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如是别传-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θ顾!比辉蚝佣宰又涮馔峭比找嗤滩淮浴V撩废手兄酥丶捌渲家猓指嗤任勺⒁庖病
噫!当崇祯之季世,明室困于女真后裔建州之侵逼,岌岌乎不可终日,与天水南渡开禧之时复何以异?邦卿为韩侂冑之堂吏,曾随觇国之使北行,则亦关涉恢复中原之谋划,(见梅溪词满江红题云:“陪节欲行,留别社友。但一角湖山,苏小门前,犹自寻芳游冶,良可叹息。”)或以此嗤鄙梅溪乃一胥吏,非足与言国家之安危者。殊不知卧子为几社胜流,于崇祯六年秋间计偕北行,赋诗留别,亦绻绻于河东君,有“美人赠我酒满觞,欲行不行结中肠,何年解佩酬明珰”及“河干薄暮吹红裳,纫以芍药羞青棠,何为弃此永不忘”等句,其后又有“不然奋身击胡羌,勒功金石何辉光”之语,是以恢复辽左自任。(可参第叁章论卧子此诗节。)斯固卧子所以抒写“离情壮怀”应有之作,实与邦卿龙吟曲所云“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壮怀无挠。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栏干静,慵登眺”及“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诸语无异。若一一考其赋诗之时及所言之人,则前后四五百年之间情事实相符会,岂独节令之适合而已哉?虽然,儿女情怀与英雄志略,亦未尝不可相反而相成。故不必拘执此点,以为邦卿及卧子病也。
河东君“清明行”结语云:“盘螭玉燕无可寄,空有鸳鸯弃路旁。”“盘螭”出陈思王集贰乐府“桂之树行”中“上有栖鸾,下有盘螭”句。“玉燕”用别国“洞冥记”贰云:“神女留玉钗以赠〔汉武〕帝,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宫人犹见此钗。黄諃欲之,明日示之,既发匣,有白燕飞升天。后宫人学作此钗,因名玉燕钗,言吉祥也。”此河东君自言己身虽如神女,然无玉钗之物可以报答卧子,盖针对卧子寒食行“回头拾得金凤凰”之结语。“金凤凰”谓妇人之钗也。(可参司马彪续汉书舆服志下“后夫人服”条。又卧子“拾得”二字之出处,或与吴均续齐谐记及韦绚刘宾嘉话录“汉宣帝以皁盖车一乘赐大将军霍光”条中,黄君仲北山罗鸟得凤凰入手即化成紫金事有关。俟考。)
又检李太白“代美人愁镜”诗二首之二(见全唐诗第经叁函李白贰肆)云: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余晖。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槁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狂风吹却妾心短,玉箸并堕菱花前。
寅恪案:“美人”乃河东君之号,“盘龙”即“盘螭”。“槁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正针对卧子之怨词也。
更检全唐诗第叁函李白叁“白头吟”第贰体云: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淩云翔。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相如不忆贫贱日,位高金多聘私室。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五更鸡三唱,清晨白头吟。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城崩巳梁妻,谁道土无心。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鹔迷诮跗辽希跃还椅抻膳f星芈ゾ担招氖ふ站T赋终招氯耍钥闪啊8菜词詹宦嗳缁剐晃木亍9爬吹靡獠幌喔海唤裎┯星嗔晏ā
