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5精华版-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追问:“神秘的目标是什么?”他不肯告诉我,只说研究基地是旅鼠旅行的必经之地,他们要全程追踪拍摄旅鼠的生命之旅。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不断地看到橘红色的旅鼠在草原上东蹿西跳。几天后的一个傍晚,罗拉格神秘地告诉我,旅鼠大概今晚要出发了。我的心怦怦直跳。我们迅速收拾好帐篷,坐在越野车里,等待这一时刻。

  当斯墨拉尔草原的太阳缓缓沉向天际时,广袤的草原沉浸在一种绝对静寂中,罗拉格正用深沉的注视着远处,然后低声说:“来了,开始了。”这时我听到草原深处传来一种声音,闷闷的,沉沉的,仿佛有人开动了巨大的铲土机,要把草原整体掘地三尺。

  转眼之间,一片橘红色的浪从草原深处翻卷而来。近了,近了,我们看清了,在离我们约500码的地方,大片的旅鼠正在向前奔跑。正如罗拉格所说的一样,它们会聚在一起,开始整体疯狂地逃奔,仿佛全体发了疯,又仿佛后面有一个可怕的恶魔在追赶它们。队伍浩浩荡荡,却又很有组织,每一只旅鼠都好像奉了天命,拼死拼活的赶向前方同,遇到小河沟、石块或者树干,旅鼠们决不避让。在狂奔的队伍中,不断有旅鼠淹死、撞死或者被开空中飞来的老鹰、草原里蹿出的狐狸叨走。可是这些危险在急跑的旅鼠队伍中似乎被忽略了。旅鼠们奔跑,去赴死亡之约,要把生命交给大自然。

  这悲壮的一幕把所有人的眼圈都看红了,沉默良久,罗拉格终于下命令:出发!跟随旅鼠的生命之旅开始了。

  奔赴死亡震慑生命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我们驾驶着一辆装备精良的雪佛莱越野车,沿路跟踪旅鼠的踪迹。多年的研究经验,使得罗拉格对旅鼠的旅途路线了如指掌。有时候,我们被旅鼠的大部队落下了;有时候,我们又从高速公路提前绕到了旅鼠的必经之路上,静静等候它们的到来。我们从弗于斯克追到奥尔德达伦,又从奥尔德达伦来到塔纳河边的卡拉绍克,我们的前进方向直指巴伦支海。

  在长途旅行中,还不断有新的旅鼠加入,队伍不断壮大,到最后大约有四五百万只,仿佛有一股力量,牢牢凝聚着它们,使这支队伍的行动高度协调、百折不挠地前进。白天,它们进食蓄积力量;晚上,它们摸黑前进,不停歇,不绕道,以每日50公里的速度向前奔。

  跑啊,跑啊,拼死拼活地跑,斯墨拉尔草原不久就被它们抛到了千里之外。有几次,它们遇到了水草肥美的栖息地,可是它们置若罔顾,还是向着目标日夜兼程地奔跑。遇到河流,走在前面的会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为后来者驾起一座“鼠桥”;遇到悬崖峭壁,许多旅鼠会自动抱成一团,形成一个个大肉球,勇敢地向下滚去,伤的伤,死的死,而活着的又会继续前行,沿途留下了不可胜数的旅鼠的尸体。就这样,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仆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向前……

  奇怪的是,在与旅鼠共同奔跑的过程中。我渐渐忘记了自己的病,偶尔想起,也不像以前那样害怕了。人在自然界中奔跑,会越来越忘记自己,越来越胆大,有时候我会突然对罗拉格说,快点,快点。罗拉格笑道,你不要命了,这种路能飙车?我说:“把命交给上帝吧!”

