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兴方略-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掩蔽工事来回梳理了三四遍,十多名墨西哥士兵当场给打成了筛子。获得优势的俄罗斯人继续向对方进行压制射击,战车持续逼近对方,慌乱中,墨西哥人的机枪打在装甲上叮当乱响却毫无用处。   
  400米……   
  300米……   
  根本就无法抬头的墨西哥人丧失了最后的勇气,五十多个士兵几乎就是不约而同地爬行后退以躲避头上不断尖叫的子弹。退到安全地带以后士兵们再次向后奔跑起来,不过这下他们都学尖了,手上的步枪和机枪没有再丢弃掉,而是端在手上防备督战的军官和宪兵。   
  “停下来,都停下来,全部都给我回去!不然我要开枪了”,中校发现不妙,立即扯开了嗓门命令正在向自己靠近的士兵们,手下的宪兵也立即打开冲锋枪保险,准备按照长官的命令对溃败的士兵进行镇压。   
  “杀了他!”,黑暗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可能是刚才被处决上士的死党吧,或者因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原因,在宁愿面对督战队的冲锋枪也不愿意回去和俄罗斯人的优势火力对抗的溃兵中间,也不知道是谁就用手里的自动步枪招呼了中校一枪。   
  感觉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中校埋下头来,只见胸口已经被子弹穿了一个洞,血正在不断地流淌下来,还是有点不相信这些小小的士兵竟然敢对自己开枪,他艰难地抬起头来准备用手枪给前面的叛徒一枪,却又无力地倒了下来。   
  宪兵们吓了一跳,虽然不知道情况,但还是下意识地就对前面的溃兵们射击。同样促不及防的士兵瞬间就被打倒了不少,后面的士兵发现不对,急忙是躲藏的躲藏,举枪的举枪,趴在地上或者是躲在屋角与为数不多的宪兵对射。   
  面对四五十支步枪的袭击,4个宪兵在杀伤了十多个溃兵以后也被对方击毙。而后面快速突破过来的俄罗斯士兵发现对方正在火并,急忙包抄过来,还用西班牙语大声地招呼,“你们都被包围了,立即放下武器投降!”   
  其实,前锋冲过来的俄军士兵不过也才六七个而已,但已经“歼灭”了督战队的墨西哥士兵怎么会不明白现在的局势呢,中校都已经杀了,宪兵也给自己干掉了,得了……这还抵抗个啥呢?不知是谁发了一声喊,剩下的三十多个士兵都纷纷抛弃枪支表示自己愿意投降。   
  战斗不到15分钟,小镇东口就被俄罗斯人占据了。   
  这个消息是震撼性的,列隆戈尔上校也被惊呆了,对方只用了这末短的时间就歼灭了半个连,俄罗斯人来了多少啊,拒守待援的想法也被动摇了。   
  “撤退!立即撤退!”   
  没有了大炮,也没有兵力上的优势(他不知道对方现在能够使用的步兵力量只有不到60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西或者向北撤退,东面现在已经不能去了,那就……“马上向我们的盟友第二机械化步兵师靠拢”,潜意识里面他非常信任自己主子,这至少比北面的加拿大人要安全些啊。   
  仓惶撤退的墨西哥第1师前进通讯指挥中心丢弃了几乎所有的器材,副师长列隆戈尔上校带领200多人乘汽车和部分输送车向西逃去,5分钟后他发现不对,就改向北逃到了加拿大人的防区里面。   
  没有人知道,这个由俄罗斯第210强击炮兵营发动的攻击行动有什么具体的含义,他们的战果其实也并不明显,仅仅不过才歼灭不到60人而已,他们自己的损伤也很大,而且在40分钟以后第210强击炮兵营就被迅速包围过来的一个墨西哥步兵营所歼灭,全部参加战斗的107名军人仅有34人因受伤被俘而幸存了下来。   
  但是很明显,美国人不是这么看的。   
  此战10天后,列隆戈尔上校就被美国人迅速地处决了,罪名是~列隆戈尔上校的擅自撤退和渎职行为导致墨西哥第一师当时基本完好无损的3个步兵团在30分钟内丧失了统一的指挥(27分钟以后才被第一师指挥部重新接管指挥权),无法对北进的俄军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牵制性进攻(看来,美国人明面上还是无法要求墨西哥人担当主力任务)”,最后牵动整个西线集团出现了“无可挽回的崩溃局面”。   
