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的最终结果。民事判决的实质,是确认权利或法律事实。生效的民事判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切实遵守,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法院也要切实维护生效判决的权威和稳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改。必要时,可以移送强制执行,并不得接受当事人的重复起诉或再行上诉。
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拒不接受和履行生效判决,隐瞒既判事实,欺骗法院重复起诉或滥用诉权的行为。
目前,有些当事人输了官司后,不甘心失败,换个法院再打官司,这种重复起诉行为便形成了恶意诉讼。这种行为是无视法院生效判决的行为,冒犯了法律尊严,扰乱了正常的诉讼程序,极大地浪费了司法资源,是典型的、无理的缠讼行为,实不可取。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对当事人故意隐瞒生效裁判的真相,更换法院反复起诉、缠讼的恶意诉讼行为,笔者认为,应依《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6项的规定,视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00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案例警示:
(1)对法律不可心存不敬
法律是国家专政的工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利器,有至高的尊严和无比的威力。它不容任何人去冒犯、去游戏,一切对它的挑战、示威行为,都将遭至严惩。人的自由、生命和一切权利,都受其调控和支配,人不可能挣脱它的调整而任意作为。否则,轻者被限制或剥夺权利,重者会丢失自由乃至生命。人若心中无法,言行自然无忌;人若无所敬畏,就不知珍重自己。法律是人们活动的行为坐标,有了它,就能找到坐标点,发出应有的光和热。
(2)对诉讼不可纠缠不休
诉讼的结果未必尽如人意,也许最终得不到想要的结局。但不必耿耿于怀或忿忿难平,生活还将继续,人也不必停留在过去,不要想不通,不要太执拗。诉讼只是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手段,但不是诠释自己,求证自己的唯一方法。诉讼可为我所用,但不可孤注一掷,为讼而活。得不到诉之所求,也不可用诉讼刁难他人、折磨自己。
诉讼指南输了官司才想明白原来没有提供证据
李某在集市上租了间铺面做服装生意,金某在隔壁从事汽车修理。一日,李某发现一辆维修的汽车停在自己铺面门前,影响顾客的进出,便让金某将车挪开,为此二人发生争执。金某上前对李某的前胸踹了一脚,李某跌倒在地。经医院诊断,李某系胸前壁软组织挫伤,花医疗费5000余元。李某诉至法院,要求金某赔偿其医疗费、误工损失等计一万余元。
法院审理时,金某对致伤原告的事实无异议,但认为李某并非治疗外伤,而系治疗肠道疾病,要求对李某治疗、用药的合理性进行鉴定。法院限定李某在规定时间内交纳500元鉴定费,并提供有关病例材料。然而,李某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既未交鉴定费用,也未提供病例材料,只是一味强调自己是受害者,要求法院为其做主。法院再三督促后,李某也未在规定时限内交纳鉴定费和提供相关证据。法院据此认为,李某属于法律上的举证不能,遂判决驳回李某的全部诉讼请求,诉讼费用亦完全由其个人承担。
法律聚焦:举证时限
举证时限,是指法院对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证据的时间要求。
众所周知,诉讼靠的是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实行的证据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举证时限做出如下明确要求:“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第9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证据,应当在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完成。超过上述期限提交的,人民法院可能视其放弃了举证的权利,但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新证据除外。”上述风险提示书第12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审计、评估、鉴定,未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审计、评估、鉴定费用,或者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审计、评估、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可能对申请人产生不利的裁判后果。”
案例警示:
(1)有理的不如有证据的
过去,人们信奉这样一句话,说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可在诉讼中,这句话就往往不灵了。在诉讼中,常出现有理的一方却输了官司的现象。这不奇怪,有理的不如有证据的,事实胜于雄辩,只有理没有证据,败诉是必然的结局。难怪有人感叹说,法律不讲良心。对,良心是主观的东西,是内心的情感标准,不是客观依据。尽管良心摸不着,看不到,只能感觉到,但我们的法官总不能凭感觉办案吧。所以,胜诉的法宝是客观证据。在诉讼中,要讲良心、讲道理,更要讲证据。因为,良心、道理都代替不了证据。
(2)证据的生命在于其时限
证据的神通固然很大,但未能及时提交法庭的证据便毫无实际意义。因为证据的价值只存于法庭上。证据的生命只限于一定的举证时限内,超过了法定的举证时限,证据便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其存在的功能,不能证明当事人的任何主张,不能支持当事人的任何诉求。所以,仅有证据意识还不够,还要有举证时限意识。举证时限关系到能否将诉讼进行到底。
