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云枫连忙跪倒在地,说道:“臣不敢!”

这时,很多人便觉得陆承启有些朝纲独断了。右谏议大夫钱宗方向来和云枫穿一条裤子,现在见老友被责骂,他连忙出列说道:“陛下勿动怒,云大夫也是为了国政嘛!依臣愚见,这十品官制,陛下还需斟酌一番。如若不然,臣恐怕天下士子要激愤难耐,纷纷击登闻鼓,请陛下裁撤此制……”(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别以为朕不知道!

陆承启静静地听着右谏议大夫钱宗方的说辞,似乎也很有道理。但其中的原因,恐怕不会如此简单吧?至于士子会闹事,陆承启先前是没有什么考虑。可他并不怕,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再加上手握报纸这等利器,这些秀才举人又怎么能摆弄舆论呢?

钱宗方一说完,便有人出来附议道:“陛下,钱大夫说得在理,臣附议!”

有了领头羊,自然会有更多人跳将出来。“臣附议!”

“臣亦附议!”

……

静静听他们说完,没人再出来附议的时候,陆承启才冷笑道:“你们说得似乎很有道理,但你们真的以为朕不知道吗!你们不过是怕胥吏都有了官身,便与你们同起同坐,你们先前积累的威严便一扫而空。哼,打得好一手如意算盘,好一手如意算盘!”

这句话诛心,吓得那些出列的官员都像云枫那样,皆跪倒在地,说道:“臣等不敢!”

陆承启好笑道:“你们有什么不敢的,为了你们的面子,你们什么都敢做!可你们得问问朕答不答应啊,问问天下百姓答不答应啊!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打得是什么主意,以为天底下百姓这么好糊弄?朕告诉你们,今日你们糊弄百姓,明日百姓便糊弄你!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你们读的圣贤书去哪了?民心是你们能糊弄的吗?吏治崩坏,是百姓在受苦。你们食君之禄,却不行忠君之事。一心扑在你们自己的利益上!”

陆承启毫不留情地把话挑明,这些出列的官员听得冷汗直流,心中皆道:“如此君王,实所未见!”为什么从来没见过?那是因为陆承启直接命中官场中的利益勾当。让他们觉得无处遁形,才如此惊惧。

陆承启也知道,如此不给他们情面,他们定然怀恨在心。可他不在乎,这些心思不在国事上。不在百姓身上的官员,一个他都嫌多。既然现在看出来了,便给了一个眼神给许景淳。许景淳也是聪明人,很快便会意,暗暗把这些官员记录在心,等着陆承启的事后处置。

环视了一下跪倒一片的大臣,陆承启冷笑道:“先前朕说过,谁跟百姓过不去,朕就跟谁过不去!这些胥吏如此可恶,即便情有可原。也是为恶一方,如何能赦免?十品官制,朕是一定要实行的,你们劝阻也是没用!吏部尚书何在!”

听得陆承启喊话,吏部尚书吴显祉连忙出列说道:“臣在!”

“下了例朝,你立时整理出各个路、府、州、县所缺胥吏,把无实职的官员派遣出去。至于圣旨,由内阁拟旨,呈给朕审阅。此事刻不容缓,朝廷不养闲人!”陆承启以不容置疑的声音说道。

“臣遵旨!”吴显祉、内阁十二阁臣一同领旨道。

“礼部尚书何在?”

原本老神在在。好似事不关己的礼部尚书冯承平被陆承启这么一叫,连忙出列说道:“臣在!”

“以礼部之名,诏告天下。此后胥吏亦能科考,不再世袭。十品官制。官吏不再泾渭分明。日后科举,便是从那小吏做起,看政绩升迁,由户部考核。”陆承启淡淡地说道。

“臣遵旨!”不仅冯承平要领旨,便是吏部尚书吴显祉也要再说一遍,毕竟这事也是有关吏部。

“刑部尚书何在?”

一脸严肃的刑部尚书周延华。出列说道:“臣在!”

“十品官制,即日起写入《大顺律》之中。至于《大顺律》中,有关胥吏不得科考,世袭之说,一律删除。”陆承启淡淡地说道。

没想到,这国丈周延华丝毫不给陆承启面子,说道:“陛下,依制,若要删改《大顺律》,须得大理寺、刑部、宰辅三方商议,皆通过方可删改。”

陆承启听了,说道:“怎么,朕说的话,就比不得他们?宰辅都给朕撤销了,哪里还来宰辅?大理寺卿,你来说说,朕这个制度,能否通过?”