河东君赋清明行前二年,即崇祯十年丁丑,卧子已通籍贵显矣,此际以文君长卿相比虽不甚切当,然太白“玉燕钗”之句似可借用,盖以求“相如还谢文君回”之实现。“双对可怜影”暗藏“影怜”之名,此名即陈杨关系最密切时所用者,可因此唤起大樽往日之回忆。“波荡双鸳鸯”与“空有鸳鸯弃路旁”相对照,辞旨哀艳,想卧子得读河东君此诗之时,正如杨景山所谓“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者也。茲以上巳行与清明行两诗关系错杂繁复,故不嫌全录太白此首,以资参证。
抑尚有可言者。前论河东君寒柳词,谓与汤玉茗紫钗记有关,颇疑清明行“玉燕”之句,实亦暗用蒋子征所作“霍小玉传”中紫玉钗及玉茗堂紫钗记中紫玉燕钗之故事。河东君淹通文史,兼善度曲,蒋防之传,汤显祖之记,当无不度之理,就本人之身份与卧子之关系,取霍小玉与李益相比,最为适当。故清明行结语之意,盖希望卧子不作蒋传中负心忘旧好之李益,而是汤记中多情不自由之君虞也。或者河东君赋此诗时忆及崇祯八年首夏与卧子离别之际,卧子和淮海满庭芳词“紫燕翻风”之句,遂联想紫钗记紫玉燕钗之事,而有此结语欤?俟考。
又卧子“上巳行”云:“公子空遗芍药花,美人自爱樱桃树。”“芍药花”乃卧子自指其怀念河东君诸诗。“樱桃树”之“树”固出于李义山诗集中“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五律及同卷“嘲樱桃”五绝云“朱实鸟含尽,青楼人未归。南园无限树,独自叶如帏”之典,但“樱桃”二字实更指崇祯八年乙亥春卧子自作之“樱桃篇”及河东君崇祯十二年己卯春所作“清明行”“春风小帐樱桃起”之句。窃疑卧子上巳行乃获见河东君清明行后遂作一诗以酬慰其意者。此年清明适逢上巳,诗题虽为两名,词意实是一事。此卧子故作狡狯,以为讳饰耳。读者倘更取第叁章所录卧子此诗详绎之,当益信鄙说之不诬也。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
(六)

  
论释河东君崇祯十二年己卯之作品“湖上草”及十三年庚辰作品“与汪然明尺牍”既竟,关于钱柳因缘导致之情势及其必然性,读者当可明了矣。然在崇祯十三年十一月河东君过访半野堂之前,尚有牧斋于是年十月往游嘉兴之一重公案。此公案关涉一称“惠香”之女性,寅恪于其人之本末,殊有疑滞,未能解释。姑试作一假设,以待他日之证明也。
初学集壹柒移居诗集“冬日嘉兴舟中戏示惠香二首”云:
画阁兰桡取次同,荡舟容与过垂虹。波如人面轻浮碧,日似残妆旋褪红。理曲近怜莺脰水,弄花遥惜马胜风。可怜平望亭前鸟,双宿双飞每一丛。
依然吴越旧陂塘,粉剩脂残水尚香。已分西施随范蠡,拌将苏小赛真娘。铅华散落沾书帙,弦管交加近笔床。昨日虎丘西畔过,女坟湖水似鸳鸯。
同书同卷“宿鸳湖偶题”云:
烟水迢迢与梦长,一般灯火两般霜。鸳鸯湖上人相立,燕子楼中夜未央。(寅恪案:牧斋此诗结语用关盼盼事,当与东坡词永遇乐“夜宿燕子楼,梦盻盻”一阕有关。由此推之,则知其所赋“八月十六夜有感”一词,特取永遇乐调者,必非偶然也。)
寅恪案:“戏示惠香”诗之前第壹题为“九月望日得石斋馆丈午日见怀诗,次韵却寄”,第叁题为“九日宴集含晖阁醉歌”,第肆题为永遇乐词四首,第伍题为“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十六首”。又“宿鸳湖偶题”之后第壹题为“王店吊李玄白,还泊南湖有感”(寅恪案:李衷纯字玄白,嘉兴人,明诗综陸拾选其诗七首。李氏与牧斋关系密切,见初学集伍肆“大中大夫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李君墓志铭”),第贰题为“题南湖勺园”。(寅恪案:光绪修嘉兴府志壹伍古迹门贰秀水县“勺园”条云:“一名竹亭。在滮湖滨。吴吏部昌时别业。)牧斋此诗结语云“楼上何人看烟雨,为君枝策上溪桥”,当更有所指,不仅谓烟雨楼也。此卷既竟,下卷为东山诗集,乃河东君访半野堂以后之作也。今综合诸题之排列先后,取时间地域及诗词中所言之人事参合推证之,则知崇祯十三年庚辰七月以后至十月,其间为河东君过访半野堂预备成熟之时期。明发堂在拂水山庄,此题乃牧斋家居常熟时姚士粦来访,与之论诗所作。据永遇乐词“十七夜”云“隔船窗,暗笑低颦,一缕歌喉如发”及“生公石上,周遭云树,遮掩一分残阙”,则是中秋后二夕在苏州舟中所作。含晖阁在半野堂,乃牧斋于重阳节时居常熟城内家中所作,“戏赠惠香”及“宿鸳湖偶题”诸诗均在嘉兴所作,自不待言。据光绪修嘉兴府志壹贰山川门“鸳鸯湖”条略云:“以其居于南方,又谓之南湖云。湖在府城南半里许。”然则初学集壹柒移居诗集最后四题皆与嘉兴有关,乃牧斋于崇祯十三年仲冬河东君访半野堂不久以前往游其地所作也。
