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宴 作者:阿水兰(起点女生网2013.10.18完结)-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年过了就决定走吗?”李茹英说这话时眼睛醋酸的。
  “是的,听说春节过后找工作会好找些。”
  “今年的年真有点冷清啊,李欣也忙,李囡也忙,李琳也忙,都不回来过年……”李妈妈叹息着。
  “李囡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李秋很为李囡担心。
  “来过几回信,说是现在过得很好,这孩子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李茹英也有点不放心,但至少知道她平安就好。
  “哦,妈,真的,现在装台电话吧,听说比去年便宜了,只要两三百。”李丽突然想起装电话的事。
  “是的,大家都在外面,应该有个电话。”
  “用不着的,太破费了,每月要那么多月租费。”
  “李丽,你家的电话!”她们正谈电话的事,村口书记家便有人跑来告诉她们有电话。母女三人便急匆匆地赶过去。
  李丽慌忙地拿起话筒,感觉这话筒很神圣,她扯开嗓门大声说。
  “喂!喂!李欣!哦,是李欣……”
  “你扯那么大嗓门干吗?不需要那么大声的,像在家里说话一样我就能听到了。”
  “哦,你回家过年不?”
  “今年忙,不来了,听说你和李秋也要出来打工?”
  “是的,村里人都走了啊。”
  “决定好了吗?要不就来我厂给我打工。”
  “那不好啊,别愁,我们门路多着呢。”
  “你们帮妈装个电话吧,安装费和月租费我来出。”
  “正商量这事呢……”
  “快,让妈跟我说……”
  “喂……”李茹英激动地拿话筒的手都颤抖起来。
  “妈……”电话那头也有些咽哽。
  “唉……”李茹英却漱漱地流下泪来。
  “妈,我年过了来接您进城……”
  “别……孩子,你事业刚起步,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我喜欢在乡村……”李茹英坚决不同意打扰女儿们,她急忙地想要撂电话,她觉得打那么长时间的电话太浪费了。
  “等一下。”李秋抢过话筒,她也想和李欣说说话。
  “李欣姐,你有喜了吗?”
  “还没呢……”
  “该考虑考虑了……”
  “嗯,你知道李囡恋爱了没有?”
  “估计没有吧,她总是什么都不顺,命太苦了……”
  ……
  李茹英觉得她们说的太多太浪费钱,于是拉了李秋就走……
  李丽和李秋还是张罗着给母亲把电话装好了,但李茹英看着电话机却高兴不起来,“都要走了,都要飞了……”她心里默念着,有些伤感。
  03年的春节人们都是草草地过的,过了春节便都急着往城里赶,公路口,看到的都是挑着棉被、行李的青年人,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刚从学校出来的,有的是已经在村里做过香菇没怎么挣钱的,听到的不是小孩子的哭声,就是大人们的叮嘱声以及老人们的叹息声。上不了客车的就坐货车,不管什么车,总是塞得满满的,给人的感觉像是在载猪,送的人看了便是心惊胆战……
  李丽家决定去上海,因为他们村有很多人在上海,至少有老乡遇上困难能相互帮忙,李秋家决定去北京,李琳说她有很多同学可以帮忙找找门路。五妹人际关系很好,点子又多,给李秋找个工作或找点小本生意应该不成问题。
  一家子都走了,李茹英这才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好像釜底抽薪一样,把她的寄托一下子清空了,这田这地这山,怎么办呢?都要荒芜了吗?她精神恍惚了好一阵子。但日子还是得过,她还要等待四囡和五妹的喜讯……
  不知是什么时候
  生活突然变得不再宁静
  有一种强烈的声音在心底呐喊
  冲出去
  到山外面的世界看看
  很早的时候只有父亲们出过大山
  知道山的外面是什么
  很早的时候
  老人妇女小孩是留守的一群
  我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们听过“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传言
  但我们不知道无奈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我们渴望自己亲自经历一回
  不知是哪一阵雷鸣还是哪一股狂风
  我们还没有从睡梦里醒来
  村里便掀起了一阵打工浪潮
  潮水击起了我们满腔热情
  走
  到山外面看看去
  仿佛是花木兰发出的号召
  一瞬间
  兄弟姐妹们依如自己真的变成了勇士
  带着母亲的千叮万嘱
  揩干父亲白发苍苍下眼角的泪
  我们昂起头
  像真的勇士
