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8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瞅着天气渐凉,曹颙开始怀念昌平的温泉庄子。

他跑了一趟广州,奔波数月。回到京城,又忙了料理各项杂事,实有些乏了。

刚好李诚大病初愈。过来给李氏请安。

李氏见侄孙小子病了一个月,人已经瘦脱了形,实是不忍心,就跟曹颙商议,带着李家兄弟一道前往汤泉。

曹颙忌惮李家,但是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不会迁怒一个病孩子,就顺了母亲的心意。

于是,他打发吴盛带人去昌平庄子,提前将火炕什么的都烧起来。屋子空了一年,去了潮气才好住人。

等到出行之日,李氏又叫上曹颖母子,十几辆马车,浩浩荡荡地出城而去。

原也请了兆佳氏的,但是曹钜缚迹判牟幌拢兔挥型�

因为孩子们都去,郑燮一家也随着去的。

到了昌平庄子,连李氏都有些爱上这清净日子。

虽说这一年不在,但是曹颙早吩咐下边人好心照看那几处田地。如今庄稼都收了,只有菜的里,还有耐寒的大白菜,没有收完。

李语、李诚兄弟,是头一次同曹家人这么近。

李语不读书,整日里除了给李氏、曹颙请安外,就是看顾弟弟调理的药,日子过得甚是悠闲。

李诚则是常在李氏屋里。陪着李氏说话,或者同天佑他们一起下棋什么的。他久病体虚。怕寒怕冷,所以鲜少出屋子外头耍。

他本年岁不大,同孩子们搅在一处,渐渐地也带了几分孩气。

李氏怕李诚待着闷,跟儿子商量,想让李诚同天佑他们一起在曹家家学读书。现下,孙礼、孙初兄弟两个也在家学读书。

对于李诚,曹钍贾沼行┎环判模辉负⒆用峭煌睿愕溃骸澳盖祝故撬懔恕@畛辖衲晗鲁。畹憔偃斯γ偷绞郑槐忍煊铀牵乖诿裳А�

让他拜在郑燮门下。实在为难他。母亲虽是好意,但是到叫他不自在,还是好好休养吧。”

李氏听了,觉得儿子说得再理,就不在提及此事”

苏州织造府,前院偏厅。

看着厅上的不速之客。李鼐直觉得头痛不已,面上还的露出几分亲切来,道:“是玉树来了。你姐姐前两日还念叨你。岳父的气也该消了,是不是玉树要回杭州了,总不好老在外头待着?”

这不速之客,不是旁人。正走出京已满一年的孙珏。

他拿着母亲安氏给的私房银子,带着两房妾室客居徐州。日子过得倒也自在。只是徐州城里无赖多,天长日久的。就有人勾搭孙办出来吃喝玩乐。

他年过而立,从小家里管教得又紧,本不至于放浪行迹。但是此时,他自诩为失意人,身败名裂,有家归不得,也是心里郁闷。

这有了初一,就有十五。

虽说他晓得“赌”是不能沾的,但是整日里喝花酒,也要使银子。

这一年的功夫,就将安氏留给他的八百两银子,花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他已经使人去信到杭州。向母亲安氏讨要银子,却迟迟没有回信。他实是等不得,又不敢回杭州去闹,就到姐姐、姐夫这边打秋风。

李鼐虽是家常装扮。但是头上带着的帽正上镶嵌得是块和田脂玉,手上是硕大的镶嵌宝石的戒指,马甲上挂着金怀表链,直晃花了孙珏的眼。

早在京城时,他就是当铺的常客,眼中巴巴看着,心中已经在盘算,每样能当多少银子。

他打量李鼐时,李鼐也在打量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小舅子。

已是十月,按照节气来说,该换纳绸衣裳,孙办身上虽还是秋装,看着就带了几分萧瑟。加上孙瑟的眼睛巴巴看着,李鼐心中叹了口气,生出几分内疚。

说到底小舅子落到这个地步,还是因李诚的缘故。

听姐夫相问,孙珏神色讪讪的,道:“打徐州来”好几年没见姐姐了。过来探望姐姐、姐夫,”

李鼐一听。心里了悟。到底不忍,道:“还没用饭吧?我这就使人告诉你姐姐,置办酒席给你接风”