“戏赠惠香”二律之典故,钱遵王初学集诗注壹柒征引颇详,不待赘释。但绎此题第壹首所言,皆与嘉兴鸳鸯湖及近旁吴江之莺脰湖故实有关,至第贰首则全属苏州会城旧典,惠香之与嘉兴鸳鸯湖及苏州会城两地有关,可以推知。永遇乐词“十六夜有感”一阕既是为河东君而作,(见第壹章所论。)其第肆阕“十七夜”忽有“生公石上”之语明是在苏州所作,就苏嘉两地域与惠香之关系,更推及惠香与河东君之关系,并绎“宿鸳湖偶题”诗“燕子楼中夜未央”之句,则其间必有待发之覆,抑可知也。余详后论河东君适牧斋后患病问题节,茲暂不多述。
初学集贰拾东山诗集叁“留惠香”云:
立蒂俱栖宿有期,舞衣歌扇且相随。君看陌上秾桃李,处处春深伴柳枝。
“代惠香答”云:
皇鸟高飞与凤期,差池一燕敢追随。桃花自趁东流水,管领春风任柳枝。
“代惠香别”云:
春水桃花没定期,柳腰婀娜镇相随。凭将松柏青青意,珍重秋来高柳枝。
“别惠香”云:
花信风来判去期,红尘紫陌肯相随。池边苑外相思处,多种夭桃胜柳枝。
徐乃昌影写钱塘丁氏善本书室藏元刻阳春白雪附黄丕烈跋(参士礼居藏书题跋记陸)云:
元刻阳春白雪,为钱唐何梦华〔元锡〕藏书,矜贵之至,因其是惠香阁物也。惠香阁初不知为谁所居。梦华云,是柳如是之居。茲卷中有“牧翁”印,有“钱受之”印,有“女史”印,其为柳如是所藏无疑。“惜玉怜香”一印,殆亦东涧所钤者。卷中又有墨笔校勘,笔势秀媚,识者指为柳书,余未敢定也。要之,书经名人所藏,图章手迹倍觉古香,宜梦华之视为珍宝矣。先是,曾影钞一本,与余易书。但重其为元刻,而其余为古书生色者,莫得而知。今展读一过,实厌我欲。虽多金,又奚惜耶?书仅五十一番,相易之价,亦合五十一番。惜书之癖,毋乃太过。命工重装,并志缘起。嘉庆十有四年己巳正月二十有八日雨窗识。复翁。
又云:
越岁辛未中春廿有二日,钱唐陈曼生偕其弟云伯,同过余斋,出此相示。因云伯去年曾摄常熟邑篆,有修柳如是墓一事,于河东君手迹亦有见者。茲以校字证之。云伯以为然。当不谬也。复翁记。
牧斋跋元钞本乐府新编阳春白雪(见杨绍和楹书隅录续编肆)云:
惠香阁藏元人旧钞本阳春白雪十卷。依元刊本校录一过,分注于下。丙子二月花朝,牧翁。
寅恪案:崇祯十五年春间牧斋所作诗中有涉及惠香之事,甚可注意。但河东君适牧斋后之患病问题,俟下文详述,今暂不论。茲所欲言者,即惠香究为何人及与河东君之关系也。
何黄二氏均以惠香阁为河东君所居及认惠香与河东君为一人,殊为谬妄。观牧斋自题其所校录阳春白雪之年月,可知至迟在崇祯九年丙子二月花朝日牧斋已与惠香阁之名发生关系,然则此女性之惠香,其名初见于崇祯十三年庚辰冬间,复见于十五年壬午春季,皆在丙子花朝四年或六年之后,将如何解释此疑问耶?鄙意一为先有人之名,后有建筑物之名,建筑物因人得名。如牧斋以河东君名是字如是、别号我闻居士之故,因名其所居曰我闻室,即是其例。(参前论蒋氏旧藏河东君山水画册。)一为先有建筑物之名,后有人之名,人因建筑物得名。惠香之名,疑是其例。盖牧斋心中早已悬拟一金屋之名,而此金屋乃留待将来理想之阿娇居之者。若所推测不误,则此女性恐是一能歌之人,与阳春白雪有关,故牧斋取惠香之假名以目之,斯固文士故作狡狯之常态,不足异也。
据牧斋所作关于惠香之四绝句桃柳并用,初视之亦颇平常。检庾子山诗有“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及“春水望桃花,春洲藉芳杜”等句,(见倪ё⑩鬃由郊痢坝交练缡倍氖字偶巴槲椤岸跃聘琛薄#┰颉疤摇弊质涤牖菹阒跋恪弊钟泄兀蛘叽伺哉婷杏幸弧疤摇弊帧H痪徒袼牧希抟荒苤な荡说阏撸再瓜昕肌
茲可决定者有三事:
一即依牧斋“冬日嘉兴舟中戏示惠香”两律及牧斋阳春白雪跋语,已可知此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