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平衡点-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归的站台    
    每年〃落榜〃二字像巨石一样无情地砸向一部分高考青年。我们看到,自杀、离家出走这样的家庭和社会悲剧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如何平静地面对落榜,是横亘在考生与家长面前的一道绕不过的坎,也是全社会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随着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高中生的升学率将会逐年大幅度增加,因而高考的落榜者也会逐年减少,但总会有一些人成为落榜者。即使所有的高中生都能上大学,大学还存在着差距,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到最好的大学去。既然成功与失败是并列的客观存在,你选择了求学的路就仿佛运动健儿选择了当运动员一样,既要志在成功,又要敢于面对失败。    
    学生对高考失败的恐惧,可能与学生本人的价值观念也有关系。有的学生大概一直认为,如果考不上大学,上高中的钱就白花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你花钱上高中,如同你进公园买门票一样,即使真的考不上大学,你毕竟读了十多年书,具有较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无论是参加自学考试,还是进行其他形式的深造,都具有发掘的潜力。    
    高考早已不是求学深造的独木桥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成才的立交桥架在每一个考生面前。今年考不上,你可以再加把劲,以待来年东山再起。上不了普通高校,你可以上成教、电大、夜大,可以通过自考、函授、网络接受高等教育。这并不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而是实实在在可以把握的心理平衡点。倒是落了榜又落了志,妄自菲薄,一蹶不振,从此偃旗息鼓,那才是真正地输了,而且输得很惨。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倘若你走进了这样豁然开朗的境界,你就会发现,天很高路很宽,自已依然拥有丝毫不比谁少的机会。    
    1975年,比尔·盖茨20岁,是个在哈佛读大学的学生,也不是什么科学家,他和22岁的保罗·艾伦放弃读大学,来到阿尔伯克基市开了一家小公司,开始为微电脑开发软件,这就是日后闻名世界的〃微软〃。    
    1977年推出苹果II型电脑的苹果公司老总乔布斯,更不是科学家,他是一个刚上大学就被〃劝说〃退学的社会青年。正是他,成为美国新经济时代第一个亿万富翁。    
    几乎可以说,是美国一批原本无名、也没有高学历的青年,成为美国计算机时代的风云人物。这些连大学都没读或者没读完的青年成功者,不是一般的成功,他们无可置疑地成为创造美国新经济时代的先锋。他们的出现,对美国的精英教育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挑战。    
    一个人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他是不是能为自己创造可能通往成功的机会,高考是机会,但绝对不是惟一的机会。清华食堂一位馒头师傅,原来只有高中学历,通过艰苦的自学,托福考了630多分,现在已经获得了本科学位,被清华学子尊称为〃馒头神〃。    
    钱钟书如果参加高考,是考不上的,因为他的数学成绩特别糟;陈丹青如果参加高考,英语将严重地拖他的后腿;邓建军如果参加高考,那就不会中专毕业了,那就没可能有400多项技改。例子实在太多,再举一个,那就是韩国总统卢武铉,他只有高中学历。    
    〃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一片空白。〃请记住台湾作家三毛这句话。    
    对于不以灭亡为代价的失败者来说,只有失败的事,没有失败的人,对于强者来说,只有一时一事的失败,不会有一生一世的失败。有时所谓的成功必不能带给你真正需要的结果,有些成功并不适合你。    
    佛家说:〃莫执著。〃因为你努力得到的也许不是你想要的。这如果作为高考落榜者的心理平衡点,将会帮你极快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心灵绿处方    
    人们面对困境,情绪懊丧,那么怎么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呢?有一种方法,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常常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绪发生良性变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心理学上把这种运用心理调节的过程称之为反向心理调节法,它常常能使人战胜沮丧,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这样说:〃要是火柴在你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该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依次类推……照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逆境、厄运的时候,运用一下反向心理调节,就能使自己从困难中奋起,从逆境中解脱,进入洒脱通达的境界,迎来万紫千红的艳阳天。    
    


