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5精华版-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暑假里,我兴致勃勃地来拜访“阳光老师”,却异常惊讶地获悉,他已经回国了。我给他发了封信,他很快就回了。他说他被中国的家长们“弹劾”了,家长们说,他的教学风格,只会导致学生们不懂规矩,在考试中吃亏;他说,他不会再回中国了,因为中国的家长和学校不需要他这样“松松垮垮”的老师;因为中国的教育不需要“阳光”,只需要分数。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爱是一种支撑
  作者:林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逃难的人流中,一位母亲带着她3岁的孩子,随着人流向远方走去。 

  这位母亲把最后的一点干粮磨碎,喂给孩子吃,看着孩子瘦弱的小脸,禁不住落下泪来。她知道,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半个月的饥寒交迫,令她的身子极为虚弱。她怕自己支撑不住,最后孩子也无法活命。想来想去,这位母亲抱着孩子走到一位逃难的人面前。这个人,是她家以前的邻居,是个医生,为人非常善良,她知道,如果现在把孩子托付给他,他一定会把孩子养大成人。 

  “我一辈子感激你,”母亲给这位邻居跪下了,“请您带着我的孩子一起逃命。” 

  “不,我不能答应你。”邻居为她和孩子简单地检查了身体状况后,拒绝了她,“我的事情已经够麻烦了,我帮不了你的忙。” 

  母亲只好抱着孩子,重新上路。 

  一路上,不停地有人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了,可是,这位母亲却奇迹般地带着孩子,穿过边境线,住进了难民营。这位母亲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她知道,如果她也无法保护孩子,就没有人能够帮她把孩子养大成人。 

  在难民营里,她又遇到了那位邻居。 

  “你和孩子都需要支撑。”那位邻居说,“只有你们互相支撑,才能母子平安。” 

  这位母亲此时才明白了邻居的好心。 

  爱是一种支撑。 

  爱,支撑了母亲和孩子的生命。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如果爱能够支撑起一个希望,那么,爱又有什么无法支撑?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3期P25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搬家
  作者:史宪文 

  相传,因大英图书馆老馆年久失修,就又建了一个新的图书馆。新馆建成后,要把老馆的书搬到新馆去。这本来是搬家公司的活儿,没什么好策划的,把书装上车,拉走,摆放到新馆即可。问题是按预算搬家需要350万英镑,图书馆拿不出这么多钱。眼看雨季就要到了,不马上搬家,这损失就大了。怎么办?

  正当馆长苦恼的时候,一个馆员问馆长苦恼什么?馆长把情况给这个馆员介绍了一下。几天之后,馆员找到馆长,告诉馆长他有一个解决方案,不过仍然需要150万英镑。馆长十分高兴,因为图书馆有能力支付这些钱。

  “快说出来”馆长很着急。

  馆员说:“好主意也是商品,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馆长更着急了。

  “如果把150万英镑全花完了,那权当我给图书馆作贡献了;如果有剩余,图书馆把剩余的钱给我。”

  “那有什么问题?350万英镑我都认可了,150万英镑以内剩余的钱给你,我马上就能作主”馆长很坚定地说。

  “那咱们签订个合同?”馆员意识到发财的机会来了。

  合同签订了,不久实施了馆员的新搬家方案。花150万英镑?连零头都没用完,就把图书馆给搬了。

  原来,图书馆在报纸上发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出,还到新馆去……”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看美国人、欧洲人和中国人怎么买车
  作者:徐刚

