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宴 作者:阿水兰(起点女生网2013.10.18完结)-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再生一个,不知道要罚多少钱?”妈妈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她的朋友。我这才知道妈妈是有这个想法才会和她的朋友聊的。
  “我教你一个生儿子的方法。”妈妈的朋友眼睛很神秘地眨巴着,感觉真的听了她的就会生儿子一样。
  “真的?说!什么方法真能让人生儿子?”妈妈眼睛突然一亮,她有些迫不及待了,对她来说,生了儿子这辈子就光荣了,不然她会愧疚一生。
  “真想知道?”妈妈的朋友好像在故弄玄虚,谁让她真的有福气能生个儿子出来。
  “快说!”妈妈是真的急,仿佛她的方法一说自己马上就能生一个儿子似的。
  “就是在你们想要儿子的那些时日里,多给你的老公补补,还有……”她坏坏地笑着,“你要骚一点,对自己的男人嘛,没关系的,男人有了激情又有精力,准生儿子!”
  感悟的语言像决了堤的坝,哗啦啦地从她的嘴里倾泻出来,把整个房间都淹没了。
  ……
  我听了却一阵阵地恶心,我本来成绩很好的,但是妈妈想要生一个儿子,所以是不会想着供我读高中读大学的,我选择了读中专,当时老师气晕了,就读中专我也是边工边读的,我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我要挣钱到国外去!
  我中专毕业工作了两年就带着自己挣的钱千方百计地踏上了留学的路……
  现在我感到很庆幸,庆幸自己选择了留学,留学锻炼了我,也开阔了我的眼界,我的好成绩也让父母骄傲了一回,他们终于不再胡思乱想……
  我想对国内的同胞们说的是,不管我们是男孩女孩,只要我们自己尊重自己,只要我们自己发奋图强,我们就活得有价值,
  ……”
  “我叫李东海,出国留学是因为想让自己更有能力,说实话,小的时候有过好好学习,长大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很单纯的理想,但报效祖国这个理想太远大了,是你们的‘情系中华,爱满天涯’触动了我那单纯的梦想,我想像钱学森一样学成后回国……”
  “我是北京人,叫汪海通,出国留学原是出于很世俗的想法:光宗耀祖!我邻居家的儿子出国时他母亲很是在我母亲面前炫耀了一番,送我出国的梦于是在母亲的心里埋下了种子,所以一上高中我就为出国作着准备,来到德国经历了很多波折,这才知道,出国带给我的最值得骄傲的不是光宗耀祖,而是我终于学会了独立!在北京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到德国一切都要自己面对,是的,人真的只有离开了父母才能真正地成长。‘情系中华,爱满天涯’,是啊,一个人如果连国家都不爱再有才华也没有用,想想你们的境界比我们高多了,非常感动,坚决支持你们,记得创办一个‘福利院博客’……”
  ………(以上人名是化名,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一个晚会会有这样的效果,能带动一片爱国热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颗颗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对于办福利院,其实彩芬还是空有一片爱心,怎么办,办哪里,资金怎么来,当她真正着手去想去准备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像蚂蚁一样多,无人的时候,她就自嘲:雷声大雨点小,她觉得自己没法和五妹比,五妹是敢挑战自我的人……
  但是话说出去了,回应却出乎她的意料,极受支持,还有人提议要把福利院取名“海外学子之爱的家园”,资金由在海外入籍安家创业的人自愿承付,这样很有意义。
  把自己假设成成功了一样地继续努力!如果成功了会一发不可收拾……
  汪秀灵倒是很乐观,她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自己越来越有劲,好像生活突然间有了盼头,有了趣味……后来她才明白自己是恋爱了。
  德国青年知道五妹爱的是吉·思翰时,感觉心都空了。
  我把我的梦迷失在哪里了
  美丽的女孩
  只因了你的美丽
  我微微地闭上眼睛就能看到你的身影
  我多渴望能靠近你
  为什么梦想还没有展开就已经破灭
  ……
  晚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汪秀灵看到有些失神的德国青年,于是她走过去,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和他说会儿话。
  “你好!可以和你聊聊天吗?”汪秀灵泡了一杯咖啡,她真的是下厨能手,泡的咖啡也特别香,“来杯咖啡吧,你看起来不太舒服。”
  “谢谢!”德国青年很感激地看了一眼汪秀灵,“中国人很让人感动,中国人是充满热情的,我喜欢中国人。”
  “我也喜欢德国人,德国人严谨讲信用有秩序……”
  “中国人有追求有理想,很上进……”
  在异国他乡听到有人称赞中国人,汪秀灵感觉比赞美自己还要幸福。汪秀灵笑起来。
  没有想到他们的谈话能那么投机,德国青年心中的那份淡淡的伤感渐渐地不再让他那么难过了。
  德国青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汪秀灵的生活的,汪秀灵也不知道,他们记不起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依恋对方的,德国青年喜欢汪秀灵烧的那一口好菜,他觉得中国菜真是神奇,汪秀灵把房东家后园的野菜采来烧,她说是“苦意”,上网查了一下还真有这种菜,在中国人眼里草也是有用的,而且有医疗效用……太神了!