  踏上未知的打工旅程
  打工很苦但我们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到了大城市
  我们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也在一刻间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无助
  站在十字路口
  我们不知何去何从
  就像一群错入大海的鸭子
  分不清东南西北
  排长队
  填履历表
  然后等着招聘者的筛选和裁判
  猛然间觉得
  自己像是货架上的商品
  命运掌握在挑选人的手里
  被挑选上的兄弟姐妹
  脸上挂的笑容就像盛开的桃花
  因为拥有了不一样的机遇
  就这样
  在某个交叉路口
  我们分道扬镳
  因此也有了不同的故事
  不同的故事里却有一些相同的东西
  因为我们是异乡人
  在这里我们没有家
  一张铁床成了我栖息的天地
  在这里
  我们第一次知道了“流水线”“操作工”“倒班”这些名词
  在这里
  我们有过老板三个月不发工资的经历
  在这里
  我们被贴上了固定的人事标签“蓝领一族”
  我们听到了父母真切的呼唤
  回来吧孩子
  不
  打工很苦但我们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打工是为了发展
  拿着微薄的工资
  吃着粗糙的米饭
  我们哭泣过
  泪水浸泡我们的枕头就像浸泡一个个破碎的梦
  我们不能生病
  因为生不起病
  我们更不敢奢望像城市人一样
  穿高档的衣服
  用高档的化妆品
  但是
  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快乐
  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工资低
  但我们依然骄傲
  因为我们有
  价值无比的好品行
  我们不动他人的一分一厘
  生活辛苦
  但我们依然开心
  因为我们走出了我们长辈们无法走出的圈子
  我们不再是只围着锅灶转的一代
  不再是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代
  我们的生活不再是仅仅的生儿育女
  看着大千世界
  我们心潮起伏
  一种想让梦想燃烧的欲望
  在我们的心头灼灼发光
  “变则通,通则灵”
  知识的匮乏成了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技术的缺少让我们举步维艰
  城市的高消费又让我们望而生畏
  打道回府
  不
  没有知识我们可以学习
  没有技术我们可以努力
  哪怕一天只有一个小时的自由空间
  我们也要努力进取
  我们要用我们的汗水撑起一片蓝天
  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
  把所有的嘲笑和讥讽抛到历史的垃圾箱里
  路在远方
  感谢时代给了我们特殊的回忆
  打工生活活跃了我们的思想
  吃喝住行可以简单
  但思想必须丰富
  打工生活让我们认识了五湖四海的人

第十四章 天堂的路静悄悄
更新时间2008…5…17 19:39:24  字数:2440

 有些东西当你苦苦追求的时候,他偏不垂青你,当你无意去想他的时候,他却不期而至了。刘青海带着李囡出现在李妈妈面前时,李妈妈真是傻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我的女儿吗?她的脚好了!我不会是在做梦吧!她使劲的掐了一下自己,有感觉的,没做梦。她百感交集,把李囡看了又看,看了又看……
  “孩子,你一定吃了很多苦的!一定吃了很多苦……”只有母亲,也只有母亲会看到李囡的脚时想到的是她是吃了很多苦的!
  李囡努力让自己微笑着,是的,她吃了很多苦!伤筋动骨一百天!更何况她这不仅仅是伤筋动骨!她的脚是到美国去医好的,花了半年多的时间,03年的秋天去的,模具组组建好后,刘青海就执意要带她去,到04年的阳春三月才全愈返国。一家人知道李囡的脚医好了便都返回家乡相聚。这感觉有点像五女拜寿,就差五妹没有对象了,五妹现在是越发活泼了,欣赏她就像欣赏一泓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水!她说她有二十几篇论文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她打算毕业时努力拿个留学奖学金到国外带薪留学。
  “拿留学奖金可是百里挑一呢,你行吗?”萧凯刁难道。
  “我能不行吗?”五妹那自信的样子总让人为之精神一振。
  没有人会怀疑她的能力,中科院都能上呢,没有真才实学怎么行!
