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缺当差之事,我不愿扫你兴头,没有多少。只是你该晓得,这般自专,大哥好还说,伯父那边心里该多难受。自父亲过世,大伯就操心咱们兄弟的前程课业。四弟自专之时,可想过伯父历年之关切教导?

晓得四弟小时受过委屈,心里对太太多有怨尤,只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这两句要刻到心尖上,才是为人立世的道理。不能想着,翅膀硬了,腰杆子直了,就能破门而出,逍遥自在去?

太太不缺你这个儿子,你却少不得太太这位嫡母。你打小聪明,也不用哥哥多说,自己仔细思量吧。”

如今,世人最推崇礼教,重孝道。曹项即便是庶出,但也算是兆佳氏的儿子。要是不敬嫡母,那就是不孝的罪过。

曹项原垂手听着,听到最后,已经是羞愧不已,低着头道:“二哥教诲,弟弟记下了。”

曹钤蚴翘×耍挪芩痰哪抗猓嗔诵┬砭铩�

曹颂见曹项并不辩解,有受教的意思,摆了摆手,道:“晓得这个道理就好,不早了,进去吧,别让新姨娘等得着急。”

“二哥先行,弟弟再进去。”曹项说道。

曹颂听了,笑着点点头,招呼着曹罾肴ァ�

走出几步外,曹钍凳侨滩蛔。蜕实溃骸岸纾讲拍萄邓母缒欠埃亲约焊龆八汲隼吹模俊�

曹颂闻言奇怪。道:“不自己寻思,还要请别人寻思不成?都是平素我教训你们少了,才使得你们要翻了天去。哼,小五,我可告诉你,好好读书做学问,不许捻三捻四的,要不然哥哥也让你尝尝家法。”

曹钐耍挥赏铝讼律嗤罚絿艿溃骸盎挂晕缡潜桓教辶耍馑祷暗那康鳎蟾缫话阄薅�

“附体个头!”曹颂反手拍了下他的脑门,道:“赶紧回去……”

今日这些话,虽是曹颂想跟弟弟说的,但是其中厉害干系,还真不是他的脑子能想出来的。

还是夫妻两个说话时,静惠提醒丈夫的。

如今,曹项渐大了,这又马上外放,若是心结难消,往后影响兄弟感情不说,要是闹出闲话来,丢的还是曹家的脸面。

至于长房大伯那边,已经分家,可毕竟还是亲长。

虽说骨肉至亲,不必讲那些虚礼,但是人心换人心,谁也不耐烦拿热脸帖冷屁股。

要是侄子们凡是亲为,那做伯父的自然就没什么可为侄子们操心的。长房有子有孙,谁会闲的,非要巴巴地上赶子来为侄儿们费心不成?

曹项虽没有喝酒,但是踏进院子后,身子已经轻飘飘了。

看着厢房映出的红光,他的脸上添了几分温柔之色,上前几步,轻轻推来门。

虽说打小认识,但是绿菊听到脚步声,也不禁后背僵直,手心里尽是汗。

曹项走到炕边坐下,看着绿菊带了戒指的手,将自己的手覆在上面,没有说话。

屋子里一片沉寂,耳边只有外头的蝉鸣声。

见曹项半晌不吱声,绿菊忍不住低声唤了一声:“四爷……”

“往后,我不叫你姐姐了……”曹项抓起绿菊的手,说道。

“嗯。”绿菊低头应着。

上房门口,探出头来,望厢房望着,见灭了红烛,忍不住回头跟丁香做了个鬼脸,用帕子捂着嘴哧哧笑着。

“真是个不知羞的疯丫头……”丁香白了她一眼,道。

树上的鸣蝉渐渐地变得稀疏,天上繁星点点,夜色渐浓。

东厢房里,不只何时飘出一声叹息:“倒地是委屈了你……”

热河,曹家别院,东院上房。

曹颙穿着中衣,坐在炕沿里,看着坐在褥子中间的闺女,心里有些小郁闷。小孩子不是都多觉么?怎么自己这宝贝闺女,坐了小半宿了,还这么精神着。

“天慧,让嬷嬷哄你去安置?”虽说方才已经问了两次,但是曹颙心里还是不死心,忍不住再次开口问道。

天慧的主意却正,丝毫没有商量余地,坚决地摇了摇小脑袋瓜子。

初瑜坐在梳妆台前,正在放头,听见丈夫的话,到底心疼女儿,转过身子,道:“额驸,还是我哄她睡吧。被宝格格接过几日,天慧这是想我了。”

曹颙听了,也不晓得该吃女儿的醋,还是该吃妻子的醋,伸手将天慧抱过来,捏了捏她的小脸蛋道:“想不想阿爹?”

