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童]做最好的家长-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平台。这些都可以成为你上网的学习任务。有了明确的任务,你上网就会专注于自己的目的而不会迷失自我。 
  第三,警惕网络危险。根据已有的教训,网络可能对意志薄弱的中小学生产生的主要危险有:色情信息、暴力和赌博性的网络游戏、各种网上行骗诱拐、网上侵犯性行为,以及由于沉迷网络而形成的焦虑、失眠、强迫症和社交恐惧等病态。上网前对网络的这些潜在危险有个清醒的认识,会有助于你增强防范意识,在上网过程中随时提醒自己,自觉远离网上有害信息。 
  第四,掌握网络安全规则。最好不要在网上显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密码、父母职业等),最好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最好不要自己单独会见网友,如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回答或反驳,而应该不予理睬。 
  另外,我坚决反对女儿在网吧上网,因为网吧环境不好,也不安全。 
  根据我的观察,女儿的网络生活是很健康的。她上网主要是做三件事:一是学习,即搜寻下载有关学习资料;二是娱乐,即下载一些她喜欢的音乐视频资料,或在线观看有关视频;三是交流,即通过E…mail和QQ与同学交流。对于有害信息,她都能够自己自觉抵制。 
  我明显的感觉是,女儿上网后,视野越来越开阔,见识也越来越广泛,和她聊天我常常觉得捉襟见肘。现在有时候我遇到网络问题,还得请她帮我解决呢! 
  我和她当然也为上网发生过冲突,主要是因为她有时候也会控制不住自己,很晚还在网上。我催她早点睡,她却恋恋不舍。每当这时,我当然要批评她;她呢,自然也会忍不住冲我耍点脾气。不过,这种冲突都不太激烈,吵几句之后,她还是会乖乖地退出网站关闭电脑的。毕竟,她还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而且这种“放纵”也不是经常的。总的说来,我对她上网还是很放心的。 
  每次我看到提起网络便惊恐万状的家长时,总是这样对他们说:“别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请和孩子一起上网!” 
  我的建议: 
  1。别把网络看成洪水猛兽。 
  2。请家长们学会上网。 
  3。和孩子一起上网。 
  4。让孩子把网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5。引导孩子控制好上网的时间。 
  6。教育孩子远离不健康的网络内容。]   
 
培养孩子的世界胸襟 
   
  历史趋势和时代发展,要求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爱国者实质上是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者或大国沙文主义者,这将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既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又要反对盲目自大、闭关自守。我们应培养出一代头脑清醒、胸怀全球、放眼世界的爱国者!   
 
如此“爱国”令人忧虑 
   
  2001年9月12日晚上,女儿放学回来,我第一句话是问她:“你知道昨天美国发生的事了吗?” 
  她说:“知道了,全班同学一整天都在议论。” 
  “同学们有些什么议论?”我问道。 
  她说:“所有人都很高兴!觉得美国该炸!背时!”(注:“背时”为四川方言,意为“活该”。) 
  我问:“为什么呢?” 
  女儿觉得我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甚至很弱智:“谁叫他美国那么霸道?还炸我们的大使馆,还撞我们的飞机……这是报应!” 
  美丽的女儿说得咬牙切齿,眼里放出凶光。 
  我十分耐心地问她:“想不想听听爸爸的看法?” 
  她点点头。 
  于是我说了下面一番话—— 
  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当然十分令人痛恨,爸爸也为南联盟大使馆的中国死难者而哀痛,但美国政府的霸权主义罪恶不能让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蒙受生命的牺牲。在生命的天平上,这次受难的美国老百姓的生命与许杏虎、王伟的生命是等值的。因此,恐怖主义者这次犯罪不仅仅是针对美国的而且也是针对整个人类的。这次被炸塌的纽约世贸中心两座大楼已经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就像家乡的乐山大佛一样,它们的毁灭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灾难。如果我们今天对美国人民的灾难幸灾乐祸,那么,明天当灾难降临到我们身上时,便再也不会有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另外,爸爸还必须特别告诉你,你和你的同学可以仇恨美国的霸权主义,但不可仇恨美国,而且对于美国的先进之处,我们还得老老实实地学习。你和你的同学有着真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但你们的声音却是非理智的,也是不明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了抵御美国霸权主义而发愤建设我们的国家,恰恰需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就有仁人志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也曾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到了这21世纪的今天,我们岂能关上国门而自外于世界?欲强我中国,必须面向世界。20多年改革开放的精神成果之一,就是中国人民有了开阔的国际视野。我们推崇的是与法治、民主、科学相结合的现代爱国主义,而不是“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永远反对霸权,但我们永远都不应排外! 
  我看女儿仍然对我的话大不以为然,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说服她,突然我急中生智又加了几句调侃:“江泽民总书记也给美国总统发了信,表示对恐怖主义行径的谴责和对美国人民的慰问。爸爸的话,是和江泽民总书记保持一致的。嘿嘿!” 
  女儿的表情依然不服:“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就是幸灾乐祸!美国,背时!背时!!” 
  我轻轻叹了一口气,心里产生一个疑问:从什么时候起,谁让我的女儿居然这么不讲道理了?   
 
