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宴 作者:阿水兰(起点女生网2013.10.18完结)-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怎么办呢?”李囡和李琳就更不懂了。
  怎么办呢?总不能胡乱砍吧,新竹子砍回去也不顶事啊!
  就在她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她们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
  “姐,有人。”
  “要是来一个懂的人就好了。”李秋暗自想着。
  说话声越来越响。
  呵,是双宝兄弟俩!
  双宝们也看到李秋姐妹仨了,双宝看到李秋有些激动。
  “你们……”
  “是的,我们也来砍竹子……”
  “你们也要做香菇吗?”双宝有点好奇。
  “是的,可是,我们不懂哪种是老竹子,哪种是新竹子。”李秋自嘲地笑了。
  “哦,这不是大问题,我教你们吧,老竹子皮的颜色深,是深绿,新竹子颜色浅绿……”双宝边讲边指实物给李秋她们看。
  这会儿李秋真的是笑了。
  “搭棚如果有困难就找我们吧……”双宝这时候话也多了。
  听了双宝的话,李秋觉得心里暖和和的。
  竹林里的竹子长得很茂盛,竹子的生命力很强,只要竹根在,它总能长出新的。
  也许是第一次做香菇,李秋有些想做得快点,也许是她想趁李囡和李琳都放假的时候多准备点料:三个人总比一个人轻松。李秋忘记了时间,一个劲地砍,砍竹子是要注意方法的,必须围着圈砍,这样就不至于半边裂。太阳都已经下山了,李秋却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李琳有点急了,可她也觉得姐姐都没开口说停,自己和李囡在家的时间毕竟不多,又怎么好意思说停呢?直到太阳都下山了,李秋才猛然惊醒:糟糕了,太晚了。要找“绳子”捆扎,其实“绳子”是小小的树,有些小树的韧性很好,可以拧不会断,农村人就是选用这类树当“绳子”的。捆好背回家要有三四十分钟,怎么办呢?等她们把竹子捆好,路上已经看不太清楚了。李囡只背了两根,因为她腿不好,李琳背了三根,李秋背了五根,山上还剩下十几根,竹子有五米长普通饭碗那么粗,李琳差点要哭起来了。
  “要不你们两个先回家,竹子先放这儿……”李秋对李囡和李琳说。
  “姐,要不都明天再来背吧,反正这里还那么多放着的。”李琳说。
  “我没事的,我对路熟悉……”李秋可不乐意空着手回家。
  “那我们一起克服一下困难好了。”李囡接着说。
  山路弯弯,可又没有铺石板,崎岖的小路,一不留神就会摔跤,李茹英左等右等还没见李秋她们回家,可急了,饭都要凉了。李茹英又不知道她们具体在哪一片山上,只知道她们是往东面去的,于是李茹英就跑到东面村口去呼唤:“李秋……”“李秋……”“李囡……”“李囡……”“李琳……”“李琳……”叫声急促,一种又一种不好的念想在李茹英的脑里闪过,不会的,不会的,李茹英一面自我安慰着一面又无法放心……
  村子里一有事情,总能很快就传遍全村,村里人都知道了,李秋她们很晚了还没有回来。双宝他们也知道了,于是双宝跑来跟李茹英说:“李秋她妈,我知道她们在哪片山上,我去接一下吧。”在农村很少有人称呼“阿姨”之类的,都是叫着孩子的名带个她妈(他妈)。
  “孩子,真是谢谢你。”李茹英提着的心总算稍微放宽了一点。
  李大也来了,李大刚好和双宝同时到。
  李茹英觉得李大眼睛不好,这么晚了不方便,就让他别去了,李大就笑,说他白天黑夜一个样,天黑对他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双宝笑起来,说李大说的也有道理,于是他们一起去接李秋她们。
  当李大和双宝出现在李秋她们面前时,李秋有点惊讶。
