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 txt-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年后,严裕棠方返回上海。此行使他大开眼界,他更加热衷于房地产生意了。    
  此时,大连湾路的新厂房正在兴建,严庆祥望着即将完工的厂房浮想联翩。他对大隆的进一步扩充是满心向往的,尽管父亲仅是托付他代管厂务,但终究是要全部交给他的。他是长子,子承父业是天经地义的事。再说,父亲热衷于房地产生意,没有时间来顾及厂子。这对自己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上海滩上的任何事,只要把规模搞大,才能名利双收。这样,才能显赫,才能成为社会上一个有头有脸面的人物。严庆祥越想越是信心百倍。但眼前的倒闭风也使他头疼。    
  阴历年底,照例应该是机器厂最忙的时候。一是新春将至,有的厂家歇了工,正好利用假期,来修整一下机器;二是天寒地冻,机器的故障增多,也要修理。但这一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机器厂的业务受到了影响。大隆虽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其业务也出现了明显萎缩。    
  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又开始了对中国的渗透,致使许多在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纷纷倒闭破产。风云突变,使市场经济出现了极度混乱,引起了倒闭风。尤其是棉纺工业和其他轻纺工业的衰颓,给民族机器工业的继续发展以极大的打击。原以近七十万资本开办的求新机器轮船制造厂,已经奄奄一息,传闻将中法合办。灾祸当头,人心恐慌。    
  严庆祥的心中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但他是个不服输的人。他认为,这种情况也会给大隆造成一个大好机会。    
  于是,他大胆地承揽了许多别人做不了的疑难活儿。他先后接受了芜湖豫中纱厂、福新面粉厂的活儿。芜湖豫中纱厂的活儿原先是来沪找瑞熔船厂的,因为引擎地轴损坏,停顿一日,就要损失一日之利,所以急需赶修。偏偏瑞熔船厂鸡蛋里挑骨头,不肯接活儿。豫中纱厂立即找到大隆,并许诺愿出加倍工价,只求救急。严庆祥满口答应,如期交付使用。    
  福新面粉厂的新机安装了底脚。装好后,一直像打摆子似地颤抖不停,无法使用,也找到了大隆。大隆派人一看,仅用几根Z字铁一绑,就治好这一毛病。    
  为了弥补平常业务的不足,严庆祥又利用一般厂家春节放假的机会,接下了崇信纱厂要求将大批机器上的铜轴承改装为滚珠轴承以提高机器转速的工程,避免停工装修。    
  大隆的所作所为,不仅使它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更使它的信誉得到了扩大。    
  但近来,严庆祥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隐约觉得父亲在卖厂。当他确定这是事实时,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难过。当他想到自己的一切希冀都将成为泡影,一切美梦都将告终时,便不顾一切地找到了严裕棠,跪在父亲的面前苦苦哀求。    
  严裕棠看着儿子那副诚恳的样子,听他说出一番至情至理的话,心中感慨万千。他自己何尝愿卖厂,大隆凝聚了他十多年的心血,他怎能没有感情!但自己真怕受了形势的影响,到时候维持不下去,办也不是,不办也不是,让一堆机器,不,让一笔财产成为废铜烂铁。不过,庆祥说的也不无道理,权当当初没办这个厂,且让儿子办办看,实在过不去再收拾也来得及。想到这里,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思忖半晌,觉得不卖厂有不卖厂的好处,眼下难些,日后定会有转机,况且现在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还有房地产经营作后盾,大隆不会轻易倒的。    
  严裕棠没有估计错,倒闭风日盛,但严裕棠有房地产经营作后盾,大隆始终屹立不动。    
  父亲一吐口,严庆祥马上加快大连湾路新址的厂房兴建工程,于一九二0年完成全部搬迁。并在平凉路旧厂房,修建了严家的住宅和工人宿舍。    
