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一阵子,他们才发出一片欢呼声,廖胜功兴奋起来,充分发挥他的军事天赋,道:“这火炮要是集中起来,象炸药包一样向鞑子的骑兵队伍里齐射,鞑子的骑兵准成活靶子。”

自从火炮出现后,人们就在研究相应的军事理论,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在火炮出现之初都是分散使用的,直到拿破仑才把火炮集中使用,熟悉拿破仑生平的朋友都知道他最擅长的就是使用火炮,从而他也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隽万未想到廖胜功的军事天赋高得出奇,居然一眼就看出火炮的巨大价值和使用方法,正想夸赞几句,文天祥却道:“廖将军所言虽是有理,但是火炮从未出现过,还是慎重一点的好。”他这话是在婉转地表示反对。

李隽和文天祥相处以来,知道他这个人正直无私,但是有时不知道变通,最让李隽意外的是,文天祥在军事方面的才干颇为欠缺,不如廖胜功,道:“履善说的不无道理。我们才这么一点火炮,离组建庞大的炮兵部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一系列的技术难关需要克服。当然,廖将军说得很对,火炮要集中使用才有威力。”

(按:我个人认为历史上的文天祥确实不太知道变通之道。元军到达临安外围时,宋庭议和,派文天祥去讲和,他太冲撞了,激怒了伯颜,才给抓到镇江去,借海路逃到岭南。我一直在想,要是文天祥灵活点,那次讲和未必就不能成功。在当时条件下,要是能讲和,对宋庭有百利无一害,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顿了顿,只见高达他们凝神倾听,道:“骑兵是个古老的兵种,并不会因为火炮的使用而被逐出战场,但是,火炮对骑兵的威胁是相当的可观,杀伤极大,对我们有莫大的好处。所以嘛,这炮兵我们是一定要组建的。”

其实李隽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真正把骑兵这个古老的兵种逐出战场的是装甲部队的大量使用。在二战以前,各国都拥有相当可观的骑兵,二战之后骑兵迅速地退出了战争。对于这点,李隽不好明说。

廖胜功再一次发挥了他的军事天赋,接着李隽的话往下说:“皇上,臣以为,在实战中,在进攻发起前,先用炮兵进行火力准备,达到足够的杀伤效果后,再步骑协同发起进攻,鞑子的骑兵再多也会灰飞烟灭。”

“天啊,他的军事天赋居然高得出奇!”李隽很是吃惊廖胜功的军事才干,道:“韩擒虎评价李靖说能与孙吴论兵者,舍李靖其谁?廖将军,你就是我们的李靖,能与孙吴论兵的舍你廖将军其谁欤?”

李隽引用的是一个典故,是隋朝名将韩擒虎,也是李靖的舅舅和李靖论兵法,叹服李靖的天赋,就说能与孙武和吴起谈论兵法的也只有李靖了。果如韩擒虎之言,李靖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军事家。

李隽引用这个典故,那是因为他对廖胜功的军事天赋很是震惊,在心里感叹,要不是他无意中发现了廖胜功的军事才干,提升他的话,以宋朝的腐朽这样杰出的人才定会埋没。

这评价很高,廖胜功忙谦道:“皇上谬赞,臣实不敢与前辈先贤相比。臣是从炸药包轰炸鞑子骑兵中总结出来的,每当用回回炮集中轰炸时,鞑子的骑兵伤亡就大得多,士卒甩动炸药包的杀伤力有限,这是火力过于分散造成的。臣就在想要是能造出一种威力更大的武器,集中使用的话,鞑子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这半年时间的大战,炸药包没少用,文天祥他们是熟知极矣,一听廖胜功提及,恍然大悟道:“对呀,太对了。”

“回回炮轰炸起来,一炸一大片,甩动的炸药包威力就小得多。要不是廖将军提及,我还真想不到。”高达颇为兴奋地说。

“古德里安研究装甲战用了十几二十年时间,火炮的集中使用花的时间就更长了。他倒好,居然有这样的洞察力,真是弥足惊人了。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李隽在心里感叹,嘴上道:“廖将军,等将来组建我们的炮兵部队时,就由你来负责。”

这是莫大的信任,廖胜功很是感动地道:“皇上但有差遣,臣赴汤蹈火再所不惜。”

李隽对黄永善道:“火炮造出来了,但是还不能真正投入实战,你还要把炮架造好,才能运输,才能投入实战。”

