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日报也学会了这一套。《小报》引述了近年来仅波尔代诺一个省里被杀的十几个娼妓,试图把那些案子同这两起易装癖谋杀案联系起来。《宣言报》在第四版上用了整整两栏的篇幅报道这起案件。作者乘机把克雷斯波说成是“又一条依附在意大利资本主义社会腐尸上的寄生虫”。
《邮报》在它那篇盛气凌人的言论中,草草几笔便把话题从一个相对来说无足轻重的男妓的谋杀案转到了一位著名威尼斯银行家的谋杀案上。文章引述了“当地人士”的话,据他说,马斯卡里的“双重生活”在某些圈子里已经广为人知。因此,他的死,就是这种“道德败坏之恶性循环”的必然结果,而正是他本人的恶习,才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这种恶性循环。
布鲁内蒂对于这位“人士”的揭露发生了兴趣,便把电话打到了罗马的这家报社里,说要跟文章作者谈谈。跟那个人接上头以后,他一听说布鲁内蒂是位警长,想知道他写文章时跟谁谈过,便宣称自己没有权利透露消息来源,还说在一个新闻记者和那些同他交谈、与他交心的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互相信任,而这种信任必须是两相默契、不容破坏的。
此外,透露消息来源会违背他的职业的最高准则。布鲁内蒂至少花了整整三分钟才发现这个人是认真的。他居然真的相信自己说的这些话。
“你为这家报纸干了多久?”布鲁内蒂打断了他的话。
记者正在滔滔不绝地演说他的那些准则、目标和理想,冷不防被截断,好不诧异,停了一会儿,才答道:“四个月。怎么?”
“你能否把这个电话转到总机去,要不我就自己再拨一遍?”布鲁内蒂问。
“我可以帮你转。可是为什么?”
“我想跟你的编辑谈谈。”
那人的嗓音变得迟疑起来,接着又变成了猜疑,猜疑这是国家机构要干出表里不一、见不得人的勾当之前的最初征兆。“警长,我想警告你,任何意在压制或刨根问底我在报道中所揭露的事实的企图都将被迅速涌到我的读者那里去。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意识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在这个国家初露曙光,人民想要知道真相的要求再也不能被……”布鲁内蒂按了一下听筒上的按钮,等一个新的拨号音响起来以后,重新拨通了报社的总机号码。哪怕是警察局也不该付钱听这种胡言乱语,付长途话费就更没必要了。
最后,他终于和这张报纸新闻部的编辑接通了。没想到那人竟然是朱利奥·泰斯特,布鲁内蒂过去跟他打过交道,那时两人都背井离乡到了那不勒斯,在一起受过罪。
“朱利奥,我是圭多·布鲁内蒂。”
“你好,圭多,我听说你已经回威尼斯了。”
“对,所以我要打这个电话。你的一位作者,”布鲁内蒂看了看署名栏,把名字念出来,“利诺·卡瓦列雷。今天早上有一篇文章,关于在梅斯特雷被谋杀的易装癖。”
“对。我昨晚浏览了一遍。怎么啦?”
“他谈到有‘当地人士’说起另一个人,马斯卡里,就是上星期被杀的那位,他过着‘双重生活’的事已在此地广为人知。”布鲁内蒂顿了一下,又重复了一遍“双重生活”。“这词儿真妙,朱利奥,‘双重生活’。”
“哦,基督,他真的用上了这个词?”
“都写在这儿呢,朱利奥——‘当地人士。双重生活’。”
“我要让他吃吃苦头了,”泰斯特冲着电话吼道,接着又把这句话对自己重复了一遍。
“那就是说,没有‘当地人土’?”
“对,他接了一个匿名电话。那人自称是马斯卡里的一位顾客,或者是客户,随你怎么叫。”
“他说什么了?”
