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人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了跛道人“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话后,顿时大彻大悟,对道人说自己可以给《好了歌》作一个注解,就对跛足道人唱了一首《好了歌解》。之后,就追随着疯道人,飘然而去。这首著名的《好了歌解》的内容是: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好了歌解》,对世人执著的各种对象作了淋漓痛快的剖析:
你执著于权力地位么?“当年笏满床”的达官显宦人家,现在没落成了“陋室空堂”;
你执著于歌舞繁华么?当年的载歌载舞之地,现在满目“衰草枯杨”;
你执著于青春不老么?虽然“脂正浓,粉正香”,转眼间“两鬓又成霜”;
你执著于情感长久么?“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你入土了,心还未安,你的伴侣“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又和别人好上了;
你执著于家财万贯么?“金满箱,银满箱”,你正在为拥有巨大的财富而风光得意,转眼间,你从富豪跌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你执著于健康长寿么?“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正在感叹他人短命,但第二天早上,你的脚就放不进床头的那双鞋子里面去了;
……
自古以来,人生的舞台上,一直是锣鼓震天,热闹非凡。我们不仅仅是观众,而且是演员,粉墨登场、手舞足蹈、声嘶力竭,永远不知道疲倦,永远舍不得下台。就这样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闹剧,“反认他乡作故乡”!
“他乡”,就是功名富贵、权力地位、歌舞繁华、感官刺激等等。当我们对它过于执著,拼命地钻营追逐,就忘记了本心本性,就成了流浪在异国他乡的游子。
***
人之所以痛苦,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希望得到更多。
希望得到更多,就会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所控制,就是“以物转我”。
要摆脱外在事物的控制,使它不再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不再像铁链一样越来越长,不再像茧子一样越来越厚,最关键的就是要平熄心中的欲望之火,回归本心,回归本我,不受外物的控制,从容自在地驱遣这些外物,这就是“以我转物”。
以我转物,就可以获得心灵的幸福与宁静。
第22节:四 做自己的主人(1)
四 做自己的主人
每个人都有本心本性,都有“自家宝藏”,它就是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迷失了本心本性,就会追逐外在的事物。在追逐外在事物的同时,又进一步迷失了本心本性。
因为迷失了本心本性,迷失在外在的事物之中,所以就要“转”,要将这种局面“转”变过来。禅修的最高深的功夫就是“转”——将被外物控制的状态,转变成对外物的驾驭。
“以物转我”,是外在的事物转变了我,外物控制了我。
“以我转物”,是我转变了外在的事物,我控制了外物。
人的一生,之所以有无穷无尽的痛苦,是由于我们有了太多的欲望,我们被外在的事物牵着鼻子走,成了财奴、房奴、车奴、色奴、官奴。我们做不了自己的主宰,被外在的环境控制和束缚。
所以,必须改变“以物转我”的情况,而做到“以我转物”,成为自己的主人公。
1?迷己而逐物
《楞严经》里有一段名言说:
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迷己逐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
这段话是禅学大师们教导弟子时最喜欢引用的句子。它的意思是说,芸芸众生,从无限长远的时间以来,迷失了本心本性,被外在的事物牵着鼻子走。一味地追求金钱、物质和名誉,在滚滚的红尘中,迷失了自己。
【寻找逃跑的女孩】
有一次,释迦牟尼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听到远处有两个青年男女的欢笑声。
不多久,就见一个年轻的女孩,急匆匆地从面前经过,逃到另一个方向的森林中去了。
随后,男孩也匆匆地追了过来,见了释迦牟尼,急急地问:
“刚才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女孩跑过来?她偷走了我的钱包。”
释迦牟尼不动声色地反问:“寻找逃跑的女孩和寻找本来的自己,哪个更重要呢?”
男孩显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
释迦牟尼再一次问他:“寻找逃跑的女孩和寻找本来的自己,哪个更重要呢?”