  严裕棠看到儿子长大了,做起事来井井有条,心中感到无限欣慰。    
             几笔漂亮的房地产生意    
  大隆搬迁后,除了原有的设备外,严庆祥又添置了一部分进口机器。加上大隆自己制造的工作母机,大小机床已有百余部。厂里又招收了近二百余名工人学徒。这段时间,严庆祥特别卖力气,但是事无巨细,严庆祥一律向父亲禀报,从不擅自作主。他心中的愿望驱使他不断地显露自己的才能,以博得父亲的信任。    
  严裕棠怎么会不知道严庆祥的心思?他觉得儿子虽然初出茅庐,但确实深得家传,把厂务管得井然有序,对外业务也有所开拓。自从让他独当一面掌管厂务以来,自己腾出手来搞地产生意,进帐也很可观,一切自然不错,这厂长非他莫属,只是他有些年轻气盛,遇事沉不住气,让人有些不放心。另外,儿子身上沾染了不少洋场恶习,在这一点上,严裕棠时有所闻,也侧面敲打过。年轻人有些荒唐,情有可原,但凡事总要适可而止为好。严裕棠考虑再三,决定由庆祥当厂长。庆瑞刚留学回来,让他负责生产工艺。父亲的安排,严庆祥心里非常明白,这显然也是一种监视,自己更要好自为之。    
  这时,正是中国输入机器的高峰时期,尤以纺织机器为多。纱业兴旺,机器修理业也应运而生,生意的兴隆加剧了同业的竞争。    
  严庆祥稳坐钓鱼台,大隆的基础既固,关系又广,谁能与之抗衡?    
  大隆仍以修配纺织机为主,但内容和范围都比过去明显扩大了。与大隆往来最多的要数日本纱厂,由于甲午中日之战和辛丑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的订立,日本人瞄准了中国大市场,纷纷前来办厂。纺织一业,两年前还只有纱锭二十多万锭,现在剧增到八十多万锭了。严庆祥正是看到这一点,周旋于日人之中,先后与喜和、公大、东华、大康、同兴等日商纱厂建立了关系。加上原来的内外棉,已相当可观了。这当然是其他的机器厂所望尘莫及的。在国人方面,严庆祥也一样虎视眈眈。申新、崇新、鸿裕、博益等大纱厂的活计也揽到大隆来了。路遥知马力,大隆到底是大隆呢!正是由于大隆的声誉日隆,才使一般厂家也趋之若骛。大隆除了继续为自来水厂承造各种尺寸的自来水管和阐门外,还为公共租界工部局制造路牌和阴沟盖。这些也是大隆的业务。最使严庆祥自豪的是,大隆不仅仅只能修配一般机件和引擎,而且已承揽制造全部传动装置的生意。这项生产尽管是大隆在平凉路为恒丰洋行代制后承继下来的,但独立设计承造却由严庆祥开始。他的那位马术教练不仅马术高超,在机械制造方面也有超一流的水平。严庆祥当时不仅受过法兰克令的训斥,甚至还挨过他的马鞭!那时,相对来说,严庆祥比较喜欢川村千山。川村永远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有时和你一起玩耍,但在工作上,他们两个倒是一样的,一样认真,一样挑剔,一样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决不肯有丝毫通融。日后想起来,严庆祥是很受启发的。    
  严庆祥已满足现状。到底是没有经过风浪长大的,要说居安思危,在严裕棠面前,严庆祥还是有点欠火。    
  严裕棠经营房地产,远非一朝一夕。上海原是江南临海的一个小县城,在鸦片战争不久才辟为商埠。此后,外国势力相继侵入,先后派来领事,设立租界,通商贸易。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上海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其地皮随之日益昂贵。一些头脑灵活的买办、商人、官僚乃至外国的冒险家,见有文章可做,有厚利可图,纷纷投机,热衷于这地皮生意。    
  严介廷当初就置过小房地产。严裕棠自小耳儒目染,岂有不懂其中种种关节之理?办厂之后,只因在杨树清一带人头熟,英商、日商洋行便不时委托他代买地皮,使他渐渐精于此道,日渐不甘于专做居间取利之事。手头稍有积蓄,便在杨树清一带贱价买进小块小块的地皮。严裕棠的眼光很毒,这里办厂日多,地皮看涨不看跌。    
  严裕棠做了几笔很漂亮的生意。他杀价买进小块地皮,再在这块地皮旁边陆续小块小块地买进,不久就已连接成片。有一次,恰好有人要在这片土地上建厂,前来洽谈,严裕棠趁机狮子大开口,高价卖出,每亩价格哄抬到七千两,而他买进时仅七百两。    
