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有防雨罩,在当地不是用来防雨,而是防尘,特别是要去理坑,庆源的驴友,就算没有防雨罩,也要事先备好防尘物品,切记切记。
《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卷》 《似水年华》所流经的爱情河婺源:记忆中挥不去的温《暖》回忆(3)(图)
电影链接 《暖》 领衔主演:郭小冬、李佳特邀日本演员:香川照之 导演:霍建起 音乐:三宝 原著: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 类型:故事片/艺术/爱情 所获奖项: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奖 内容简介: 夏末年初,林井河从北京回到阔别10年的家乡。在桥头,他偶遇昔日的初恋情人“暖”这是个让他不敢再见又不曾忘怀的人。暖的平静刺痛了井河,他决定推迟回城的日期。 昨天并没有走远,那时的暖漂亮出众,能歌善舞,在村里人看来,暖迟早要离开农村。很多年轻人,当然也包括井河,都喜欢她,只有放鸭子的哑巴,总是和暖过不去。 省里的剧团乡下演出,暖爱上了团里的小武生,临走时,小武生答应有机会就接暖出去,可是除了暖之外,没有人相信小武生会回来接她。这一等就是两年,井河想方设法排解暖的苦闷,他反复说服暖专心读书,考上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他无法替代小武生暖心里的位置。 如果不是那次秋千上的意外,暖或许还有别的机会远走高飞,如果井何真像他上大学前所说的,毕了业一定要回来接暖,暖也许不会嫁给哑巴。 暖和哑巴结婚7年,女儿已经6岁了。井河走进他们的家,暖的平静,哑巴的生硬,小女孩的好奇,使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伤。他知道,暖一定也像等小武生一样等过自己,也像相信小武生一样相信过自己的话,10年过去了,现实已无法改变,留给井河的只有深深的歉疚。 井河的出现打破了哑巴心中的平静,时光倒流,往日重现,他从女儿的眼睛里看到了当年的暖,他又该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卷》 《似水年华》所流经的爱情河绥宁:《那山那人那狗》那片绿色(1)(图)
我轻轻的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 ——沈从文 这是一部关乎亲情的片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同山间小路蜿蜒绵长。这是一部关乎美的片子,是自然的美,更是人性的美。平淡的叙事,精致的人情,美丽的湘西,如同夏日傍晚品着一杯淡淡的清茶,想起童年午后墙角一朵玫瑰花的开放,回味那清新而持久的亲情,爱情、还有那忧伤又甜蜜的感觉。 如果仅仅从故事情节看,这部片子似乎有点单薄老套:老乡邮员要退休了,儿子接替他的工作,在他的陪伴下开始第一次送信。在送信旅程中,儿子对这份工作对父亲都有了全新的认识,父子间曾破裂的感情得到修补和发展。很老调的父子隔阂消除的故事,且根本没有大的矛盾冲突。但在一个个小细节串起来的平淡叙事之后,却是导演精心构置的风土人情,美丽的湘西景色并没有削弱叙事进程,反而在导演高超的电影手法下和叙事融为一体,展现出动人的视听语言。影片就像一杯龙井茶,初品极淡,回味却是清新宜人。 故事发生在初夏的湘西南山区,正是草长莺飞之时,影片中随处可见蓝天白云绿草红花。而给人视觉冲击最大的正是那整片连绵不绝的绿: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两旁的绿色肆无忌惮地延绵伸展开来。整个画面给人非常明媚清新的感觉。绿色的大地上,阳光似乎在空气中流动,配以灵动的民乐,不着一言,却胜似万语千言。 影片时而呈现明亮的美。郁郁葱葱的绿草在阳光下随风轻摇,幽幽绿水在波心里微微荡漾,儿子在山坡上边走边唱“驿动的心”,歌声溶化在阳光里,身体镀上一层金色,青春的朝气扑面而来。时而呈现朦胧的美。清晨,父子一起踏上乡邮路,擦着土黄色的砖墙,穿过狭长的青石板小巷,走上黝黑敦实的村前小桥,远山是淡淡的青退的远了,只剩下两个黑色的人影走在烟雾迷蒙里。