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里的庄稼长不好。六月半以后,还得抢收抢种,那才叫辛苦。”

“我问了,今年的雨水算少的。”朱媺娖收起碗,笑着拿起扇子来给陈燮扇风,她倒是没公主的架子,就是想着能给陈燮帮点忙。这家里也没别人,其他女人陈燮不往回带,这个她是知道的。现在公事忙,陈燮很少出门,将来可不好说。

“是啊,江南的雨水不多,陕西、陕西、河南、江北、直隶、宁夏这些省份,旱情还是很严重。陛下又在催促我加快动作,赈济的粮食有点紧了。”这可是几个省的灾情啊,大明一共才十三个省,这一半的地界都在闹旱灾,难怪历史上朱由检拿民变没什么好法子。

“怎么,相公缺银子买粮食了?”朱媺娖也是心里一紧,这关系到大明江山呢。

陈燮摇摇头道:“银子倒不缺,关键是运输的问题。山东境内的道路还好,进入河南,路也在修。别的地方就不好说了,而且这个陆地运输是很麻烦的事情,一路上人吃马嚼的,消耗也很大。最好的办法是就地筹集粮食,可惜闹灾情的地方,粮食价格都是天价。”

陈燮还只是简单地说了说,不单单是运输困难,还有贪腐的问题。这个问题更为严重,陈燮给朱由检的奏折里再上强调了,事情的改变也不大。山东、河南、湖广北部。江北这几个地方还好一点,陕西、山西、宁夏、北直隶的南部,那就不是陈燮能管的上的。这几个省的赈济粮食,能有三成进入灾民的口中,陈燮就得躲起来笑了。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陈燮还不能过分的指手画脚,在商业税的问题上,已经跟士大夫阶层闹的很僵化了。

新的商业税制度能推出,原因还是很复杂的。一个是皇帝的坚决,一个是陈燮的实力,还有就是私下里的一个威逼利诱的手段在起作用,加上议员的诱惑。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比如眼下陈燮的桌上,就摆着一摞子报告,内容都是:姓名,xx,年龄xx,xx年进士,之类的文字。这些情报的来路都比较阴暗,陈燮都不敢给朱媺娖看见,赶紧盖住。

为啥说这些情报阴暗呢,仔细看看就知道了。内容都不是那种对外公布的,比如xx哪哪有外室,育有子女几个,何时去看过。又比如xx喜好龙阳,与xx有断袖之谊。再比如,xx在某某位置上,收取贿赂多少,夺人田产几何。还有就是更阴毒的,比如,xx何时与庶母有染之类的。总之都是一些阴私的情报,捅出去很要命的那种。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官员啊。要不是官员,这些**对人家也没杀伤力。

好些个官员,因为类似的情报,在很多问题上都做出了妥协和让步,没有几个给陈燮捣乱。要说做这种事情,陈燮是不会背这个黑锅的,都是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去弄的,陈燮只是让影子在某个合适的机会,把这些情报透露给他们。

江南的厂卫,身上肩负着一个责任,那就是配合陈燮的工商业计划。这个时候,有人给皇帝添乱,真是一点都不带客气的。要不是陈燮约束厂卫不要闹大,多少官员要倒霉的。

朱媺娖既然来了,陈燮干脆放下手头的工作,陪着她在花园的回廊里走一走,说说闲话。这小姑娘也挺可怜的,这么小就嫁人不说,陈燮忙起来一走就是几个月。也就是来到江南之后,两人相聚的时间长一点。这就是大明的现状,从一个地方去另外一个地方,往往都是半个月一个月的事情。打个比方,陈燮从江南去京师,如果走运河,快的走一个月,慢的话,两个月都不算多。没汽车、火车、飞机这些现代的运输工具,出门是很受罪的事情。这也是为何大明很多百姓,一辈子最远的地方就去了附近的小镇子上。一个是因为朱元璋搞的那一套制度,束缚了百姓的流动,另外一个就是交通的问题太烂的缘故。

花园里走了一圈,事情找来了,宫女送来一份京师的来信,看看日期是十天前出来的。打开看罢,陈燮递给朱媺娖道:“陛下真是太能省事了,户部的工商司郎中,让我来推荐。”

朱媺娖当然是要为皇帝说话的,笑着低声道:“这是父皇信任相公呢。”

