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每一枚炮弹都能击伤十个士兵,那么十轮下来也不过两千九百名士兵,当然了,这只是理想数据下的战果。
皇家陆军的冲锋阵型采用的是分散式集群冲锋,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个班的最前方,有五名士兵组成一个不规则的菱形四边形,正中间是一名老兵负责指挥,以老兵为中心,其余四名战士距离老兵保持在五到十米之间,这是班组冲锋战术的箭头。
在这个箭头后面十米左右,是班长的战斗位置,而以班长为中心,身后两侧大约十米左右,由两名士兵负责掩护,而这两名士兵之间一般相隔十五至四十米,具体的要看战场地形以及上级的战术安排。
因为这次是大兵团冲锋,所以每个班的冲锋阵容都被压缩到了最小的间距,以确保能够让更多的部队参与进去。
而在班长这个三人阵型之后,由四名士兵组成一个平行站位,其中中间的一位是副班长负责指挥调度,与前面最后一名士兵保持十到十五米的距离,而最外侧的两名士兵,保持在二十五至三十米的距离。
前面无论哪一个位置出现了伤亡,后面的人都能够立即的顶上去。
而从一个班的第一个人那里开始算起,到最后一名士兵,这个距离是至少五十米,整个班形成一个巨大的三角形,而一个排又形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再往后是一个连。
虽然三角形的形状可能会发生一些偏差,毕竟是人而不是机器,但大体上是不会出错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大口径的重炮,否则一炮下去是绝对不可能干掉一个步兵班的。而日军的三一年式火炮,即便是命中正中,充其量也就是干掉半个班的兵力。
王思锐身为后世我军的精锐基层指挥官,班排战术早就玩的炉火纯青,虽然穿越之后,将一个十人班改为了十二人,战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实际上变化并不大。
现在皇家陆军的战术,基本上就是照抄后世我军的步兵战术,虽然后世我军也没怎么打过仗,部队使用的战术还是不是有效的,但那又有什么问题?王思锐只知道,这种班排战术是我军使用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战术,而中间也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论证,是我军最基本的战术,也是最为核心的战术。
而这种战术是我军在日军多次的蹂躏之下一步步改善的,后来又经过了几次大型的战争,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任何的缺点了。
就算是所有军队都最恐惧的机枪侧射,伤亡两个小队,而普通线要伤亡数十人之多,这也是日军的‘猪突’战法,美军可以一个弹夹就轻松干掉三四个兵的原因。
当然了,这种战术也不是没有缺点,还是那句话,士兵也是人,而不是机器。要想使这种战术发挥到最大效果,不是一个班,一个排做好了就可以的,而是要一营,一个团都能够默契的配合才行。
而这只能依靠时间去训练,让部队相互之间寻找默契,一旦完成了训练,一个团之间都形成了默契,那么在面对同等数量部队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无敌了,即便是装备不如敌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好吧,说了这么多,到头来只说一句话就会明白了,这种战术若是搞好了,就是人海战术,后世的朝鲜战争,我军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术,而历经抗日,内战磨练的我军,早已将这种战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到了战场上,一波又一波的部队不停的去攻击美军。
加上这种战术的另一大特点,即相同大小下,部队的密度要远远的低于其他,简单点说,就是一个一百平的房子里只站了一个人和站了五个人是一样的,这种战术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密密麻麻,到处都是敌人的假象,实际上敌人可能还没有自己的战友多。
可是,在听到日军炮兵发威的声音之后,远在数公里之外的司令部内,曹锟却是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曹锟一点也不担心日军的炮火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伤亡,毕竟先进的战术在那放着呢,从炮声中,曹锟也判断出了这极有可能是75毫米的火炮,虽然火炮数量不少,但是面对五个师的攻击,这点火炮也不多,这一仗下来,火炮给自己带来的伤亡顶天也就一千人,这点代价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最让曹锟担心的是,他娘的老子的火炮在哪呢?
