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家皇后-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也知道她肯定不会答应。

甘熙云抓了一下耳朵,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谢宁跪坐着,提起壶来将水注入杯中。

她的神情专注,因为刚才走了远路,脸庞红扑扑的,指尖被阳光映照的有些晶莹的光亮闪烁。

谢宁两手将茶杯端到皇上面前。

“这山上的泉水泡茶确实是不错。”

谢宁笑着说:“皇上要是喜欢,明天咱们装几坛子走。”

“装进坛子里就不新鲜了,味道也会不同的。”皇上浅浅啜饮了一口:“前头可能还有更好的水等着呢,不用为这里的水可惜。”

谢宁笑着点头。

看着坐在另一边小声说话的玉瑶公主和甘熙云,皇上问:“就是这个姑娘?”

谢宁点了点头。

甘熙云没有亲娘了,爹又娶了后妻,有了别的孩子,且顾不上她。这孩子只好在别的亲戚身边生活。

这遭遇让谢宁想起她自己。

舅母对她很好,可是有时候她还是难免会想,如果她的父亲还在,母亲也活着,一家人会如何生活呢?哪怕是粗茶淡饭她也会甘之如饴吧?

玉瑶公主应该会问甘熙云那个问题吧?

能进宫,确实是一条青云路,这条路并非坦途,路上荆棘密布,心志不坚的人,是没法儿走到底的。

甘熙云年纪还小,也许她还不明白这件事的意义。

皇上伸过手来,握住了谢宁的一只手。

“真想和你就这么待在这里,多待几日。”

谢宁看了皇上一眼。

真巧,她刚刚也这是这么想的。

皇上把她心里的话也说出来了。

这里很安静,没有那么多人来搅扰。没有没完没了的政务,没有那些意图不明的女人。这里的天空明澈碧蓝,鸟儿自由自在的飞翔。

而在宫里是看不到这样的天空的。宫里的天空永远是被四面墙框住的,不管往哪个方向张望,都只能看到巴掌大的那么一块地方。

这一刻如此安谧,又如此宝贵。

“以后还有机会再来的。”

皇上轻声说:“对,以后我们再来。”

玉瑶公主忽然站起身朝这边走来,她脸上带着笑容,欢快雀跃的说:“娘娘,娘娘,熙云答应了。”

谢宁有些意外:“答应了?”

玉瑶公主用力点头:“她说愿意做我的伴读,和咱们一起回京。”

这答案让谢宁十分意外。

皇上问:“你们已经讲好了?”

玉瑶公主点点头:“她说她今晚回去就收拾行李,明儿咱们上路的时候就可以带上她一块儿走。”

这姑娘显然很明白自己做出怎样的选择。而且她对现在的家,对亲人并没有多少留恋。

谢宁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

她只是不太明白,甘熙云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她那么渴望一条晋身的捷径吗?

☆、二百三十八 春困

中午他们是在山上用了一顿饭。

食材都是自山下带来的,也有侍卫们在修整时去猎来的两只山鸡,已经收拾妥当了,这会儿串起来就可以烤。

皇上笑着让玉瑶公主近前看看:“听说昨儿你还想烧鱼?现在有机会了,快去看看怎么烧吧。”

玉瑶公主不好意思的朝皇上吐了吐舌头。

她以前没有这么俏皮的动作,皇上倒是有些意外,转过身来同谢宁说:“看来同年纪相当的姑娘在一块儿还是有好处的。”

谢宁也这样想。

至于甘熙云为什么决定背井离乡进宫做伴读,谢宁不知道背后的缘由,但总归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不多时膳房把烤好的东西盛在盘子里端了来。烤鱼、烤鸡、烤好的丸子。玉瑶公主和甘熙云两人围着架子看膳房那人是怎么烤的,看着油脂从肉中渗出来,一滴滴落到炭火上,每一滴油落下去都会激起一缕青烟,每一缕烟升腾起来都会带着一股焦香的气味。

烤鱼清淡美味,鱼肉事先用酱料腌过,烤过后表面焦酥,鱼肉则是雪白细嫩,一点腥味也没有。丸子也很好吃,食物都是火烤火燎出来的,难免都带了一股烟熏火燎气,谢宁只吃了一块鱼肉,几个丸子,就已经吃不下去了。这些食物吃完之后嘴唇上一圈乌黑,连皇上也不例外。

谢宋笑着递了帕子给皇上擦嘴巴,可是能看见别人看不见自己,她可不知道自己嘴巴周围一圈黑,此时看起来有多滑稽。

“以前也在外头这么吃过东西。那会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身上带着干粮,可是干饼硬的象石头一样,咬是根本咬不动的,就这么放在火上烘一烘。”谢宁一边和皇上说,一边比划着:“饼烘过之后表面变黄了,那层焦壳特别香。里面软软的,一掰开就有热气冒出来,里面变得喧腾腾的。”

“咱们也带着饼,让他们给你烤一个来吃?”