陈燮还是很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的,谁来做这个合适?陈燮思来想去,意外的发现真的有一个人比较合适。这个人是谁呢?史可法!别看皇帝下了圣旨,要永不叙用。但是陈燮心里很清楚,只要自己开口求了朱由检,这事情能成。要说干这个管钱的活,还是管着工商司的郎中,陈燮觉得还是史可法最合适了。

于是陈燮回到书房,笔墨伺候,对朱媺娖道:“你不是想给我帮忙么?我来念,你来写。”

史可法被罢官之后,回到了老家,从官变成一个民了,身上的特权没了。立刻待遇就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陈燮在江南权势滔天的时节,地方官员都避之不及。家里父母还好,族人就不一样了,觉得他连累了大家。以前投献的土地,现在还得继续交税了。

这个事情给史可法的打击真不小,让他好好的品尝了一番人情冷暖。所幸史可法家里是大户,不要为稻粱谋,生活上有保证,郁闷一点就郁闷一点吧。顶多不出门,在家安心读书。即便如此,平日里他出去散散步,也会有人指指点点的。

寻常的老百姓,谁知道你的大义,就知道你现在混的不好。史可法在这问题上看的倒是很开,不过家里人的抱怨,也挺让人烦心的。这一日,在家呆的闷了,史可法干脆出门去开封转转。要说这大热天的,从祥符到开封,一头驴一个人上路,换成半年前,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搞不好就有人从林子里钻出来,拿着板刀要做点人肉叉烧包之类的营生。

但是史可法回来之后,发现整个河南老家被说贼了,人都少了很多。这一路走过去,要知道祥符镇就在开封城边上啊,就这都看不到几个行人。这不走了一个时辰,总算是在官道上看见了行人,穿着墨绿色的奇装异服从后面追上来,史可法看见便皱了眉头。要说登州营的打扮,这算是独一份了。李自成打开封的时候,史可法的父母躲进了开封城,他家是有世袭百户的祖荫来的。后来陈燮解救开封之后,家里人回去,小镇里的人少了很多。史可法的观点是流贼所致,没有抱怨陈燮移民的意思。

这是一个小队的士兵,骑着马,押着一些四轮马车,走在平整后的道路上。马背上的军官,主动靠近史可法道:“这位先生,这路上不太平,你以后还是不要一个人上路了。”

史可法听了微笑道:“这位壮士,你们这是从哪回来?”军官见他是个读书人打扮,很是客气道:“走了一趟荥阳,押运了一些粮食去,这不,还没到开封,又接到了军令,赶紧还得走一趟,山西那边的赈济粮食又要断了,贪官污吏太多,多少都不够填进去的。”R527

第四百八十三章神转折

第四百八十三章神转折

史可法听了心里不太舒服,他也曾经是官员,自然知道大明官场的现状。不是他不想改变,而是他没那个能力。只能做到自己不贪渎就好了。明朝这样的官员,其实有一些。

“怎么,你们登州营的军官,不吃空饷么?登州的官员,不贪腐么?”史可法有点斗气的意思,打算狠狠地反驳一下这个军官。不想人家听了却笑道:“也有,但是很少。早些年比较多,陈老爷杀了一批。军中的饷银不低,足够一家人过的不错。严刑峻法之下,胆敢以身试法的人可不多。至于地方上,都有养廉银子拿,发现了贪渎,抄家拿人,从此一家人都不好过,真不值当。贪渎少,主要还是地方上的监督比较严格,稍稍伸手,不是被人举报,就是被民报捅出来。风险太大了!”

史可法都觉得新鲜,大明的官场贪腐成风,谁能遏制?皇帝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登州就能解决的了?这一下他来了兴趣,追问道:“哦,好好说说,我看你也是读过书的人,怎么就从了军?为何不去科举,考一个功名?”

