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李恪想到这里就开始兴奋了!他立马离开了阿史那云的阁楼,开始跟突利写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突利绝对会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
第四百五十六章怀孕了
第四百五十六章怀孕了
第五卷第四百五十七章学院建成
俗语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李恪不但有钱还有权呢?
所以,三所学院在六月十五日这天竣工。
现在,剩下的就是招收学员的问题。
对于学院的师资力量,汉学院有董伯仁和李淳风、王绩和谢偃负责,自然不会差到那里去,而医学院有孙思邈负责,以他的医学成就和身名,他召集的那些讲师也在能力上也不成问题,而对于李恪掌管的陆军学院,除了突利送来是十名突厥的箭术和骑术教官,再加上王中长这个黑旗营都统兼职的格斗教官外,就剩下李恪一个校长。
对于陆军学院,李恪没有设院长一职,而是将管理者的名称定为校长。
恩,校长,陆军学院的校长,李恪觉得这个称呼绝对不错。
而且,他还在校规中明确规定,凡在学院之内的学员,见到自己时不必称呼殿下,称呼校长就行。
为此称呼,李恪还意淫了好半天。
他觉得当陆军学院的这些学生毕业,将他们安排到大唐的各军之中,那将会起到什么样大的作用呢?
那不就意味着他的弟子将广布天下了吗?
学院建成之后,李恪和董伯仁,李淳风、王绩和谢偃还有孙思邈等学院的高层开始商议怎么向大唐整个州县招收学员的问题。
怎么样才能招收到学院,李恪对这个问题一点都不担心。毕竟,学员一旦进入了三所学院,他们的日常开资就想免费,这是很多中等之家最为乐意看到的结果。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所需要的招收标准都很高,即便是陆军学院的招收,对学员的要求也要读书识字的人,而不是一味的有蛮力的莽夫。
所以,这才是众人讨论的问题所在。
汉学院主张招收精英弟子加以培养,这样才能到达开设汉学院的目的。
而作为中医学院的孙思邈,他认为识字的一方面,但即便没有识字,那些有天赋,肯于吃苦的学员也可以录取。
所以,讨论的结论就确定在了这两个问题上。
“老朽还是那句话,我们在召集学员的时候,不能只看学员学识,还要看他们的品德和思想。”孙思邈严厉的说道,“在医学方面,学识和医术不重要,最重的是一个人的品德,没有良好的品德,即便是他的学识和医术再怎么高超,他肯定也会心术不正,肯定会用学到医术去害人,而不是去救人。”
“孙院长这句话老夫也很赞同!”董伯仁开口说道,“学院的第一批学员,他们的言行会关系到学院今后的名声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宁缺毋滥。”
李恪微微点头,他觉得孙思邈和董伯仁两人提出的问题都很重要。一个人再怎么有学识,思想品德不好,心术不正,那他将领绝对不会是一个好医生,一个好官员,一个好军人。而且,学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想要让世人肯定,学院中的学员的言行举止尤为重要,这点不能不重视。
“我的意见是,我们在学院召集学院的过程中,而已通过像州县的官府了解他们的为人处世还有品行问题,只要他们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再让他参加入院的考试不迟,要是他的品行出问题了,那么直接在入院考试的时候取消他的资格,这样就会杜绝一些品行不端,道德不良的学员混入学院。”李淳风说道。
“这倒是个好主意,可就是怕当地官府对这些人的品行也不了解,谎报或者瞒报,那到时候还是出问题啊!”王绩倒是很赞同李淳风的建议,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是啊!”谢偃也开口说道,“官府也不是事事都通啊!再说这么短的时间内也难免会出现漏洞啊!”
“为今之计也只能这么办!”李恪也觉得时间短促,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在学院里设立一个部分,专门负责管理学员的思想品行问题,只要发现问题,就必须教导学院改正,他要是不改正的话,我们学院就有权开除这样的学院,用不录取!”