  “你的我来背吧。”双宝接过李秋的竹子。李大接过李琳肩上的竹子,李秋冲李囡笑笑说:“现在我们空手了,辛苦一下了哦。”双宝和李大就笑,“都这会儿了你还有闲工夫开玩笑。”李秋笑了一下就去接李囡肩上的竹子。
  总算到家了!李茹英很是心疼:“傻孩子,一口气怎么能吃成一个胖子!会说话的人怎么能让不会说话的竹子压扁了呢!慢慢来呀。”李囡和李琳是饿坏了,脸也没洗就开始扒饭吃。
  搭香菇棚除了竹子,还要有柱子,村里都是用杉树当柱子的,杉树的大小直径是十二厘米左右,另外还要有很多树叶铺在上面遮阳拦雨。棚子里还要搭架子,李秋因为自己人力少,里面的架子准备只在地面搭一层。香菇有好几种,一种是普菇,普菇不需要一个一个雕,等生长日期一到直接脱了塑料袋就可以长菇和摘菇,一种是花菇,花菇很麻烦,生长期到的时候,当花菇长出粒米大一点的时候,就必须一个一个把包在外面的塑料雕开,所以做花菇一定要搭十好几层的架子。但花菇的价钱比普菇好,如果天气好,花菇的花漂亮就可以卖很高的价钱,当时村里有几家带头做花菇的就发了。李秋因为家里帮手少就只好做普菇了。
  李秋带着两个妹妹总算是砍够了竹子和当柱子的树墩,可是这架子怎么搭呢?李秋傻眼了……
  一种捉摸不定的情怀
  一种渴望了解和被了解的心情
  他心里有一种声音在呼喊
  伐树的铛铛声淹没了她的话语
  他于是只好猜测
  从她的表情去猜测她在想什么
  当他知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
  一种无以言表的喜悦涌上他的心头
  “让我来帮你们搭棚吧。”当双宝站在李秋面前诚恳地说这话时,李秋感觉心儿暖和和的。
  当李秋第一次摘到自己种的香菇的时候,李秋笑了,甜甜地!因为肯下功夫和认真,李秋做的香菇总比别人家的大,模样也要好。村里人一提起李秋总是啧啧地称攒:“了不起啊,李秋真了不起!”每次听到有人称赞李秋,双宝就有一种无比的幸福感。
  因为李丽嫁人后生了男孩,人们对李秋下一代是否也只会生女娃的顾虑被打消了,李秋在村里是很有威望的,她学什么都比别人快而精,她像一个男人,要撑起一个家,她做的每一件事总是井井有条。
  李秋结婚就选在腊月十八,刚好李琳寒假回家,李琳还有两年半的学要上,李秋本不打算摆酒席的,李茹英说李秋给家里做了那么多贡献,不办她会过意不去的。
  村里基本上的人都来喝喜酒,因为说起来都带有点亲,李欣也来了,李茹英对李欣结婚又离婚的事装作不知道。五姐妹在一起,一家人团聚,又来了这么多亲朋好友,应该是最美满的婚宴了,如果不是亲家的一个考虑不周到的话。
  牛二也在邀请之例,是亲家请的,因为亲家和牛二家是同一个大队的。
  在婚宴上看到牛二,姐妹五个都得觉得别扭,如果不是顾及李秋,李囡估计要找牛二理论一番。李琳说,得给这家伙点颜色瞧瞧,李茹英连忙劝她们:“来者即客,都那么多年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李琳嘴一撅,这是她第一次对李茹英表示反抗。她觉得母亲儒教思想太浓,于是,她离开酒席,一个人跑到外边来。
  院外正好有一群小孩在嬉戏,其中一个正好是牛二的孙子,长得虎头虎脑的。看着小孩快乐的样子,李琳的脑里便浮现出当年李囡凄惨的模样,她咬咬牙,觉得一定要教训一下牛二。于是,她用糖收买了在嬉戏的孩子们。
  几个小孩用力在牛二孙子的身上掐了几下,牛二孙子便“哇哇”大哭起来。
  “不好了,不好了!”
  “牛二孙子的小骨头被人打折了!”
  几个小孩冲进院子,朝正喝喜酒的人大喊。
  牛二“霍”地站起来,脸色霎时发青。
  “在哪里?在哪里?”
  牛二抱着孙子,嘴里恨恨地骂着:
  “哪个杀千刀的?是不是李囡?……”
  一下子,酒宴上的人都围了过来。
  “快!别管谁了,先上医院再说!”
  “怎么上啊!在乡里呢!十里路啊!”牛二嚎啕大哭起来。
  几个小孩却突然大笑。
  “骗你的!”
  “真有意思!”
