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诗经 漫话 程俊英-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渡瘛沸春箴⒌氖饕瘴骞龋豆酢沸垂醯南嗤痢⒔ǘ肌⒅摇!睹唷沸垂殴珌嵏盖ㄡ⒒铩⒔ㄖ加腥嗣竦睦投丛煸谀凇!洞竺鳌纺┒蚊栊次渫醴ユ卤烈岸员渴氖Γ鹘劳恼郊ǎ埠苌7脬渚妒贰烦普馕迤箴⒋⒐醮⒐殴珌嵏复⑽耐醮⑽渫醮K读隆贰ⅰ督骸返任迤肿逭秸蜕衔迤铣莆爸艿氖肥薄K担骸罢馐谴蠖贾苁掖笫拢ㄒ郧暗氖芳4蠖急妇吡恕N颐且朐谡馐酝狻   
 另找一篇记载周代大事的诗,再也找不着了。”她的分析,大致不错。和周族中原地带的边境接邻的少数民族,在周统治政权逐渐衰落的时候,四夷纷纷入侵,他们杀掠人畜,破坏田地,对人民是一种灾难。到周宣王时,周族便组织力量,对四方入侵者进行讨伐。《诗经》中有些诗篇记载了这时种族战争的情况。《资治通鉴》:“(周)宣王元年…以尹吉甫为将,北伐玁狁,至于太原。”《小雅·六月》就是描写这次战役的:玁狁匪茹, 玁狁并不是脓包,整居焦获。 驻兵焦获战线长。授镐及方, 侵略宁夏和朔方,至于泾阳。 打到甘肃那平凉。织文鸟章, 我兵挂徽帅建旗,白斾央央, 雪白旗尾多辉煌。无戎十乘, 十辆战车打头阵,以先启行。 冲开敌垒勇难挡。类似内容在《诗经》中还有几篇。如《小雅》    
 中的《采芑》,大雅中的《江汉》、《常武》等等。这些诗篇,歌颂种族战争的胜利,并把胜利归功于天子,归功于将帅,夸大个人的作用,抹杀士兵的力量。但它们又不同于《颂》诗,一味地赞颂统治阶级以欺骗人民,这类诗还反映了保卫国土,抵抗外侮的主题。如《六月》说:玁狁孔炽, 可恨玁狁大猖狂,我是用急。 我军急行守边防。王于出征, 周王命令我出征,以匡王国。 保卫国上保我王。朱熹解释说:“《司马法》:冬夏不兴师,今乃六月而出师者,以玁狁甚炽,其事危急,故不得已而王命于是出征,以正王国也。”可见这是抵抗外族侵略的战争,是为了求得社会的安定,它和人民的利益是有一致之处的,是一种正义的战争,为人民所拥护的。《江汉》诗也写到了战士们认识到抵御外侮的重要,所以肯不辞辛劳地出车建旗,英勇作战。这一类诗歌不但反映宣王时代抚战的史实,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八 贵族的庙堂乐章及其他《诗经》中还有不少庙堂乐章,是周王或诸侯祭祀、宴会时演奏歌舞的诗。这些乐章,以《三颂》为代表,它好象汉代乐府中的郊庙乐歌一样,是统治阶级用来宣扬德威、粉饰太平,借以更好地统治人民的。这是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为当时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歪曲的形态。在这些乐歌里,他们强调“天命”,以为自己能统治天下,是上天的意志,而周王就是上天的儿子。《周颂·维天之命》说:维天之命, 想那天道在运行,於穆不已。 壮美无比未不停。於乎不显, 啊!多么坦赫多光明,文王之德之纯。 文王德政真神圣。《昊天有成命》说:昊天有成命, 明白的命令降自上苍,二后受之。 受天命的是文王武王。    
 统治者除了用“天命”、“天子”来欺骗臣民外,还夸糟他们的武功战绩。《周颂·武》说:於皇武王, 啊!伟大的武王,无竞维烈。 不争权势功辉煌。允文文王, 诚信有德的文王,克开厥后, 子孙基业手开创嗣武受之, 武王即位继事业,胜殷遇刘, 制止杀戮胜殷商,耆定尔功。 巩固政权功煊煌。这种作品所以具有很大虚伪性,是因为他们表现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历史上统治者发动战争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依靠士兵的力量。而在诗篇里所夸祖、赞美的,只是统治者个人。这些人还认为自已是人民的好领袖,并祝祷自己长命,可以世世代代地统治人民。《载见》说:“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这和《大雅·洞酌》所说的“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大雅·既醉》所说的“君子万年,介以景福”意思差不多。那些明明是劳动人民创造   