  星期六早晨走进汽车销售公司;一边吃着他们免费提供的汉堡;一边听着销售员殷勤的唠叨;不一会儿;交钱拿车钥匙开车走人…这是美国人的购车方式。 

  与美国人比起来;欧洲的买车族更象从经典油画中走出来的贵族。 

  当欧洲人有了买车的想法后;他们会漫步到经销商那里定购;订购的车将在数星期后被送到。整个过程;就象坐在左岸的酒吧里品尝雪茄那般慢条斯理;有些许的诗意和悠闲。 

  在中国;我们买车就好象读一个MBA;首先要温习功课:排量多少、哪国产的、有啥特点、发动机什么型号什么性能。。。。。到要了如指掌。在中国想要买车的人好象都要达到博导级别;才不会吃哑巴亏;至于现在不买车但以后想买车的人也都象专家。有一天我竟然听到;一群年轻人在聊吉利美人豹时;谈笑间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和未来竞争态势。 

  是的;中国人买车似乎在拍一张全家福;往往拖儿带女去看车。所以车主大多是没有〃主权〃的;还往往紧张的就象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名教授检验MBA学员入学资格一样。渐渐地;中国经销商普及试车;增加了买车的时间成本;但并没有对购买决策有什么实质帮助。事实上;大多数人试完车后;还得回家上网搜索和反复研究报纸周末版的试车报告。 

  买车真累;于是才发现美国人的潇洒。但回过头来想一想;美国式的潇洒中;多少还体现着负债民族的消费冲动。 

  太多的美国人往往驾驶着一辆自己原本不需要的车离开车行。他们希望印色时尚型的;却开走了一辆酷似邮政车的绿色玩意儿。他们被业务元的怂恿所诱惑;买了两千美元的汽车导航系统;而实际需要的只是一副能头顶蓝天的廉价天窗。 

  而欧洲人通过订购表现出了那块大陆上的悠闲贵族气质。据杂志报道;60%法国制造的雷诺车是定购的;而通用汽车在德国的Opel品牌有52%是定购销售. 

  事实上,这种气质并不仅仅在汽车定购上显现其文化印记,即使在成衣工业异常发达成熟的今天,高级时装的订购在时装界仍然意味着最高的特权.在很多欧洲人看来,象在超市购物一样选车买车,就象平庸之人没品位的生活方式.为一辆新车等上几个星期,美国人压根儿就没有过这种概念.在这个讲求实效的国度里,耐心指数比道琼斯指数低得多.<福布斯>的数据显示,通用汽车在北美销售中,订购所占比例只有10%. 

  除了美国文化的原因,美国汽车固有的销售模式也令定购在美国大地"火"不起来.在美国汽车产业链的末端,经销商只有在车被开走之后才能拥有制造商的贷款,所以只有车卖出去后才能支付销售业务员的工资.如果经销商达到月度销售目标,制造商还会给予一定奖励,经销商也会把一部分奖金发给销售业务员.于是,在美国的汽车销售公司里,每个销售业务员都是语言的暴走族,英语发音奇快.当然,在中国也有定购汽车,但我们的定购更多是象征和宣传.比如某新行车,从发布价格之时就宣布接受定单无数.可还没过上半年就开始促销降价了,你让我们善良的消费者们究竟该相信谁呢? 

  其实,说穿了,美国、欧洲和我们的买车方式存在着差别,但不是差距.那只是适合与不适合的差别,是汽车文化不同造成的差别,是汉堡、雪茄与全家福的差别.不存在可比性. 

  我们走了一个多世纪,才刚跨入私家车的门槛.累点,但还值.特别是看到家人不受等车之苦,看到旁人羡慕的眼光,总还是理性消费之后最最为感性的满足.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落叶不只在秋天
  作者:邓皓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落叶知秋”的道理。似乎那满树的葱绿,一到秋天就该自自然然地消失。于是,听任季节染色的黄叶绿叶,便不再用怜惜的眼光去打量。 

  偶然的一个夏日,独自一人去小树林散步。有一片树叶轻盈地落入我的发际。接过来,是好碧绿的一片。心头便掠过一丝惊惧:原来一片葱绿的树叶居然会在夏天殒落,落叶不只在秋天呵! 