“他说他认识马斯卡里已经好多年了,对于他所做的某些事、他的某些顾客,曾经警告过他。他说在他们那儿这是个广为人知的秘密。”
“朱利奥,那人都快五十岁了。”
“我要杀了他。相信我,圭多,此事我一无所知。我叫他不要用的。我要杀了这个小杂种。”
“他怎么会这么傻?”布鲁内蒂问,尽管他完全明白导致人们犯傻的原因不胜枚举。
“他是个笨蛋,不可救药。”泰斯特说,嗓音粗重,仿佛每天都有人提醒他这个事实。
“那么,他为你工作,都在干些什么?你们仍然拥有全国最佳报纸的名声。”布鲁内蒂的这些辞令颇为精彩,他本人的怀疑溢于言表,但并没有过分夸张。
“他娶了那家家具店老板的女儿,家具店每周都在报纸上刊登两版广告。我们别无选择。他以前搞过体育版,可是有一天他提到,当他知道美式足球与足球是两回事时,有多么惊讶。于是,他就归我管了。”泰斯特停了一下,两个人都沉吟了一会儿。布鲁内蒂发觉自己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宽慰,因为他已经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得忍受里韦雷和阿尔维斯之流的人。泰斯特显然没有觉察出这种宽慰,只是说:“我想把他调到政治部去。”
“绝妙的选择,朱利奥。祝你好运。”布鲁内蒂说,感谢他提供了消息,然后挂上电话。
虽然实际情况与他原先的猜测非常接近,但如此明显的笨拙还是让他惊奇。这位“当地人士”也只有撞上了天大的好运,才能碰上这么容易上当的记者,居然懒得查一查有没有事实根据便把谣言散播出去。也只有那种轻率莽撞的家伙——或者是惊恐万状——才会想到去杜撰这么个故事。难道他以为这样就能使得那个精心炮制的马斯卡里卖淫的谎言不被拆穿?
至今为止,警方对于谋杀案的调查就跟报纸销量一样,毫无进展。那幢大楼里没有人知道克雷斯波的职业,有人认为他是酒吧里的待者,而其余的人以为他是威尼斯一家饭店里的搬运工。在他被杀之前的那些日子里,没人看出什么异样,也没人记得大楼里发生过什么蹊跷的事。没错,克雷斯波先生有许多访客,可他为人友善而好客,有人来看他不足为怪,不是吗?
相形之下,验尸结果就比较明白:他是给勒死的,凶手从后面下手,可能是猝不及防。没有近期性交的迹象,没有东西嵌在指甲里,公寓里的指纹足够让他们忙上好几天。
他给博尔扎诺打了两次电话,可是第一次饭店里的电话占线,第二次保拉又不在房间里。他拿起电话想给保拉打第三次,却被敲门声打断了。他喊了一声“请进”,埃莱特拉小姐拿着一个文件夹走进来,往他桌上一放。
“博士,我想楼下有人要见您。”她居然劳神来告诉他,更准确地说,她竟然会知道这件事,让他吃了一惊。她看出了他的惊讶,便赶忙解释道:“我把一些文件带到楼下给安妮塔,正好听到那个人在跟警卫说话。”
“他长什么模样?”
她笑了。“一个小伙子。衣着很体面。”这话从埃莱特拉小姐——她今天穿着一身淡紫色丝质套装,这种丝看上去就像是某种特别有灵气的蚕吐出来的——嘴里说出来,确实称得上是一种很高的褒奖了。“而且,非常英浚”她又加了一句,芜尔一笑,显然因为这个小伙子要跟布鲁内蒂而不是跟她交谈,她颇为惆怅。
“或许你能下楼,把他领上来。”布鲁内蒂说,一方面为了尽快见到这位奇人,一方面也想给埃莱特拉小姐一个跟那人交谈的借口。
她变换了一副笑容,换回到那种她似乎是为那些不大重要的人物准备的笑容,然后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大约过了几分钟,她回来了,敲敲门,一边说一边走进来。“警长,这位先生想跟您谈谈。”
一位小伙子跟着她走进了办公室。埃莱特拉小姐往边上挪一挪,让他凑近布鲁内蒂的桌前。布鲁内蒂站起来,从桌上伸出手去。小伙子握住了这只手。他握得很紧,手掌厚实而强壮。
“请随意,先生。”布鲁内蒂说,身体侧转,对埃莱特拉小姐说,“谢谢你,小姐。”
她看着布鲁内蒂,冲着他茫然地笑了笑,接着又朝小伙子望去,当年帕西发尔眼看着圣杯离他而去时一定也是这种眼神。“好,好。”她说,“如果您需要什么,长官,打电话叫一声就行了。”她最后瞥了来访者一眼,离开办公室,轻轻关上身后的门。
布鲁内蒂坐下来,目光越过办公桌,朝小伙子瞥了一眼。他那短短的黑色卷发从额上垂下来,正好盖住耳朵上部。他的鼻子纤细雅致,棕色的双眸分得很开,衬以灰白的皮肤,几乎呈黑色。他穿一套深灰色西装,系一条精心打好的蓝色领带。他也朝布鲁内蒂凝视了一会儿,接着笑起来,露出一口完美的牙齿。“你认不出我了吗,博士?”