不当狭隘而盲目排外的“爱国者” 
   
  显然,这和我们多年片面的宣传教育有关。多年来,我们一些教育者总是有意无意地通过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绪的突出表现,就是简单而幼稚地认为:中国一切都好,外国(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切都坏!我们对孩子讲国情,讲传统文化教育,大多只讲“灿烂文明”,而讳言我们的弊端。这种片面的教育宣扬助长了包括孩子在内的不少国人的盲目性与闭关自守的狭隘心态。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报上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在北京大街上,一位三轮车工人拉了一位外国游客,便招来一群中国同胞的斥责:“你还甘心做外国佬的奴仆吗?”20年过去了,这种现象估计不会有了,但类似的心态却并未绝迹。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爱国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同世界各国的来往交流会更加广泛密切,这对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认为,历史趋势和时代发展,要求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爱国者实质上是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者或大国沙文主义者,这将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既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又要反对盲目自大、闭关自守。我们应培养出一代头脑清醒、胸怀全球、放眼世界的爱国者! 
  我常常通过和女儿聊天,或者给她推荐一些读物,用她能够明白的语言让她渐渐懂得,中华文明的确辉煌,但绝不是十全十美,更不是人类唯一的文明;西方文化有许多问题,但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给女儿推荐过一套很好的书,这套书是林达所著《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二》《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在我所读过的介绍美国的读物中,这是最棒的一套书。作者林达不仅写见闻和感受,也试图写出美国现象的制度根源,写出大厦如何在常识常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每个普通人的个人自由,为什么竟可以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作者用非常通俗晓畅的语言,通过一个一个故事或案例,细致入微而又玲珑剔透地解剖着美国。有人这样评论:书中有许多思想的火花,“这许多的思想火花,逐渐烛照着我们心明眼亮起来。从此,我们不再沾沾自喜于发现别人的毛病,而能以自己独立的眼光和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我也有同感。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对女儿的影响很大。慢慢地,她看待这个世界显然比过去更理智了。 
  关于对美国的评价,是我和女儿聊天时常常谈到的话题。我和女儿一起探讨美国的霸权主义,也思考美国的优秀文化。我说:“吸取一切民族的文化精华为我所用,正是爱国的表现之一。对美国优秀文明的热爱,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不矛盾。赞美美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人,并不是汉奸、不是卖国贼,他们是理性而富于独立思考的爱国主义者。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不是要学习它们的一切,更不是全盘西化,而是更好地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使中国更好、更快地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这决不是媚外,而是对人类智慧的尊敬!”   
 
把人类共同的文明价值播撒到孩子心里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话题:承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人类应该共同坚守的“普世价值”? 
  我认为是有的!——民主精神、自由思想、博爱情怀、人权意识、平等观念等等,是这个“地球村”每一个“村民”都应该坚守的价值。 
  比如民主,我告诉女儿,这是中国政治的必由之路,因为连邓小平都说过:“没有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当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学习借鉴包括西方民主精神在内的人类共有的民主政治文明成果。如果我们承认,一切与专制制度相对立的不同国家的民主制度也有着共同点的话,那么,我们在拒绝照搬西方具体的民主制度的同时,批判地继承、学习古今中外人类文明遗产中的有关民主的思想理论,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今天,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民主”的理解还不完全一致,但“民主”的基本价值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在理论上,在法律上,几乎所有国家都确认民主原则或以民主原则为目标。而且,尽管现代民主观念源于西方,但当它传到非西方国家后,经过不同民族文化个性的整合,便出现了民主理论的多元化。民主不再仅仅是西方式的民主,不再局限于西方人所理解的民主,它具有了不同的民族特色。当然,“民主”概念的基本含义——“人民的权力”是大家公认的,至于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保障“人民的权力”,则是多元的。 
  又比如“人权”,我告诉女儿,中国封建专制文化是蔑视人权的,包括封建教育。我举了一个例子,从私塾时代开始,在中国,千百年来都是“老师打学生”,没有人觉得不正常——直到现在,还有教师认为体罚是教育的必须手段,甚至也有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老师的话就该打”呢!这便是对学生人权的践踏。但是,最近20多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天经地义”,甚至对这非人道的教育方式予以谴责。因为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唤醒了人的觉醒。于是,人们开始审视包括教育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道、个性、尊严、平等、权利等观念开始在人们头脑中生根并萌芽。越来越多的人对“老师打学生”现象的谴责,正是中国全社会“人的觉醒”在教育上的微观体现。“人权”当然不只是体现在这一点上,尊重和保护人权,至少要保护以下人权:生命权、人身自由和安全的权利、自由迁徙权、平等接受审判的权利、隐私权和荣誉权、思想自由、表达的自由、和平集会的权利、结社自由、工作与休息的权利、健康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而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认识。 
  我对女儿关于“民主”和“人权”的启蒙教育,都不是纯粹的说教,而是结合阅读和看电视新闻,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讨论。美国大选、巴以冲突、非洲政变、伊拉克战争、联合国改革……我都可以和女儿随意聊几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