  两个同在一室的密友,一个要回国了,一个却意外的获得爱情要留下来。
  约翰泽齐在彩芬收拾行李的当天依然不相信她真会毅然回国。
  知道她要走
  知道她的毅然决然
  他有些恼羞成怒了
  “那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彩芬,你以为空有一片热情就能成功吗?留下来吧,我带你去美国,我保证以后不会找其他女孩了,你嫁给我就有美国的绿卡了……”早知这样,拥有的时候为什么不好好珍惜?
  彩芬没有回答,她用沉默来否定约翰泽齐的观点。
  彩芬终于还是上飞机了,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彩芬上飞机的时候很多人来送行,彩芬是带着沉甸甸的希望回国的……
  约翰泽齐从机场里出来,样子很疲惫,他脑袋耷拉下来,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当你发现她美好的时候
  她却离你而去

第四部 同在蓝天下 第一章“分久必合”
更新时间2010…4…9 11:56:26  字数:5896

 镜头拉到国内。
  三秋本来是要来送五妹上飞机的,刚好公司要送他们一行人去培训,所以她没来。四囡走出机场,心里产生了一股莫名的牵挂,五妹,到这么远的异国他乡,等待你的会是什么?在心底里,四囡真的很羡慕五妹,人活着能有机会到国外去看看是件多美好的事:那种世界就在脚下的感觉多好。四囡去过美国,当时感觉就是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和美国人潇洒地交流,那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李青海的英语比她好一点,但也不是那么好,在和美国人交谈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困难。于是他们在坐飞机返回国内的时候就不约而同地下决心要把英语学好。
  五妹们住的宾馆离飞机场还是有点路的,为了节约点钱五妹特意选了这么偏僻的宾馆。说来也真难为三秋,初中毕业的她居然到夜校去学习,硬是把大专文凭给拿出来。
  “四囡,五妹上飞机了吗?”三秋终于打电话来了。
  “上了,你什么时候回公司?”三秋来电话让四囡感到温馨,在北京有亲人,多好的一件事。
  “我今天晚上就能回来了,等一下你在我们房东那里等我好了。”三秋有点歉意,五妹上飞机她都没送,“五妹没掉眼泪吧?”