第四部分消除角色冲突带来的苦恼

    心理的失衡    
    金先生说:我的角色变来变去,自己的想法也会随着角色的要求跟着改变。正如我在公司里被任命某种职务后,为了工作的需要,必须尽量使自己的能力、行为、思考方式都符合该职务的要求。例如对待同事,往往不会再和以前一样,彼此有同伙意识。我很不习惯,觉得人不是为自己活着,对一些人说这种话,对另一些人说另一种话,语言系统是不一样的,要善于变换。一旦搞错了,就会出洋相,甚至会受领导批评。为了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我每天保持高度的紧张,心理失去了平衡。    
    回归的站台    
    在社会心理学当中,〃角色〃是指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或者是说角色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    
    每一个人的自我认识都会有一些盲目性,也就是说有时会高估或低估自已,对自已的认识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另一种对盲目性的理解也可以是这样的,没有〃发现自己〃。所谓〃发现自己〃是指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特殊才能、自己真正的需要、自己的价值等有了了解,有着清楚的认识。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想像的我〃和〃实际的我〃保持一致时,他的工作效率会较高,对生活的态度也会变得积极。当两者不一致时,遇到的烦恼会很多,工作效率会较低。    
    有一个大学财会班的女学生,她喜欢唱歌、跳舞,喜欢小孩子。她一直希望能成为幼儿园的老师。所以,开始她对财会专业并不感兴趣,成绩平平。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时,她发现她的幼师梦可能永远也没办法实现了。她这才开始认真地学习起专业课程,特别是财务管理这门课引起了她兴趣。这一学期她的成绩排名猛升,财务管理科目进入了班上前三名。    
    人所扮演的角色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当个人成功地扮演了他(她)的各种角色时,就既满足了社会的期望,同时也满足了个人的需求,所以他(她)能过着正常的生活。反之,那些不能胜任各种角色的人,则很可能在不同的生活处境中遇到困难,其中经常碰到的一个就是不能适应角色冲突带来的麻烦。    
    角色冲突是个人紧张的一个源泉,因为角色冲突常常会导致〃角色超负荷〃。研究证明,体验到角色超负荷的人会心率加速,胆固醇增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角色紧张〃。角色紧张对社会及个体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害。    
    要消除角色冲突对人的心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就要加强个体扮演各种〃角色〃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强的人,由于他们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和谐的角色要求的本领很强,因而产生角色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少。有人研究发现,善于处理好各种角色要求的妇女,其心理较为健康。这些妇女既是好职员,又是好妻子、好母亲,这在于她们有一种能把角色要求的彼此冲突转化为相互促进的能力,实际上,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可使为孩子忙得焦头烂额的母亲消除心理的紧张与压力。同样,母子、夫妻关系良好的女性,心理压力自然会较小,使得她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当然,有些角色冲突是难以调和的,此时个体自身的协调作用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应该明智地从过多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运用于自身更有价值、更能胜任的角色上来。    
    心灵绿处方    
    学会乐于接受自己的各种角色,把这一现象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扮演不同的角色,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自我角色交递,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克服角色冲突带来的苦恼,就要把自己向自己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角色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正视现实,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这样不断摸索经验,可扩大与外界的交往,掌握解决角色冲突的方法。    
    


第四部分怎样的决定才是无怨无悔的

    心理的失衡    
    公司效益滑坡,许多人都选择了离开,小方被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相中了,对他伸出了迎接的双手,可是他又舍不得离开这家公司,因为在这里他有比别人好得多的待遇,老板待他为心腹,公司一有困难就跳槽,是不是太不仁不义了?朋友说:〃什么不仁不义?鸟向亮处飞,人往高处走,在经济社会,没有钱就无法生存,还是另谋高就吧。〃他犹豫着,陷入了不知是离开好还是留下好的两难困境。    
    〃郁闷〃渐渐侵蚀了小方的心灵。他变得焦虑,变得左右为难。一个曾经天塌下来也是不紧不慢的他,变得没主见。他开始静不下心,一件事尚未做完,却已经筹划着另一件事。仿佛走到了一个有着无穷可能的路口。在他的四周,布满了黑漆漆的路,他无法决定自己的下一步。    
    回归的站台    
    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决定要作。有的时候作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    
    定势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例如人们可以根据以往生活的经验定势,较好地进行常规的工作与学习。但是有些人却在社会中表现出另外一种心象,即对已经是很熟悉的情况或人反而变得很不熟悉了。这种情况叫做〃定势错位〃。    
    以下的一些情境下,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你想在大学毕业后再读研究生深造,但你的家境极其困难,使你无法如愿。这时,你的一位亲戚愿意资助你,可你有了充足的理由怀疑他的钱来路不正。你会接受他的资助吗?    
    ⊙在填写工作申请表时,需要填上你所患过的严重疾病。你三年前得过肝炎,而你知道你申请的工作需要健康的身体。你把这病填上去吗?    
    ⊙你又饥渴,饱受煎熬,并且身无分文。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偷食物吗?    
    ⊙你对你老板的为人很反感。你会因为他掌握着提升你职位和薪资的权力而去亲近他吗?    
    ⊙你拾到一个内有2000元的皮夹子。当你将它交给失主时,他拿出200元酬谢你,你接受吗?    
    ⊙你在一家银行工作,你的一位同事因为你的过错而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和处罚。没有人能查出这错误是你造成的。你会自觉坦白吗?    
    ⊙你的好友向你介绍了他(她)的恋爱对象。你发现你和他(她)的对象谈得很投机,两人一下子建立起了某种强烈的感情。你会把自己的这种感情压抑下去吗?    
    ⊙你觉得你的恋爱对象与你不般配,准备与他(她)分手。但他(她)很明确地表示,一旦你离开他(她)就自杀。你准备重新考虑你的决定吗?    
    ⊙你很爱你的恋人,但你父母却竭力反对,并以断绝亲子关系作为〃最后通牒〃。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向父母妥协吗?    
    ⊙在闲聊时,许多人说一个不在场的同学的坏话,那些话都违背事实。你与那同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交情。你会站出来为那个同学说几句吗?    
    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境,你会为此而烦恼吗?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事的观念和态度是很重要的,它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他做些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做。在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流派叫做〃理性情绪疗法〃。它的理论核心是一种被称为〃ABC理论〃的人格理论:A是指某一事件,B是指信念,C是指个体的情绪反应结果。    
    理性情绪疗法的代表人物艾里斯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