  即使是零星地皮,只要看得准,也可成为“串心烂”。“串心烂”就是在人家的大块土地中,夹着你的一块小地皮。不要看这块地皮小,如果有人派上用场,可就值钱了,否则,不就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了。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严裕棠对经营房地产兴趣更大了。严裕棠认为:经营企业,虽然也很赚钱,但风险大,总不及搞房地产,既赚钱又稳妥。他在房地产上的经营,不仅坐收高额租金,更主要的是用来作筹码,买进卖出,向洋行做抵押借款。所以,他一直和外商联系得很密切,尤以英商德和洋行为最,无论经租或借款都找德和洋行。后来感到德和洋行的经租费太高,就自己雇人办理,但仍用德和名义,奉送佣金。    
  严裕棠对自己在房地产生意上的门槛,一向引以为自豪。且不说在宁、苏、常等地他都置有房地产,单就上海一处而言,他在抗战前即拥有大小里弄、公寓、大楼二十余处,地皮一百五十八亩。在约一千七百名私人业主中,严家跻身于前十名之列。    
  严裕棠认准了,大隆之所以没有像有的厂家那样一遇风浪,或摇摆,或倾覆,反而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确实是全靠房地产的有力支撑。    
  事实也证实了,由于大隆的存在,提高了严裕棠的社会地位和名望,增加了经营房地产的力量。两者缺一不可。    
           争气不争财,赔本的生意倒做活了    
  严庆祥对父亲的思想终不得要领。他的心一直不舒坦,按理说,父亲做房地产生意做得起劲,大隆的事完全可以少管甚至不管,但是却事事不放心,事事要过问,事事要来干涉,而且牢牢地掌着财权。自己名为厂长,实为傀儡。    
  严格棠对儿子的心思了如指掌,知子莫过父嘛,但他不予理睬。近日,他又有新的想法在孕育着。    
  原来,前几天有位朋友带了两个江浙商人来访。江浙商人一见到严裕棠便称赞说:    
  “久仰严公的威名,今日相见三生有幸!”    
  严裕棠拱手说:    
  “不敢当,不敢当。不知二位光顾寒舍有何要事?”    
  “听说贵厂信誉极佳,我等想向贵厂订购一些农机。”    
  严格棠不解地问:    
  “二位仁兄可有销路?”    
  两个商人笑道:    
  “现在的农村,特别是江浙一带,新式的富农经济正在产生。他们想利用一些小型农机来改变原有的农事方式。”    
  严裕棠送走客人后,心想:如此说来需求量一定不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国本是个农业大国,有广阔的市场,正可以拾遗补缺。何况大隆已有制造机器的能力?以此为契机,同时也可试制纺织机器,大隆不能只靠修配度日,大隆要发展,要与洋人抗争,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民族机器制造工业。想到此,他马上找严庆祥布置此事。    
  大隆本来就有制造工作母机的经验,出产引擎和小农具,自然也就不难。    
  引擎是仿照美国慎昌洋行的国际牌制造的,先制成二匹半马力的一种,将燃料从煤油改为柴油。这一改进具有极大的意义。当时,向中国倾销洋油的主要有“美孚”、“德士古”和“亚细亚”几家外商石油公司,而从属于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系统的纽约美孚石油公司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原以销售煤油为主。一九二0年以后,随着机器的普遍使用,美孚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的推销上来。大隆的这一顺应措施无疑是极其聪明的。大隆在引擎制造上减少了工序,降低了成本,又因柴油比煤油便宜,很受农民和商人的欢迎。    
  试制纺织机器成功是大隆生产业务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当时的工业中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机器制造工业只能和它相联系,才有所依附,得以发展。同时纺织机器既是一个体系,又可分部单独成机,整套棉纺机器中一般包括五十多种单机,如清花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等等。    
  大隆的生产之所以沿着制造棉纺机器的路线发展,除了业务关系外,还有生产技术上的原因。因为纺织机器的制造,既不需要特殊的材料,也不需要特别精密的技术。于是,说干就干,此时的严裕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雄心勃勃。大隆试制织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