  “我们家的DNA可是优良品种,注意哦,你们的造人计划该实施了!”
  其实二欣已经有喜,她只是想到时给母亲一个惊喜,而不想现在就让母亲为她左右牵挂。
  母亲说李囡应该办个酒席,热闹一下,签于姐姐们不愉快的婚宴和自己不爱出风头的性格,李囡不赞成置办酒席,〃宁静以致远〃,母亲想想也在理,只要他们感情好,有没有那个仪式都是无关紧要的。
  大家都决定把李妈妈带城里去,李妈妈却只同意去看看大城市,看看飞机,看看火车,看看天安门……然后就回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窝。”李妈妈决定的事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大家也只好同意。
  05年的春天,李茹英N城、X城、北京、上海都去了,飞机、火车、天安门也都看到了,她说自己进城真有点像“刘姥姥进贾府”摸不着北,其实李妈妈有点夸张了,她可没有刘姥姥那些滑稽的举动,她行为优雅着呢。
  “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依”,你在快乐的氛围中还没有清醒过来,悲剧就悄然而至了。
  李茹英回到家里的头天晚上,便听到了夜猫子的叫声,都说“夜猫子叫宅,凶多吉少”,李茹英好像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她于是默默地祈祷:但愿孩子们相安无事。
  邻居们都来串门,都问李茹英飞机是怎么样的,火车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和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天安门大吗?有没有看到毛主席的遗像?李茹英说她也形容不来,比电视上看到的要大吧,大家于是说李茹英这才不愧活了一回,也有人说她儿子也在城里,什么时候她也去一次,大家于是笑她:呵呵,你能舍得那一大把车费?还是省省,等下辈子吧。
  第二天,大家就邀请李茹英一起上山采箬叶,端午节就要到了,今年的端午节比往年冷清,听说城里的粽子没有乡下的好吃,乡下的粽子添加了一种树木成分,(取指定的几种树,把它烧成灰,再把灰放在缝隙很小的竹篮里,用滚烫的开水过滤,那水里于是就有了树中的成分,再用这水来泡糯米,糯米的颜色就变成黄色的了,这种粽子很结实,很有韧性)大家都想做好了带点给在城里打工的孩子们吃。
  谁都想和李茹英在一起,听听她说城里的事,李茹英不愧是有些文化的,说起故事来口才也相当好,李茹英说其实老年人住在城里不合适,说说话的伴儿都没有,最后会有老年痴呆症的,大家于是问她什么叫老年痴呆症,是不是像村里那个半痴的人啊,那才不要,还是乡下好,其实李茹英也是从电视上看来的。
  采箬叶也是一件很恼人的事,箬叶密密麻麻,让人看不清前面的路,春天昆虫又多,特别是有很小的毒蛇会盘在粽叶上,颜色也是绿的,如果不留心被咬了也不知道,每次采箬叶的时候,人们都特别小心,尽管这样回家还是会全身痒痒。这次大家都忘了留心,因为和李妈妈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李茹英穿过箬叶时,只是感觉头被蛰了一下,也许是蜜蜂吧,李妈妈也没有去留意,今年的箬叶真的是出奇的大啊,大概过了半小时,李茹英感觉人有些不舒服,于是她跟同伴说自己先回家了,反正大家都在城里,也吃不了几个粽子。
  回到家里,李茹英感觉越来越不对劲,也许是累了,去躺一会儿吧。
  李茹英刚想躺下,却感觉头晕的要命,她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渐渐地,她觉得自己的四肢也不听使唤了,她想打个电话,可是手已经不听使唤了……有人说人在溺死的时候会看到浓缩的一生,李妈妈是看到了,她仿佛进入了一个喧闹的世界,那是谁在举行婚礼呢?是谁呢?是五妹李琳吗?哦,对,是五妹,只有五妹才有这样轰轰烈烈的婚礼……可是怎么突然有个“奠”字,不,这太不吉利了,李茹英努力想使自己清醒过来,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