军官见他问题多,大概因为都是读书人的出身,比较亲切吧,也没烦躁的意思,笑着放慢速度,一边走一边解释道:“登州、莱州,都有盐场、商业粮库、矿山之类的官产。只要在这两个府任职的官员,每个月根据职位的不同。都能拿到一笔官产的利润作为养廉银子。这些官产,平时交给商人经营,每月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具体的我也说不太清楚。这样吧,一个知县,一年的养廉银子,大概是一千五百两,只要不太奢侈,足够用的。官府要做的事情,就是监督商户。不要搞鬼。一旦发现了。那就得下狠手整治。登州有专业的查账机构,一旦发现商户有问题,去找他们,收银子查账。保证公正。同样。登州每年工商户要交不少地方的治安银子。保证官府的开支,同时商会也有监督权力。总之就是互相制约,这么说吧。一个商户在山东,你要是生意上弄鬼了,官府负责通报整个山东。今后就没人跟你做生意了。一个官员,要是贪渎了,百姓举报属实则有重赏。至于说到我个人,在登州当兵,不丢人,反倒是个光荣的事情。一个人当兵,全家都跟着享受军属福利。”

“军属福利?什么军属福利?”史可法变身好奇宝宝了,军官倒也耐心道:“在登州,只要你是当兵的,家属就会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说我家里,父母是种地的。租了三十亩的军户田,头一年免租子,之后每年只要交两成的租子就行了。我要是服役满十年,这三十亩地的税赋,都能免了。我记得在家丁学堂上学的时候,听过陈老爷的一堂课,他说啊,只要工商业发展到一个水准,朝廷和官府的商业税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到时候,就可以免去田赋。以前吧,觉得这个不太现实,后来登州的商业发达了,每年的商业税十倍甚至几十倍于田赋的时候,便觉得这事情有希望了。不该质疑陈老爷。”

史可法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免掉田赋?这是一个什么情况?真有这么一天,那就是真正叫天平盛世,天下大同了。这可是农耕文明的大明,不是后来那个世界第一制造强国。这里面的区别太大了,史可法根本就脑子不够用。

“这怎么可能啊?”自言自语的来了一句,军官却笑道:“怎么不可能?如今登州的厂矿,都用上蒸汽机了。那玩意干活,只要人不让它停,那就不会停。举个例子,织布机知道吧?我听工匠说了,一台蒸汽机带动的织布机干活,能顶上几百妇人干活。民报上有个数字,泰西各国,每年流入大明的银子,最少都是三五千万两的规模。这些银子去哪了?大明不缺银子,为何朝廷没银子?这道理很简单,登州的商户心里明白,大明不安稳,他们那点家底未必将来能保住。你看看河南,流贼来了,赤地千里,多少大户遭殃?所以呢,让他们出银子,心里就乐意。再说了,种地一年才挣几个银子?登州那边,现在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进厂子做事情的劳力,一年怎么也能挣个三五十块银圆的,不比种地强?就算是妇人,进了织布厂,一年下来,也能挣十几个银圆的。粮食才多少钱一斤?登州能买到从美洲来的面粉,两斤才一文钱。”

史可法觉得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这尼玛还是大明么?这是世外桃源啊!大明真有这地界么?这一瞬间,史可法动了去登州看看的念头。可惜,城门在望,这次谈话结束了。当兵的不能进城,得在城外的军营内报道去。挥挥手,两人道别,史可法进城的时候,被人拦住了。

“宪之先生,真是你啊,太好了,省了派人跑一趟。”拦住史可法的是推官黄澍,两人有点交情。史可法上前拱手道:“见过推官大人。”黄澍赶紧拦住道:“别,这就没意思了。宪之自回乡以来,在下可没给你脸色看,你这么对我,说不过去吧?”

史可法笑了笑,没有再说啥,心里倒是很暖和。黄澍这才道:“昨天的到了急报,陛下松了金口,宪之的恢复了官身,立刻进京就任工商司郎中一职,在下这里先恭喜一句。”

史可法的脑子里翁的一下,怎么可能啊?这个事情,比天下大同都荒唐吧?当今这位的性子,那真是刻薄寡恩,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淡忘了自己给他找的麻烦?

黄澍也不着急,微笑的等待。史可法晕了一会,这才拱手道:“此事,可有什么说法?”

黄澍道:“邸报上有消息,引用的是陈阁部的原话。史宪之刚直清廉,虽有犯上之嫌,却无私人之念。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然陛下垂询,臣不能不坦言。以臣一管之见,工商司郎中一职,非史宪之不能胜任。窃以为,君子和而不同,政见上的不同,不妨碍继续共事。只要都是为了大明越来越好,就算有不同的政见,也不能成为互相攻讦的理由。”

史可法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