(3)只要证据在手,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管是起诉还是应诉,不论是一审、二审还是再审,只要证据在手,该出手时就出手。证据能为你撑腰,能为你维权。但不要弄虚作假,证据的本质属性是客观、真实及合法。在诉讼中,你如果既有理又有据,就不必心虚,不必多疑。当然,有证据时也可能身处不利之地,如证据有瑕疵,证据不充分,没有提供原始证据等等。当提供的证据不符合法律要求时,就可能影响其证明力,甚至可能不被采信。对证据的评判由法庭作出,当事人所应做的只是举证和参与质证。
诉讼指南开庭迟到责自负费用白交算撤诉
不久前,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工程欠款案件时,被告某公司的诉讼代理人早早地来到法庭。可是,开庭时间已过了两个小时,急着要钱的原告一方却无人到庭。法官依法当庭裁定此案按撤诉处理。事后原告方才知道未及时到庭给自己带来的严重后果:法院将不再审理此案,也不退还原告事先交纳的几万元诉讼费。自己若想继续追讨欠款,只能重新起诉,再交一笔诉讼费用。真是大意失荆州,教训太深刻了。
法律聚焦:撤诉
撤诉,是指当事人将已经成立之诉撤销。当事人一经撤诉,法院便不能对该案继续行使审判权,有关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也应退出诉讼。可见,撤诉是一项重大诉讼行为。从主体上分,撤诉可分为当事人撤诉和人民法院视为撤诉两类。当事人撤诉,是指原告在一审法院判决宣告前,将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撤销。撤回起诉,应由原告向法院递交撤诉申请书,详细说明撤诉的理由,由法院裁定是否准许撤诉。法院视为撤诉,是指当事人虽然不主动申请撤诉,但其行为可使法院推论其有撤诉的意思表示,法院可按撤诉处理。法院视为撤诉又称为当事人消极撤诉。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131条分别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可以缺席判决。”“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我国《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13条规定:“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通知的次日起7日内预交;反诉案件,由反诉当事人在提出反诉的同时预交案件受理费。预交确有困难的,可在预交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当事人在预交期内未预交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第6条亦规定:“当事人起诉或上诉,不按时预交诉讼费用,或者提出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申请未获得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将会裁定按自动撤回起诉、上诉处理。”因此,当事人既然参与到诉讼中去,就要珍视自己的诉讼权利,万不可因疏忽大意、漫不经心而身处被动,导致权益受损。
案例警示:
(1)维权要守时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人们普遍接受“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在维权的诉讼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了解时间的法律效力。由于没有时间观念,有人会错过诉讼时效,从而丧失诉权;有人会因不守时,导致法院以撤诉处理,只好回到起点,再行起诉;有人不按时举证,能赢的官司以败诉告终……凡此种种,在诉讼中没有时间观念而吃大亏的人并不少见,过后无不痛心疾首、悔不当初。其实,只要对诉讼时效多加了解和重视,当事人就不会轻意失去胜诉的机会和权利,也就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金钱。维权要守时。守时不是小节而是关键的细节。
(2)维权要作为
作为,就是要求行为主体积极行使权利,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享有权利的主体,对自身的权利不珍惜、不重视、不闻不问、不予充分关注,实际上就处于一种放弃权利的状态。诉讼中的一切消极行为,都将留下遗憾或带来不利结局。故维权应主动、积极。人们社会生存质量的高低,与其合法权利充分地实现和保障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人的权利切莫轻言放弃,不能很好地行使权利的人,就避免不了受伤、后悔的境遇。
(3)维权要严肃
维权不是游戏,不是娱乐,不能抱着好玩、好奇的心态参与。诉讼是解决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权益纠纷的活动,它直接决定个人具体利益能否实现的结局,故不可掉以轻心。法律是严肃的,依法维权就要严肃、认真;法律是讲规矩的,依法维权就绝不能无视其约束,随心所欲;法律是有权威的,依法维权就绝不能冒犯其威信,不知检点。所以,人们应以严谨审慎的精神对待诉讼,体现对法律应有的敬重。
诉讼指南妨碍诉讼法不容争吵打斗非英雄
强子因小文欠5万元不还,多次催讨;小文则避而不见,东躲西藏。强子心中恼怒,终将小文告到法庭,双方在法庭审理中发生了激烈争吵。强子与小文当即在法官面前扭打一团,使庭审无法继续进行。法庭对二人分别予以罚款1000元的处罚。
法律聚焦:妨害民事诉讼
任何人都不得妨害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为了排除干扰,维护正常的诉讼秩序,保障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人,可采取有制裁性质的强制手段。民事诉讼要求双方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听从审判人员指挥,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履行诉讼义务,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各项诉讼活动。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五种,即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和拘留。
(1)拘传,是指法院依法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