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大传-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在诗中指出:“联盟军主席的袁氏兄弟,心志上都起了变化。弟弟袁术在淮南寿春阴谋称帝,做哥哥的袁绍则在北方刻制金玺,准备拥刘虞称帝,建立新政权。由于连年征战不停,战士们连解开战甲的时间也没有,身上更长满了虱子。在战祸中,不少百姓生命遭受剥夺,满山遍野堆满白骨,千里之地都听不到鸡啼声。幸存的人民,百不余一,凄惨的情景,令人悲痛万分,柔肠可断。”
  确实,在汉末群雄中,曹操是少数较同情“民间疾苦”的军事领袖。说也奇怪,曹操一生的事业成长,和起义的党人有着不可解的机缘。他似乎也是汉末群雄中,最善于处理起义的领袖。曹操关心、同情,以及努力解决起义事件的热情,也使他的事业由危机中起死回生。


第七章 收编青州军 争夺兖州地(1)


  自从袁绍打败了公孙瓒,将冀州的地盘拿定以后,忽然又想起了自己是征讨董卓的盟主。于是,他又派心腹秘密到司徒王允那儿去探听动静。可是王允并没有任何反董卓的举动,相反还成了董卓手下的红人。
  董卓自初平二年,即公元一九一年任了太师一职,地位便在众诸侯王之上了。此后,董卓服饰衣着上,也渐渐出现了皇帝专用的金紫色,坐车也常僭用皇帝的礼仪。而且董卓无心天天去上朝,大臣们有事,直接去太师府去向他请示。这样一来,太师府便俨然如同朝廷了。
  董卓出来,公卿大臣都在他的车马旁拜见他,而他只是傲慢点头,并不还礼。
  董卓看到关东的这些太守、刺史们各人抢各人的地盘,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就一心建造长安。他说:“若大事成了,天下是我的;若大事不成功,我就退隐在这儿,谁也别想进来。”
  他后悔以前听了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的话,不用自己的人,倒用了所谓的天下名士,结果让袁绍、袁术、韩馥、刘岱这些人做了太守,做了刺史。到头来呢,反而以仇报恩,要来讨伐我董卓。他发誓不再吃这样的亏了,要大力提拔自己的人。
  于是,董卓立他兄弟董祀为左将军,侄儿董璜为中军校尉。这两个人与他的女婿牛辅,干儿子吕布,还有李傕、郭汜、张济等都是带兵的,特别受到重用。
  此外,董氏族里的人,能够封侯的都封了侯,连他的小姨太太手里抱着的娃娃也封了侯,还有那个梳着小辫子的小侄女也封为渭阳君。
  董卓把各州郡反对他的人看作无能之辈。他曾经说过:“只有孙坚这小子憨得厉害,你们不可小看他。”现在,孙坚被乱箭射死了,连憨小子那一头也不必担心了,董卓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地睡大觉了。
  郿坞离长安二十五里,董卓经常去那儿,每回离开长安,就把朝廷的事托付给司徒王允。足见他对王允是十分信任的。
  董卓每次出去或回来,公卿大臣总必须去城外迎送。董卓常按胡人和羌人的习惯,在城外搭临时帐篷,大摆酒席,招待大家。吹吹打打,吃吃喝喝,就是半天。
  有一回,正在帐篷宴饮,恰逢北地解来几个俘虏,董卓即令带上来,给公卿大臣们下酒。怎么下酒法呢?董卓命人将俘虏一个个押上来,或剁一只手,或砍一只脚,或割鼻子,或挖眼睛,或削耳朵,或断舌头,再不就是用大锅将其煮了……惨叫声声、鲜血淋淋,文武百官浑身发抖,或掉筷子,或掉羹匙,而董卓却还频频举杯劝酒。
  又有一回,董卓又摆宴席,请公卿大臣喝酒。司徒王允、尚书杨瓒、卫尉张温、司隶校尉黄琬、尚书仆射士孙瑞、尚书郎蔡邕、骑都校尉李肃等要员都在。董卓这时正对卫尉张温很不满意,把他看作眼中钉。正当大家喝着酒,祝董卓太师身体健康的时候,吕布急急走进来,来到董卓耳边,说了那么一句话。大臣们顿时担心起来,怕又有什么祸事临头。
  这时董卓听了吕布的话,笑道:“原来这么回事!”
  随即,脸一沉,喝令将卫尉张温推出去。文武百官吓得心惊肉跳,不知又是哪一河水发了?