“殿下的这个办法不错!就应该这样!”董伯仁支持道。
“我也认为殿下的办法可行!”李淳风道。
然后,众人都觉得李恪的建议不错。
所以,三所学院都认为建立这么一个机构很有必要。
然后,所以的院方高层继续讨论学院的人数和入院的要求等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很不一致。
而李恪也没有办法统一大家的意见。
所以,在这些问题上,众人讨论时的情绪很激昂,很亢奋!
最终,经过多方的讨论决定,三所学院从七月份开始向大唐所有的州县召集学员。所有的学员在太原集合,等到八月十五号开始进行入学考试,考试的成绩将会在八月二十五公布,九月初一开始正是开学。
三所学院的名额确定为,汉学院第一批学院招收八百人,北院四百,南院四百。中医学院招收三百名学院,陆军学院招收四百名学院。三所学院总共可招收学院一千五百名。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招收第一批就招收将近一千五百名,那要是到第三期和第四期呢?那绝对上六七千人,这数字可以说的达到了大唐读书人之中不少比例啊!要是学院真这么一直持续的开办下去,没准大唐一半的读书人都要出自这三所学院。
会议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才讨论完成,大家对讨论的结果很满意。而且,李恪也提出了三所学院综合成立一个学员招生处,这个建议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大家都认为有一个统一的协调各学院学员问题的机构的话,会让学院的招生工作更加有利。
而李恪有建议这个结构将归于并州刺史府管辖,众人对李恪的这个提议也没有异议。
毕竟,要涉及管理和跟各州县打交道,这可是官场上的问题,不是一个他们能解决的问题。而将这个问题交给刺史府那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这一次的讨论对今后学院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等到所有的问题被确定了下来,众人离开之后,李恪便命令狄知逊开始筹备学员招生处,开始准备三所学院第一批学员的招生工作。
第四百五十七章学院建成
第四百五十七章学院建成
第五卷第四百五十八章八方名动
太原府,皇家陆军学院、皇家中医学院和皇家汉学院开始面向大唐所有州县召集学院,年龄在限制在十三至十七岁之间。(。)
当这一消息通过并州刺史府传送到大唐各州县时,整个大唐一片哗然,所有的士子开始潮水一般的涌向了太原。
顿时间,形成了八方名动的局面。
而并州刺史府也趁机发出了三所学院招聘教员的榜单,这让不少隐居的学者和大儒们心动不已。
毕竟,这三所学院可是代表李氏皇族的学院,要在这里授课,那可是一种荣誉,在这里教出来的学生,那绝对是天子门生啊!
所以,一时之间,太原城成了大唐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整个大唐的士子和学者还有大儒都开始想太原府而来。
当从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的阁楼出来心情还很不错的李恪从鹰卫的口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自己也大吃了一惊,他实在是没有想到,三所学院的招生会造成这么大的轰动,会达到名动八方的效果。
“你立马将这个问题汇报给刺史府,让他们做好太原城的安全工作。还有,学员和教员的接待工作一定不能马虎大意。”李恪对身边的鹰卫命令道。
“诺”鹰卫离开。
李恪心里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没有想到效果会这么好,让天下百姓都知道了三所学院,让天下的读书人都为能够入这三所学院而荣。
忧的是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枪打出头的道理李恪自然清楚,即便李世民不怎么在意这个问题,但长孙无忌和李泰就会无动于衷吗?
所以,李恪觉得来太原的人数太多,要管理不慎,还真会出什么大问题不可。
这样损害的可是三所学院的名誉,太原府的声誉,还有他北王府的面子。
因此,李恪立即吩咐朱童密切注意这次招生的动向,不要漏掉一个可疑的人物。而且,李恪给刺史府下达了两个命令:第一,让刺史府全力以赴这次的招生工作;第二,让刺史府衙门管理好太原城的治安问题,不要因为太原城的招生工作,致使来到太原的人多就发生必要的麻烦和冲突。
对于李恪的这两个命令,刺史府自然会认真执行!
