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大没有关系,关键是你要有超越这个年代的本事。李小强能做到吗?他当然想做到。不过必须承认,他的心里没底。李小强冷静的分析,自己有优势,也有劣势,想要超越这个时代,就必须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必须走一条真正的“不同寻常路”。
不留京城回老家?这好像真的算是一条不同寻常路。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李小强没有那样肤浅。他不想这个时候留在京城的真正原因是。。说得不好听一点,他怕自己的修行受到其他高手的干扰,怕自己接收到很多的错误信息和理论。
“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围棋高手,必须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这句话有道理吗?当然很有道理!不过说起来谁都会说,真正要做到就很难。非常难!中日围棋界这点就做得不算很好。
中国围棋界有一个“你牛,你牛!”事件好像很有名吧。那应该是新世纪以后了。在围甲比赛中,年轻的陈耀烨碰到聂旋风。那盘棋聂旋风赢了。棋下完后当然是要复盘。实话实说,复盘的时候聂旋风肯定是好意。他肯定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告诉年轻棋手。想纠正一下年轻棋手的“错误”。
不过在复盘过程中呢?陈耀烨这孩子好像有点不太懂事,他还在顺着自己的思路走。还是在纠缠“如果自己怎么怎么样下,那么棋局就会如何如何。”
这样一来,好像是不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聂旋风觉得陈耀烨冒犯了自己,觉得自己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了。于是就留下了一句“你牛,你牛”后扬长而去。
平心而论,这个故事里如果说谁有错。应该是聂旋风错得多一点点。小陈当时的态度怎么样先不去说他,作为一名围棋前辈。对于小陈在棋盘上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他没有鼓励,他没有表扬。这就很不应该。
抛开谁对谁错的问题,大家第1次听到这个故事以后。往深处想一想,会不会觉得陈耀烨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这是理所当然的,在围棋中,比天赋更重要的是坚持!
坚持自己的理念,坚信自己的修行道路,然后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和这个故事相比,另外一个故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就算知道也没有多想。
韩国的李石头和崔毒是同门师兄弟。他们都出身于韩国的“权甲龙道场”,这是韩国最大的一个围棋道场,在那学棋的人很多。
他们两位成名后,有人去采访权甲龙先生,权甲龙先生也算是那两位高手的老师吧。大家无非是想探寻一下他们两位的成长道路。
两位也算是围棋界的“成功人士”吧,探寻一下“成功之路”。这是很多人的正常思维。权甲龙先生知道大家的想法,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了。他说:
“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李石头是“哄”大的,崔毒呢,是“骂”大的。”
这句话一时半会还真不好理解。如果大家了解李石头和崔毒的性格,就很好理解了。
李石头一直显得有点孤僻,而且他小时候家境也不算好。用我们的话说,他就是个乡下孩子,跑大城市,跑到他们的首都学棋去了。李石头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围棋才能。说实话,他的围棋才能确实是“太非凡”了一点。都有点超出了一般人的常识。
自然而然,就有很多人看不上他那么的棋。李石头也不管那么多,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来。他刚去道场的时候,实力肯定不算最强。肯定也输了很多棋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学棋的时候,周围都是半大孩子,他肯定是受到了很多嘲笑。
这个时候,他的老师就显现出了他的高明。说实话,权甲龙先生也不一定能够理解李石头的棋。不过他没有去想过纠正什么,他只是鼓励李石头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下去。
这就是“哄大”的李石头。权甲龙先生哄出了一位不世出的围棋天才。
崔毒呢?必须承认,他的围棋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当然,他的风格不像李石头那么夺人眼球。另外一个,别看他的外号叫毒蛇,其实他就是个乖宝宝。如果他出生在中国,没准就是常韧圣一般的人物。可能他的成就会比常韧圣差一截,因为他的围棋天赋好像没有常韧圣高。
他进道场的时候年龄更小,棋肯定也是输了很多的。既然是乖宝宝嘛,那肯定是想“改正错误”的。自觉不自觉的都想改正。权甲龙先生也注意到这一点。所以他要“骂”崔毒。无论是“哄”还是“骂”,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弟子都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风格。
他这样做对不对呢?