  不一会儿,手下人又上来一道菜,原来是个大红食盘,上面摆着张温的人头。
  董卓斟满杯酒,笑着说道:“诸公不必惊慌,张温勾结袁术,有来往信件落在奉先手里,故而斩之,余者并不相干,请开怀畅饮!”
  公卿大臣们只好唯诺以应,而内心却无比惊惶。
  散了席,大臣们各怀惊惧而归,司徒王允回到家中,一闭上眼睛就看见了那个放了张温人头的食盘。他想,应该赶快想办法了,不然,朝廷大臣一个个都将被杀啊!
  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于是密谋诛杀董卓。在这个密谋中,最让他们感到棘手的,并非董卓本人,而是董卓的贴身护卫中郎将吕布。
  吕布乃凉州五原人,擅长骑射,武艺超群,勇力过人。加上他一表人才,对军士颇具魅力。当年董卓与执金吾丁原在洛阳针锋相对时,决定胜负的关键便因属于丁原军团的吕布临阵倒戈,才使董卓顺利地击杀丁原,并合并了丁原的部队,取得京城的控制权。吕布在关键时刻的反叛行为,势必和董卓交换了相当不错的条件,董卓更因此对吕布信任有加。
  迁都长安后,董卓变得日益残暴。但董卓也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被他残害的汉室公卿,一定会找机会报复。为了防备有人行刺,董卓要吕布随侍左右。两人关系密切,情同父子。
  这时董卓万万想不到,主谋讨伐他的竟然会是他最器重的朝官司徒王允。
  王允的行政能力极强,宫廷政变前后,他曾任司徒,但后来被免职。董卓准备迁都长安时,由于工程艰难,便派任对洛阳政府颇熟悉的王允再为司徒,主持迁都大计。王允也曲意奉承董卓,样样照办,表现得非常杰出,因而深得董卓信任。
  董卓的性情变得日益焦虑,紧张而凶暴,早年豪放爽直的个性完全不存在了。他经常动怒,而且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和吕布发生争吵,由于吕布也表现得很强悍,董卓居然拿起手戟,掷向吕布。幸而吕布身手敏捷,及时闪避开了。事后,董卓虽以赏金安抚吕布,而吕布也公开表示歉意,但是两人间的隔阂已经形成。
  加以吕布日夜守卫府邸,慢慢和董卓的一位漂亮侍女私通。那侍女恋着他,他也眷恋那侍女,常常相会在花前月下。但是,那侍女和吕布都深怕董卓发现,脾气变化莫测的董卓若是知道此事,怎么得了?因此吕布心中随时提防着,对董卓的一种敌意也就渐渐生起来,并愈来愈强。吕布由于忧虑过分,有一次竟在梦中为此和董卓冲突,那时他正和侍女如交颈鸳鸯一般,却被董卓发现,董卓又将那手戟朝他刺来,他为了保护那侍女,竟和董卓拼死格斗……虽然他于格斗中醒来,知是一场梦而已,但董卓和他格斗时的凶相深深印在心上了,一种厌恶和仇恨便陡然升起……


第七章 收编青州军 争夺兖州地(2)


  王允和吕布的私交相当好,二人已到了无话不说的知心程度,因此吕布有一次就向王允说出了他心中那股恨意。王允听后双眉紧锁,叹道:
  “董太师近日个性越发凶暴,并如夏日天气,变幻无常,不知又将发生什么事情。现在,他该杀的杀了,该除的除了,凡他不顺眼的事,他断然不会放过。因此,你目前的状态,是十分危险的啊!”
  吕布求教道:“司徒指点,我该如何办才好?”
  王允沉吟良久,最后迟疑道:“不过我说出来你不要怪我……”
  吕布说:“你我亲如兄弟,情同手足,早已无话不谈了,还有什么顾忌我的?”
  王允环顾左右,之后才说:“恕我直言吧,除非你从此断了和那侍女的关系,否则必将被董卓加罪。其实,就是断了那关系也不保险,因为那侍女是活口,怎知天长日久之后不露出点蛛丝马迹?而你又万万不会去杀了那侍女,何况杀了那侍女又如何向董卓交待,董卓怎有不查实之理。这就叫左也难,右也难,其实千难万难,根子还是在董卓身上。只要没有了董卓,什么事都迎刃而解,并且你和那侍女一对有情人也就终成为一对眷戚!”
  吕布道:“你的意思是将他除了?”
  王允说:“当然这是唯一的办法。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吗?”
  吕布将捏紧的拳头往桌案上一击,忿言道:“董卓逼人太甚,也就休怪我无情了。我一定将这老贼杀掉!”