  当然,这是美国人的说法,列隆戈尔上校的女儿一直对判决不服,她坚持认为这是美国军方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强加给父亲的罪名,一直到了39年以后,已经65岁的乔斯·列隆戈尔才获得了美国军方羞达达的迟到“补偿”。   
  面对敌人突然出现的短暂混乱局面,俄罗斯人又怎么会放弃这个天赐良机,虽然不知道后面讨厌的墨西哥人是为了什么暂时放弃对自己的纠缠,但第23装甲师师长谢罗夫少将还是乘机调整部署,把后面对墨西哥人保持警戒的第231(机械化步兵)团和第234(装甲)团与已经苦战了两个半小时的232和233团全部换下来。   
  相对来说,这两个担任了半天预备队的团主力尚在,满装率都在90%以上,个个龙精虎猛(已经被憋了三个小时,任谁也受不了当预备队的苦恼啊)。   
  特别是231团,作为师绝对头等主力的1号部队竟然呆在后面看着兄弟团的进攻,团长叶夫根尼。内克罗波夫就一直都黑着脸坐在师部“等任务”掉下来,他还不断地在师长和参谋长旁边转悠,时不时地对兄弟团的进展说上两句风凉话,——那个郁闷啊。结果,他乍一听到让自己上的消息,内克罗波夫上校的舌头都差点要掉下来了,醒悟过来以后忙不叠声地给师长保证,“是!坚决完成任务!”   
  4点45分,新锐两个俄罗斯团奉命替换已经减员19%的两个兄弟团,从南面向美军发动进攻。法国人都没有坐等,法意军团司令兼第10机械化步兵师长比勒中将也出面调整部署,4点51分,法军把预备队也全部投放了出来,主力5个团全面出击在阿依科塔美第2师6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向东压迫过来以全力配合南面的俄罗斯人。   
  7个团的压力不是失去东南方向牵制的美第2师可以阻挡的。不到10分钟,第2机械化步兵师师长林登。伯格坎普少将眼见救援不到,固守无望,被迫向军部和普林斯中将发出了紧急请示,“特急!第2师已经丧失20%的作战能力……倍感压力,如30分钟内无援兵,请求向东转移”,自认为天下无敌的伯格坎普少将最终还是无奈地提出了撤退要求。   
  但是战局的变化是异常无情的。   
  4点30分,华军第15师就从挨拉出击,全速向南准备彻底分割加拿大师与美第7装甲师之间的联系,正在与北面华军战斗的两个美军主力师无力西顾,阿科达特的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亚人更是不敢出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5个团的华军在几乎没有阻挡的情况下仅仅用了40分钟就斩断了阿科达特与克轮之间的铁路与高速公路。   
  5点20分,华军37师从比沙镇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上发动了对巴西旅的进攻,嗣后,喜欢顺风顺水的意大利人和苏丹人也从西面蜂拥而来,气势汹汹的,光是苏丹人那令人夸张的二万三千名步兵就足够让巴西人害怕了。战至5点45分,三面被包围的巴西人最终还是放弃了比沙镇,丢弃多数装备向南通过小路逃向阿雷达。   
  至此,美东非司令部下属的西集团地面部队被全部分隔开来,加拿大第3师和澳大利亚旅被华军第15、37师,意大利师和苏丹人三面包围在阿科达特地区;墨西哥师与巴西旅则龟缩在阿雷达…戈尼…巴轮图的三角区域内,而西面的美第2师正在阿依科塔市与俄法军激战,这也是处境最危险的美军部队。   
  其实还不到5点,美国人就迅速发现了症结的所在,该死的墨西哥人,3个多团16000人的满装步兵一直都在加什河边上梭巡,并没有按照命令对俄军发动牵制进攻。震怒之下的普林斯中将命令彻底调查此事,并要求墨西哥人立即对俄军进行尾击以减缓第2师的遭到的严重压力,同时也只能同意伯格坎普少将在确保部队主力安全的情况下相机向东面的巴轮图地区靠近。   
  如果说戈尼镇不过仅仅是一个小据点的话,那这就是一根刺狠狠地扎在了美第2师向东撤退的道路上,没有选择的墨西哥人调集一个重装营和大量直升机对戈尼镇进行反击,准备夺回这个扼住盟友咽喉的这颗定时炸弹。5点27分,毫无悬念,俄第23装甲师210强击炮兵营全军覆没,戈尼镇再次回到美军手上。   
