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要实行民主。所谓民主,至少有三层含义:
一是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个性,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或附属品;要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用文明的方式管教他们,不能总是居高临下,不能
态度野蛮粗暴。二是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尊重
他们的意见和选择,家长不能独断专行。三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
接受孩子的教育,实行双向的家庭教育,而不是单向的家庭教育。这样,自
然会缓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学生离家出走,这本身确实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但它却能够促使我
们对目前家庭教育的反思,促进家庭教育的改善。希望做父母的头脑能在学
生的“离家出走”中变得清醒些。

你给儿子叠被窝、擦皮鞋吗?——谈爱应是有理智的

前苏联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叫马卡连柯。他付家庭教育颇有研究,在国
内外部有很大的影响。

有一次,一对中年夫妇找到马卡连柯,请教如何教育他们上们中的独生
儿子的问题。孩子的父亲满面愁容,详详细细地向马卡连柯介绍他的家庭和
他的儿子的情况:

“我们夫妇二人都是苏联共产党员,是社会活动家。我是工程师,她是


教育家。我们的儿子过去很好,可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对付他了。母亲要是骂
他一顿。他就从家里跑掉了,东西也丢了。他现在根本不听我们的话,不服
从我们的管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平时都在很用心地教育他,在生活上
照顾他、关心他。我们家的条件也不错,他自己单独住着一间房子,玩具永
远是要多少有多少。我们给他买鞋子、做衣服。使他享受到一切的欢乐。现在,
他已经有15 岁了,要看电影,就看电影;要看戏,就看戏:要自行车,就买
自行车。。我们对他有求必应,设法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可他却不听从我们
的管教。你看,我们都是正常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不良的遗传,我们在生活
上也没有一点儿对不住他的地方。为什么我们的儿子变得那么坏呢?”

是啊,像那位父亲说的那样,儿子的物质生活条件是非常的优裕,父母
对他的生活也是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他为什么
就不听从父母的管教呢?这真是让他的父母不明白。

马卡连柯听了那位父亲的述说,没有立即发表什么看法,而是又向那对
夫妇提出了两个很有趣的问题。他先问那位母亲:“请问,您平时给儿子叠
被窝吗?经常叠吗?”

“经常叠。”母亲回答说。

“您的儿子已经有15 岁了,您没有想到过应该让他自己叠被窝吗?”马
卡连柯进一步问。

“没有。”

马卡连柯又试着向那父亲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您平时给儿子擦皮
鞋吗?”

“擦呀。”父亲未假思索他说,“天天擦。从小到现在,都是我给他擦。”

听完夫妇二人的回答,马卡连柯幽默地对那对夫妇说:

“再见吧,你们的儿子究竟为什么不听从你们的管教,你们别再去问任
何人了。请你们坐在马路边上的无论哪一张安静的椅子上,认真地反省一下:
你们究竟都给你们的儿子做了些什么?请你们们心自问,这究竟是谁的过错
才使你们的儿子变成了这个样子?我想,你们一定能自己找到问题的原因和
改正儿子毛病的办法。”

当然,他们的儿子的变化,和他的年龄特征也是有关系的。15 岁,进入
青春发育期,独立意识增强了,强烈地要求摆脱父母的管束。那个儿子不像
过去那样顺从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方面的原因。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
他们在对待儿子的态度上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儿子的地位摆得太高了,
太不恰当了。他们是把惟一的儿子摆在了家庭生活中的特殊的地位上,使之
成为他们夫妇关注的中心人物。儿子成为”一家之主”,可以为所欲为,家
长是有求必应。儿子和父母之间,就像是“君臣”关系、“主仆”关系,父
母给他擦皮鞋、叠被窝,听从儿子的支配、使唤,整天围着儿了团团转。

事情是明摆着的:“君”能服从“臣”的管束吗?“主”能听从“仆”
的教导吗?我们知道,存在决定意识。儿子生活在特殊的地位上,必然会产
生特殊化的思想。社会上的“特等公民”常常是不顾法律的约束,家庭里的
“特等公民”,当然也是不允许家长管束的。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从父母自己做起。