  王允赶紧阻止他,说:“此事关系重大,须细议,切不可冒昧行事。我们来商量一个妥当的办法吧。”
  至此,王允才和盘端出了他和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等人密谋的计划来,要吕布参与,作为内应。吕布当然全部赞成,便约定时间,按计而行。
  再说生活在焦虑中的董卓,最多十天半月的在长安呆一阵,更多的时候则是在郿坞,在全副武器的兵甲层层保护下,谁也把他没有办法。王允等人在根本无机可乘的情况下,决定采取引蛇出洞的办法对付董卓。王允知道董卓早有篡位之心,乃秘密地和汉献帝商议,要汉献帝假装生病躲在床上,然后,使人传播出去,说汉献帝身体大大欠佳,已无心料理朝政,有意提前退休,拟在未央宫接见全体文武官员,宣布重要旨令。其实后宫早已有董卓的心腹向董卓证实汉献帝确实病倒,有意退让,于是,董卓对此深信不疑,喜不自禁起来。
  初平三年四月丁已日,天气晴朗而炎热,董卓接获汉献帝旨令,判断汉献帝已准备让位给自己,便特别盛装乘车入朝。从郿坞到皇宫,戒备森严,有如皇帝队伍,步骑兵左右防卫,吕布率队在前前后后不停巡逻,警备上几乎无懈可击,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机会可乘。
  其实,在董卓队伍出发前,王允早命令仆射士孙瑞亲自写妥皇帝诏书交给吕布,吕布便命令骑都尉李肃,率领敢死队秦谊、陈卫等穿上警卫服装,藏身宫门内,准备突击谋刺的行动。
  董卓洋洋得意乘车入宫门,心理上毫无这方面的戒备。李肃待其近拢,立刻奔出,以长戟刺之。不料董卓早有在官服内着甲的习惯,故而戟未刺入,只伤及手臂处。
  董卓大惊,摔到车下,大声叫喊:“吕布何在?”
  吕布奔上前来,大声喊道:“奉皇帝诏书,诛杀逆贼!”
  董卓万没料到吕布会如此,无比恼怒,大骂道:“我待你如子,竟然造反,如此忤逆,必遭凶报……”
  然而,话未说完,吕布的铁矛已经刺入了董卓咽喉。
  敢死队一拥而上,斩下了董卓的首级。
  董卓被杀的消息传开,宫廷内外,一片欢呼。长安城内,如同过节,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欢歌阵阵。另一方面,吕布等乘胜追击,将董卓弟董祀及董氏亲属和亲信等,一概诛杀。
  王允更下令追剿董卓余党,司隶区的各军团间立刻呈现非常紧张的状态。
  吕布军团倒戈及董卓政权被推翻,使司隶军区及长安城内的文武百官及军士,甚至从洛阳被强迫迁来的百姓,和长安原住居民都欢声震动。董卓肥胖的身子被暴露在街上示众,守尸体的士兵,更将董卓肚脐剖开,插入棉灯芯,以其肚子脂肪为油点灯,竭尽侮辱之能事。
  汉献帝去了董卓的胁迫和压制,也大大的扬眉吐气了。他立即论功行赏,任命王允为录尚书事,任命吕布为奋威将军,封为温侯。仆射士孙瑞说他并无什么功劳,把所有封赏都辞去了。王允和吕布共同管理朝政,一文一武,辅佐汉献帝。他们追查董卓一党的人,有的处死,有的充军。
  左中郎将蔡邕毕竟曾受过董卓的解救之恩,并且董卓一直对他很好,出于这样一种感激之情,去董卓暴尸之处祭悼了董卓。王允知道了这事,大骂蔡邕:“董卓乃逆贼,再不处死,汉室将亡。今将其处死,是大快人心之事,你身为朝廷大臣,且又是国内名士,应当深明大义才对。却反而逆反民意,往悼其贼,难道你真是董卓的死党吗?”
  蔡邕当然深明大义,对王允说:“我虽不才,但也知大理,董卓专横,扰乱朝政,罪在当诛。我只是念在私人交情,情感上过不去,故而往悼。如果认为我因此有罪,我不推诿,只求宽罚,饶我一回。”
  王允却将蔡邕交给廷尉处理。太尉马日禅知道蔡邕这一去必然凶多吉少,便向王允替蔡邕说情,他说:“蔡邕切不可死啊,他很有学问,又正在写汉朝历史。”
  王允摇头道:“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著书,他却借题发挥,毁谤朝廷。现今皇上年轻,若让蔡邕这样的心存异志者继续耍笔,恐怕我们都要被他骂了……”
  马日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