黄永善不无遗憾地道:“皇上责备得是。臣无能,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制退装置,不能把炮按在炮架上。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力,尽早造出来。”

“这就是技术不成熟的可悲。”李隽在心里感叹,安慰黄永善道:“你不要误会了,我没有责备你的意思。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能够造出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也不要急,这事慢慢解决就行了。要是实在不行,就用刚性装置,射速虽然慢了许多,也还能使用。”

用刚性装置,后坐力太大,射速就慢得多了。要是用制退装置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的射速,可惜的是南宋的产业水平达不到要求,还造不出来。这个问题是可以理解的,第一台机床是手工雕出来的,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能够把火炮造出来已经很了不起了,李隽哪敢奢求其他。

李隽本想用钢铸火炮,考虑到钢连造武器都不够用,要是再用来造炮,那就更加捉襟见肘了,才改用铜铸炮。用铜铸炮的技术在中国古代是成熟的,明朝时期就有铜炮,朱元璋主导的光复大业就没少使用铜炮。正是考虑到技术时代差不太大,李隽才决定造炮。对于制退装置,那是火炮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想逃也逃不掉,要不然在实战中射速过慢,威力将大为减少,李隽才不得不给黄永善出了一道难题。

第三十七章 临安解围(上)

李隽带着文天祥,高达,廖胜功,赵佥,黄胜材他们大步进入御书房,掸了掸身上的雪花,急急地问道:“人在哪里?”

高达,廖胜功,文天祥他们一脸的兴奋、期待,又是难以置信,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接到一个天大的消息。

太监盛依道:“回皇上,人在外面候着,奴才这就去叫。”转身出去。不一人儿,盛依回转,身后跟着一个很普通的中年人,乍一看去,平平无奇,要是仔细观察,方始发现此人如一杯老酒,越品越有味,实是精明过人,好象躲在暗处的狐狸,任凭猎人有千般技巧也是不能抓住他。

中年人向李隽叩头道:“臣孙耀辉参见皇上。”

李隽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有接受臣子们跪拜礼的心态,能免就免了,这次并没有阻止孙耀辉叩头,坦然受之,实际是在观察他,要证实他是不是可信。孙耀辉行礼中规中矩,挑不出一点毛病,李隽才道:“免了,快起来。”

“谢皇上。”孙耀辉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站着。

自从孙耀辉一进来,文天祥他们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好象要从他身上挑出毛病似的。

李隽并没有立即发问,看了孙耀辉好一阵才道:“你是赵良淳派来的?你是怎么经过蒙古大营的?”临安被围得水泄不通,能够安然出入的只有特种部队,那也要进行针对性训练才能安然无恙,赵良淳远在广州,他派人进临安送信,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要是伯颜使用间谍赚人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能不全面了解。

“回皇上,臣化装成鞑子模样,潜伏在鞑子营里,摸清了鞑子的口令,才通过鞑子大营。”从怀里掏出一个蜡丸,双手呈上:“臣奉赵将军将令前来报信。”他说得轻松,其中的风险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知道。

军队为了不给敌人利用,口令都是经常更换的,一天与一天不同,这点不论是古代的军队还是现代的军队都在使用。要不是这样,杨修也不会因为鸡肋口令给曹操杀了。

李隽伸手要去接,却给高达抢先一步接在手里,他这是怕蜡丸上有毒,仔细观察一阵,见上面的火漆印完好无损,知道没有破坏过,道:“皇上,臣无礼了。”一使劲把蜡丸捏碎,露出一个纸团,拿在手里展开,却不阅读。

高达这是在以身试毒,要是纸上有毒的话,他就会中毒,李隽很是感动,道:“高将军,你这又何苦。给我吧。”在李隽的心目中,高达和他的年纪差相仿佛,属知交一类,有共同语言,特别亲切,高达如此作为,李隽对他的感激之情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

“皇上,还是让臣给你读吧。”高达并没有递给李隽,展开纸念道:“臣赵良淳叩首。臣启奏皇上:臣率领步兵九万,骑兵两万前来临安,已经在临安以南一百里隐蔽集结,请示圣裁。臣赵良淳叩首。”

“这么多?把我从炮场拉回来也是值得啊。”李隽在心里兴奋地想。

文天祥他们乍听之下也是忍不住一脸的兴奋。

李隽从高达手里接过信,坐到龙椅上,拿起一个桔子剥开,把结肉在纸上涂抹了几下,问孙耀辉道:“你们一路北上,都还顺利吧?”

