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芸“啐”了一声:“就知道贫嘴。”却早露出了笑容,依偎在刘欣的怀里。

刘欣顺手将她揽住,诞着笑脸道:“话说回来,这衣服是不是该多准备几套了。”

马芸闻言用力在他脚上狠狠地跺了一下,刘欣“嗷”的一声惨叫,如兔子般的逃了出去,身后传来马芸“咯咯”的笑声和下人们异样的目光。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北方的旱情不断加剧。“人定胜天”注定了不过是一句笑话,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情的,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河间郡夏季的收成还是大受影响,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开挖的水井保证人蓄的饮水。其它各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夏粮几乎绝收,许多村庄连饮水都出现了困难,大量的流民出现了,而随着流民的增多,疫病也开始流行起来。

张角期盼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了,他一方面,组织道众,在旱灾严重的各郡施粥救灾,人们皆称他为张大善人。另一方面张角又根据他找到的几个古方,搜集药材,煎熬成汁,用瓶装了,称是圣水,为人治病。

病人喝了张角的圣水,有人仍然不治,也有人却得痊愈。按照太平道的说法,没治好的病人,自然是因为他的心不诚。于是,许多流民都把张角当做神仙下凡,辗转宣扬,以至每天到张角这里求药的人多则数百,少则几十。

这样一来,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人民,没有不知大贤良师张角之名的,交相倾慕,甚至弃卖财产,争赴门下,奔波跋涉,虽死不辞,徒众竟多达数十万名。至此,张角私自分设的三十六方,大方已有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张角见信徒日多,人心归附,暗自搜刮粮草,操演军马,只待时机成熟便要举旗造反。

虽然河间本地百姓衣食无忧,但大量涌进来的流民还是引起了刘欣高度重视。田丰、沮授整天忙碌奔走于各县,赵云、徐晃等人也分别领兵分赴各地维持秩序。因为干旱,夏播已经无法开展,许多闲居在家的青壮年也被发动起来。除了帮助维持秩序,流民聚居地的环境卫生也要有专人负责。刘欣十分重视防疫工作,所有死亡的牲畜、家禽也都被集中焚烧后加以掩埋,并覆盖上石灰。

由于河水几近干涸,而河间郡的人畜饮水全部依靠各地开挖的水井,反而防止了水源受到污染而导致疫病在河间大范围地流行。经过连续数十天的努力,河间的局势渐渐稳定了下来。

在太守府里的刘欣,心并没有放下来,他此刻正在焦急地在房门外走来走去,房间里不时传出马芸那撕心裂肺的喊声,每一声传来,他的心都要揪一下。

刘欣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阵阵冷汗,终于房内传来“哇”的一声婴儿的啼哭。响亮的哭声直透云宵,接生婆满脸喜气地走了出来道:“恭喜大人……”

“夫人怎么样?”刘欣不等她说完,便争着问道。

接生婆一愣,她给人接生已经几十年了,所有人第一句话都会问“是男是女”,而像太守大人这样开口先问夫人的,还是头一回遇到,不由神情一呆,说不出话来。

刘欣看接生婆神情有异,顿时紧张起来,一把抓住接生婆,将她拎了起来,厉声喝道:“夫人到底怎么样了?”

这个大人一向和蔼,从来没有见他这么大声说话,接生婆吓得浑身发抖,颤声道:“夫人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刘欣这才舒了口气,手一松,接生婆摔在了地上,浑身瘫软,爬不起来。

刘欣看到了躺在床上的马芸,虚弱的她脸色苍白,没有了往日的红润。刘欣柔声说道:“老婆,你辛苦了。”马芸朝他露出幸福的微笑。刘欣又问道:“是男孩女孩?”

马芸有脸上越来越红,终于忍不住吼道:“你干什么去,怎么现在才问!出去,我要给儿子喂奶了。”

离黄巾起义的时间只有半年了,刘欣很想扩大军队的规模,但朝廷对各郡的兵马建制都有规定,弄得不好就有谋反的嫌疑。刘欣只得将重点放在军队的训练和装备上,利用大旱之机,又陆陆续续地收购了一批马匹。

流民们已经被集中安置起来,但一日三餐只有稀饭,只能保证不被饿死,想要吃饱是不可能的。看着身体越来越虚弱的流民们,田丰想出了一个主意——以工代赈,他将流民中的青壮年组织起来,投入到各县修缮城墙。因为河间是内郡,多年安宁的生活,大多数县城的城墙均已年久失修,不少地方已经残破不堪。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既解决了流民无所事事的状态,又可以使一部分流民能够吃饱肚皮。听了田丰的建议,刘欣马上下令实施。