  我的心情越来越好了,我问同行的人:“这些旅鼠跑到终点后要干什么呢?”他们和罗拉格一样,神秘地沉默着。11月中旬,我们抵达巴伦支海离韦内斯不远的海岸,罗拉格预计的旅鼠最终目的地就在这里。从早上5点起,我们就到海边等待旅鼠队伍的到来。

  海水湛蓝,海边没有沙滩,只有一片怪石嶙峋的礁石。

  下午2点左右,我们耳边渐渐地传来杂乱的轰鸣声,紧接着看到大片橘红色的云块贴着地面从远处飘来。旅鼠们终于到了!仍然是千军万马,仍然是奔跑如风,仍然是义无反顾。到了,快到海边了,趴在不远处岩石上的我拿着望远镜,心狂跳起来。我小声问罗拉格:“旅鼠千里迢迢来到海边,究竟为了什么?”他神色肅穆地沉默着,似乎完全没有听到我的话。

  只见,最先到达的旅鼠们慒懂地冲到汪洋大海前面,几乎没有一秒种的犹豫,就毫无惧色地纷纷往大海里跳。先跳海的旅鼠们一瞬间就被汹涌的波涛吞噬了,后面的旅鼠也丝毫没有驻足,仍然紧跟着前面的往下跳。就这样一群群、一批批的几百万只生命不久就被浩潮的大海全部吞没了。

  我几乎不也相信眼前的一切,难道旅鼠们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这绝命的一跳。我心底油然升起对生命的敬畏,旅鼠们对待死亡的态度,真正是争先恐后仿佛扑进母亲的怀抱。它们竟然用了如此决绝的方式,促使了留在斯墨拉尔那一小部分旅鼠的继续繁衍和生存。两行热泪不知何时已打湿我的脸颊……

  不知过了多久,大海又恢复了原状,浪花继续冲刷着礁石,可是和我们相伴一路的旅鼠们,却彻底地消失了,在一瞬间,我以为我也消失了,等回过头,才看见罗拉格的眼里闪着泪光。

  就在几百万只旅鼠慷慨赴死的那一刻,我眼前再次浮现了它们一路狂奔的身影,我突然明白: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尽管生命的终点不外乎是死亡,但是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不能因惧怕这个终点而消极。

  一个人不论健康还是生病,都应该充满激情地度过每一天。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5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怀想一位大学校长
  作者:徐迅雷

  180年前的1825年3月7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正式开张。那时那是一所多么可怜巴巴的大学:只有30名左右学生。现在我们的大学动辄有学生3万,我女儿读小学的“小班”,也差不多这个人数,她知道了一定乐得露出她的两颗小虎牙。弗吉尼亚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嘿嘿,是个退休老头儿,他当然也可以说还有“比我老的老头”。他叫托马斯·杰斐逊。

  从1816年起,年届七旬的退休老头杰斐逊就致力于建校,他一面与反对派进行斗争,一面在州议会争取支持。第一个委员会以最微弱的多数通过了他的提案,最后州众议院好歹同意建校。然而,州议会每年只拨给学院1.5万块钱作为办学费,让你明白什么叫入不敷出。

  对刚创建的学校,杰斐逊更是事无巨细、每事必问,甚至终日忙于起草课程表、学生行为准则、教职员工作细则、考试要求和学位的授予以及各种其他细节,然后将所有这些都送交监察员委员会批准。

  1825年弗吉尼亚大学开学数星期后,老头校长杰斐逊写道:“我以创办和扶植一所教育我们的后来人的学校作为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我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都起到有益而永久的影响。”是的,办一所大学,是成了杰斐逊“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那么绚烂。他办大学是为了有益而永久地影响后来人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不像我们现今某些办私立学校的人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挣钱,也不像我们现今某些办公立学校的人不免是为了赢取软政绩———请原谅我的片面的诛心之论。

  1826年的7月4日,也就是1825年弗吉尼亚大学开张一年多一点时间,老头儿杰斐逊告别人世,溘然长逝了。他被安葬在蒙蒂塞洛山坡的墓地里。他从此长守在妻子身旁。他自己设计墓碑。他留下了“不得增添一字”的墓志铭:

