态修炼通常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心态问题而进行的,所以启发性发问应该是一个方向性、策略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问题来引导自己去探索某些特定的方向。

    比如,如果你希望增加企业的销售额,你可以问:

    在同一个行业里,排在前两位的企业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

    有没有问过你的业务人员该怎么调整?

    你的企业在产品上有什么优势?

    而针对自己的心态,你可以问这样一些引导性问题:

    你是否留意过你对这件事情的反应是怎样的?

Part 3  五项修炼,引爆心态能量 第49节:启发性发问找到人生无限可能(3)

    你这样做反映出自己一些什么问题?

    你需要调整些什么而令你更有效地达成目标?

    你留意到对方的优点是什么?

    再接下来,要问的是可能性问题。

    问到可能性问题的时侯,说明启发性发问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环节。可能性问题通常用于启发自己突破局限,去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努力地去穷尽一切的可能性,多问一些“你还可以做什么?”或者“还可以怎么样?”

    下面这些问题属可能性问题:

    你认为在人与事方面的调整会带来什么效益?

    如不改善此情况,会导致什么影响?

    你可以做些什么去改善目前的情况?

    你还需要什么其他资源?

    通过可能性问题,我们能找到新的可能性,要通过宣言性问题把它确立为行动方案。

    经过可能性问题的洗礼,你的心态一定已经修炼到了新的境界,你发现了很多新的可能。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宣言性问题,确认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与成果,为之后的建设性回应和全方位互动提供备选的行动方案。

    下面这些问题属于宣言性问题:

    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你下一步要达到什么成果?

    最快是什么时候做到?

    具体成果是什么?

    最后,我们还需要问自己一些挑战性问题:

    还可以做些什么?

    要更快做到,可以是什么时间?

    是否已经做到最好?

    哪方面有保留?

    挑战性问题是对自己最后的洗礼和追问。通过挑战性问题,我们会再一次冲击自己原有的信念,促使自己调整心态,并激发自己的心态张力。

Part 3  五项修炼,引爆心态能量 第50节:启发性发问情景测试(1)

    启发性发问情景测试

    前面对启发性发问做了很多的介绍,下面就让我们假设一些情景,大家根据这些情景来尝试进行发问,尽量把我们前面所学到的技巧用进去。

    1.明天是周末,你想去见本地的一个朋友,但同时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游玩。你要如何用一个强有力的问题解决自己的矛盾?你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支持自己做出选择?

    A.究竟哪一个选择对你更重要?

    B.这是谁的问题,要由谁来决定?

    C.你想度过一个什么样的一天?

    D.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让你这么犹豫不决?

    参考答案:

    A.你不知道怎样回答,没有进行原因分析就进行选择,会让自己感觉到更加迷茫;

    B.除了感受到压力,你仍然没有得到支持;

    C.这个问题可以打了10分,通过询问自己的需求,来给自己做出决定的理由;

    D.这个问题也不错,通过分析自己的障碍,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

    2.你明天要参加一个课程的培训,但是明天又正好是你岳母过六十大寿。你要通过什么样的问题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A.究竟是参加完培训对你更重要呢,还是为岳母过生日更重要呢?

    B.这一次你能不能挑战自己两件事情都做好?既让老岳母感受到你的爱心,又准时参加培训?

    参考答案:

    A.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是很犹豫,选择带来的是压力,而不是支持决定的理由;

    B.这个问题让你感受到鼓舞,因为这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所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也需要你进行思考,尽量突破原有的心态界限,来提供新的可能。

    3.你最近一个月经常迟到,你感到这样不好,你要通过怎样的发问来了解引起自己迟到的内心原因?

    A.你为什么常常迟到?

    B.你近一个月经常迟到,原因是什么?

    C.你是一个没有承诺的人,下一步有什么行动?

    D.迟到是一种违反纪律的表现,你准备接受什么处罚?

    参考答案:

    A.这种语气很像质问,容易引起自己的情绪反弹;

    B.与第一个问题指向相同,但是语气更加中立,是一种了解真相的态度;

    C.没有原因分析就自责,是很不恰当的行为;

    D.没有透析原因,只讲处罚,只能触发自己行为上的改变。

    4.你在第一次的业务推广活动中失误,心情很低落,几乎想辞职,因为这次的推广活动很失败。你要问自己什么样的问题,来调节自己濒临崩溃的内心?