与此同时,上报朝廷请求赈灾的奏章也如雪片般地堆在了刘宏的面前。赈灾是要花钱的,这对一钱如命的刘宏来说,简直是强人所难。刘宏的批示是严令各郡太守自筹钱粮,救济灾民,由各州刺史予以监督,朝廷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是今年的税收减半,这已经让刘宏心疼了好几天。

各郡太守接到命令,都是哭笑不得,今年一粒粮食的收成都没有,朝廷不仅分文没有下拨,还要收一半的税。于是太守们各显神通,有的向大户们摊派,有的向百姓强取豪夺,弄得是怨声载道,更加方便了太平道行事。

河间的情况就要好得多,今年毕竟百姓还有一部分收成,而且刘欣免了百姓的税收,上交朝廷的部分全部由郡府来出,但这样一来,去年税收增加的部分今年也就全部消耗一空了。

入秋后,降水反而渐渐多了起来,各地的旱情有了明显的缓解,但是百姓们已经错过了耕作的时机,今年注定是没有收成了,许多人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今年冬天。所幸的是,河间郡有太守刘欣组织放粮,其余各地也有太平道组织放粮,饿死的人倒不是太多。不同的是,只要在河间参加以工代赈的流民,一家人都可以吃饱,而其它的人也就是只能保证不饿死罢了。

然而,随着旱情的缓解,已经有不少流民开始陆续返回家乡,毕竟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都是故土难离。河间郡最近也清静了许多,其他各郡的官府也终于开始开仓放粮了。在河间郡,人们都是称颂太守刘欣的功绩,而在其它地方人们传颂的却是“大贤良师、太平道人”张角的仁德,许多百姓都在家中侍奉大贤良师张角的名字。这两人,一个是冀州河间太守,一个是冀州巨鹿郡人。于是,负责监督地方职责的冀州刺史韩馥上了一道奏章,颂扬这二人的功德。

这次前所未见的大旱灾终于过去了,刘宏心情也大好起来,看到韩馥的奏章,便吩咐交群臣计议,拟予褒奖。

司徒杨赐知道后,上了本奏章,说道:“河间太守刘欣初任未久,能体恤百姓固然可嘉,但也不过是份内之事耳,应当观其日后所为,再行褒奖不迟。至于张角等人诳惑百姓,必为后患,但如今他的势力已经蔓延开来,如果立即命令州郡前往缉捕讨伐,恐怕他马上就会造反。臣请皇上任命他做一州刺史,将他的徒党各使归乡,等到他的党羽散去,张角独自一个,那时再派官吏前去捉拿,毫不费力!”

杨赐的这条计策其实相当厉害,刘宏如果采纳,黄巾起义能不能爆发就很难说了。他的设想是先用一个刺史虚职笼络住张角,表明朝廷对他的嘉奖,百姓听说了自然会说朝廷的好话。如果张角这时就造反,他前面的美好形象就自然被破坏了。如果不急于造反,只要他做了官,总有办法寻他个差错,到时就可以名正言顺在将他捉拿。如果刘欣看到这份奏章,一定会想到太白金星诓骗孙悟空上天那一段故事。

但是杨赐这样做对刘欣是很不公平的,天下那么多受灾的郡县,只有河间郡做得最好,却不能得到褒奖。其实,这是因为杨赐听说刘欣和张让交情不浅,双方常有来往,而将刘欣划入了阉竖一党的缘故。

刘宏见到杨赐的奏章,和自己想的大相径庭,便搁置多日不予施用。杨赐一时觉得羞惭,便称病乞休。

过了几天,又有掾吏刘陶上奏说道:“张角的阴谋不是一天两天了,四方都有谣言传出,说张角等人偷偷进入京师,窥视朝政,欲图不轨,州郡互相忌讳,不敢上报朝廷,还请皇上下诏,捉拿张角,有敢回避,与贼同科。”

第34章筹划未来

刘宏见了刘陶的奏章,更加不高兴,就与张让等人商议此事。

“皇上,老奴以为,这张角乃一小民耳,不用理他。那河间太守刘欣却是汉室宗亲,系居巢侯刘般的后人,同样大旱,各郡太守皆处置不力,唯独刘欣将河间治理的井井有条,宜大加褒奖。”