  5点41分,重新得到地面通道的美第2师开始采取逐团逐营交替掩护的方式向东滚动,在东非司令部的强令下,墨西哥人越过加什河发动了对俄军的侧击,战斗机也被大量抽调出来和欧洲人抢夺制空权,以保障第二师的安全撤退。   
  整个南面的战场很有一点意味,俄法军7个团在不断地强力攻击美第2师,试图压缩活动空间将其稳固包围在阿依科塔至戈尼镇之间。自知罪行颇大的墨西哥人拼命地从戈尼镇整团整营地向俄军东翼的两个团发动冲击,试图把主子給救出来。因此俄军遭受的压力最大,4个主力团全部上阵不说,2个主力团需要阻挡百死求生的美国人的突击,而两个已经损失很大的团也要防御住墨西哥人不要命的攻击,29000人的俄第23师损失颇大,战斗甚为惨烈。   
  6点15分,疲惫不堪的俄军被全力夺路而逃的美军主力击破防线,旋即,俄罗斯人被迫放弃对美军的阻截转为侧击,试图从美军身上切下一块来。6点22分,美第2机械化步兵师主力三个装甲步兵团,一个半坦克团及部分炮兵和支援部队约22000人冲过俄军封锁线到达戈尼镇与前出的墨西哥人会合并依靠其坚固的防御阵地阻挡住了俄军发动的试探性进攻。   
  至此,欧洲人企图包围美军第2师主力的计划落空了,也实在是够让比勒中将生气的,自己的西集团占据了整个远征军2/3的空中优势又有4个主力师(俄法华意各一个师)的优势兵力却没有最后包围美国人……恼羞成怒的法国人立即就把怒火发泄在被分割下来的美军部队身上,并发出极其强硬的最后通牒,要求在15分钟内投降,否则将被“彻底地从地图上抹掉”。6点38分,美第2师后卫部队,包括第205装甲步兵团大部及部分后勤支援部队在内的约3100名士兵及部分文职人员在请示东非司令部以后宣布投降,整个南翼第一截断的地面战斗基本结束。   
  北线。   
  得到墨西哥人加强的巴西人鼓足勇气坚持守备阿雷达地区并不断地派遣部队向北搜索,试图保持阿雷达和阿科达特的地面通道。   
  但是在整个北面将彻底是华军的战术表演空间。   
  5点30分,华军第37师正式归还建制,重新组合起来的二级A等师以朝鲜团和部分意大利人从比沙出击,战斗不到一个小时就击破阿科达特通往阿雷达的公路,彻底封闭了加拿大人向西南方向(巴轮图地区)撤退的道路;西面,第37师主力和意大利师层层向阿科达特的加拿大师和澳大利亚旅逼迫过来;而第15师主力则强行楔入加拿大人和美第7装甲师之间,坚决阻挡加拿大人向东撤退的可能。   
  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亚人惶惶不可终日,自己不过才4万不到的部队,附近地区四面包围之中就已经出现了两个华军师和一个意大利师的番号,这还没有算上苏丹人。   
  最让师长内格默特先生头疼的事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彻底打碎了加拿大师和澳大利亚依靠凯干河床通过阿德萨拉朝东南方向撤退到首都阿斯马拉的最后希望。而现在要么就立即抛弃全部重装备徒步顺河而下,要么就坚守在阿科达特等待东面和西南两个方向上的增援。   
  后者,几乎就是死路一条,看这个架式,法俄军必然将对巴轮图地区的友军发动进攻,而已经损失很大的第2师能够顺利地突破中国人的防线吗(至于墨西哥和巴西人就不用去说了)?东面是1个更加令人恐怖由纯中国人组成的重装第15师,估计正在和北面纠缠的第7装甲师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冲破他们的防线来解救自己。这么做的唯一的结果就是,在中国人收紧包围圈以后,自己这4万军队也坐着就等死吧——至于前者,也有很大的问题,没有重装备的4万步兵能够拼得过中国人吗?还不要说在泥泞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战斗能力的后勤支援部队将全部被善于奔跑的中国人吃掉。   
  内格默特当然不愿意出面来承担责任,不管选什么对于自己来说都将是灾难一场,所以出现这个请示也就不足为奇了,“特急!盟军东非司令部优里卡。莫兰上将并第一军罗克斯。普林斯中将:我已陷入敌5个师约10万余优势兵力的四面包围之中。经血战仍无法扭转局面,情况万分危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