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盗墓传奇-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一统天下后,内心不禁喷涌出自豪之情。因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表功。让子孙万代都要铭记其卓越的功勋。第二件事便是正名。他下令:“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诞生了。而“皇帝”一词也成为此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专用称号。

  秦王做了皇帝,但并不因此满足。他认为自己营造的庞大帝国决不能也不会覆灭,他打下的江山将传之万世。于是,他又下了一篇气魄宏大的制。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但是,铁打的江山仅二世而亡,历史同这位心比天高的皇帝开了一个大玩笑,这是后话。

  秦始皇的傲气还有很多表现,如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滥用苦力,焚书坑儒等。事实上,秦始皇的这些表现的确给人们留下了不可一世、盛气凌人的印象。他位及至尊,傲视万物。“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他内心疯狂的征服欲暂时得到了满足。他创造的辉煌业绩,将永载史册,足以令后人敬佩,从这一点来说,秦始皇是骄傲和自豪的。

  但是作为一个世俗之人,他凡身肉胎,生命有限。他威风八面的凛然之气终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烟消云散,而他尽平生之力创建的庞大帝国也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成过眼云烟。从这一点来说,秦始皇感到的又是痛苦和无奈。

  物质上的极大满足和精神上的极度空虚,使千古一帝成为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于是,在绞尽脑汁经营、巩固着他的大秦帝国的同时,秦始皇又走上了追求“长生不老”妙药的艰难之路。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离开了京师咸阳,开始了第二次巡游。这次巡游的主要目的,便是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典礼结束后,秦始皇并没有返回,而是“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开始了敬神之旅。

  对神灵的崇拜,在秦国源远流长。据说,秦襄公攻戎救国有功,被封为诸侯,率领族人居于西陲,自认为应主少皞之神,于是建西峙,祠祭所谓白帝。后来秦文公即位,夜梦一条黄蛇自天下属地,其蛇口止于麟衍,后史敦为他圆梦道:“这是上帝的象征,您应当祠祭之。”于是,秦文公便建了鄜峙,用三牲郊祭白帝。

  秦穆公在位时,有一个陈仓人从地下挖出一物,似羊非羊,似猪非猪。他想将之送与穆公。路上碰到两个童子,对他说,这个东西叫媪,经常在地下吃死人的脑子,要想杀之,用柏枝插在它头上。媪这时也说话了,他说,这两童子一雄一雌,名曰陈宝,得雄者王天下,得雌者霸天下。陈仓人听了,放下媪,去捉童子。两童子即化为雉,飞入树林。陈仓人向穆公报告,穆公派人捉住了雌雉,不想它又化成一块石头,只好将其置于汧、渭之间。到文公即位时,特意建了祠庙,以祭陈宝。那只雄雉后飞到了南阳雉县。每当陈仓祠祭陈宝之时,即有一道长十丈的红光,自雉县飞入陈仓祠,发出像雄雉的叫声。据说,这就是“宝鸡”之名的由来。




秦始皇的骄傲与痛苦(2)




  崇敬鬼神,只是秦始皇长生不死乐曲的一个前奏。他的思绪,早已飞向虚无缥缈的天国。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引露,乘云飞,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段描述见于《庄子·逍遥游》。它对传说中的神仙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描述。

  中国古人即有崇拜神仙、确信神仙存在之说,而秦始皇对此更是深信不疑。他以征服六国般的意志开始了寻找神仙的历程。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帝最后一次出巡时,在琅琊见到了徐福。由于“人还求神药,数岁弗得,费多”,害怕受到严厉处罚,徐福便编造了谎言。他说:“蓬莱仙山的确有仙药,只是由于被大鲛鱼阻挡,无法进入。请陛下派遣善射者带弓箭一同去,用连弩将其射杀,仙药即可得。”听这话的当晚,秦始皇恰巧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同一个人形的海神作战。梦博士圆梦道:“水神面目本看不见,大鱼和鲛龙乃水神存在的标志。陛下祷祠神明向来恭谨,应除去此类恶神,即可求得善神。”秦始皇听其述说与徐福所言符合,于是下令派人携带大量渔具入海,而他也亲自持连弩以待大鱼出现。

