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人对于除法,还是稍微有点难计算的,但这似乎考不倒苏颂。之见苏颂在大庆殿中踱了几步,便得出了答案:“梨六百五十七,共八百零三文;果三百四十三,共一百九十六文。”
陆承启激动得差点从龙椅上弹起来,心算如此强大的古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简直比见到苏轼还要震惊!
其实这相当于小学的应用题,又怎么难得倒能制出“水运仪象台”的大科学家苏颂?只不过陆承启没见过如此心算快捷之人,自然就震惊莫名了。
陆承启好不容易压制住了心中的激动,他知道自己发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由地来了兴趣,继续问道:“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四两一份多四两,半斤一份少半斤。试问,多少客人多少银?”若今日算来,大多会觉得这道题目出得有点不对劲,那是因为古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用一斤十两去算,当然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苏颂微微一笑,说道:“甚是简单,客有三人,银有十六两。”
陆承启题穷了,古代数学趣题,他就记得那么几个,现在该怎么办?突然,他瞥见殿外一棵大树,便来了主意:“来人,去测一测殿外大树阴影长几何,日光与地面夹角几何?”
内侍们面面相觑,长度他们会测,但夹角什么的,怎么测啊?他们都不敢动,生怕弄的不好皇帝责怪下来,谁都吃不消。
陆承启正待发怒,苏颂笑道:“陛下,小黄门不识算学,也是理所当然。臣愿去测量!”
陆承启沉吟了一会,说道:“苏卿,你便根据这影子长度和日光夹角,把殿外大树高度,算出来。”
苏颂闻言后转身而出,不到盏茶时间便回转,说道:“陛下,臣已有答案。”
陆承启微笑道:“树高几何?”
苏颂说道:“影长三丈,而夹角三十,算出树高约一丈六尺六寸。”
这一下,陆承启是真的心服口服了。这一道题,运用了三角函数的内容,没想到苏颂连三角函数都搞得定,陆承启还有什么话好说?
陆承启叹道:“苏卿果真大才也,朕决定了,算学一科,你来当主考罢!朕也不丢人现眼了,题目你也一并出好,拿给朕过目既可。”
苏颂没想到,在官场十几年,临到中年才得到一展拳脚的机会。春闱主考官啊,那可是通往朝廷高层的捷径,换了谁都要高兴得快要发疯了。苏颂大喜过望,一躬身而拜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陆承启又一一确定了每一科的主考官,早朝便散了。他不知道的是,日后这一轶事,被好事之人称为算学奏对,成为了一时佳话。出于陆承启对算学的青睐,市面上关于算学的书籍,被一卖而空。哪怕活字印刷术的大力发展,也拟补不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陆承启得知世人掀起学习算学的热潮,他心中颇为得意:“数学是科学之王,中国古代聪明人极多,可惜都用来读四书五经了,实在是浪费人才啊!我动之以利,就算是学算学也能做官,才能激发出他们这些官迷的聪明来……”
中国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聪明之人,但在官本位思想的大潮流下,一个个都淹没在科举之中。进入了官场之后,更是陷入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之中,无法自拔。对于研究算术,除非极有兴趣,才有可能触及。大顺朝的学风,并不像明代那般禁锢,亦不禁算学,哪怕私学之中,先生有兴趣的亦会教授学生。只是算学在科举之中并不考较,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性发展。
其实算盘一物,大顺朝中已然出现。陆承启打算在考较算术的时候,把算盘列为必考科目,毕竟是最早的计算器,可得好好加以发展,努力让众多定理的发现,出现在中国,哪怕这是在异时空的中国。
陆承启心道:“数学,那可是科学之王啊,没有数学的辅助,哪怕我能研究出再厉害的武器,那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能久远……”
第四十九章:春闱