李小强不想留在京城。倒不是怕有人打他骂他。他最怕的是,处在一个相对好一点的环境中,反而有可能会迷失自己。
李小强自己设想一下,如果自己留在京城。正式比赛是没有多少,那么很多训练对局肯定是随便下的。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输棋的次数肯定不少。有对局就肯定有复盘,自己输了棋,好心人肯定会指出自己的不足。会把他们的想法告诉自己。这样潜移默化之下,李小强怕丢掉自己的东西。
李小强可以确定,人家肯定是好心的。自己肯定也会有提高,不过能提高到什么程度呢?李小强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他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可能提高到把六超都当“中坚棋手”的水平。
最有可能的是,这样练下去的话。最后六超会把自己当“中坚棋手”。
这是李小强不能接受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小强回到了老家翠微县。
李小强回到家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开学。我们李小强同学是一位初三的学生了!
李小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这次好像能够在家里待足一个学期左右。自己能够参加的下一场比赛,好像就是88年初的中国“名人战”了。
“重生整整两年了!”
李小强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重新抖擞精神,要为自己制定一个新的修炼计划。为了自己的围棋梦继续努力。
不过在这之前,李小强还有一件事要做。不做心里不舒服。那就是必须出手教训一下赵大宝了,这次是真真正正的出手教训他一下。
李小强回到家后发现,赵大宝的围棋水平居然也是突飞猛进。连鲁帆云也不是他的对手了。也就是说,赵大宝已经有了业余3段水平。
李小强没有为自己的好朋友感到多高兴,他更多的是嫉妒。没错,是嫉妒,想想自己曾经花了10多年才达到业余3段。。。这小子前世根本就不会下围棋,现在居然才花了不到两年就达到了业余3段。李小强心里不舒服,不教训他一下不行。
“不教训他一下的话,我就会留下心理阴影。会对自己的围棋天赋产生怀疑,不消除这个阴影,就会影响到围棋修行。影响到围棋修行,围棋界就会少了一个大高手。少了一个大高手,就没有人能够和李石佛抗衡。。。”
李小强既然已经把这个事情上升到这样的高度,那肯定不能轻易放过赵大宝。
“大宝,你快点死过来。。。”
178。第178章 真正的古为今用
“说了不来就不来,让2子就来。让4子坚决不来。”
“你。。。”
李小强咬牙切齿,不过还是拿自己的好朋友没有办法。自己连“不再叫你小黑”这样优惠的条件都抛出来了,赵大宝居然还是不肯摆上4个子。李小强没辙了,是真的没辙了,只好等待下一次机会。
“难道大宝才是真正的围棋天才?上辈子只是错过了围棋,没有展现他这方面的天赋?”
李小强仔细打量着赵大宝,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一个天才的样子。李小强认真分析一下。赵大宝两年左右达到业3水平还真的不算很奇葩。由于自己的出现,周围的围棋环境好多了。围棋资料比自己前世的时候多了很多。身边棋友的围棋水平也普遍比前世高了一截。
另外,由于“全省第1高手”出在翠微县,熊国涛,江承华他们也经常来县里。虔城市的棋友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来翠微县的机会更多。赵大宝和以前的自己相比,学棋的条件好了太多。也有很多高手常常磨砺他。
“嗯,这家伙水平能够提高这么快,主要是他的脸皮够厚。经常找很多水平比他高的棋友下棋。有了大量的实战机会,水平要提高到业3并不难。后世的很多冲段少年,学棋两年都有可能达到业5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到底是不是围棋天才,还有待观察。不,根本不用观察,如果他都算天才,那我。。。”
李小强这样一想,心里就平衡多了。
“我要是还没有你赵大宝聪明,我肯定不敢去混职业围棋。。。”
开学以后,李小强的表现和其他普通学生没有什么两样。完全不像是个擂台英雄,每天都是正常的上下课。只有李小强自己知道,自己其实自由了很多。自己已经和妈妈胡老师达成协议,到了一定的年龄,自己肯定会去读一张文凭的。而且多半是一张文史类的文凭。
胡老师最开始明显是半信半疑,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胡老师觉得自己的儿子好像没有骗自己。胡老师发现,李小强老是抱着家里的一些古籍在那看来看去。也不知道他能看懂多少。
李小强当然没有骗自己的妈妈。他也确实在有意加强自己的古汉语能力。李小强对自己的要求也不算很高,不过最起码要能看懂“手批十八局”这样的围棋古籍。
花一个学期左右认真研究一下中国古棋,希望能从里面吸取营养。这是李小强为自己增加的一个修炼方法。
李小强认为,自己如果想取得突破的话。这个很可能是自己的主攻方向!