先不管小鬼子的炮兵能不能左右战争的局势,就是这么让小鬼子一直嚣张下去,对于己方的士气也是个巨大的打击,哪怕自己这边只有一门火炮,这个时候开两炮示威一下也能够立即起到振奋军心的效果。
“炮兵!炮兵!炮兵!炮兵团到底在哪呢?他娘的,该出现的时候找不到人,不该出现的时候这帮孙子天天在眼前晃悠。”曹锟有些愤怒的拍着桌子,能够接受日军炮火给自己带来的伤亡代价,但不代表曹锟不想去改变这一结果。
如果能够不死人,或者少死一些人就能搞定问题的话,那么为什么要选择用人命去填这个窟窿?
“司令,根据昨天炮兵发来的电报,预测炮兵将会在午后抵达战场。”蔡锷回应道。
这次是他们的情报不准确,所以没有得知日军在平壤内竟然还有大规模的火炮部队,但是这也不能去怪侦察兵,毕竟平壤外围有数万日军围着呢,别说是侦察兵了,就是特种部队来了,也很难混进去的。
“給王奇发电报,午饭前若是炮兵团到不了战斗位置,老子就是拼着脱了这身军装也要弄他……”
354:炮兵来了
“团长!司令刚刚发电命令我们午饭之前必须赶到战斗位置,否则拼着脱下这身军装也要搞死你……”电报兵的脸色有些异样,但这封电报的确就是这么说的,作为一名电报兵,特别是在面对这种事关重大的任务命令的时候,那是一个字都不能错的。
虽说最后一句话跟任务并没有什么关系,可实际上这也等于是司令员曹锟对他们炮兵团下达的最后通牒。
能够让一个司令员拼着脱下军装也要搞死一个团长,这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秘密?或者说,最后一句话就是在告诉王奇,要么午饭之前赶到战场,要么就等着被他搞死。
王奇深深的皱着眉头,看着无论怎么努力,可就是无法提起速度的部队,心中很是着急:“告诉司令,午饭前炮团若是赶不到战场,不用他动手,我自己解决。”
王奇,中京人,也就是未来的首都,王奇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不过已经回家好些年了。
二十三岁,炮兵部队最年轻的团长,出身步兵,从军四年,1901年低加入当时的汉军,1902年因功被晋升为少尉排长,参加过收复湖北、湖南的战役,当时在湖北的时候,王奇所在的部队遇到了清军的顽抗阻击。
最终部队缴获了一门老式火炮,但是却没有人会使用,王奇就自己摸索着试了下,结果几发炮弹过去之后,王奇很快的便找到了诀窍。
于是乎,由王奇操纵的火炮,为当时的汉军攻城部队提供了强大而又精准的火力支援,据当时的部队主官的战斗总结,如果不是王奇操纵的那门火炮摧毁了数个敌军重要的据点,汉军很有可能会在攻击这几处据点的时候丢下数百具尸体。
部队主官的战斗总结很快的便传到了上面,时任炮兵总司令的段祺瑞,也就是现在的炮兵总司令,无意间发现了这份战斗总结,觉得王奇是个不错的炮兵苗子,于是便申请将王奇调入了炮兵部队。
来到炮兵部队之后,王奇很快的便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一门全新的火炮,往往只需要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能够彻底的摸准它的脾气,由王奇负责的火炮,在训练考核中的命中率竟然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
这个数据放在后世的确是有些低了,但是必须要考虑到现在与后世之间的装备差距,首先,就从火炮说起,这时代的火炮精准度是没办法跟后世相比的。
其次,现在的火炮瞄准系统……好吧,其实压根就没有瞄准系统,全靠炮长目测定位,测算数据,然后炮手在根据炮长的命令调整射击诸元,所以,一门火炮打的准不准,全看炮长测算的准不准。
在这种情况下,炮兵的命中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在整个炮兵部队里一双手就能数的过来。
炮兵部队计算命中率并不是说一次让你打几发炮弹,然后再去计算的,而是自打你进入炮兵部队以来,打出去的第一颗炮弹到现在为止,所有炮弹总和计算成一百,然后在根据命中率和失误率计算出百分比。