谢宁摇摇头,有些遗憾的说:“已经饱了,下次再试吧。”

玉瑶公主拉着甘熙云跑开了,回来时手里攥着一大把野花。这些花有的谢宁能叫得出名字来,有的她也认不出。粉的黄的紫的白的,花朵都很小。

玉瑶公主把花往谢宁面前一递:“娘娘,好看吗?”

“很好看啊。”

玉瑶公主露出笑容,她在那一把花里头仔细的挑了又挑,找了一朵黄色的,把下面的茎叶掐掉,要给谢宁簪头上。

谢宁十分配合的弯下腰把头靠过去,方便她折腾。

终于将这朵花亿簪好,玉瑶公主往后退了退,看看自己的成果,满意的笑笑。

她又掐了一朵给皇上别在襟口。

皇上也十分配合的让玉瑶公主给他也别上一朵花。

只可惜花朵蔫得太快,他们在山上待了半日,等到下山时花就已经萎谢,山上风大,等到山下时,谢宁发现帕子丢了一块,多半是风吹走了。头上的花也不知什么已经掉了。

第二天天不亮时御驾起程继续向南,谢宁前一晚没有睡好,玉瑶公主也是一样,上御舟时天还没亮,硬撑着熬过离岸那一段,谢宁和玉瑶公主一起倒头睡了个回笼觉,一直睡到用午膳时才醒来。

甘熙云当然没有登上皇上的御舟,但午膳时玉瑶公主让人接她过来一起用膳。用过午膳,两个小姑娘凑到一块儿玩起了双陆。甘熙云显然是玩这个的行家里手,玉瑶公主却要外行得多,甘熙云也没有要让着她的意思,输得玉瑶公主面如土色,眉头越皱越紧。

郭尚宫在一旁看着十分不安,心里对这个不知好歹的甘姑娘十分埋怨。

陪公主玩,就得让公主玩的高兴才是。不说回回都要输给公主,也总得有输有赢吧?这甘姑娘看着挺聪明的,怎么这样不晓事?

玉瑶公主果然输的不爱玩了,头一扭:“不玩了,我们去看书吧。”

甘熙云笑着说:“好。”

郭尚宫有些纳闷。

玉瑶公主不想再玩棋她明白,可是公主怎么好象也没有生甘姑娘的气呢?

谢宁却比她要了解玉瑶公主。

玉瑶公主虽然脾气不太好,但并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甘熙云如果故意让她,她反而不会高兴。现在输的虽然太难看了些,可是玉瑶公主只会觉得那是自己技不如人,对甘熙云并没有什么反感。

御舟十分平稳,河风吹得帘栊轻轻晃动,帘钩一下一下的轻轻撞着窗棂。河上的风带着一股河水特有的淡淡的腥气,并不难闻。

谢宁又有些困意了。

虽然说昨晚睡的晚了些,可是上午她已经补了一觉了,没道理刚用过午膳又犯懒。

多半是春困。

方尚宫想了想,出了舱房就传话,让李署令回头就过来一趟请一次脉。

她记的很清楚,主子的月事本应该是月初,可这已经过了有不少日子了也没有换洗。

先前忙着出门的事情,方尚宫也没有注意,只以为是因为事情忙得很才推迟了。

说不定是有好消息了。

方尚宫站在那儿露出了笑容。

二皇子又结实又聪明,人见人爱。但是贵妃只有这么一个孩子,说起来,要是能再生一个才好。是公主也好,是皇子就更好了。皇上的儿子少,大皇子身体又差些,贵妃要是能给二皇子再添个兄弟那真是再好不过。

玉瑶公主和甘熙云头凑一块儿看着同一本书。甘熙云识字比玉瑶公主多。只是在船上看书总不象是在屋子里头那么舒坦,玉瑶公主看了没一会儿就觉得眼前有点发晕。

可是在船上的消遣有限,象其他的写字、绣花等等她更是碰也不想碰。

不过和上回不一样的是,这一回有人陪着她,同她作伴。

甘熙云出远门的次数可比玉瑶公主强多了,这条水路也曾经走过。

“晚上看来咱们还得在船上过夜。”

“晚上咱们能到哪里?”