“妈妈……”天慧扭过小身子,冲着初瑜的方向喊人。

初瑜已经放下头,听女儿声音不对,起身走到炕边,见她撅着小嘴,像是恼了。

初瑜想起吃饭时恒生说过妹妹生气了,因为父亲给哥哥们“好吃”的,没给她。

初瑜不由失笑,从曹颙手中将女儿接过来,柔声说道:“天慧别听哥哥们哄你,你阿爹最疼你的,有好吃的自然不会拉下你。妈妈那边留了好饽饽,只是晚上吃了不好克化,明儿就拿着给吃。”

天慧没有说话,但是瞧着脸色的神情,这个“仇”算记下了。

曹颙在旁听了,抬头问初瑜道:“咱宝贝闺女不睡觉,就是因为气的?”

“额驸就少说两句……”初瑜说着上炕,将女儿放下,轻轻地拍她睡觉。

倒地是小孩子,熬了这么久,天慧也困得不行。

她渐渐地阖了眼睛,少一时,传来匀称地呼吸声,睡着了。

曹颙见了,下地熄了灯,摸索到炕边,在初瑜的身后躺了。

“额驸,这边怪挤的,褥子没铺到头……”初瑜小声说道。

“没事,我想挨着你睡……”曹颙摸到妻子的胳膊,轻声回道。

初瑜听了,没有再言语。曹颙过来,也不过是拉拉小手、亲下小口罢了。初瑜虽养了快到一个月,但是到底伤在胸前,没有好利索,也不敢胡闹。

“天慧这么倔,小主意这么正,这到底向谁了?”曹颙想着闺女刚才撅着嘴巴不搭理自己的笑模样,说道:“莫不是像她二姨母?我瞅着二格格的性子,就带了几分倔。”

初瑜听了,低声辩道:“二妹才不倔,不过是性子比我爽利些。”

“那像姐姐?姐姐小时候,主意也挺正。”曹颙低声说道。

初瑜不由轻笑,侧过头来,对丈夫道:“还能像谁?听婆婆说,额驸小时候也同寻常孩子不一般呢……”

那是有原因的,明明心智已经老大不小,再装嫩也不像啊。

可是自家这几个孩子真是古灵精怪,个顶个的,不能当孩子哄,还得摆事实讲道理才行。

夫妻两个低语了两句,便昏昏沉沉地睡去。

一夜无话,曹颙再睁眼时,已经是次日。

窗外还未放白,初瑜已经梳洗完毕,正坐在炕边,给天慧穿衣服。

因为是过节,初瑜的两把头上,插了两套金烤蓝的多福多喜钿,身上穿着嫩绿色的旗装,胸前别了一朵红色绒花,手腕上也绑了五彩丝线。

曹颙起身梳洗了,想起一事,道:“昨儿的粽子,就是用来过节的?”

原来昨儿的粽子好后,晚饭时就上了桌子。虽说糯米还是糯米,小枣还是小枣,但因包的不严实,弄得粽子皮上黏黏糊糊的,卖相实在不佳。

“厨房那边包了不少呢,昨晚端上桌子的,是我同宝格格亲手包的。”初瑜回道。

“是了,什么时候宝雅学会厨艺,那日头才要打东边出来。”曹颙笑着说道。

因怕宝雅一个人没意思,曹颙与初瑜昨儿使人接了她们父子过来,想着一道过节。

宝雅在这边呆了半日,原是要留宿的,不想有个科尔沁的老王妃,住的离宝雅不算太远,算是草原上的邻居。

这老王妃跟着丈夫来朝,听说宝雅在热河,巴巴地使人来请了她们母子过去。

初瑜从炕稍取来一个赤尺高盒子,从里面取出一个簇新的香包。这有半个巴掌大,是宝蓝色的葫芦样式香包,上面又杏色线绣了喜鹊登梅,葫芦腰身处还缝了两个穗。

初瑜亲手给曹颙系在腰间,道:“晓得额驸不喜欢花香浓的味道,里面装的是薄荷。”

“新缝的?”曹颙看了,皱眉道:“不是让你好好养着么,要是累着了好玩的?”

“无碍了,整日里不是躺着,就是坐着,手中摆弄个针线,还好熬些。”初瑜笑着说道。

都是借口罢了,还是费了心思的,要不然也不会瞒着做这个,不外乎是怕曹颙拦着罢了。

曹颙晓得妻子的脾气,骨子里也是不听劝的。到底是一番心意,再说下去自己也不忍。

端午节,早年间也叫“女儿节”,在家的女孩要穿新衣,出门子的女儿也多在这个时候回娘家。

天慧坐在炕边,从里到外都是簇新的,脖子上,右手腕上,系着着用青、白、红、黑、黄五色丝线做成的“长命缕”。

瞧着女儿粉雕玉琢的模样,曹颙忍不住抱起她,在她的小脸蛋狠狠地亲了一口。

睡了一晚,天慧许是气消了,被曹颙弄得痒痒的,“咯咯”直笑。

初瑜已经拿了一条“长命缕”给丈夫系在左手腕上,道:“额驸,日头要出来,咱们该去给老爷、太太请安了。”

曹颙点点头,抱着天慧,同妻子一道到了主院这边。

廊下,已经有丫鬟、婆子往来穿梭,见曹颙一家三口过来,俯身的俯身,见礼的见礼。

屋子里,传来天佑的声音:“祖母,为何方才不让说话呀?”