“回皇上,还算顺利。发现了鞑子的巡逻船,不得不提前上岸。”孙耀辉回答说。伯颜是个优秀的军事家,知道广州和福州增援临安的话,极有可能走海路,派了不少巡逻队。赵良淳派出的前哨发现了巡逻队,只好提前上岸了。

“你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李隽挥退孙耀辉。

廖胜功不无担心地问道:“皇上,这消息可靠吗?”他想得深远,是怕万一这是伯颜的诡计,后果就太严重了。

李隽在心里赞叹他的心思缜密,道:“是真的。你们看,这是我和陈宜中他们约定的暗记,是用隐形药水写的,用桔汁一抹就会现出来。”

文天祥他们定睛一瞧,被桔汁抹过的地方正有一朵荷花。李隽把纸翻转,桔汁涂抹处有一朵牡丹。

在炮场接到这消息时,他们都是半信半疑,这下证实了,提着的心终于落下了,只有兴奋。这消息实在是太重大了,文天祥他们再也忍不住了,兴奋得一个劲地说:“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临安被围数月,无时无刻不在期盼援军,好不容易援军终于来了,任谁都会兴奋。瞧他们那兴奋劲,就差跳脚了。

兴奋过后,廖胜功道:“皇上,援军已到,如何区处,还请皇上圣裁。”

李隽看了一眼廖胜功,道:“你已经有腹案了吧?”

“皇上圣明,臣是有个想法。兵法有云‘奇正相生’,临安城里的军队就是正兵,而赵将军率领的援军就是奇兵,臣以为来个里应外合,鞑子必败无疑。”廖胜功侃侃而言。

“他的反应真够快的。”李隽从心里赞成廖胜功的战法,道:“朕也是这么想的。朕以为,在开打之前,可以给伯颜动一场手术。”李隽很少使用朕字,高兴之下张口就来,看来这皇帝是越当越入角色了。(按:我不得不说明一下,有好多词汇是为通俗起见才使用,不少读者老是指责我连基本的历史知识都没有,实在是没有理解到我的意图。手术之一词在宋代是没有的,为了通俗起见,我还是用了。)

※※※

一队蒙古骑兵在风雪中行进,风劲雪大,花瓣大小的雪花直往眼里掼,让人的眼睛都难以睁开。蒙古人虽是生在北地,不怕寒冷,在这种风雪天里还是抵挡不住,一阵风吹来,忍不住打个哆嗦。

百夫长呵口气,嘀咕道:“他妈的,这种鬼天气就是在草原上也不多见。还说南朝温暖如春,如春个屁。”

一个骑兵笑道:“大人,天气太冷了,找个地方歇会。”

“歇个屁,给你歇会。丞相的弯刀从你狗脖子上砍过,你就可以歇一辈子了。”伯颜的号令极严,谁都惧怕,百夫长没好气地骂道。

骑兵忙陪笑道:“大人,我这是说着玩的,你别往心里去。”

百夫长没好气地道:“玩个屁玩。要不是听说南朝的娘们多,老子才不来这地方,这种天气老子早就呆在帐篷里,温上马奶酒,喝上几碗,醉了就抱老子的大胸表妹,比在这鬼地方喝西北风实惠得多。”

他的话引来手下一片笑声,道:“头儿,你来南朝抱过几个南朝女人?”

“不多,也就三个。”百夫长的眼里开始放光了,道:“最漂亮的还是在常州抱的那个女人,细皮嫩肉的,拧得出水了。没给你们说,我把她的衣服给扒了,往树上一靠,拉起她的大腿就有多大劲使多大劲,那个浪劲,真是让人兴奋,那才叫爽,回味无穷啊。”

蒙古当时处在奴隶社会,盛兴蓄奴制,掳获的人物畜都是私产,抢掠是他们的天性,百夫长的话立时引起骑兵们的兴趣,一个个眼里放出光了,恨不得抢几个女人来玩玩。一个骑兵咂咂嘴唇,问道:“头儿,你的艳福不浅哦。”

百夫长仍是没好气地骂道:“艳福个屁。老子X得正高兴,军令来了,要那娘们背土填护城河。老子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违背丞相的军令,要不然丞相的弯刀还不老子的小弟弟砍成两段,只好让小弟弟吃亏了,押着那娘们去背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