科举考试,是古代帝王用来笼络天下士子的最基本,也是最厉害的手段。运用这一手段最纯熟的,莫过于宋太祖赵匡胤了。历史中记载了赵匡胤是这样笼络人才的:宋朝开国不久,他给礼部下了道圣旨,命他们整理近十年以及后周乃至后汉的举子档案,统计一下,看历经15次考试全部终场还没考中的究竟有多少人。礼部经过仔细核查,列出了以司马浦为首共计一百零六人的名字。赵匡胤大笔一挥:这些人实在不易,统统赐本科进士出身。这就是所谓宋朝的“恩科进士”,虽然比不了常规的进士,但可以把其他国家的举子当成自己的士子,这份心胸,着实开阔。
而大顺朝的恩科,是不同的意思。大顺三年一次科举取士,这是常科。额外增加的春闱或秋闱,就叫恩科。
不论是在哪个时空,进士科、明经科都是大热门。中进士者日后仕途非常乐观,往往能爬到宰辅的高位,及第明经的前途要坎坷得多,最终能做到高官的人寥若晨星。其他各小科一看就知道,即使考中,也不过终生是个小业务官,很难掌握到权力。
陆承启决意要改变这个局面,有能力的人,不论出身是进士,还是明经,抑或者是五经、三史、三礼、三传、明法、明字等科,只要有能力,高官厚禄不是问题。但前提是,你的秉性要好,要为百姓着想,不能以个人、朋党利益为重。有缺点,陆承启不怕。当朝尚书,哪一个没有缺点?礼部尚书贪财好色、吏部、户部、刑部尚书好名、工部尚书贪求安稳、兵部尚书油滑。但陆承启还是用,不仅用了,还重用。因为他们都是有才干的,有了缺点反而更容易掌控。人非圣贤,谁能完美?
大顺朝也还是太忌惮武将了,其实有一些武将不仅武略精通,文韬也很不错。陆承启对埋没人才的做法,实在有些痛心。他在暗中默默的筹划着武举,等待成熟的时机,提将出来。
可现在国家的重心,都在春闱之上,科举考试,乃是一国之重。入冬以来,长安城中客栈人满为患,除了前来观看蹴鞠的百姓,大多都是赶考的考生。
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今年恩科量才而取,圣上说了宁缺毋滥。以至于一些打算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举子,都绝了心思,一个个放荡去了。不是去看蹴鞠,就是逛青楼,倒是为长安城的经济带去了创收。
而有心功名的举子,哪一个不是穷经皓首,埋头苦读,以求金榜题名?再说,既然圣上取士如此之严,肯定对金榜题名的进士另眼相看,比一般春闱的进士,在仕途上便多了几分便利。
正月很快便过去了,长安城中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陆承启也提前把考题送到了礼部,礼部立即加班印刷试题。
长安城外的禁军也接到军令,开始频频在城外巡逻,防止有宵小蓄意破坏科举考试。大顺律有云:“凡蓄意破坏科举者,皆斩。”可见,国家对科举考试是多么的重视。
可惜,这个异时空没有唐代,也没有盛极一时的武举考试,这也让陆承启有点郁闷,还需要他亲自谋划,还不得伤了天下士子的心。
说到武举,陆承启很是佩服顶住压力的千古唯一一位女帝,武则天。她魄力十足,居然让兵部开武举事宜,还说“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这简直是天下武人的福音啊!若无武则天开武举,恐怕唐代在开元时候便亡了,因为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他以一人之力,匡扶摇摇欲坠的唐朝,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世所罕见。
武举的功劳不言而喻,可惜大顺朝并没有。陆承启也知道,此事只能慢慢来,不然会彻底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时间过得飞快,在春风伊始之际,二月便悄悄到来了。二月十五,是这一届春闱开考日。近万考生,经过搜身之后,才能提着考篮,进入贡院之中。找到了自己的要考的科目,进去坐下,等待主考发卷。
大顺朝的科考题量相当大,每位考生都要备足干粮,在考场上呆够三天才能答得完考题。以进士科为例,需要考三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每场考一天。为了杜绝作弊,每一场考完,还不能离开考场,只能在狭小的考庐里面过夜。
考中了之后,进士科的还要去殿试考策。陆承启知晓了科举流程之后,大是感叹科举不易,能考中的都是人才。
春闱三日,陆承启每日都着考官服,前往考场巡视。他恶作剧地想:“想当年,我也是被巡考吓得不轻,现在也要让别人尝尝这个滋味了。”