大理寺卿任棋燊连忙出列说道:“十品官制,能加强朝廷对地方控制,自然是好,臣附议!”

陆承启再把目光转向周延华,说道:“周卿,任卿都这么说了,你还有何话?”

周延华不卑不亢地说道:“臣并不认同,但陛下若一意孤行,臣领旨!”

现在摆明了是陆承启朝纲独断,他即便有心反对又如何?连宰辅陆承启都不设,即便是现在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徐崇光,也没有提出异议,他一个六部之一的刑部尚书,能做得了什么?识相的官员,早就明白了小皇帝是下了决心要整治吏治的了。现在谁出头,谁倒霉。没看见已经跪倒一片了吗,这些人说不定就已然上了小皇帝的黑名单了。

“十品官员俸禄为一月八贯钱,由户部理清胥吏人数,登记在册,统一分发。以后不在名册上的胥吏,皆为伪吏。伪吏之徒,杖责二十,罚款二十贯,三代不得科考。至于先前监察司查到的污吏,一律捉拿,依法处置。”

陆承启声音洪亮,大庆殿中诸臣听得清清楚楚,话音一落,职责在内的官员只好说道:“臣领旨!”

说罢这句话,六部尚书才发现竟只有工部尚书李诫和兵部尚书秦怡康没有涉及在内。至于户部尚书林镇中,礼部尚书冯承平,吏部尚书吴显祉,刑部尚书周延华,每个人都领了旨意,须得承办公事。这么一看,就发现小皇帝此举绝非心血来潮,而是谋划已久。不然一时兴起,又如何筹备得如此缜密,把每一个朝臣的嘴都堵死了?

其实这十品官制的灵感,都是来自后世的公务员制度。以吏升官,可以观察候选人的办事能力。就如同陆承启所说的,朝廷不养闲人。要是没有办事能力,又不会为民办事的,陆承启怎么能让这种人身居高位?这不是拿自己的江山不当江山嘛!

吏治清明,官场肃靖,是一个中兴皇朝的前提条件。若是官场腐化,中兴皇朝从何谈起?就凭陆承启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大顺吗!一个篱笆还三个桩呢,一个人的努力,却有一群贪官污吏扯着后腿,即便有雄心壮志都淹没在官场的勾心斗角之中了。为了杜绝这个局面,陆承启采取的方法便是快刀斩乱麻,长痛不如短痛啊!

见到自己亲手引导的这个局势,陆承启很是满意。朝廷上的胜利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还在民间。陆承启可不怕士子们闹事,而是盼着士子们闹事,才能把这个政令让天下人皆知。手握《大顺民报》,还怕引导不了舆论吗?

想到这,陆承启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众卿还有要事启奏否?若无,便散朝罢!”(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还是钱的问题(上)

陆承启刚想起身,户部尚书林镇中出列说道:“陛下所说十品官员的俸禄,臣适才略微心算了一番,若是全部胥吏统统改为十品官员,由朝廷出具俸禄的话,我户部一月便要多出具钱银一百五十万贯。我朝官员俸禄,本来就要支出百多万贯。如此一来,国库开支陡然增加。即便再节省,恐怕也要一年支出三千多万贯的俸禄啊!再加上拨给军器监、皇家大学、皇家军校、监察司、各个衙门的款项,国库如何支撑得了?若是再有个什么天灾,如何是好?”

林镇中端着朝笏,娓娓道来。虽然没有一个字反对这十品官制,可利用国库收支来给小皇帝压力,这个法子真的绝了。陆承启也明白林镇中的意思,再廉明的官员,碰到这种超乎他事情,他的第一个念头还是反对而不是支持。哪怕陆承启利用个人威望弹压下去了,他们也会阳奉阴违,甚至会变相“罢工”,集体称病,以对陆承启施压。这样的事情虽然未曾发生过,但看过了后世天、朝宫廷神剧的陆承启,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到。

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哪怕陆承启权倾天下,也不可能为所欲为。即便他知道十品官制是最适合大顺的制度,可这极大地损害了已经当了官的,和准备通过科考当官的举子们的利益,他们又怎么会妥协呢?