  托马斯·杰斐逊

  美国《独立宣言》和

  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的执笔人

  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安葬于此

  墓碑上的墓志铭,是人死后的名片,他竟然这样给自己印“名片”。他解释说:“因为,作为我活着的纪念,我最希望人们记得的就是这些。”这个奇怪的老头校长,我看大抵就像个执拗的顽童,竟然不希望人们记得他的真正履历,比如做过弗吉尼亚州州长,且做了两任(尽管按照州宪法的规定,一个人可以接连担任三任州长,他还是不干了);比如他干过华盛顿政府的国务卿,后来在亚当斯当选为总统的时候,他则被选为副总统;再比如,被选为总统,做了一届,弄得美国国泰民安,再次总统选举来临时,又被选上继续做了一届。当时美国总统没有规定只能干两届,但他还是不愿连任下去做第三届总统了,尽管已再次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可他坚决卸任退隐,这么傻的老头,。

  这里面的文化密码是什么?或许,在他起草的那个思想卓越精神挺拔文采斐然的《独立宣言》里,我们可以找到起码的解释:“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了损害这些目的的政府,人民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而成立新的政府,要奠基于这样的原则上,以这样的形式组成它的权力,以期它能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幸福……”你瞧,他把“政府”看成是保障人的种种权利的东东。

  “如果人类的生活像我们所希望和相信的那样应该一步一步地改善的话,教育应该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主要手段。”这是杰弗逊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的话。如果说美国经济社会之发达,是源于华盛顿、杰弗逊这些开国元勋们在当初弄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杰出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话,那么,同样可以说,美国公共教育之发达,也源于华盛顿、杰弗逊他们在美国独立之初倡导公共教育的发展。

  弗吉尼亚大学现在是美国排名第二的公立大学。它的“软件”设施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他们的“荣誉体系”系列制度;更好玩的是,这些制度的主体执行者是全体学生———每个学院都会定期选出两名学生作为“学生法官”,一旦发现同学中有违反荣誉体系的行为,即由“学生法官”作出“法律制裁”。这大约可以说成是“以人为本”,或“以生为本”吧;学校的图书馆就设有13个,总藏书逾400万本,馆藏图书该是“硬件”中的“软件”。我们现今的一些大学,“软”的比不过人家,就让“硬”的硬过人家。最近有消息说,上海师范大学,一座完全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建造的教学楼将开建,这“也是全国首座”;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建的MBA教学大楼已正式落成,也非常现代豪华,地下还有“可停放70多辆车的车库”。很会折腾大楼的咱们的大师们,一定会将杰斐逊领衔创立的那所弗吉尼亚大学折腾什么“学生法官”看成是小儿科的。我在想,如果杰斐逊现在来咱们国度的大学走走看看,他会是怎样的嫣然一笑呢。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5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南北方女人
  作者:古敏

  南方女人 

  在春水荡漾的南方,不经间,走出了一个个娉娉婷婷的女郎。江南湿漉漉的空气润泽了南方女人的皮肤,也润泽了她们的心。 

  南方如水如雨如梦如诗如画。 

  踩着碎石款款细步的南方女人,风,吹不皱他们的皮肤;雨,打不残她们的青春。她们曲雅俊美。对人世也总温和一笑。 

  于是,她们也就尽情享受着生活给予她们的一切馈赠,她是这么珍惜那属于她的东西。她两眼不错地盯着她的配偶,她的爱巢,她的那些触手可及的实在。 

  于是,南方女人在婚姻爱情上要的是安稳平和,选择慎重,一次性婚姻对于她们显得格外重要。她们也做浪漫的梦,但行为上则格外恪守妇道。而且,无论文化怎样使她们走向现代与时尚,而她们本能地更恐惧前途莫测内心渴望一种稳定结构的婚姻。她们并非一定要把婚姻看作神圣,只是她们实在不愿意担了风险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闯荡奔波。她们不愿作这种说来颇现代实则自己很受难的冒险。 

  她们爱怜楚楚地望着你,嫣然一笑中,似乎一切化干戈为玉帛。 

  她们更容易是生活的或者艺术的,她们自觉的远离社会远离政治,保有女性特质。她们与异性更好相处,处处实则让人爱怜,在异性那里找到的是认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