此时的村庄像被水洗过似的,并不是一眼见底的清,却是雾气里的透明,还夹杂着泥土的新鲜。时而呈现热烈的美。父、子、侗族少女在田地里行走,被越拉越远的镜头不断缩小乃至隐藏,从空中俯视,画面被切割为一块块耕田,红彤彤的霞光里传来他们快乐的笑声,连耕田里的水波也映红了脸。时而呈现宁静的美。穿过一片树林,再穿过一片树林,除了风声就是树叶声,除了老二(狗名)的呼吸声就是鸟儿的鸣叫声,这个时候,只有镜头在说话。 影片带来的视觉享受仿佛一次伴着溪水的旅行,听那水流声时而汩汩时而滚滚,时而平缓无语时而一泻而下。 这是一部关于情感的片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像山间小路蜿蜒绵长。这是一部关于美的片子,是自然的美,更是人性的美。 因为父亲常年在外送信,父子之间产生了距离,双方都渴望交流和理解,但是又都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带着这样一份面对亲情的尴尬,以及儿子渴望得到肯定的青春冲动、父亲对年华老去的无力哀叹,爷儿俩头一回同踏上乡邮路。 儿子对于乡邮员这份工作是从误读开始的。夹杂着对父亲的敬畏,对公务员称号的尊重,即使没能去当兵当工人,他可以说并没有太多的怨言。旅程还没有开始,他就迫不及待要快些接过父亲的班,甚至不乐意与父亲共同完成这一次送信。他对于这份工作的想象是美好的,这种美好不是体现在工作的轻松上,而是体现在获得乡亲们的期盼和感谢上。父亲对干了一辈子的工作怀着极深的感情,哪怕接手的是自己的儿子也还是放心不下,带着对最后一次送信的珍惜、伤感,固执地和儿子一同上路。他想指点儿子,但是年青人的反叛心理不予接受,父子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了,遥遥山路上,虽是父子,却没有交流,无法交流,形同路人。 父子感情的第一次碰撞出现在居委会一幕。儿子的感情预期受到极大的挫败,想象中热闹的欢迎场景并没有出现,就把怨气裹在对父亲的质问中。父亲沉稳地卷烟,用这种举动来表示他对于工作孤独的泰然,并不多的话语使儿子第一次有了对工作的清醒认识。在离开这个村子时受到欢送,儿子终于领会到父亲话里的含义,对工作、对父亲,都有了新的认识。而父子的感情在碰撞后终于开始有了交融。 山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父子送信的旅程就要走向尾声。这一路走来,儿子重温了父亲送信的方式,从父亲对于乡亲个性的了解到对于工作的熟识,彻底消除了儿子最初对工作的误读,更加深了对父亲的了解,对工作的认同。儿子背父亲过河一段是父子情的一次重生,这之后随着旅程的接近尾声,父亲对离开工作的伤感愈深,儿子对父亲的体谅愈深。及至追信一段戏,父亲的奋勇,儿子的担心,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导演有意为之的慢镜头里。至此,父子之间曾经的隔阂完全消除,双方的理解因对这份工作共同的热爱更进一步加深,父子情浓浓地溢出画面。 除了父子情,影片还贯穿着乡里情。乡情就像整部影片中的配乐一样,既朴实又悠远,它是整个村子的人出来为老乡邮员的最后一次送信送行,是侗族人对于老少乡邮员的热心接待,是念给王婆听的没有字的信,是转娃的固执,是不留名的乡亲自发盛在驿站的水……就像父亲最后告诫儿子的那样,这份工作是苦,但是“越苦越有想头”,“遇上的人多了,遇上的事多了,就有干头”,做这份工作,是“冲乡亲们,冲他们住在大山里”。这话说出了一个老乡邮员的良心和责任,但正是乡亲们的朴实、热情,使得老少乡邮员对工作拥有无比的热情和责任心。 电影旅行 那山,是绿的让人妒忌的。 那人,是朴实的让人心疼的。 那狗,是忠实聪明的让人喜爱的。
《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卷》 《似水年华》所流经的爱情河绥宁:《那山那人那狗》那片绿色(2)(图)