其实,以李恪并州大都督的职务,他根本就没有权限插手政务,根本不可能下令给刺史府和太原府。但是,李恪现在的身份是北府兵马大总管,管辖整个北府的兵马,在这里说的话,李恪依然没有权限插手政务。可就因为李恪的北府的统帅,北国之王。所以,即便是北府管辖范围的任何州县,只要李恪相管,没有敢说不字。
所以,李恪才会这么从容的下令而不用商量的口吻。
而对于李恪的命令,李言觉得很有必要。
作为世家大族出身的他,自然清楚这次招生,文人士子们和学者来太原。但他更加清楚,这些当中寒门到底有多少,豪门到底有多少人!
所以,当天下所以的豪门子弟都来太原府,而那些豪门子弟都是惹事的主,将他们齐聚到太原府,那不惹事才怪呢?
而且,他们惹事了,他们背后的就是各大世家,这才的最麻烦的事情。
因此,李言也不得不重视!
在下完命令之后,李恪开始召集三所学院的领导层,开始商讨具体的考试事宜。
毕竟,这是入院考试,必须要谨慎行事,不能让有心人抓住把柄。
但是问题很严重,那就是教员的奇缺,这会使得阅卷成为一个难题,即便算上了在座的几人和他们几人通过各种渠道召集的数十名教员,但相对于数以万计的考卷,这阅卷的压力也很大。
所以,董伯仁和李淳风等人已经被起初的欣喜之中回过神来开始商议该怎么解决眼前的这个问题。他们现在才清楚,有多少人来了太原府。根据鹰卫的汇报,大概有一万多人的大唐士子们来到了太原,这里面肯定有一些看热闹的,但即便是这样,他们要是凑热闹也要才加入院考试,那你也不能不让。所以,根据李恪的粗略计算,估计这次开始人数大概的七千左右,七千份卷子十天时间阅完,还要评出优秀的,适合入院的学院,这确实的有难度。
所以,当李恪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就连李淳风和袁天罡也是吃惊不已。
他们两个人很清楚,大唐字贞观年间开科举的时候有多少人参见,不过数百人而已。可现在呢?三所学院简单的入院考试就引来了上万人,有数千人参加考试,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呢?两人在听到李恪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不由的相互注视了几眼。
但是,董伯仁和王绩还有谢偃他们心里倒是不怎么吃惊。作为读书人的他们,心里清楚这次三院考试,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的人的重视。那就是两个字“皇家”。在谢偃和王绩等的读书人眼中,士大夫精神依然在,而“皇家”就是士大夫最乐意效忠的人。所以,李恪给三所学院的名字加上“皇家”两个字,就是向世人在表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出自这三所学院的人都会受到重用。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你想皇家学院毕业的人都不能被重用,那这丢人的不就是李氏皇族吗?
所以,因为这些原因,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这么多士子们涌向了太原府。
“那现在该怎么处理呢?我们确实是人少啊!”董伯仁感叹道,涉及到阅卷问题,这个问题就开始变得比较很复杂,你只要一个不慎,别人就会借此发挥说你阅卷不公之类的话,这话说了没事,但要是在利用利用,可能在士子们之中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毁坏了学院的名誉不说,可能会让李恪声誉受损。所以,知道其中利害之处的董伯仁才会表现的这么愁苦不堪。
“恩,几位先生可否能够多召集一些有才学的人加入我们的学院呢?”李恪向众人询问道,他觉得以谢偃和王绩还有董伯仁的资历和威望,他们召集一些有才学,隐居乡间的学者,还是不成问题的。至于李淳风和袁天罡,李恪压根就想过指望他们,特别的袁天罡这个人,每天的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这让李恪很蛋疼。
“老夫倒是还可以再去请几个人出来到学院任职,只是恐怕需要殿下给一个保证啊!”董伯仁想李恪谏言道。
“微臣也可以请几个前来学院任职,但微臣也没有太多的把握!”谢偃也开口说道。
董伯仁和谢偃都开口说道,两人显然是在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