  牛二的孙子不疼了就停住哭,挣扎着要站地上去:“他们掐我,他们掐我。”
  于是,院子里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笑声。
  牛二羞愧地脸色涨红,酒也不喝了,抱着孙子便往家赶。
  (七)
  李囡瘸着腿,工作不好找,只好到最偏远的地方去当民办代课老师。
  偏远的山村没有公路,行走在弯弯的山路上,李囡心情一直是愉悦的,她喜欢花草,喜欢小溪,喜欢静静地感受大自然里美妙的鸟鸣声。
  李囡的生活过得单纯但一点也不单调,她喜欢到山间去看书,宛如置身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她也没有颓废学业,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李欣去深圳那年,她也把大专文凭考出来了,转成了正规老师,李秋结婚后,李囡便负担起了李琳的学费。
  李茹英一个人在家里,李茹英其实心里也确实想有个儿子,有个儿子在农村,娶了媳妇,她也可以抱抱孙子,不至于这么孤单。不过,李茹英又想,其实儿子也一样,会读书的考上了必定不会呆在乡下。李茹英的名声也因为女儿们有出息而开始响亮,再没人瞧不起她了。守了那么多年活寡的李茹英,心里常常会想起两个人:一个是孩子的李思成,一个是李大,孩子的李思成会到哪里去呢?其实他也很可怜,村尾的钟海就因为生的全是女儿而发疯掉的。李大是个瞎子,可脑子灵,干活手脚快,李茹英刚开始下地干活的时候,他帮了不少忙,怎样拔的秧苗好插,怎样能把秧苗插得成行成排,怎样锄地,怎样施肥种菜。他一一讲给李茹英听,他的听觉很灵敏,村里谁从他身边经过,他都听得出来。李茹英的女儿们挑着稻谷迎面走来,他听到那“呼呼”的喘气声,就会走上前,接过她们的担子。李大对村里的每条小路都熟悉,哪里有坑,哪里有沟,他一清二楚,因此走起路来就像眼睛没瞎。
  李大是单身汉,无妻无儿无女,因为勤快,他一个人常常有吃不完的稻谷,吃不完的蔬菜,李大都拿了给李茹英。李欣、李囡、李琳不管哪个考进城,李大都悄悄地给李茹英塞过钱。这么多年来,她们家都亏了李大啊。可是,李茹英不敢说,她害怕闲言秽语,她只能偷偷地给李大缝缝补补,偶尔烧个可口的点心给他吃。
  不过,这些事还是被长大了的女儿们觉察了,她们也知道母亲需要有个伴。
  李囡是最了解李大的,因为李大待她最好,可能是“惺惺相惜”吧,牵红线这件事自然而然地就落在李囡身上。
  “李叔叔,我叫你一声爸吧?”
  “好啊!”李大应着,显得很高兴。
  “爸……”李囡激动地喊了一声。
  “唉……”李大也激动地应着。
  “爸,咱回家吧,妈在等你。”
  “这……”李大一下子呆住了,他不知所措,双手一个劲地搓着。
  “我知道,爸,您一下子适应不了,我们会给您和妈办个婚宴的!”李囡眼圈红了,她不知道该怎样子表达,她只是在一个劲地想,要是李大叔能看到她现在的表情多好啊,她的期待,她的渴望,一份真挚的父爱!
  “我……”李大也无法表达,他打心里愿意,渴望做李思成,做李囡五姐妹的李思成!
  李囡拉着李大的手,一定要他到家里来。
  既然孩子们都已经挑开了,李茹英的思想包袱也就放下了,村里人闲言闲语肯定会有的,可是,只要女儿们不顾忌,她还有什么顾忌呢?孤寂了那么多年的心,她也渴望有个伴,有个依靠。
  孩子们要给李茹英办个体面的婚宴,李茹英坚决不要,李大也不同意,李大还像一个害羞的青年,怪难为情的。
  于是,李欣、李囡、李琳齐声说:
  “爸爸,妈妈,您们这是给我们做榜样,婚事简办!”
  于是,院子里便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天,李茹英院子大门口,挂起了七个灯笼,两大五小,花炮在院子上空绽放,在五个女儿的祝福声中,李茹英和李大走进了没有婚宴的结婚礼堂……
  堂……

第三章 新世纪的太阳已经升起
更新时间2007…11…12 10:55:00  字数:5152

 (八)
  李欣是在母亲的婚礼上感受最深的女儿,看着姐妹们那幸福的笑脸,看着母亲那满足的神情,李欣震惊了,为自己那可笑的婚宴感到惭愧。她没能像李囡一样亲切地叫李大:“爸爸”,但她很感激李大。
  年夜饭是在零点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开席的,一家人看着电视,看着联欢晚会,说着小时候的乐趣,电视是黑白电视,本是不买的,李欣执意要买,说是送给母亲的结婚礼物。
  谈到年夜饭,母亲便笑李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