以前说起湘西,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张家界和凤凰。看完《那山,那人,那狗》后,朋友告诉我这片子是在湘西拍的,刚开始以为是张家界拍的,但总是还有点怀疑。虽然张家界独有的翠绿在影片中一如既往,但片中景致中流露的纯净则是张家界所没有的。最后通过考证,我才知道《那山,那人,那狗》拍摄地在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的邵阳市绥宁县寨市镇黄桑和枫香二苗族乡那一带。 对于绥宁,可能大家都并不熟悉,可这里有原始次生林15000公顷,木植物101科74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树种7种,三级保护树种13种,陆栖脊椎哺乳动物21科47种,主在鸟类1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金钱豹、黄腹角雉等,二级保护的有水獭、大小灵猫、娃娃等。景点内有闻名遐迩的景观:六鹅洞瀑布、穿岩、三马饮清泉、暖风清凉洞、长苞铁杉林、菩萨岩、鼓楼岩、鲤鱼跳楷门等。风景幽雅,各具特色。相对于张家界热闹,这里还是一片未被完全开发的处女地。 在未去黄桑之前,我曾翻阅过《绥宁县志》:绥宁在隋朝以前被视为蛮荒之地,直到唐武德四年(621)才有建置,贞观十一年(637)改名徽州,至宋朝元丰三年(1080)先后经历经制州、溪峒州、羁縻州的发展过程。元丰四年始有县制,初名莳竹,崇宁二年(1103)更名绥宁。境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系“苗疆要区”,历代为兵家争战之地。县境北部是雪峰山脉南段,分中、东、西三支进入。中支为主脉,纵贯于县境中部,系县境沉江流域和资江流域的分水岭;西支逶迤于西北境,构成明清时代有名的青坡里;东支耸立于县界。南部是八十里大南山北脊的西北面,山峰挺拔峻峭。惟有西部地势稍低。境内凡海拔超千米的山头竟多达348座,多数挺立在东、南、北三面,形若围屏,可谓是“峰峦崒巍而外环”。 当汽车还在1805线上飞驰的时候,绥之以宁,就如同打开了一部装帧精美的画册。 巫水河随之流淌,溢漫出来的心情也就跟着流淌起来,一如汇入了群山起伏的波谷浪尖,抑或是融进了水墨泼就的巨幅长卷。那傍水而栖的木楼村寨,带着古苗疆的淳朴民风,带着次第升腾的人间烟火,再次让历史的棱棱角角穿云破雾而来。历尽沧桑的巫水河,见证着两岸的绵绵情话和酽酽稻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吟唱不息! 到了绥宁县城,才知道离我们向往己久的黄桑自然保护区还有约25公里,我们刚才读到的还只是这部电影的序幕阶段。 记得去黄桑的那天下雨,虽然雨急路滑,但我还是在夹道而来的优美词汇中渐次深入。黄桑,这块充满母性魅力和神秘色彩的风水宝地,以它绵延于雨中的雄奇瑰丽之姿接纳了我。透过车窗和水幕,我睁大双眼,惟恐错过电影里的任何一个熟悉的场景。其实,我特别想下车去走,因为也许只有走路,才能真正体会那山那人那狗。但是我又怕一个人在下雨天在大山里走会迷路,还好黄桑太完美了,无论我站在哪一个层面,无论我从哪一个角度看,都足以构成一幅绝佳的画面,这画面有时是水彩的,有时是油画的,有时又是大写意……令人目不暇接。 车子在山间穿行,如同一叶舟子,在惊涛骇浪中飘摇。 极目远眺:除了茫茫林海,便是林海茫茫。 我用手指着隔着车窗触摸着窗外的翠绿的树林,汽车拐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为之一亮,近在咫尺的风景已变戏法一般更迭成另外一副模样。原本伸手可摘的水汪汪的绿,一下子就与你拉开了距离,在雨雾中竟然显得有几分迷离起来,那山更是朦胧得像是睡梦中的美女,即使扯开嗓门喊一声,恐怕也懒得醒来呢。惟有那闪现于幽深谷底的太平溪,犹如一条灵蛇,不舍昼夜地探寻着什么,是修炼之术?还是成仙之道?皆不得而知。而我更惊诧于万木丛中的那一抹醉红,像是某位画家经过一番奇思妙想不得之后的神来之笔,那样自然那样熨贴地点缀其中,它是娴静的,一点也不招摇,但它又是鲜活的,一下子就能吸住你的目光,打动你我的心灵,不因别的,就因它的独树一帜。 此时我已经不再惊诧于电影中那片绿色的景致,因为眼前的景色更让我惊诧。 在群峰环抱之中,一泓湖水幽幽地泊着。不知是哪位仙女的眸子呢,可能是太沉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