  众多的兵士乘船从琅琊直到荣成山,也未见到一条大鱼的踪影,直到芝罘,才见到一条大鱼,而秦始皇非常“英勇”地将其射杀了。

  射杀大鱼后,障碍已除,于是秦始皇又派徐福出海。这个徐福又一次欺骗了秦始皇。说自己梦中见到了海神,海神说,仙药有,只是秦王礼物太薄了,只能看,不能拿走,要拿走,必须送给我童男童女以及从事各行业的工匠。

  秦始皇听信了徐福之言,于是令其携童男童女3000人、各类工匠再次入海。但是徐福率领的庞大船队永远消失于天海相接处,直到秦始皇死也未回来。

  数次寻仙不得,反得到了一帮儒生无情的戏弄和嘲讽,秦始皇怒气难消,诏令460名儒生至骊山一个所谓的温谷中,召开“西瓜宴”。趁儒生们对温谷之瓜评说不已时,命令兵士自上而下填土于山谷,将儒生们活埋。儒生被坑,秦始皇不再积极寻求仙丹灵药,而是逐渐将注意力转移于对其死后的安排上,骊山陵墓修建速度随之加快,一座亘古未有的超级天子大墓在他死前基本完工。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寻仙求药的失败,更加剧了秦始皇残暴的统治,从而在他死后,又围绕其陵墓发生了一系列争论不休的是非恩怨。




始皇陵是否真的被盗(1)




  公元前210年10月,华丽的天子车驾离开咸阳,秦始皇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11月,来到了云梦、九嶷山,然后浮江而下,经过丹阳,到达钱塘。由于钱塘江水势滔天,波涛汹涌,车队遂向西走了百余里,由狭中渡江。

  渡江之时,庞大的车队引来许多人观看。这时,人群中一个高大威武的少年突然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

  这句话秦始皇当然不会听到,他也不会想到,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竟然隐藏着一个秦国的死敌。

  ——这个少年,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一生的使命,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亡秦”。他从秦二世元年从会稽起兵开始,每遇秦兵,战无不胜,秦军望之披靡,闻风而逃。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秦王朝就土崩瓦解。

  但在其后的楚汉之争中,项羽却失败了。历史学家常常为项羽鸣不平,把其失败之因简单归结于项羽主观决策上的失误。而众多的文人墨客则将其描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大多论者都忽略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之所以说项羽的使命是亡秦,是因为他与大秦天生有家仇国恨。项羽的祖父、楚国大将项燕就为秦军射杀,而项羽所在的楚国,多年来就与秦战争不断,并最终为秦所灭。所以,当项羽兵进咸阳时,疯狂的复仇行为便势所难免。

  据说,项羽率大军进入咸阳后,竟在一天之内就将秦国皇亲800余人连同4000名文武官员全部杀死。秦王子婴就是被项羽本人用方天画戟扎入胸腹扔到街心而毙命。随后,八千江东子弟潮水般涌入秦宫,将财宝、美女抢劫一空后,又放一把大火,将阿房宫内的宫殿、楼阁烧成一片废墟,大火烧三月不绝。

  做完这一切后,项羽的私愤并没有发泄完毕。他又带兵闯入秦始皇陵,杀害了所有守陵人和部分还在修建陵园的工匠,放火烧掉陵园内所有的地面建筑,又下令挖掘秦始皇陵。

  关于项羽的几把大火,历史上的记载已有不少,且大多相似,并无争议。只是项羽是否盗掘过秦始皇陵,目前尚有争论。

  关于项羽掘秦始皇墓,历史上也有不少记载:
(该书籍由红糖粽子整理发布,更多好书尽在 未知部落 wzbl)
  司马迁的《史记》中借刘邦之口,骂项羽:“掘始皇冢,私收其财物。”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刘向传》中写道:

