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在国王与女儿的对话中拉开了序幕,虚伪谄媚的大女儿与二女儿以花言巧语诉说着对父亲的爱,老国王信以为真,冲动之下各分给两个女儿三分之一的国土。然后,他转向问他最宠爱的小女儿,因小女儿十分厌恶姊姊们的阿谀奉承,于是她向老国王说:“我照着做女儿的本份爱着您,我对您的爱不多也不少。”国王一气之下,竟将原本留给她的土地收回来,平分给两个姐姐。     
    年老昏庸的国王李尔,将余生寄托在两位虚情假意的女儿身上,却将真心孝顺的小女儿赶离身边,原本打算就此颐养天年,万没想到悲惨的命运即将来临。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在1604年所写的四大悲剧之一,整部作品中将人性的孝道以及儿女的贪婪表露无遗,它告诉我们,子女要对父母尽孝,而为人父母者,则要明辨是非,不可太过固执,是一部充满讽刺的经典悲剧。    
    


第四部分:附录:名作简介喜剧和悲剧(5)

    20。 麦克白 Macbeth    
    苏格兰军中的两名大将麦克白与班戈击败敌军,赢得一场激烈的胜仗。在凯旋归国的途中,遇上了三个女巫,女巫们预言麦克白将会成为未来的国王,而班戈虽然当不成国王,但他的子子孙孙都会成为苏格兰国王。     
    女巫消失后,麦克白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并燃起了登基的欲望。当他回到家中,把女巫的预言告诉他心怀不轨的妻子。于妻子怂恿之下,夫妇俩野心勃勃联手展开谋杀现任国王的举动。     
    麦克白并不因登上王位而满足,他为了不让班戈的子孙继承王位,不顾朋友间的道义,再度展开谋杀班戈父子的计谋,他一方面进行着暴力与血腥的争夺,一方面却又受到良心的谴责,使他不时地产生幻觉而终致疯狂,麦克白一心想改变命运的安排,最后却不得不臣服于命运的作弄。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在1605年忧郁时期所写下的四大悲剧之一,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是一个不知足之人,由于过度的野心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21。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Antony and Cleopatra    
    故事主要描写罗马三执政时代,执政者安东尼迷恋上美丽动人的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于是沉溺热恋,日日与克莉奥佩特拉大开盛宴作乐,因此引起另一位执政者推翻安东尼的野心,并发动罗马人民群起反对。而此时的罗马,对外还有伏尔人的威胁,安东尼面临重重打击,进而一蹶不振,走向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同归于尽的绝路。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晚年的一部罗马历史悲剧作品,于1606年首次上演,以描绘爱情与政治之间的冲突为题材,故事高潮迭起。     
    22。 雅典的泰门 Timon of Athens    
    本剧是莎士比亚在最忧郁时期1606~1607年所创作的悲哀故事。故事描写一位挥金如土、慷慨大方的雅典贵族泰门,家中天天设宴,时时济助朋友,因此万贯家财从用之不尽到所剩无几的过程。    
    在泰门后来最贫穷潦倒之际,昔日与他共同欢乐的朋友忘恩负义一一鄙夷地远离了他。面对如此残酷的景象,使得这位曾经乐善好施的贵族将军,竟对人生任何事务均愤世嫉俗。此剧是莎士比亚透过戏剧的演出,对人生的阴暗面做最深层的剖析,称得上是一部充满悲剧性质的讽刺剧。    
    23。 科利奥兰纳斯 Coriolanus     
    《科利奥兰纳斯》是莎士比亚于1607年上演的作品,此剧是莎士比亚在其晚年忧郁时期所写下的四大悲剧之一。    
    故事描写傲慢的罗马将军科利奥兰纳斯,获得人民同意当选为执政,他刚正不阿的个性,使得他经常无法对臣子妥协,因而得罪了两位护民官。于是这两位护民官鼓动民众抗暴,科利奥兰纳斯因此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受驱逐的命运。     
    之后,科利奥兰纳斯立誓要风风光光重回罗马,竟然投靠了敌军伏尔人,并率领伏尔军队进攻罗马城,真正走上了叛国之途。莎士比亚在《科利奥兰纳斯》中,对一位英雄被迫走上叛国之途,其内心挣扎及复仇的怨恨,有极为深入的描写。    
    24。 泰尔亲王配力克尔斯 Pericles     
    本剧描写泰尔亲王配力克尔斯,与他即将临盆的妻子在海上遇到了一场暴风雨,妻子在惊涛骇浪之下产下小公主之后,却因过度疲累而昏厥过去,水手们误以为王后已死去,认为这属于不祥的征兆,便请亲王依迷信传说将她抛入海中,以向天祈求平息暴风。     
    之后,哀恸的亲王因丧妻之痛,将女儿托付给曾受他恩惠的总督夫妇抚养。想不到14年后,总督夫妇为了争夺王位与权利,竟雇人谋害公主玛琳娜。但经过重重危劫,当过奴隶的公主终究还是与生父生母重逢,最后以喜剧收场。     
    《泰尔亲王配力克尔斯》是莎士比亚1608年的作品,此剧篇幅较长,情节亦较为复杂。     
    25。 辛白林 Cymbeline     
    此剧描写不列颠国王辛白林,他的女儿与青梅竹马的恋人普修默私订终身,令辛白林大怒,一气之下将普修默放逐到遥远的罗马。     
    遭放逐的普修默深信,妻子绝对会对他忠贞,但普修默的朋友埃契摩却认为公主铁定会改嫁。两人于是打赌,埃契摩若能取到公主手上的手镯,普修默便输,并将戴在自己手上象征爱情的戒指输给他。     
    奸诈的埃契摩为了赢得那只手镯,使出各种谎言与骗术,甚至还厚颜向公主求爱,但聪明的公主化解了埃契摩所有的骗局,证实了自己纯洁的心意。     
    传说中的辛白林,是在公元一世纪时抵御罗马人入侵的不列颠国王。这是莎士比亚后期1610~1611年的喜剧作品。    
    