李家长辈多,孙珏既走过来,少不得一一拜见。李鼐顾及小舅子颜面。使管家集去买了些表礼充数。

李煦是晓得孙珏详情的。应付两句,就打发他下去了,心里却是嗤笑孙文成,有这么个长子,真是将孙家几辈子的脸面前丢尽了。

听说娘家兄弟来了。孙氏倒是真心觉得欢喜。

因孙瑟丢官之事,同李诚有干系,所以李鼐没有对妻子说。她在内宅,竟还不知道兄弟不争气。

她还以为兄弟是打京城过来,一心想要问问儿子的身子养的如何。

她同李鼐夫妻感情平平,只有李诚这一个儿子,自然全部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

孙孙见姐姐问起京城之事儿,才晓得她还不知道去年之事,胡乱应对了两句,含糊过去。

孙氏见弟弟支支吾吾的。心里倒是有些不痛快。

想着儿子寄来的家书中。也只是提及曹家老姑奶奶照看,对孙珏小这个嫡亲的舅舅提也没提。可见弟弟对自己的外甥也没上心。

这样想着,她对孙珏就神色就淡了。虽是同胞手足,但是这亲戚往来,都是有来有往的。

儿子那么丁点儿年纪。病倒在京城,若不是府中离不开,她早就赶到京城照看儿子去了。心里想着京里亲戚多,还有兄弟一家在那边,多少也能有些照应,没想到却是指望不上。

孙珏却浑然不觉,心里还寻思如何开口向姐姐借银子,加上空肚子喝了几盅酒,就有些上脸,瞧着侍酒的丫鬟颇为姿色,眼睛也开始不老实起来。

孙氏见了兄弟这做派。皱眉不已,脸都臊了通红,请丈夫陪着他吃酒,自己带着丫鬟下去,换了小厮过来侍候”

第十二卷奉天运第八百七十八章演武

孙氏带着丫鬟下来,还是有些不放心兄弟会动功夫勾引。。。。。又想到弟弟穿着打扮不对头。

想到此处,她就有些坐不住,吩咐人看着前边,待丈夫一回内宅,就使人请了过来。

“他怎么这个时候回南边来?可是家里有事儿?”见丈夫进来,孙小氏摆摆手,将丫鬟打发出去,开口问道。

李鼐陪着小舅子喝了半晌酒,有些口干,向妻子要了一盏茶喝了,才说道:“你手上有没有银子,预备出二百两来。”

“银子?”孙氏见丈夫答非所问,皱眉道:“如今太太掌家,我这里哪儿有银子?诚哥儿来信,说年前未必能回来,我还想同爷商量,是不是能同老爷说一声。使人往京城送些银钱过去,省得诚哥他们兄弟两个手紧。”

李鼐摆摆手,道:“家务事,与太太说就是,烦老爷做甚?前些日子,不是听你提过一遭么?怎么还要往京送银子?”

提及此事,孙氏心里不由多了几分埋怨,道:“自打大爷领了那两个小的回来,太太就改了旧日性子,将银子都攥在手心里,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十花。今年又翻出好些旧衣服来赏人,省下裁新棉衣的银子,连体面前不要了。”

李鼐是晓得家里近况的,只是没有多想,道:“府里这几年短进项,太太节俭些花。也是应当的。”

孙氏被噎得无话。也不好同丈夫多抱怨王氏的吝啬,只好讪讪道:“大爷若想要使银子。直接同老爷说,从账上支,倒是比同太太说来得便宜。”

李鼐有共微醉。用手按了按太阳穴,道:“不好从账上支,是给小小舅子预备的。你先从私房银子里出,过几日我想法子补给你。”

孙氏见丈夫不舒坦。走到他身后,伸出手去,一边帮他按脑袋,一边问道:“好好的。怎么想起上咱们家借银子?”

因牵扯太多,李鼐不愿同妻子多说,便道:“许是一时不便宜,既上门来,又开了口。总不好叫他空手走。”

孙氏抿了抿嘴。虽带了几分不情愿,到底是自己的娘家兄弟,就没有多说什么。

李鼐却是想起两个侄儿,早先是养在小舅子家的,若是不小心碰上,叫人尴尬。看来。还是早早地送了银子,打发小舅子离开苏刚才是正经,,

次日,孙珏看到姐夫递过来的二百两银子时,脸色儿却不好看。他本是开口借五百两的,没想到只得了二百两。

他冷哼一声,道:“姐夫这是打发要饭的?我千里迢迢地过来,姐夫就拿出二百两银子。倒是好意思?如今是瞧我落魄了。亲姐姐、亲姐夫也不待见,忘了去年央求我的时候?”