  秦始皇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三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枭雁……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棺椁。

  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经·渭水注》中这样描绘:

  秦始皇大兴厚葬,营造冢圹于骊戌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斩山凿石,下锢三泉,以铜为椁。旁行周回三十余里,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狱九州县地理之势,宫观百室,奇器珍宝,充满其中。坟高五丈,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

  另外,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项羽掘秦始皇墓的传奇故事:

  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后,命英布去盗秦始皇墓。当地下皇城大门打开时,里面突然射出无数箭矢,乱箭如雨发,当场射死许多士兵。随后从墓中又飞出无数怪鸟,啄伤不少士兵。惊魂未定的士兵四散逃去,又被墓中冲出的怪兽追击,咬伤无数。英布不敢进门,急忙报告项羽。项羽一听大怒,亲自率士兵冲入墓门。至墓内后,项羽定睛一看,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只见里面星光灿烂,山峦起伏,草木青翠,这不是函谷关吗?项羽带兵往前冲击,但这时又是一阵乱箭射击,项羽无奈之下,只好率兵退出。

  另一个故事说,项羽灭秦后,派十万兵士挖掘秦始皇墓。士兵在陵墓南面和西北寻挖墓穴道,挖了半月有余,踪迹全无。项羽听说后,赶到了现场,亲自督促开挖,仍没有结果,正在犹豫之时,忽然从西北方向走来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老人对项羽说:“你不该动用如此众多的劳役来挖墓,秦始皇是怎么灭亡的,你应该心知肚明,万不可重蹈秦王朝的覆辙啊。”项羽听了老人之言,思索良久,终有所悟。于是马上命令士兵停止挖掘,返回楚地。但是士兵们毕竟在此地挖出了两条沟,这两条沟后在历史上被称为“霸王沟”。




始皇陵是否真的被盗(2)




  还有一个更为离奇的故事。说是项羽挖掘秦始皇陵时,从墓中飞出一些金雁,消失于南方。到三国时,有一个名叫张善的人在日南这个地方当太守,有人向他行贿,送他一只金雁,张善一看,金雁身上还刻有字,字的意思是说此雁乃秦始皇陵中之物。

  依据诸如此类的记载和传说,好像项羽掘秦始皇陵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实际上,这些说法并不能作为项羽掘始皇陵的真正证据。民间传说故事自不必说,就是历史上的记载也令人心生疑窦。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只是引用刘邦在两军阵前责骂项羽的话,并没有直接去写项羽如何掘墓。如果这件事是事实的话,那也应该是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了。但这样重大的事件却并没有载入《秦始皇本纪》和《项羽本纪》,这是司马迁的遗漏,还是有不便言说之处?两种疑问似乎都难成立。因为司马迁是公认的秉笔直书的史学家,极少趋炎附势之作。同时,在《项羽本纪》中,他对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妇女宝货而东”的行为有明确记述,还有什么必要对掘秦始皇冢加以掩饰呢?不可否认,项羽“掘冢”的动机是存在的。这是雪国仇、报家恨的最好手段。但是,以秦始皇陵的地宫之深邃、构筑之坚固、警戒之严密,项羽即便有开掘之心,恐也难得如愿。所以更为可能的是,用一把大火烧掉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及把“浅层”的宝藏拿走。这一行动,使人们误认为项羽盗掘了秦始皇陵。

  那么,后来的班固、郦道元又为何要编造故事,栽赃项羽呢?这也许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虽然我们无从琢磨班固、郦道元的心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他们关于“汉武帝中期以前的史实”的记载,基本上都是从《史记》中抄袭而来的。而作为兰台令史的班固也不可能比早他400多年、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获得更多的史料。再说,按照班固的记述,可以设想,项羽凭借为数几十万人的挖掘能力,不管他采取大揭顶还是多道并进的办法,都将是愚蠢至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