这些人聪明之处,并不在后人之下。特别是关乎自身利益的时候,他们尤为敏感。这一刻,陆承启面对的对手,是整个士子阶层。要想如同上次整顿贪官那样速战速决,恐怕没有这么容易。只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内耗上,这个国家又怎么会有发展,不亡国都算好了。

只是这么多人强烈反对,陆承启即便坚定的意志,都有了些动摇:“难道这一次的步子迈得大了些?不对啊。我不过是顺其自然,就着李然的话头把十品官制度引出来而已。我可真的没有从中动过什么手脚啊!到底还是自己嫩了些,如果再让事情闹得大些,这十品官制便水到渠成了。唉……”

这些自哀自怨的话,终究是不能说出口。陆承启也知道,若是今日服了软,这十品官制今后就别想再提出来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朝廷重臣也不是吃干饭的。关系到他们自身利益,又怎么能掉以轻心?今日不趁势拿下,给了这些朝廷重臣机会,恐怕这十品官制就要无疾而终了。

这些念头,在陆承启的脑子里转动着,苦苦寻着解决方案。正愁无人替他解围的时候,眼角瞥见了百官行列前面的御史中丞李然老神在在的模样,心中大喜过望:“是了,是这老小子提出来的问题,怎么他就置身事外了呢?”

想到这。陆承启立即盯着李然说道:“李卿,依你看,俸禄的问题怎么解决?”

朝中姓李的重臣大有人在,可陆承启这话一出,谁都知道是在问李然。因为此事李然是那始作俑者,不问他问谁去?

李然也知道,自己提出这个事情,便不可能置身事外。可他没料到小皇帝这般激进,直接釜底抽薪,把官员的饭碗端掉。论做事。十个官员未必赶得上一个能吏。时日一长,在朝的官员,除了极有能力的以外,谁能保证自己不被胥吏取而代之?这样的制度实在太可怕了。李然虽然显得置身事外,但也吓出一身冷汗。现在轮到他说话了,他立刻把腹中筹备已久的话说了出来:“陛下,臣以为这十品官制,实为不妥。胥吏者,但凡会些诗书。可从未经过科考。若这十品官制推行下去,天下人谁不去争当胥吏?何必费尽心思,寒窗苦读,博取金榜题名?陛下,科举乃我大顺立国之根本,如若这十品官制推行下去,必当酿成大祸啊,望陛下三思!”

此话一出,不仅陆承启陷入了沉思当中,除了少许朝臣,整个大庆殿跪倒一片,皆言道:“望陛下三思!”

李然本在朝中无党无派,而且人缘极差。有哪个官员,没有被他或他的御史台弹劾过一回两回的?没有被御史台弹劾过的,还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是五品以上的京官哩!难得见到李然有如此人缘,这么多人顺着他的话求陆承启收回成命,看来这一次真的是打中他们要害了……

陆承启细细想来,似乎自己也有些思虑不周,若是开了这条捷径,以中国人投机取巧的本事,说不定好事真的变成了坏事。若是按照这个方面去想,李然说得很有道理。

科举的意义,是为国家选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子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大顺的统治社会基础,使得大顺的官僚体制更加先进,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科举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这才是科举的真正目的所在。胥吏的质量参差不齐,若是实行十品官制后,难保会有恶吏,酷吏,为了所谓的政绩好升官而弄虚作假,鱼肉百姓。

想到可能发生的后果,陆承启总算肯退让一步了:“众卿平身罢,此事确实是朕思虑不周……”

殿中文武官员见陆承启想要收回成命的模样,大喜过望,异口同声地说道:“陛下圣明!”说罢,一个个喜滋滋地站起身来。

可陆承启的话还没说完,紧接着说道:“……不过,这十品官制,朕是一定要推行的。至于十品官员如何升迁,以功名、德行为准。若无功名者,不得升迁;不为百姓办事,欺压百姓者,依律处置,免职,终身不得再用;十品官员皆以六年为限,碌碌无为者,也一律免职。朕说过,朝廷不养闲人,既然食君之禄,便要忠君之事。改动便是如此了,众卿以为如何?”

听了陆承启这话,文武百官谁不明白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