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老师的一番入情入理的活,把家长说得心服口服。
像这位家长那样管教孩子的,并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做父母的,绝大多
数对孩子要求严格,管教得也很严格,不放任自流,不偏私,不护短,发现
问题就严加管教。这当然很好。但是,也确有一些家长所采用的教育方式方
法不大文明,简单粗暴,甚至是野蛮的。一发现孩子的问题,就火冒三丈,
嘴里不干不净地骂,有的还拳脚相加。像这样进行管教,家长的训斥,孩子
没有记住;家长的意图,孩子没有理解。可家长非常具体、形象、生动的所
作所为,孩子却学会了。
不是有这样一个笑话吗:一位父亲发现孩子欺负了小朋友,非常气愤,
把孩子揪过来就打,边打边大声训斥说:“你这么小小的年纪。就欺负人,
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我看你以后还打不打人!”孩子被打得哇哇哭叫:“爸
爸,你饶了我吧,以后我再也不打人了!”父亲看儿子有悔改之意,就停止
不打了。最后,那孩子抹着眼泪又说了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我现在不
打了,等我长大当了爸爸再打。”孩子为什么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呢?很值
得做父母的深思。还不就是那位做爸爸的给孩子做出了样子:他一边严惩孩
子,不许孩子再打别人;可他是怎么做的呢?毫无顾忌地在打着自己的孩子。
孩子从父亲的言行举止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小孩子不能打小孩子,但
大人可以打小孩子。
恐怕任何这样教育孩子的家长,都没有想到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从这里,
家长们应当明白一个教育孩子的道理:家长对孩子进行管教,其教育的作用
和效果,不见得体现在教育者的目的和动机上,而往往是体现在教育的过程
和具体的教育手段、措施上。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措施,非常具体、形象、
生动,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因素。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由于他们思维的具
体形象性,模仿能力又相当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作
为榜样效法,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概莫能外。
当然,家长采用不文明的教育手段、措施管教孩子,一般都不是有意做
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学的。可家长虽“无意”,孩子却“有心”。家长越
是无意的言行举止,孩子就越是容易模仿。要知道,孩子在许多的行为举止
上,都是无意识地模仿了家长,养成了一些很牢固的行为习惯。事情往往就
是这么怪:你有意识地去教他,他不见得要跟你学;而你没有打算要他学,
他却学了,而且学得还非常的“好”。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也有人
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中国古人也曾说过:“若知其母视其子。”从
孩子身上的行为习惯,就可以判断他的家长是什么样子。现实生活中,我们
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好打人,他的家长很可能也好打他;孩子好骂人,
他的家长很可能也是如此。相反,也是这样:孩子懂得文明礼貌,家长一般
也是很有文化修养的;孩子对人热情友好,家长一般对人也是友好热情的。
家长不见得都是有意识地这样教的。
家长管教孩子,纠正孩子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家长的教育手段,也应当
文明。也就是说,对孩子进行文明教育,要靠文明的教育手段来实现。靠不
文明的教育手段去纠正孩子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往往会事与愿违。
由学生离家出走引起的思考——谈实行开放的家庭教育
近些年来,学生离家出走的现象屡有发生,而且是呈上升的趋势。孩子
不辞而别,离家出走,闹得家无宁日,校无宁日,给社会也平添许多麻烦。
要是学生能平安而归,那只是虚惊一场;万一发生不测,家长可要后悔一辈
子。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希望设法减少以至杜绝学生离家出走的现象。
学生离家出走。当然和学生自身有直接关系。从各种传播媒介报导的情
况看,离家出走的孩子,其中有小学生,也有高中生。但绝大多数或者说基
本上是初中学生。仅这一点,就充分表明离家出走和初中学生的较为特殊的
年龄特征有直接关系。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年龄阶段。前章已经介
绍,这一时期的孩子,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
由于年龄特征的驱使,孩子从小学到初中,虽然只是升高了一个年级,
但他们对家长和家庭的态度,却在发生着令人吃惊的变化。小学阶段,孩子
们的独立意识和能力都还比较差,依赖性强,对家长和家庭都很依恋,视家
长为可靠的保护音,视家庭为安全的“避风港”;而进入中学以后,对家长
和家庭的依赖性与依恋程度则逐步减弱,厌烦家长教育和管理的情绪日增,
视家庭为限制他们自由的“城堡”。
而家长呢,有许多人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初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对
这种变化很不适应。孩子越是要摆脱家长的管束,家长就越是下放心,生怕
孩子有什么越轨行为。于是,管束就越发严格。这样,孩子就更加反感,摆
脱家长管束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心理上也确有致命的弱点,诸如感情脆弱,经
受不住什么打击,情绪不稳定,易怒好冲动,好走极端,行为莽撞,容易在
一气之下采取贸然行动,且不考虑后果。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一旦遇上不顺
心的事,就很有可能采取离家出走的举动,以示反抗,以求解脱。
孩子离家出走,自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孩子本身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不论因为什么具体原因,擅自高家出走,是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不负
责任的一种表现,是错误的。不管你有多么充分的理由,我们也不能赞成离
家出走。不管与家长有多么尖锐的矛盾,也不能采取这种举动。这是不成熟
的表现,是回避矛盾。企图用这种举动来要挟和反抗家长,这是愚蠢的。
离家出走,孩子自己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减少或避免学生离家出走
的现象,是需要进行教育。但是,近些年未,学生离家出走的现象不断发生,
并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这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它深刻的家庭和社会原
因。
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现象,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独有,自古以来就不断
发生,有的是为摆脱不满意的婚姻枷锁而出走,有的是冲破家庭束缚投奔革
命而出走,等等。那些青少年离家出走,差不多都是因为家庭束缚他们的自
由、阻碍他们理想的实现。他们的举动应当给予肯定。
那么,今天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现象,应当如何评价呢?过去的家庭是封
建家长制的家庭,对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束缚他们的“牢笼”,有志青少
年理应冲破,飞出“牢笼”。那么,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新社会,今天的家庭
是新家庭,为什么有的孩子还要离家出走呢?