第四部分:附录:名作简介喜剧和悲剧(6)

    26。 冬天的故事 The Winter's Tale    
    《冬天的故事》是莎士比亚后期1610~1611年的喜剧作品,这部剧情复杂的作品主要叙述嫉妒成性的专制君主利翁提斯怀疑他的女儿是私生女,狠心将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弃之门外,他的妻子荷美温妮在悲伤中死去,从此利翁提斯过着懊悔与悲伤的日子。     
    牧羊人收养了利翁提斯抛弃的女儿,此女长大后经过重重波折终于回到利翁提斯身边,哀恸死去的王后荷美温妮其实也是假死,最后一家人团圆以喜剧收场。    
    开始是主角受难,历经沧桑终于最后大团圆了,怪诞的情节却厚实了戏剧成份。剧末,众人揭开王后荷美温妮的雕像,品头论足之际,那看似鬼斧神工的超绝艺术作品竟然一变而为活人。这时所有观众—— 无论舞台上或舞台下——  才知道已被蒙骗了。这是莎士比亚最令人惊叹﹐也极为高明的戏法之一。    
    27。 暴风雨 The Tempest    
    《暴风雨》为莎士比亚晚期的作品,在1611年上演,可算是一出大和解式之喜剧。故事描写巫师普洛斯彼罗统治着一个小岛,之后不幸被亲弟弟安东尼谋取篡位,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最后终于恢复其统治地位的故事。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文学名作,它包括了《仲夏夜之梦》的精灵童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加上全剧弥漫于优美的歌谣音乐当中,属于莎士比亚戏剧中较特殊的风格。此剧也是莎士比亚最后的艺术创作。    
    莎士比亚饱经了一番风霜后,正值女王伊丽莎白时期的繁荣景象逐渐消退,詹姆士一世的社会时代进入了创作核心。在这种不安的氛围里,洋溢在他早期喜剧中的乐观消失了,但生活应该是光明且美好的,这依旧为莎士比亚所一贯坚持的信仰。