 出来的农业财富,统治者也窃为己有,用来歌颂自己,说成丰收是天的降福。如《丰年》说:丰年多黍多稔, 丰年小米大米多,亦有高廪, 高高粮仓堆积起,万亿及秭。 数目成万又成亿。为酒为醴, 酿成醇酒和甜醴。烝畀祖妣。 献给先祖与先妣,以洽百礼, 牲玉幣帛一齐祭,降福孔皆。 愿帝降福与天齐。这些都是“歪曲的形态”,而且这些诗歌缺乏描写的生动性,艺术价值也很低。不过,也不应该把它一棍子全部打死。如写农业生产的《载芟》、《良耜》,反映人民畜牧、渔业生产的《駉》、《潜》,写古代各种乐器的《有瞽》,都含有人民创造的因素在内。《商颂》中的《长发》、《玄鸟》,保存了关于殷商的神话、史实,是研究中国历史和神话传说的好资料。所以我们分析《颂》的内容,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剔除糟粕后,将其情华继承下来。除了庙堂乐章之外,《诗经》中还有一部分    
 反映贵族生活的诗,有些是直接打发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没落情绪的如《邶风·北门》、《王风·黍离》、《唐风·蟋蟀》、《曹风·蜉蝣》等;也有一些是写兄弟之情、朋友之谊、游宴之乐和别离之哀的。《小雅》中的《伐木》:伐木丁丁, 砍树铮铃响鸟鸣嘤嘤。 小鸟嘤嘤唱。出自幽谷, 鸟从深谷出,迁于乔木。 搬到大树上。嘤其鸣矣, 鸟儿嘤嘤啼不住,求其友声。 追求朋友声欢畅。相彼鸟矣, 看那小鸟是飞禽,犹求友声, 尚且求友不断唱,矧伊人矣, 何况我们是个人,不求友生? 道朋友不来往?神之听之, 听说人们能友爱,终和且平。 神明会把和平降。这是一首宴饮朋友故旧的诗。作者虽然是一位贵族,但诗人以鸟求友起兴作比,语言生动活泼,是《雅》中的好诗。《小雅·常棣》以兄弟关    
 系同朋友关系、妻儿关系作比较,有真情实感,也是值得肯定的名作。《邶风·燕燕》是一首贵族的别诗,作者虽然是一位卫国君主,但他送胞妹出嫁时依恋不舍的心情,溢于言表。这种惜别的情绪带有共性,故能在民间传播歌唱。关于描写统洽者宴饮享乐的诗,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单纯的赞美,一种是多少含有批判之意。《小雅》的《鱼丽》和《宾之初筵》便是这两种倾向的代表作。《鱼丽》诗说:魚麗于罶, 篓里鱼儿历录跳,鲿鯊。 鲨鱼黄睿鹿铡>佑芯疲±弦氐木疲记叶唷!÷陈浊逑闫!侗鲋躞邸匪担罕鲋躞郏±幢龈杖胂挛缕涔А!√任卵庞止Ь雌湮醋碇梗〉彼缓茸恚欠捶础!∪菀亲灾赜纸靼谩T患茸碇梗∷押茸砝玻   
 威儀幡幡。 容仪飘飘乱忘形舍其坐遷, 离坐到处窜,屢舞仙仙。 手舞足蹈真差劲。《鱼丽》中写宴饮,有酒有菜,不但要多,而且要可口;不但要可口,而且要时鲜。作者对此是毫无批判的,只能反映当时贵族寄生生活的豪华而已。《宾之初筵》则暴露那些君子未醉时象煞有介事地彬彬有礼,等到一醉,原形出现,则手舞足蹈、丑态百出了。据《韩诗》说,这是卫国武公饮酒悔过的诗。《诗经》中还有一些礼俗诗,如祝新婚的《桃夭》、《樛木》、《鹊巢》,贺多子的《螽斯》等,这些,除《桃夭》外,它的内容,多反映当时贵族间的习俗。最后还必须提一下《卫风·载驰》,作者是许穆夫人,她是卫宣公儿子公子顽同庶母宜姜私通所生的女儿。有两个哥哥,戴公和文公;有两个姐姐,齐子和宋桓夫人。她约生于公元前六九〇年左右,幼年即闻名于诸侯,齐祖公和许穆公都向她求婚。刘向《列女传·仁智篇》说:“初,许求之,齐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而言日:“……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    
 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惟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卫候不听,而嫁之于许。”可见她从小就有爱国思想。她嫁许后十年,卫国亡于狄,懿公战死,国人分散。她的姐夫宋桓公迎接卫国的遗民渡河,迁于漕邑,立戴公。戴公立一月而死,文公即位。她听到卫亡的消息,立刻奔到漕邑吊唁,提出联齐抗狄的主张,得到齐桓公的出兵而复国于楚丘。《左传·鲁闵公二年》:“狄入卫,……许穆夫人赋《载驰》。”她的作品《载驰》即产生于此时。许穆夫人是当时一位不平凡的女子。古代礼法,凡是国君夫人父母已经死了只有奔丧可以回娘家,否则是违礼犯法的事。许穆夫人勇敢果断地冲破礼教的束缚,抗拒许大夫的阻拦,回到漕邑。在诗中提出“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向强大的国家求救,依靠他们出兵救亡)的主张,终于得到齐桓公的出兵帮助,恢复了国家。《左传》又说:“齐侯使公子无亏帅师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公子无亏是许穆夫人姐齐子所生,是她的外甥)。”可见《载驰》一诗在当时的政治意义与效果了。《韩诗外传》记载了孟子对许穆夫人的评论:“夫道二:常谓之经,变谓之权。怀其常道而    