    A.新人就是这样的,不失败哪会有成功的可能?

    B.你那么快便放弃了,你到底是怕面对挫折?还是有其他原因?

    C.为什么那么快就要辞职?

    D.你是想找人诉苦?还是想自己做得更好?或者做点别的?

    参考答案:

    A.这是一种自我安慰,而且是在讲道理不是在提出问题;

    B.这个问题夹杂了判断,不够客观;

    C.是客观的原因分析,但对于负面情绪的调节作用不够;

    D.提供了多种选择方案,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稳定情绪,调节内心。

Part 3  五项修炼,引爆心态能量 第51节:启发性发问情景测试(2)

    5.公司里很多人投诉你,说你脾气很暴躁,常常和其他同事以及客户发生争执。你会以什么样的角度发问帮自己认清问题?

    A.你是否知道你做人有点问题?你这样下去,会被要求离开公司的,公司很重视自己的士气和形象。

    B.你是否留意到你的脾气已经严重影响你的工作?

    C.以和为贵,你的脾气如果不收敛一下,同事们恐怕不能和你合作了,你打算怎么办?

    D.你经常和同事以及客户发生争执,你认为这样对你会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A.批判性问题,通过批判和后果展示给自己压力,但没有真正解决心态问题;

    B.封闭式问题,很难引发自己进一步的原因分析;

    C.同样是呈现后果,只会造成对于自己的压力;

    D.启发性发问,引导自己分析原因。

    6.你总是喜欢很快地说出自己做到了些什么,你的下一步会如何行动。同时,你喜欢把实质的行动和计划快速做好。看上去你的表现已经不错了,你还可以应该通过怎样的问题来让自己进一步提高?

    A.你玩的游戏太小了,为什么你不挑战自己、再超越自己的舒适区域?

    B.你一直以来都做得非常好,你的表现也达到满意的水平,但你在管理团队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你认为呢?

    C.你好像在交功课,你认为你是否已经做到最好了呢?

    D.你能自发地做到你的目标,这相当好。你认为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呢?

    参考答案:

    A.可以算作一种自我激发;

    B.启发自己看到改进的空间;

    C.这种激发语气强硬,类似批判;

    D.这是最好的正面启发。

Part 3  五项修炼,引爆心态能量 第52节:“照镜子自省”的人生大智慧

    差距到底在哪里——“照镜子自省”的人生大智慧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来看清自己最真实的一面。镜子不会教你如何穿衣服,但镜子会告诉你穿得怎么样,之后你可以有一个新的选择并进行改进。

    照镜子,就是把自己经历或听到、看到的人、事、物作为镜子,比照自己,看到自己的盲点、差距和障碍,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或者发现新的可能性,并最终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

    照镜子可以震撼心灵,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在湖心投下一块石头,一石激起千重浪,引发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

    照镜子自省,方向很重要。如果不小心走错了方向,反而会适得其反,把自己身上原本穿对的衣服换掉了,反而套上了自己穿着很难看的衣服。那么,“照镜子自省”的方向是什么呢?

    第一、看到自身盲点;

    第二、认清自身需要学习及改善的地方;

    第三、反映现状,清晰自己目前的位置;

    第四、引发自己发现更多可能性。

    “照镜子自省”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真实就是力量,真相可以让人恍然大悟!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见兴衰;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唐太宗的这句古训,可以说很好地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照镜子”这个问题。

    以社会和他人作为镜子,镜子里折射出的是内在和外在最真实的你——你的优势,你的缺陷,还有你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的表现平时自己很难看清楚。如果没有镜子,一个人很难发现自己的好与坏到底是什么。而如果我们有了镜子,我们就可以通过别人照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及时调整心态,修正行为。

    首先,照镜子让我们归因于内。

    心理学中有个归因原则。

    这个原则是说,人们在受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总是会在外部环境因素中去找原因,让自己减轻压力、卸下责任。换句话说,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人们会本能地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

    然而,习惯性地归因于外部因素,会让人看不到自身的盲点,错失许多学习的机会,找不到自己提升的方向,甚至流失了很多的力量。

    归因于外,也会让我们错过最重要的人生体验!其实,谁也不想人生如白开水一样平淡,而精彩恰恰在于风浪来时,象冲浪一样勇于冲向浪尖!决不让机会因恐惧、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