“应该会在长义。”

甘熙云说的一点儿没错,御舟平稳,走的当然不可能很快,晚上停下的时候就在长义。当地官吏为了确保圣驾安全,将码头附近几十丈的房舍,货棚全拆成了一片白地。这么一来就不可能有什么别有异心之人藏匿其间了。甘熙云记忆中靠浮桥这边有一片做小买卖的人家,她还同玉瑶公主说她上次经过这里,曾经差人下船去买炒米。那炒米里面混了小虾子和萝卜丝,吃起来格外鲜美。

玉瑶公主听她这样说,还兴致勃勃的提议,等下船到了长义,再让人买一份上船来吃。

结果现在看到成了一片白地的码头,两人都愣了。

玉瑶公主虽然年纪还小,可是她明白御驾所到之处都会净街清道,驱逐闲人。

岸上当然不可能再买到甘熙云说的那种炒米了。

甘熙云想的却是,不知道被拆了房子的那些人到哪里去了呢?糊口的营生没有了,也不知道他们要怎样维持生计?

皇上出巡时明明也三令五申说不许扰民的,但是下头的人担不起任何一丝风险,必然要将危险降到最低。

长义的官吏与士绅进献了几道本地风味的佳肴,可这谁都没有胃口享用。岸上的情形她也看见了。

不但能看出新拆的痕迹,有的地方甚至有明显的火烧过的印记,想必是不显拆散迁移的东西,他们直接放火烧了更省事。

李署令过来请脉,陪谢宁说了一会话,从舱中退出来。

胡荣替他背着药箱,殷勤的请李署令去后头坐一坐,顺便尝一尝新茶。

方尚宫请李署令坐下,亲手斟了一杯茶给他:“主子那儿怎么样?”

李署令轻声说:“日子还浅,不能说十分确准。”

方尚宫已经喜上眉梢。

若是她根本就猜错了,李署令一定会直接告诉她。既然现在说的模棱两可,那就很有可能是真有喜了。

可刚刚高兴过,方尚宫又皱起眉头:“可惜不巧了,要是离宫前就发觉,就不能让娘娘随驾的。现在一路上又是马车又是舟船,旅途劳顿,也怪不得这几天主子精神胃口都不大好。”

但凡女子有孕,前三个月顶顶关键的,正应该好生静养才是,赶路是大忌。

可是这会儿已经出来了,主子的身孕还不确准,总不能现在提出来要回去吧?

“主子体质很好,应该不会有多大问题的。”李署令说:“倘若过个十日左右再诊,想必就能确准了。”

“唉,这我也明白。但是十日……”

“有您从旁照看,一些该避忌的地方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岔子的。主子的日常起居和饮食我也会多留心的。对了,这件事要不要禀告皇上?”

按说这消息应该立刻回禀皇上知道才是。

虽然方尚宫信得过李署令的医术,但就是因为他说还不能确准。倘若真不是,岂不是害得皇上与主子都空欢喜一场?

“再过个几天吧。”方尚宫还是想求稳妥:“到时候再诊一次脉,确准了之后向皇上禀告。”

☆、二百三十九 火起

虽然方尚宫什么也没有说,李署令刚才也象请平安脉时一样并无异状,可是谢宁还是有了一些联想。

她想起了前一回刚刚有身孕的时候,那时候似乎精神也不怎么好。

再加上月事迟了好些日子了,送走了李署令,谢宁自己坐在那儿的时候,手忍不住轻轻盖在小腹。

她,她是不是又有孩子了?

有可能是的。

李署令和方尚宫准保都猜到什么了,不然方尚宫不会赶着让李署令过来请脉吧?

谢宁咬住唇,还是没能忍住笑。

虽然怀孩子的过程艰辛,生的时候更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

可即使如此,她还是很高兴。

她忍不住要想,这一回她肚子里的孩子会是个男孩儿,还是个女孩儿呢?

如果男孩儿,那前头已经有两个哥哥了。如果是女孩儿,那前头也已经有两个姐姐了。

男孩儿很好,女孩儿也很好。

如果是个小皇子,那么六七岁上就会离开她身边迁出去独居,但是好歹有兄长作伴,可以相互照应着。

如果是位公主,那应该可以在她身边留的时日长些。可是女儿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到时候想见一面也不容易。

谢宁惊觉自己竟然已经想到那么久远之后的事情了,赶紧将信马由缰跑远了的思绪扯回来。

皇上让人将这几年的河道工图都送了来,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