年轻人在心中反复回味着释迦牟尼的话,终于发现了“迷己逐物”的愚蠢。
其实,故事中的这个男青年,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一生中都在追逐功名利禄、酒色财气,却迷失了自家宝藏,迷失了本心本性。无穷无尽地膨胀着的欲望,使我们成了物质的奴隶。
一心一意地追求物质财富,我们就会为外物所累。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富贵病毒症这些顽症、绝症,正在使我们失去自我,陷入极度的痛苦和无聊中。
2?逐物而迷己
有一句话说得很形象:“东西置身鞍上,骑着人类而行。”
人由于迷失了自己,才去追逐外物,这是“迷己逐物”。
同时,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人进一步迷失了自己,这是“逐物迷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生在世,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执著,无止境的欲望,就会使人迷失本性。虽然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也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自家宝藏。于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像一只只木偶,被那只无形的手所摆布。
第23节:四 做自己的主人(2)
【人生如木偶】
临济禅师有两句话说:
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边人。
意思是人生如同傀儡戏,喜笑怒骂,都身不由己。
对这两句话,宋代的临济宗传人法演禅师深有体会。他对弟子们讲了一个故事说:
老和尚我昨天进城,听见了一阵锣鼓声,走近一看,只见一块黑布围成了一座戏台,戏台上有十几个木偶。有的很好看,有的很难看。有的穿戴华丽,有的破衣烂衫。这些木偶都能转能动,能说能唱,会笑会哭。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看见黑布在晃动。走进去一瞧,原来黑布的后面有一个人,双手牵着木偶身上的绳索,口中模拟出不同的声音。
我一看,实在是有趣,忍不住笑了起来,问他:“先生贵姓?”那人回答说:“老和尚,你只管看就好了,何必问什么姓呢?”我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古尊宿语录》卷二十)
法演禅师这段话,可谓煞费苦心:
木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在哭有的在笑,说明世俗的富贵贫贱都是虚幻不实的。
“何必问什么姓(性)”,意思是本心本性,需要自己去体会,它是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木偶被黑布后面的人牵着,说明人生在世,不能作自己的主人,而是要受到别人的摆布。
熙熙攘攘的世人,都是这些被操纵的木偶,怎么也离不了那无形巨手的摆布。
那只无形的巨手,就是名利权势、金钱富贵等形形色色的外物。
人在表面风光的背后,是极度的无奈,就像木偶一样,处处受到无形丝线的牵制:
生活需要金钱,你得拼命地去挣钱,那是“金钱”这根线在牵引着你。
人生需要“身份”,需要不断地升迁,有的人就削尖了脑袋往上爬,那是“名位”这根线在牵引着你。
我们为名忙,为利忙,我们还以为我们自己操控着自己,实际上却是被“别人”操控,成了名利的牺牲品。我们为名忙,为利忙,我们还以为我们自己操控着自己,实际上却是被“别人”操控,成了名利的牺牲品。
我们有时像一个不能自主的木偶,有时又像被鞭打驱赶的陀螺。
【人生如陀螺】
现在的小朋友玩的陀螺是电动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朋友们玩的陀螺,则是用一根圆柱形状的木头削成的,在圆木的尖端,嵌进一粒钢珠。先用鞭子把它绕着旋转起来,然后用鞭子抽打它,它就能立住,不停地旋转下去。为了让陀螺转得快,需要用鞭子不停地抽打它。在噼里啪啦的抽打声中,陀螺会一直不停地旋转下去。
在生活中,也在上演着同样的事情:
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有小房子的时候想要大房子,有了大房子想要买别墅;有了房子还想要车,有了车子后还想着换豪华轿车;赚到一万的时候想十万,赚了十万的时候想百万,赚到百万的时候想千万……
一个接着一个的欲望,无休无止,我们就忙个不停,转个不停,就像那只陀螺,被欲望的鞭子抽打着,无休无止地转动。
其实,拿鞭子抽打着我们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被抽打的陀螺,转得越来越快。但不管它转得有多快,结局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到了最后,仍然不得不停下来。
当这只陀螺不得已停下来的时候,它感觉到的,就只剩下绝望和痛苦了。
3?以我转外物
《楞严经》在“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迷己逐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的后面,有两句话说: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转物”是指摆脱外物对人生的控制,能够随心自如地驱遣外物,而不被它牵着鼻子走。
当你能够自由自在地驱使外物的时候,你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了。
禅的真谛,就是要超越声色纷纭的外部世界,在滚滚红尘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庄子》说:“君子不役于物。”君子不会被外物所奴役,不会成为外物的奴隶。
只是,这样的君子,在今天如凤毛麟角,实在是少之又少。今天,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要想不被外在的事物所奴役,没有非凡的定力是绝对不可能的。
第24节:四 做自己的主人(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为外物所累,并因此而变得平庸,变得世俗,变得污浊不堪。
苏辙说,人生在世,如果能够“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适度的物质需求,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但过分地追逐外物,就会被外物所奴役,成为外物的奴隶,就伤了本心本性。
怎样才能摆脱“以物转我”的处境?
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以我转物”。
“以我转物”,就是以“我”来转变外在的事物,从被外物奴役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驾驭外物。
你如果被房子所奴役,你就成了“房奴”;你如果被功名所奴役,你就成了“官奴”。这就是“以物转我”。
当你“以我转物”时,就可以从房奴、官奴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不论房子大小,都会过得舒坦;不管官位多大,都会活得自在。
【满屋的月光】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一旦越过这条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且会影响到生活的质量。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91%的买房者是按揭购房,其中,有32%的人,月供占到了总收入的50%以上。由于背上了沉重的还贷包袱,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这些人不敢娱乐,不敢旅游,担心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不要说腾出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了:
单身房奴说:“父母替我养房子,谁来替我养父母?”——在当代社会,年轻人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城市,毕业后留在上学的城市工作,两年后由父母和亲朋好友协助,凑足了房子的首付款,就开始了城市“负翁”的生活。在年轻人中,这种生活状态越来越普遍。
已婚房奴说:“养得起房子,就养不起孩子。”——三十岁到四十岁正是一个人人生和事业的稳定期,但房价的飞涨,使这批人买房后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房贷、医疗、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父母的养老费用,几乎压得他们难以喘息。买房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丁克家庭的出现。
那么,富有阶层是不是就可以不当房奴了呢?也不尽然。在西安秦岭北麓终南山脚下,建有一些高档别墅区。这些房子的售价,大多在300—500万元左右。购买这些房子的,多是成功的企业界人士。但根据统计,这些房子的入住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