把孩子的地位摆得过高,过于特殊,这是独生子女家庭很容易出现的问
题。因为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人自然十分珍视这“绝无仅有”的一个。
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全都系在这孩子身上。他(她)喜,全家人则喜;他(她)


忧,全家人则忧。全家人都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为乐,以为孩子服务而欣
慰,以听从孩子的支配、调遣为荣耀。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孩子难免产生
“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会变得骄做、冷酷、蛮横、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家长对孩子无原则的恭维,不会换来孩子对家长爱戴和尊敬的回报,只能造
就骄横霸道、冷酷无情的“暴君”。

不仅在外国,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河南省原阳县,曾经发生过一起
母亲被亲生儿子活活气死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死者结婚当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个宝贝儿子,能有不爱之
理!她一心扑在儿子身上,其他的啥也不管。儿子是在她的怀里长大的,多
少年来,她夜里都是合衣而睡,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她娇惯溺爱儿子,儿子
又馋又懒、不好好上学,不求上进,学习成绩很差。妈妈不说她的儿子不好
好学习,反怨学校教学质量差,便不借代价送儿子到县师范子弟小学校住读。
因学校离家远,不能天天看见儿子,当妈妈的不知道为想儿子流过多少次眼
泪。每逢儿子回家,妈妈还是搂着都上了小学的儿子睡觉。

平时,夫妇二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把好吃的东西部留给儿子吃。但
儿子深知自己的身价和地位,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沾染了许多坏习惯、
坏毛病,抽烟、酗酒、打架、旷课。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想管教,妈妈却
阻拦说:“树大自然直。我们就这么一个独苗苗,你别管!”

母亲的袒护、纵容,使儿子更加肆无忌惮。一次,因为儿子旷课,妈妈
说了他两句,这下可惹恼了那已经被惯得不像样子的儿子。正在床上睡懒党
的儿子,翻身下床,指着妈妈的鼻子臭骂了一顿。这还不解气,又疯狂地砸
坏了家里的收音机和其他的家具,弄得家里是一塌糊涂。

母亲在儿子身上花了那么大的心血,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做出了那么
大的牺牲,实指望儿子长大成材。现在看来,她的一切美好愿望都化为泡影,
她万念俱灰,不由得泪如雨注。第二天下午,便绝望地服毒身亡。

母亲自杀后,邻居找到正在外面玩耍的儿子,还怕他听说母亲自杀了会
难过,谎称他母亲病了,要他回家看看。孰料,她那儿了却恶狠狼他说:“她
病了?死了才好呢!我不回家!”他父亲又找到他,说:“你母亲生你的气,
喝毒药自杀了。你可闯了大祸呀!”儿子听了,不仅不着急,反而把眼睛一
瞪,声嘶力竭地吼道:“你罗嗦个啥?想死,你也去死,把你们一块埋了算
啦!”

这个从生下来就被父母供奉着的“小皇帝”,竟是这样的绝情,对待生
养他的父母竟是这样的凶残,连牲口都不如,实在是令人发指!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爱应该是有理智的,
有节制的。如果失去了理智,没有节制,使父母之爱任意泛滥,超过了有益
的限度,这就变成了溺爱。其结果,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家长们要认
真吸取这种教训,切不可重蹈他们的覆辙。

“护短终短”——谈不要护短

有一些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像一朵花似的,是十全十美,成天赞
不绝口,逢人便夸个不停;明明是孩子的缺点和毛病,却是视而不见,充耳
不闻,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有时老师、邻居给指出来,父母不仅不管,反
而替孩子遮遮掩掩。这些做父母的,自以为是在爱孩子,其实恰恰是在害孩