第四部分:附录:名作简介历史剧(1)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由于出场人物非常繁多,再加上对英国中古史的陌生,使得这些作品远比悲、喜剧更加复杂了。如《约翰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及《亨利六世》《亨利八世》,按写作年代,《亨利六世》最先完成。    
    从《理查二世》至《亨利六世》,时序纵贯英国史百余年,为英国历经内战、对外战争逐渐走向统一安定的重要时期。    
    1。 约翰王  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John    
    描写13世纪封建王朝内部的明争暗斗,极力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与对人性的禁锢。《约翰王》是近代较少演出的莎士比亚作品。有关于约翰王的事迹,莎士比亚把重点放在富有戏剧性的“王位争夺”上。英王亨利二世之后,英法王室纠缠不清的血统之争就此开始。    
    亨利二世与王后育有三个儿子,长子是知名的狮心理查,在亨利二世死后继位,但不久竟不幸战死了。狮心理查临终时遗命由三弟约翰接任王位,然而二弟之子亦想争其位,此人也是本剧关键人物。    
    由于这名皇侄儿与母亲长期居住法国,早已成为法王的附庸,法方希望他回英争取王位制造纷争,瓦解英国势力;但是此计划终究还是没能成功,反而失败身亡了。最后,王位还是交付在约翰王手中,继续传承下去。莎士比亚用约翰王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加以编造,创出跌宕起伏的戏剧效果。    
    2。 理查二世 King RichandⅡ    
    史实错综复杂并非舞台戏剧所能完整表达,但历史剧毕竟乃戏剧,而非史书,所以半真半假。理查二世因专横昏庸,引发诸侯造反终至废黜;哪个是赢得王座的人呢?篡位登基的是亨利四世,他希望建立强大统一的王权。    
    在传统神授君权的封建思想中,篡位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亨利四世等于自己为宫廷政治的谋反做了示范。因此在莎士比亚的描写中,夺位的亨利四世忐忑不安,于名不正言不顺之下戴上王冠,面对着贵族们。     
    莎士比亚在这递嬗频繁的历史舞台场景中,安排拿手的内心独白戏。当理查二世步步失去手中的令牌之时,莎士比亚用理查王后的悲伤来烘托国王失去王冠且被迫与亲人分离的深沉,凸显出失去王位的理查二世的悲惨遭遇。    
    并且,公爵夫人问她那已投靠亨利四世的夫君—— 约克公爵,回到京城的理查受到人们何种待遇,约克回答“这好比舞台上,一个走红多时的名角下场了,观众只是没精打采地,冷眼看着那接下来出场的角色”。(《理查二世》第五幕第二景)    
    于是,理查二世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孑然一身的他带着百般无奈惨死狱塔中。    
    3。 理查三世  KingRichandⅢ    
    理查三世是英国历史上颇为出名的暴君,剧中表现了阴险狡诈的贵族理查如何登上王位,以他血腥双手除掉了六个合法继承人的故事。    
    《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亚为当时英国人民对抗西班牙的爱国主义情绪,以霍林谢德的《英格兰与苏格兰编年史》为材,所创作的历史剧作之一,创作年代于1592~1593年期间。描写篡夺王位的爱德华四世死亡后,同族贵族理查三世运用狡诈、血腥、毒辣的手段,登上统治宝座,但又很快为敌手所杀,而结束了玫瑰战争。    
    《理查三世》描写的是一部王室阴谋史,莎士比亚在本剧中突显了王权争夺之战以及理查三世这个暴君的残暴本性,深刻地揭露了理查三世的虚伪、狡诈和残暴,用来揭示所谓的人性之恶。    
    4。 亨利四世 KingHenry Ⅳ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分为上、下两篇。亨利四世在位15年间(1399~1413)叛乱不断,这在《亨利四世》上篇开场第一句话便已展开:“动荡多难,是我们眼下这时世”。除平定谋反之外,《亨利四世》最知名的场景是市井中的“野头猪酒店”,这也创造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受欢迎的无赖角色—— 福斯塔夫。    
    剧本一方面描写了亨利王子平定北方大贵族的叛乱,表现了统一王权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胜利;另一方面描写王子同福斯塔夫一伙人始而交往,终于断绝关系的过程,来表示一个英明君主的成长。剧中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出名的喜剧人物之一,他利用拍马、吹牛、逗笑、取乐来谋取生活。莎士比亚通过一系列难忘的喜剧场面,塑造出这样一个从封建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时期的寄生者的典型。    
    5。 亨利五世 King HenryⅤ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性的悲剧作品。该剧的主要场景是—— 对法战争,以法国太子嘲笑年少的亨利五世掀起战事,并以亨利五世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