去年李鼐央求他,就是为了双生子之事。

这并不是什么光彩事儿,孙珏还巴巴地拿出来说,李鼐觉得头疼不已,道:“如今我们府日子过得也不宽裕,还欠着户部几十万的亏空,上上下下也是勒紧裤腰过日子。这些还是你姐姐,当了自己的头面,给你凑的。

这并不是托辞,李家这几年盐税上得的银子。多是填补当年接驾时落下的亏空。

孙珏却涨红了脸,悄愤不已。

李鼐怕他揪着双生子的话不放,失了两家体面,岔开话道:“也不好总在外头住,等岳父气消了,玉树还是早日回杭州过日子吧。实是不行,在杭州就近也行。总比在徐州要好。”

孙珏听了,也是怏怏的,道:“若是回杭件,以父亲的脾气,能直接打杀了我。外头虽苦些,总算保住这条烂命。”

听他说得可怜。李鼐低下头。掩住眼中愧疚之意,心中叹息一声,已经想着是不是自己出面,好生劝劝岳父”

京城,昌平,曹家庄子。

这日午后,天气晴好。任家兄弟带孩子们在校场练习射箭。曹颙无事,踱步过来凑热闹。网好看到李家兄弟也在。

李诚畏寒,穿了棉衣服,罩了检豹皮马甲,看着还是赢弱不堪。

曹颙见状,暗暗皱眉。

之前,李氏要带李家兄弟来庄子前,曹颙问过给李诚看病的太医,说李诚寒症已痊愈。不会过了病气给旁人。

不过,这些日子。见李诚旁的症状都没了,就是偶尔还咳嗽,曹颙就担心他是肺炎。

他症状不明显。不发高热,大人还好,不怕传染上;孩子们到底身子弱,曹颙就不愿他同孩子们走得太近。

见曹颙来了,任家兄弟放下弓箭,带着孩子们过来见礼。李氏兄弟也踱步过来,同曹颙见过。

曹颙摆摆手,叫孩子们继续,随后转过头,对李诚道:“到底是入冬了,看着天暖,这风也硬。你还是好生歇着,养好身子再出来才稳当。

“侄儿已是尽好了。实是在屋子里闷得不行,才出来晒晒日头,这会儿就回去。”李诚看着甚是乖巧,规规矩矩地回道。

“要是闷得厉害。就多看看书,随后我打发人给你多送些书去。学问上的事儿,也可以去寻郑燮。”曹颙说道。

李诚躬身应了。兄弟两个相俏而去。

曹颙看着他们兄弟的背影,心下沉吟不已。

根据后世所知。李家的败落,就在雍正朝初始。因为有李氏在,曹家同李家的关系,就永远不可能断得干干净净。

不管李异的真实身份为何,在世人眼中,李家才是李氏的娘家,是曹颙的母族。

李家落难,旁人能冷眼旁观,曹颙这个李家的“外甥”却不能,要不然的话,就要被世人看成“刻薄无情”之人。

与其,由曹家照拂败落后的李家,曹颙到是真心希望李家子弟中有能出撑门户之人。

早先那个历史中。曹家的衰败,败在曹寅短寿上。虽说都是抄家,但是雍正对曹李两家态度截然不同,否则就不会让曹家继续蹦哒到乾隆朝,二次抄家了。

现下,曹家有了曹颙。只要历史没有太大变故,他的日子还算安稳。而李家,则是败在李煦的的“长寿”上。

曹颙甚是不厚待地想,若是李煦寿元早尽,以李鼐的敦厚性子,接管李家,安安分分尽臣子之责,说不定李家的下场还不至于那么惨。

李诚心术不正。李语倒是个内敛的脾气。

曹颙眯了眯眼,若是李家这个烂事。上不出去。还不若扶持个李家子弟来接手。

正想着,他就觉得袖子一动,有人说道:“父亲。父亲”

是恒生过来,满脸仰慕,举着手中的小弓,道:“父亲最是厉害,射箭给孩儿看啊,”

自家的儿子,怎么看都是顺眼的,曹颙听着这童言稚语,神情也柔和下来。

这会儿功夫。天佑他们几个也过来,围着曹颐。

任氏兄弟早年是同曹颐比过射箭的,他们两个身手虽比曹颙好,正经地骑射功夫。却比不上曹颐。

见曹颙心情不错,他们兄弟两个也凑趣,拿了手中的弓与箭筒过来,这个道:“大爷既来了,就露两手给小爷们瞧瞧。”

那个说:“是啊,是啊,好多日子没见大爷射箭了,今儿正好开开眼。”

曹颙接过弓来。后背直了直。

若是家族中有其他人在朝中坐镇,他到是想当武官。与其在六部衙门中勾心斗角。做个武官才是逍遥自在。

毕竟,能带兵到战场上经历凶险的少数,多数武官不过是带兵练兵这些。很是混吃等死、不费脑子。

天佑见父亲执弓,从任季勇手中接过箭筒抱着。跟在父亲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