“这是老规矩,系‘长命缕’时不能说话,要不有说头。”李氏回道。

已经有丫鬟进了屋子禀告,出来传话,道:“大爷,大奶奶,老爷、太太请您们进去。”

待进了屋子,就见天佑与恒生两个从炕上爬下来。

曹寅与李氏都梳洗完毕,李氏同初瑜一样,头上也添了饰,胸前别了绒花,看着甚是喜庆。

曹颙放下天慧,跟初瑜一道给曹寅夫妇请安见过。

因是过节,早饭就摆在这边,一家人一块用。

别人家的规矩,多是女眷不能上桌,媳妇不能上桌。曹家上房人口少,初瑜这个媳妇身份又尊贵,一年到头也在一桌子上吃不了几次,就没有那些多约束。

曹寅为家长,独自坐了正座,东侧依次是李氏是天佑,西侧是曹颙与初瑜,下是天慧与恒生。

除了荤素小菜,与几样粥点外,摆上来的还有三、四样粽子。

有三角粽子,还有四角粽子,李氏给丈夫剥了一只,随后给两个孙儿剥。曹颙这边,则是自己动手,初瑜则是要喂天慧吃饭。

祖孙三代,坐了一桌子,曹寅看在眼里,脸上也柔和许多。

用了早饭,曹寅要去衙门,曹颙将父亲送到大门外。大门上,已经插了艾篙,绿油油的,看着生机盎然……

热河行宫,西峪,松鹤清。

至康熙起,随扈而来的皇子皇孙都齐聚在太后点殿,给太后请安来了。连住在行宫外的三阿哥,也不例外。

随扈来的后宫,则是以宜妃为首,在一旁侍立,看着也是花枝招展,喜气洋洋。

太后的心情也甚好,笑着受了儿孙的礼。

随扈皇子中,二十阿哥胤祎最小,才十一岁,比哥哥们矮半截。太后瞧见了,笑眯眯地招呼他上前,问询了几句。

皇子在上书房,是打小学满语与蒙语的,所以胤祎回起话来,也算是利索。

太后听了,越欢喜,又跟三阿哥、十五阿哥他们交代,要好看带着弟弟什么的。

二十阿哥的生母高贵人站在妃嫔之后,见到太后亲近儿子,心里也甚是欢喜。

十六阿哥管着内务府事务,就低声对康熙请示道:“皇阿玛,和硕简亲王府三阿哥奉其父之命,从京城来热河来太后与皇阿玛请安,还送端午贡品,是现下传召,还是改时……”

永谦是雅阿江阿的嫡子,先前病故的简亲王嫡福晋所出,虽排行第三,但是因其两位兄长都病故,所以是简王府实际的长子。只是因年岁不大,还没有请封世子。

康熙听了,回头跟太后禀过后,叫人传永谦来太后殿。

过了一刻钟,就听有内侍禀奏,道是简亲王府三阿哥已经到了。

随着永谦而来的,就是和硕简亲王府今年端午的贡品,一个硕大无比的七彩大粽子。

那粽子足有几尺长,半人多高,底下里垫了木质的抬板,使了两个强壮的内侍抬着。

看着太后与宫眷们都直了眼,连康熙心里也生出几分好奇。

这就是九九八十一斤重的“九子粽”了,有八十一个一斤大小的“九子粽”组成,拢共用了七百二十九只粽子组成……

第十一卷定风波第六百七十章求援

京城。曹家。东府。

时值端午。兆佳氏…早的起了。因守寡穿不了颜的衣服。就挑了一件上个月新裁的石青色旗装。头发也梳的一丝不乱。压了两根没有花色的玉簪。胸前别了翡翠手串。

收拾完毕。她对着镜子。又用精盐仔细的将牙擦了一遍。

红梅到兆佳氏近身候已经有旬月。还是头一遭见她这般上心。以为是因要受曹项与新姨娘的礼的缘故。心里已是酸的不行。

兆佳氏擦完牙。对着镜子。照了半晌。仍觉的有些不足。摸了摸身上的旗装。自言自语道:“是不是衣服颜色太挑了?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