 挟其变权,乃得谓贤。夫卫女行中孝,虑中圣,权如之何。”孟子说她违背礼教的常道,采取权宜的回卫办法,都是从爱国思想出发。孟子对她的评价是很高的。许穆夫人是一位有见识、有斗争性的爱国诗人,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诗人。   
 六 《诗经》中的赋、比、兴一 赋、比、兴的含义赋、比、兴是古人对《诗经》艺术手法的归纳。首先做这种归纳工作的,可能是周代王官太师。前面我们说过,太师的职务,是配制乐调,搜集民歌,教授六诗。雅、颂是贵族献的,原来藏在官府里,风诗则是从民间采来的,《诗经》的全部诗歌都掌握在太师手里。而他最重要的一个职务,就是教授六诗。六诗的内容是什么呢?《周礼·春官》说:“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风、雅、颂是诗歌的分类,赋、比、兴是诗歌的艺术手法。我们看《左传》所记载的吴季札观乐和列国士大夫的赋诗言志,《礼》中贵族燕会时乐工的歌诗,除几首逸诗   
 外,都是风、雅、颂的篇目。所以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说:“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词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诗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他用“体”和“词”来分别风、雅、颂和赋、比、兴的差异,并说明赋、比、兴不是另有篇卷,而是诗的表现手法。所以我们说太师所讲授的六诗,不仅谈诗歌的体裁,还谈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学在王官,官师不分,官吏就是教师。民间无私学,只有贵族能受教育,人民是得不到学习、研究的权利的。诗歌既为太师所保骨,六诗又为他上课教材之一;那么,担负总结诗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工作,可能就是周代的太师。《周礼》六诗的次序,是风、赋、比、兴、雅、颂。风、雅、颂既然是诗歌的分类,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为什么太师将风诗放在表现手法的前面呢,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件事。因为赋、比、兴都是从具体诗篇里总结出来的,风诗里不论是民歌或文人创作,多半是在民间流传的诗歌。赋、比、兴是风诗的艺术特征,而    
 雅、颂则多半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他们往往从民歌中吸取一些养料,所以太师将风诗放在第一,雅、颂放在赋、比、兴之后。孔颖达说:“六诗次第如此者,…风之所用,以赋、比、兴为之辞,故于风之下即次赋、比、兴,然后次以雅、颂;雅、颂亦以赋、比、兴为之。”孔颖达的话,指出了赋、比、兴是民歌风诗的艺术特征,所以在风诗下即次赋、比、兴。雅、颂虽然也运用这些手法,但他们殊少创新,都是从民歌中吸取营养的。什么叫做赋、比、兴?从文字的含义讲,三者的区别是极其明晰的;而古人最早用赋、比、兴三宇的,就是《诗经》时代的诗人。《大雅·烝民》说:“明命使赋。”《毛传》:“赋,布也。”陈奂《诗毛氏传疏》说:“赋读为敷。”…朱熹《诗集传》:“浦,布也,布其师旅也。”按古时赋、敷、铺、布都是同音通假字,所以《诗经》里赋和敷、铺互用,都训为布,就是平铺直叙的意思。比字最初见于《卫风·谷风》的“比予于毒”。按这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