张角与张让毫无关系,张让自然不会为他说话,刘欣对张让则多有孝敬,张让对刘欣也是颇有好感。而且上次在居巢,张让收了刘重一份厚礼,答应过刘重一件事,便想乘此机会帮刘重办下来。

“我记起来了,刘欣去年抄了一个罪官的家,还将抄获的钱财全给朕送过来了,果然忠心可嘉,好像他还是朕的堂弟。”刘宏若有所思地说道。

张让趁热打铁地说道:“皇上说得甚是。奴才还有一事启奏,这居巢侯无后,刘欣有一幼子刘滨,为表孝心,现在已经过继与刘重,被刘重认养为孙。奴才以为,陛下可降旨立刘滨为居巢侯世子,另外给刘欣封侯以示褒奖,请陛下恩准。”

刘宏听了张让的话,想了想,封一个侯出去,那一年要少多少税收啊,这可不行,于是沉吟道:“这个……既如此,就下旨立刘滨为居巢侯世子,至于刘欣嘛……就不要封侯了,这张角不是也没有褒奖吗。这事就这么算了,反正刘浜也是他儿子,现在就让他做世子已经是特例了。你去拟旨吧。”

皇帝金口玉言,这就等于圣旨了,张让也不敢再说什么,于是分别传旨与刘重和刘欣,并晓谕群臣知道。刘重接到圣旨自然喜出望外,刘欣却是目瞪口呆。

说实话,刘欣早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有刘滨这么个“儿子”的事情,知道这事情的只有刘重、张让,其实这个刘滨是刘重的亲外孙,所以,刘重的女儿、女婿也是知道的。现在圣旨一下,朝野俱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刘欣帮这个叔父续了香火,孝心可嘉,也有人认为皇上对他一家太过宽容,应该由刘欣继任居巢侯。

马芸一边哄着儿子,一边气呼呼地说道:“这个刘重真是个小人。早知道一县的税收全归侯爷所有,谁愿意来河间做个太守。他倒好,终于如愿,我们却什么奖励也没有。”

刘欣伸出一个指头,逗弄着儿子的小手,说道:“算了,我是真心希望河间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他奖不奖励,我还不放在心上,只要你和孩子平安就好了。”

看到儿子的小手紧紧握住刘欣的指头,正冲着刘欣“咯咯”地笑,马芸不由醋意十足地说道:“到底是和老子亲。我辛辛苦苦将他生下来,天天喂他吃奶,也不见他这么笑的欢。”

刘欣哈哈笑道:“哪有爹娘两个为儿子吃醋的。算来,儿子出生也有两个多月了,这名字你又不让我取,总不能一直拖着吧。”

马芸白了他一眼说道:“名字我早想好了,想和你商量,你却一直不着面。”

原来,刘欣这段时间是真忙了,连儿子满月都没回来。今年夏收减产,秋收无望,各县的百姓都等着接济。周边郡县的流民虽然陆续返乡了,但他们曾经聚居的地方还要小心处理,防止引发疫病流行。偏偏前段时间田丰、沮授都相继累倒了,刘欣只得亲自上阵,直到最近他们两个人完全康复了,各地的事情也比前阵子少了,刘欣才渐渐清闲下来。

马芸继续说道:“我的儿子要有知识有文化,做人还要堂堂正正,就叫刘文正。”

刘欣不高兴地说道:“你是不是嫌我是个小偷,小学都没毕业。而且人家给孩子取名都是一个字,你还弄出两个字。”

马芸脸一红,说道:“你呀,多什么心啊,你就算是个小偷,我还不是嫁给你了。我这是给孩子取得字,名我还没想好。”

刘欣也为自己的小心眼不好意思起来:“哪有人一岁就取字的。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原先的想法也只是让我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家人,我们的孩子只要能丰衣足食也就够了,不如就叫刘裕怎么样?”

马芸点点头说道:“刘裕,刘裕,还不错,那就叫刘裕好了,不过文正这字可得依我。”

其实刘欣和马芸走到一起既偶然也必然。马芸本就对刘欣暗恋多年,而且她是个比较要强的女孩子,突然来到这个男尊女卑的年代,让她嫁给别的男人做个小女人,她恐怕永远也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而对刘欣来说,选择的余地当然大了许多,但是能和他有共同语言的,除了马芸,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只是两个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孩子来得这样快,原以为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