  原以为生命年轻的时候,就像散步时一段很长的路可以慢慢去走,一段很可心的音乐可以反反复复地听,很少去想该特别地抓紧些什么,抑或特别地去珍惜些什么。很多东西是挥霍了,很多东西是放弃了,比如光阴比如爱情比如事业。看看阳光下健步如飞的身影,居然无悔。大凡把生命看作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那年轮便是慢慢地缝合着。活着便是一种被动而不是能动。这种人不会抓紧时间去创造些什么,而是花很多时间去等待些什么。年轻的时候,如果认为生命是一次遥远的旅行,经得起漫不经心的耽搁,犹如一片夏日的树叶悠闲地注视秋天,那么,姑且不说这是一种庸碌;至少,我敢说这样的生命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或者在应该发生奇迹的年龄没有奇迹发生。 

  一片树叶完全可以在春来之前萌绿,亦可在秋去之后凋零。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延续。如果愿意,人的生命也完全可以是这样的。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朋友
  作者:刘汉俊

  1

  朋友,是旧屋墙脚的一坛老酒,寂寞、静默、忠实地守住一角扬尘、蛛网和清辉。从来就无需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想起时,打开来,依旧洌人心脾。 

  朋友,不是整日飘舞在你鬓前发际的飞絮,是山间茅庐上伴你默读的滴答雨声。不是和着你的鼓点,应着你的掌声,洒了你一身的鲜花、美酒和镁灯,而是躺在你心底的,心的底片晒出的那张黄得有些残缺的旧照片。

  朋友,是你在愁风苦雨中飘过来的一朵伞,是你在暗泣时泊过来的一方绢,是让你的歌声达到最佳音响效果的那位不知名的调音师,是你差点被挤下黑夜的台阶时撑你一把却不知是谁的那个人。

  一切如过眼烟云。朋友是烟消云散后那峥嵘的石峰,壁立千仞,刚直不阿。是那精巧锋利的手术刀,准确地层剥你的肌肤;有时,那闪闪寒光也灼痛你的心。

  一切如镜花水月。朋友是雪融冰释后那真实的留存,拂之不去,抹之犹在。是照亮你生命隧道的长明灯,是辉映你思想星空的一圆朗月。

  站在掌声和鲜花托起的舞台,朋友就是那个抹着泪水悄然隐退,令你踮足翘盼、望穿泪眼也不见衣袂的那个人。

  困在寂黑山巅的孤树上,朋友就是你挣扎在恐怖之海时撕心裂肺地呼喊着的那个名字。

  当你有如风中残烛、烬中余温时,朋友就是那守候你生命最后时光,用泪水托起你远行天国之舟的人。

  朋友是风刀雨剑中那棵不倒的劲草,是沉沉夜幄里那盏点亮你心智的路灯。没有朋友的日子,就像没有星辰的夜晚;没有朋友的人,就像裸露在沙漠上的一只烤鸡。朋友是书,读得你青丝褪尽,明眸昏黄;朋友是门,挡住喧嚣与嘈杂,挡住风雪与黑夜,挡住你漂泊的浪迹,圈就你思维的芳草地,让泼辣辣的绿荫覆盖你的庄园;朋友是犁,拓开蛮荒与贫瘠,荆棘与砺石,引你走出桃花源;朋友是河,蹚开亘古荒原和险山顽石,荡涤污秽糟粕和陈枝腐叶,让你感受伟大与崇高;朋友是歌,高山流水韵长音远,回响于峰峦壑涧,云恋雾歇,让你柔肠百转,又荡气回肠。

  2

  钱孔里摆不开真情的盛宴,钞票上植不起友谊的大树。能同甘,不能共苦,不是朋友;能共苦,不能同甘,也不是朋友。把一粒米掰成两半分享的,肯定是朋友;把一杯酒倒成两杯分喝的,不一定是朋友;诤言逆耳,悬鞭于鞍后的那个人,不一定不是你的朋友;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那个人,肯定不是你的朋友;在角落里教你如何兜售卑劣、*诈和诡计,如何炮制诺言、罪恶和灾难的人,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