通过巡视,陆承启也发现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进士科、明经科考生人数,占了总考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刚刚开设的算术科,居然只有十余人应考。虽然算术科是匆忙加上去的,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国家取材方向偏得很严重。人人都渴望做官,毕竟进士一旦殿试过后,就立即授予官身,无须经过吏部选拔。这个诱惑,使得极大部分的考生,都冲着这个进士官身而去。而且进士科及第后,仕途一片平坦,甚至还能触及最高权力——宰辅。现在陆承启取消宰辅,用内阁制代之,他们的目标恐怕也变成了内阁首辅了。
而其余的科目,就是想当官也难。加上陆承启堵死了吏部官员伸手要钱的潜规则,就算其他科考中,恐怕也得等上几年,甚至十余年,有了缺才让你补上,当一个从九品、九品的芝麻官。
这就是进士科与其他科的差距,也是为什么考进士科的举子如此之多的缘故。
陆承启一边巡视进士科考场,一边注视着他出的这个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忍不住想在里面找到大文豪苏轼,可惜考进士科的人太多了,想在密如蜂窝的考庐里面找到苏轼,还挺难的。再加上他并不想让考官过多注意苏轼,不然就会像正史上那样,捧杀他了。
陆承启出的这个题目,正是历史上苏轼中士的题目,连这个后门都给苏轼开了,想必他也会像历史上那样,轻而易举夺金榜题名吧?
第五十章:金榜题名
三日春闱,对考生,对陆承启来说,都是一个煎熬。但这又是一个不得不走的形式,国家取士,必须要有规矩,而这个规矩,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科举考试。
近万人的科考,阅卷也是难事。古时办事效率没这么高,陆承启任命了近百名考官,一同参与阅卷,综合三人意见得出的最终结果的形式方法,尽管带来了公平,可也带来了阅卷难度,阻碍了放榜时间。再加上陆承启要求所有卷子派人誊抄一遍,又调动了近两百名礼部小吏,又浪费了许多时间。
冯承平虽然贪财好色,但治学还是很有才华的,他从几千张进士策论中,发现了一篇奇文,惊为天人,当即说道:“吾观此卷,可得魁首也!”
十余日后,经过天灯夜战,近百人阅卷的辛勤,终于挑出了近两百张卷子,送去给陆承启点这科省试省元。若是在正史上的明代,省试第一应称为会元。大顺朝对应历史上的宋代,所用名称,大多符合宋代命名方式。
在最前面放的,正是苏轼那张《刑赏忠厚之至论》,读过此文的陆承启一眼便认了出来。他不动声色地把全部卷子看过一遍之后,并没有更改礼部预先推出的三甲,毕竟陆承启对古文不甚精通,就不要乱动自己不懂的东西了。但他在意的是苏轼是否第一,他试着问前来送考卷的冯承平:“冯卿以为,哪篇文章应得第一?”
冯承平一愣,他怕这是陆承启在试探他是否收了钱。天地良心,他冯承平虽然贪财好色,但关乎自身小命的事情,他哪里敢收钱弄虚作假?他小心翼翼地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当以眉州举子苏轼这篇第一。此文清新洒脱,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一改以往浮靡艰涩之风,平心而论,当得第一。但文中尧与皋陶一例,臣不知出处,想是苏举人大才,臣所不及也。”
陆承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他是看过这个轶事的,知道苏轼在文中所说尧与皋陶一例,是捏造出来哄骗试官的。其实真正的出处,是《礼记·文王世子》,是周公的事例,苏轼临考时误记为尧的事了。
陆承启也不以为意,引经据典实在无聊之极,如果事事都有范例,哪里来的创新?不拘小节的陆承启当即说道:“既然诸卿皆以此篇第一,朕亦不能乱改之。便依照诸卿判断,就此发榜罢!”说罢,盖上传国玉玺,便让人出去张榜了。
而距离春闱开考,此时已经过去二十天了。参加春闱的士子们都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以往春闱不到十日便已张榜,却不料这一科隔了这么久,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再加上礼部戒备森严,时常有监察士、禁军巡视,寻常人不得靠近,更是平添了这次春闱的神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