“认不出,我恐怕认不出来。”布鲁内蒂说。
“上星期我们见过,警长。但是环境不一样。”
布鲁内蒂一下子想起了浅红色假发,想起了高跟鞋。
“卡纳莱先生。哦,我真的没把你认出来。请原谅。”
卡纳莱又笑了。“事实上,你没把我认出来,让我很高兴。那意味着当我工作时,完全成了另一个人。”
布鲁内蒂拿不准这句话究竟应该怎么理解,便打定主意不接这个话茬。他问道:“我能为你做什么吗,卡纳莱先生?”
“你还记不记得,当你把那张模拟像拿给我看时,我说这个人看着眼熟?”
布鲁内蒂点点头。难道这个小伙子没有看报吗?马斯卡里的身份几天前就已经确定了。
“我读了报纸上的报道,看了他的照片,看到了他的真实长相,于是我记起我在哪儿见过他了。你给我看的画像实在不怎么样。”
“是啊,确实不怎么样。”布鲁内蒂承认道,但并不想解释马斯卡里面部的模拟像之所以如此失真,是因为毁容程度太严重。“你是在什么地方看见他的?”
“大约两星期前他来见我。”卡纳莱看见布鲁内蒂对此很惊讶,便澄清了一下,“不,跟你想的不一样,警长。他对我的工作不感兴趣。也就是说,他对我这行没兴趣、可他对我有兴趣。”
“你是什么意思?”
“呕,我当时在街上。我刚从一辆车上下来——从一位顾客身边,你明白——我还没来得及回到姑娘们那儿去,我是指男孩们,他就径直跑到我跟前,问我是不是叫罗伯托·卡纳莱,是不是住在贾诺瓦大道三十五号。”
“起初我以为他是警察,他的模样挺像。”布鲁内蒂觉得不追问为妙,然而,卡纳莱终究还是解释了一下,“你知道,一条领带,一件西装,。心急火燎的,没人会弄错他在干什么。
他问了我,我便告诉他确实是我。那时我依然以为他是警察。实际上,他从来都没有向我否认过,听任我继续把他当做警察。”
“他还想知道些什么,卡纳莱先生?”
“他向我打听我的公寓。”
“公寓?”
“对,他想知道房租是谁付的。我告诉他是我付的,他又问我是怎么付的。我说我把房租存入银行,存入房主名下的账户里,可是接着他叫我不要说谎,他知道事情是如何进行的,所以我只能告诉他了。”
“你说的‘知道事情是如何进行的’是什么意思?”
“我是怎么付房租的。”
“那是怎么付的?”
“我在一家酒吧里跟,一个人会面。然后我就把钱交给他。”
“多少钱?”
“一百五十万里拉。付现钞。”
“他是谁,这个人?”
“他也是这么问我的。我告诉他,那人仅仅就是我每个月要见一面的人,在一家酒吧里见面。他在每月的最后一星期给我打电话,嘱咐我在哪儿会面,然后我就去赴约,把一百五十万里拉交给他,就是这么回事。”
“没有收据?”布鲁内蒂问。
卡纳莱大笑。“当然没有。都是现钞。”他们俩都知道,这样一来;这笔收入就用不着申报,也用不着纳税。这种伎俩太普遍了。许多房客可能都干过类似的事。
“可是我还要付另一笔租金。”卡纳莱补充说。
“呃?”布鲁内蒂问。
“十一万里拉。”
“你在哪儿付这笔钱?”
“我把钱存在银行账户里,但我拿到的收据上是不写名字的,所以我不知道这是谁的账户。”
“什么银行?”布鲁内蒂问,尽管他想他是知道的。
“维罗纳银行。那是在……”
布鲁内蒂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在哪里。”接着又问,“你的公寓有多大?”
“四间房。”
“要付一百五十万,似乎太多了。”
“对,不错,可这钱里还包括其他东西。”卡纳莱说,在椅子上换了一下坐姿。
“比如?”
“呶,我不会被打扰。”
“在干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