当然,孩子之所以高家出走,一般都有不同的家庭原因,诸如,有的是
由于什么过失被家长打骂,有的是因为学习问题感到压力,有的是受到“家
庭战争”的烦扰,有的是受家长的歧视虐待。。这些都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
原因。要都是因为这些具体的原因而出走容易理解,也不难解决。孩子一不
辞而别,家长什么都明白了,就会主动检查、纠正自己的过错。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学生离家出走,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家
庭原因。孩子在家里也不是不听话,在学校也不是差生。有的孩子在家长和
教师眼里,还是很优秀的学生。孩子突然离家出走,不仅教师不知道是什么
原因,就连家长也感到莫明其妙,甚至孩子自己也说不清楚。想来想去,觉
得大概是由于“每天就是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上课、做作业、考
试,循环往复。没完没了,太单调,太枯燥,太乏味,太没劲了,就想出去
散散心”,如此而已。
因为这种似是而非的原因而出走,似乎使人感到不可思议。然而,恰恰
是因为不可思议,才更值得我们深思。
人们常说:“家庭是安乐窝,是避风港”,它能满足家庭成员的种种需
要。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在经济和生活上尚不能完全自
立,他们是须臾离不开家庭、父母的。他们之所以离家出走,看来家庭、父
母不能满足他们的某种需要,侵害了他们的某种权利,阻碍他们实现自己的
某种追求和理想,因此,要离开它。
我无意鼓动孩子们离家出走。我只是希望广大做父母的,应当从现在我
们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方面找找原因,以求尽可能减少或杜绝学生离家出
走的现象。
家庭是一种较为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特别是中国的家庭,尤为封闭。
中国过去的家庭建筑,例如北方的“四合院”,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的家庭
建筑:高高的围墙,大大的屋顶,大门内外的“影壁墙”,把个家庭围得严
严实实,使家庭与外界相隔绝。这种建筑形式,从文化模式的角度,生动、
形象而且逼真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形式和生产方式,使得家庭与家庭之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
来”。传统的家庭教育就是在这种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
当今社会,家庭虽然已是新型的家庭,社会的信息化对封闭的家庭进行
了冲击。但是,家庭生活的封闭状态,并没有彻底打破。家长对子女的管理
和教育,仍旧是封闭型的。在过去,整个社会是封闭的,家庭生活封闭性尚
可以保持。而在今天,整个社会是开放的,这就与传统的封闭式的家庭生活,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大量的社会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学生,色彩斑斓
的外部世界和沸腾的社会生活,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他们很想到外
边闯一闯,一试身手,体验体验所向往的社会生活。封闭的家庭,就像是“城
堡”,而开放的社会生活,就像是对“城堡”形成了一种“围困”状态。生
活在被“围困”的“城堡”里的青少年,在社会生活的“挡不住”的诱惑下,
时刻都想“冲”出来。从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看,一般都很少独立外出过,
其中绝大多数孩子从出生的时候起,一直到中学,就从未离开过家庭、父母。
社会生活对这些孩子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他们从未亲身体验过离仟家庭、父
母的独立生活究竟是什么滋味。而那些没有离家出走的学生,绝大多数却曾
经有过离开家庭、父母独立生活的经历,比如走亲戚、旅游等,他们体验过
独立生活的艰难,也深知自己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即或是在家庭
生活中有不顺心的事,他们也不会贸然采取离家出走的举动。从这一点上看,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封闭性,与社会生活的开放化之间所形成的强烈反
差,是促成学生离家出走的重要社会原因。
所以,我认为要减少以至杜绝学生离家出走的现象,除了对学生加强教
育和管理以外,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更换脑筋,转变教育观念,使家庭生活和
家庭教育由“封闭型”转化为“开放型”。
开放型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沟通,要让孩子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利用节假日,创造条件和机会,支持孩子进入社会生活,亲身体
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得到锻炼,增长才干。不要总
是把孩子扰在身边,关在家门内,像“笼中鸟”那样生活。打开家庭“城堡”
的大门,使家庭内外相沟通,这样就大大缩小了开放了的社会和封闭的家庭
生活之间的反差,缓解了孩子与家庭的对立情绪,离家出走的现象自然会减
少。
第二、家长要主动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扉是向
父母敞开着的,在父母面前喜怒哀乐暴露无疑,有什么话都愿意跟父母讲,
有什么事都愿意让父母知道,“透明度”很高;初中阶段的孩子则不同,心
理上的闭锁性日渐增强,有话不愿跟父母讲,有事不愿让父母知道,很少主
动向家长暴露思想。家长要主动了解,而不要主观猜度;要了解他们所思所
想所疑所惑,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不要武断专横。家长和孩子相互了解、
理解,思想沟通了,共同语言多了,矛盾冲突自然会减少。
第三,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要实行民主。所谓民主,至少有三层含义:
一是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个性,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