像炮兵部队里现在一些技术比较牛的老炮兵,他们的数据有些也很难看。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刚当炮兵的时候命中率太差,结果影响了现在的成绩,不过这也没办法,全军都是这么计算的,而命中率只是炮兵司令部对一个炮组考核的一个标准,真到了部队里的话,一般参考的都是近一年内的成绩的。
而王奇的总数据就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全军最优秀的几个炮长之一,由此可知,王奇的个人业务水平到底有多高。
“命令一营轻装上阵,放下一切不重要的物资,全营加速前进,中午之前,必须抵达战场。”很快,王奇便作出了决定。
炮兵团是个比较复杂的作战部队,其内部的兵种划分又是比较的严格,相比较于步兵作战部队而言,炮兵部队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队。
一个炮兵团的标准配备是四个营,两千六百余人,其中两个营装备火炮,一个营配备了二十四门37毫米步兵炮,每个炮组标准配置是一名炮长,一名主炮手,一名副炮手,一名装填手兼第二副炮手和一名装填手,共五人。
二十四门炮所需要的炮组人数为一百二十人,其中每四门炮为一个小队,设小队长一人,全营一共六个小队,三个小队为一个中队,配备中队长一人,副队长一人,两个中队为一营,设营部,营长一人,副营长一人,作战参谋长一人,副参谋长一人,参谋一人,通讯兵三人。
所以,一个炮兵营的战斗部队总人数为一百三十八人。
而一个炮兵营的正规编制是五百人整,那么余下的三百六十二人,分为两个连,每个连对应一个炮兵中队,他们要负责运输各自所需要的炮弹和其他物资等等,基本上就是两个后勤兵服务一名炮兵。
所配备的37毫米步兵跑,战斗全重91kg,炮管长度1050毫米,最大射程4800米,炮口初速460米每秒,采用高爆弹药。
这样一门小炮,配备五名炮手未免有些大题小做,甚至连炮兵总司令段祺瑞都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甚至段祺瑞更倾向于将增添一名炮手,使一个炮组有六名炮手,但是这六名炮手则分为两个小组,也就是说,两个小组共同操作一门火炮。
这样的话,等他们有足够的火炮的时候,便可以立即将炮兵部队成倍的扩充,且短时间内具备战斗力。
段祺瑞的想法固然有道理,但王思锐却是不肯同意,坚决的要以五名炮手为一个炮组,而另一个炮营装备的75毫米口径步兵炮的配置就更加恐怖了,一个炮组整整八个人,八个人都够操作一门重炮了。
但是王思锐心里面却很清楚,37毫米的步兵炮只是权宜之计,等到帝国有足够的能力生产更大口径火炮的时候,这批37毫米的步兵炮绝对是第一个要淘汰掉的东西,所以,这些炮组,其实是在为以后准备的。
而另一个炮组一共配备了16门75毫米步兵炮,同样采用了高爆弹药,不过多了一种高爆破碎弹,主要用于攻击敌方步兵,在炮弹的内部加入了五十颗细小的铅珠。
另外的两个营是炮团警卫营,每个营有八百余人,是按照正常的步兵营组建的,每个营配备了八挺重机枪,八门60迫击炮,火力很迅猛,这样的配置,让炮兵团有了可以独自作战的能力,能够彻底的解放步兵部队,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之中。
王奇刚刚从炮兵预备役被调往了东北,并且升任了团长,不过他手下的部队却只有两个营的人数,来到东北之后,王奇立即着手招收了部分新兵,又从步兵预备役那里借了半个营的士兵,这才勉强的将炮团给搭建了起来。
事实上,在接到军队调动的命令的时候,王奇的部队正在距离奉天不远的地方进行训练,接到命令之后,王奇便率部马不停蹄的朝着朝鲜赶来。
因为自身移动能力较差,加上步兵推进速度过快,所以才造成了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
炮兵出发的时间最早,但路程也是最远的,尽管一路上马不停蹄,每天天还没亮就开始赶路,到了天黑以后还要点着火把在走一段路,这才刚刚快要追上大部队,没曾想转眼间大部队又将他们甩到了身后。
全团一起加速前进,那显然是不可能的,75炮兵营根本就提不起来速度,整个炮营只有八匹驮马,可是炮营却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