子。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有所长,也有所
短。孩子有优点、长处,也有缺点短处。对孩子应当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优
点和长处要给以充分肯定,有进步,或做了好事,要及时给以表扬或奖励,
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但孩子确有缺点和短处,也要正视,给以批评教育,
促其纠正。缺点和短处克服了,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也有利于发扬优点和长
处。对孩子的缺点和短处,漠然置之,不管不教,就等于默许。缺点和短处
克服不了,就不能进步,优点和长处也保持不住。假如是有意替孩子掩饰缺
点和短处,孩子就会以非为是,有恃无恐,肆意放任,实际上就是助长他们
的缺点和短处,弄不好将来会酿成大错。如俗话所说:“小洞不补,大洞吃
苦。”

有一对夫妇,五个孩子中只有一个男孩。常言说:物以稀为贵。这对夫
妇又到中年,自然非常疼爱这“惟一”的男孩,谁也不许管,任其为所欲为。
他从小就被父母娇生惯养,百般袒护,养成了很多的坏习惯,谁要是一管,
父母就跟谁急。他经常欺负他的姐姐们,姐姐们要是反抗,他就跟姐姐们打
架。姐姐们向父母告状,父母从来都是站在男孩一边,极力袒护、包庇。久
而久之,那男孩就养成了专横跋扈、横行霸道、肆无忌惮、无恶不作的毛病。
孩子上了学,经常无故旷课,还经常欺负同学,老师批评他,他就跟老师顶
撞;同学向老师反映他欺负人,他就变本加厉地欺负同学。老师实在没有办
法,就找到他的家长反映情况,家长不但不管,反而说老师偏向别的同学,
怪老师不公平。就这样,那孩子加入了流氓团伙,由于打群架被送去劳动教
养。

像这样的教训,我们古时候就有。据《颜氏家训》一书记载,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梁朝,有一个学生,聪敏有才,为父所宠爱,对他很少进行管教。
儿子要是说对了一句话,做对了一件事,父亲就逢人便夸,到处张扬;而要
是做了错事,做了坏事,父亲就极力掩盖,替儿子百般辩解,指望儿子能“偷
偷地改正”。由于父亲的娇宠、放任、袒护、姑息,儿子不认为自己身上的
毛病是毛病,反而“以非为是”,把错误视为正确,渐渐养成了骄横无理、
肆无忌惮的毛病。长大以后,由于出口伤人,结果惨遭别人的陷害。这种教
训是十分惨痛的。

古人说“慈母有败子,严家无悍虏。”是说父母对孩子娇惯溺爱、袒护
姑息,就会养成败家之子;而家法比较严格的家庭里,就下会出现不服管教
的孩子。我们的古人中,有许多有见地的父母,他们对孩子从不护短,发现
了问题和毛病,就严加管教。不仅对小孩子严加管教,就是已经长大成人的
子女,也从来不放任、姑息。比如,还是在梁朝,车骑大将军王僧辩的母亲
魏夫人,“性甚严正”,从儿子小时候就要求、管教得特别严格,毫不娇惯
溺爱。以至儿子王僧辩“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的时候,其母魏夫人只要
看到他在执行公务中有过错,感到稍有不如意,就拿拐杖打他。因此,王僧
辩“能成其勋业”,很有作为,受到人们的称赞。当然,父母为了体现严格
而打自己的子女,这种管教方式方法不能提倡。但对子女的过错、问题不放
任、不掩盖,能严加管教,这种教养态度还是值得称道的。

做父母的必须明白,扫帚不到,灰尘照例是不会自己跑掉的。孩子若有
缺点和短处,那是客观存在的,“护”是护不住、护不掉的。有缺点是越“护”
越大。有短处是越“护”越短。就像古人所说“护短终短”。


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倒是不护短,可就是不乐意接受别人反映自己孩
子的问题和毛病。孩子有问题和毛病,自己亲自发现了,还相信;要是别人
反映,就不大相信。还有个别家长,总以为别人反映自己孩子的问题和毛病,
是跟自己“过不去”,是“吹毛求疵”。所以,当听到别人反映自己孩子的
问题和毛病的时候,不但不感谢人家,反而对此很反感。

记得鲁迅先生在《琐记》一文中,曾经记述过他幼年时遇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