  “掉了,稀里哗啦哭得很伤心呢!”四囡笑。
  “真的?想不到这么阳光的人也会哭。”三秋呆了一下,有些伤感,“好了,再聊吧,我们开始培训了。”
  三秋是在一个纺织厂里当基层管理者,她刚进公司的时候,看着那么高级的纺织机不知道怎么办好,穿针引线打结,一排一排的机针,千万条纱线,她有点担心自己干不好,于是天天练习,纱线的品种那么多,她又怕自己搞混,于是很用心地去记。三秋虽然只有初中毕业,懂得道理却很多,她知道一根线可以影响整匹布,她也知道孤线不能织成布。
  三秋爱动脑筋,织布机出了问题,在机修工修机器的时候,三秋常常会在一旁仔细地看,看得次数多了便也找着了一些门道。轴太松了会出现什么情况,轴太紧了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因此,后来如果只是小问题,三秋自己处理一下就好了,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而且机器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养。
  半年不到,三秋的能力便得到了上下的认可。
  “三秋,A班的领班要回家生小孩了,从下个月开始由你负责带领A班。”当领导找到她跟她说这话的时候,三秋呆了,自己是一个初中生!从一个纺织工变成一个领班,三秋感觉心里像吃了蜜一样地甜。但是她知道,带领一个班级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自己一定要有点能耐才行,不然管不好不但对自己不利,对整个公司也不利。
  三秋回到家里就开始琢磨怎样当好领班的事。
  “你小时候不是当过班长吗?就和当班长一样。”双宝一听到三秋选上当领班的事,显得很兴奋。
  “那可不一样,这个直接跟公司利益有关,小时候那简单,大家都是学生,可是现在我要管的是比我大的比我有学识的,我要比她们懂才能让她们服从啊。”三秋显得有点忧虑。
  “要不你打个电话问一下二欣吧,她自己是当老板的,她能给你一些建议。”双宝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帮三秋。
  “哦,是吗?很好啊,这样可以煅炼人……”二欣在电话那头是笑得如此开心,“要不我找些管理方面的资料给你,放心吧,‘以德服人’‘管理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好的品质却是无价的’,你一定行的……”
  “不要害怕,不要停止努力,不要放弃,要坚持……”
  “去上夜大吧,拿个大专文凭出来,再去把电脑学起来,电脑我可以帮你买……”二欣清楚当班组长对三秋来说的确是有困难的,“‘管理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好的品质却是无价的。’‘以德服人’三秋,你行的!”
  三秋笑了,二欣的鼓励让她仿佛看到了希望,但这个希望的路却延伸得很长很长……
  三秋的公司在分钟寺,三秋叫四囡坐大巴到三环赵公口下她会来接。
  四囡在大巴上便想起了三秋的经历,想着想着便又想到了离家的父亲,要不要告诉三秋?三秋会怎么想?知道父亲和她在同一个大城市里三秋会有什么感受?
  三秋是骑电瓶车来接四囡的,电瓶车是最近几年才兴起来的,四囡对骑车有点敏感,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因此她还不敢骑,三秋说起自己骑车的事总笑。来北京之前,三秋自行车都不会骑,学骑自行车还让人笑话过……
  四囡坐在三秋的后面,有一种要飞的感觉。
  “三秋,这么快的车你怎么敢骑?”
  “哈哈哈……”三秋笑起来,“就这……摩托车我都骑呢,知道吗?我就骑车大半个北京都逛过了;我还带我儿子去逛过清华大学,小家伙说他长大了要像五妹一样也来清华上大学……”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灵”四囡就想起了这话。
  三秋租的房子在顶楼,十来平方的小房间一个月要350,公公婆婆刚来北京时是当小贩的,拉着一辆烧烤的三轮车到处跑,“那时候他们两个像做贼一样的,看到城管的立马要逃,眼睛要尖,时时得警惕……我们上班都老怕他们被抓,还好他们身体好……”三秋讲起一家人刚到北京时的窘迫有些感慨。现在她的公婆在承包了几个公司的绿化带,维护一个绿化带一年四千,辛苦是辛苦,但也自由,接送小孩上学挺方便的,一天也安心,不要提心吊胆。
  “今天你就和我睡吧,别住旅馆了,双宝有个同事老婆回家生小孩了,他可以和他睡,……”三秋边开门边对四囡说。
  “外国人同性可不住在一起的……”四囡笑着调侃道。
  “什么时候学会说这些黑色幽默了?”三秋进门就去找茶叶,喝茶叶是乡村人的习惯,也是客人来了最简单和最起码的招待,“我可不是外国人,我是‘三谷村’的!”
  “呵呵呵,别敏感嘛……”
  “知道吗?咱们村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四囡?”三秋突然想起似的问。
  “哦,我真的还不怎么知道。”四囡一脸的惊愕。
  “是战乱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逃到那开荒开出来的……”
  “我也是听长辈们这么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