李小强对自己的弱点非常清楚,那就是对围棋中一些比较“虚”的东西理解不够。正常情况下,这样的东西需要经验的积累。没有办法速成。但是能不能另辟蹊径呢?李小强把目光瞄准了中国古棋,他认为,这是一座被大家忽略的宝藏。那里面可以有自己需要的东西。
李小强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哪怕浪费半年时间也在所不惜。
国内其实也有很多研究古棋的专家。例如陈超越九段,他对中国古棋就有很深的研究。不过李小强认为,他对中国古棋的研究很可能走偏了方向。
李小强有一个很奇葩的推断。陈九段之所以走偏了方向,正是因为他的水平太高了。准确的说,是他“贴目围棋”的水平太高了!
现代的贴目围棋其实应该从日本围棋取消“座子”和“还棋头”开始算起。无论是以前的不贴目到后来的大贴目。其实都是一种围棋。要说有什么区别,可能就是越来越“精细化”。
在现代的对局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高手们会为了1目半目的差距大打出手。高手可能就是认为某个变化图自己会亏损1目,从而有所不满。从而引发意想不到的战斗。水平越高,可能就越精细。
用“贴目围棋”的思路去研究古棋,很容易发生偏差。如果是研究“血泪篇”这样的古谱还好点。徐星友的水平毕竟要差一些,他的棋好理解一点。
如果是研究“当湖十局”,李小强推测,哪怕是陈超越九段,可能也忽略了很多古棋的真正精髓。
现代棋手研究古棋,习惯把现代的思路代入古棋中。常常会觉得有些古棋的招法有点莫名其妙。
“这步棋明明亏了1目,他怎么会这么选择呢?嗯,看来他们下棋还是不够精细。好像是为了战斗而战斗。。”
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正确吧!不要忘了,古棋可是有“还棋头”的。通俗一点的说,古棋的一个“切断”,就是2目棋!
现代棋手会为了1目而大打出手。那么在古棋中呢?一个切断可是有2目棋的。他们并不是看不到那1目棋,只不过,他们更看中“切断”这2目棋。
如果在对局中真正下出了“切断”还好点,那么现代棋手就能看得出来,哦!他是为了这2目棋。。。
问题是,像“当湖十局”这样的古谱,对局双方都是棋圣级别的。有“切断”当然就有“反切断”,他们真正的战斗思路可能隐藏在其他的变化图中。如果没有完完全全把“切断”的思路代入他们的对局中。是没有办法理解他们一些招法的。
有很多人,就会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在乱战一通。
陈超越九段已经算很严谨的学者了。不过他“贴目围棋”的水平太高了,在研究古谱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用“贴目围棋”的一些思路去看待古棋。从他做的很多参考图就可以看得出来,习惯性的用上了现代棋的很多思路。而一些真正的古棋精髓,可能并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两种围棋那种更高深呢?李小强认为,很可能中国古棋更高深。因为他们一直是在那个领域专研。他们是真正的“高者在腹”。而且中国古棋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没有办法“背书”的。他们都是在中腹作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