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童]做最好的家长-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困扰。 
  我这样对我的学生说,也这样对女儿说—— 
  友谊不等于是爱情,但友谊可以成为爱情的桥梁。爱情是一种特殊的友情,其特殊性表现在: 
  1。友情无须顾及性别,而爱情的对象却只能是异性。男同学或女同学都会有自己所编织的友情之网,都能从同学身上获得友情。但是,如果某两位异性同学交往过分亲密,其友谊可能成为萌发爱情的种子。 
  2。友情以理解为前提,以互相帮助为特征;而爱情却以性爱为基础,以互相结合为目的。这就是说,爱情是与性欲联系在一起的。从生理上说,爱情追求的目标之一正是性欲的满足。而纯粹的友情则没有一丝性欲的因素。 
  3。友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切磋,长短优劣,一目了然;恋人之间却彼此掩饰,互相美化,“美好”形象未必真实。友谊的最高境界是真诚,因此,它不需要任何装饰与隐瞒。而热恋中的青年往往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同时不由自主地把对方理想化。 
  4。友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恋人之间却追求彼此依附。只要真诚相待,哪怕是性格不同,年龄不同,也可以结下深厚情谊,而不必各方面都强求一致。但是,两人一旦建立恋爱关系,便有可能培养共同的志趣、爱好,而且必然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5。友谊是开放的系统,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而爱情却是封闭的系统,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友谊是广泛的交往,可以在集体中,公开场合进行;而爱情具有专一性,排他性,游离于集体,往往是单独在一起进行。因此,友谊贵在博爱,而爱情贵在钟爱。 
  6。友情立足于现实,以信赖为基础,总是具有充实感;而爱情却着眼于未来,以期待作支撑,始终呈现梦幻感。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朋友,但真正理想的爱情却是“白头到老”,因此,恋人们往往怕失去对方,并喜欢憧憬未来。 
  以上六点特殊性也可以说是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之所在。我把这六点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判断:若是友谊,就大胆保持;若像爱情,则应谨慎相处了。   
 
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灵的监护人 
   
  如果孩子出现了早恋,家长不必恐慌,首先应该理解孩子。但理解不等于可以迁就和放纵。我们应该以高远的志向激励孩子。我强调,作为正在走向成熟的中学生,应该反复思考,“我”现在当务之急最应该选择的是什么?爱情是美好的,但不是我们现在的首选。一个人的一生有许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突出的主题,而中学时代的主题就是求学。每一个同学都要立大志,要随时提醒自己,我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可千万不能因为现在一点点感情,就妨碍了我宏伟目标的实现。 
  我爱给我历届学生讲大学时我读过的一篇小说中的一段话,自然我给女儿也讲过。这篇小说叫《晚霞消失的时候》,写文革中一对青年男女,后来两人参加了不同的派别。小伙子的父亲是共产党高级将领,姑娘的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两个人经历了很多感情波折,多年后他们偶然遇到了。女主人公叫南珊,她说了一段话:“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的。它们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是同样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而满意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珍贵的回忆。”我告诉学生,也告诉我的女儿,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题,因而有不同的幸福。这些阶段应有的主题或者缺失或者错位,我们的人生都将是悲剧,至少会造成遗憾! 
  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我们不可能守着孩子,即使随时守着孩子也不可能左右他的内心,关键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自己心灵的监护人,成为自己意志的主人。 
  这里还有一个很让许多家长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我的观点是,充分地尊重孩子!正确看待孩子与异性的交往。成长中的中学生开始具有了归属感,他们在对长辈越来越闭锁自己心灵的同时,对同龄人却有着强烈的交往欲,其中包括对异性同学的交往。这种很自然很正常而且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感情需求,却令一些家长不安。他们特别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异性交往,担心孩子“变坏了”,于是往往拿出家长的权威限制孩子的异性交往。其实,至少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在男女同学交往的问题上,他们的观念要比一些家长纯洁得多。与异性同学相处,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友情而不是“谈情说爱”。孩子们有时把握不好交往方式与分寸,这需要家长给予指导,但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早恋”。 
  晴雁的人缘关系一直很好,她在班上与同学相处从来很和谐,包括和男同学相处既庄重又大方。有时她出去玩,哪怕是和男同学一起玩,我都从来不干涉。因为我知道,信任和尊重最重要。这么纯真的友谊,我能不放心吗? 
  有时她在家里接电话,她母亲会忍不住问:“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我便对她母亲说:“别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要相信晴雁会正确处理好同学关系的。”这样纯洁的女儿,我能不信任吗? 
  由于晴雁一直在我们宽容而充满信任的家庭氛围中,整个中学阶段,她都没有遇到青春期的“麻烦事”。 
  当然也不是没有过小插曲。女儿读到初三,我正在苏州大学读博士,她来电话说,班上有两位男生给她写“纸条”了。我问她是怎么处理的,她说:“我找了其中一个男同学面谈,另外一个男同学,我是通过书面的方式与他沟通。对两位男同学,我都说我是要考高中还要考大学的,希望我们继续以同学关系友好相处。” 
  前不久,刚刚进入大学的女儿来到我班上为我的学生开了个关于成长的讲座。面对有同学提到“早恋”的问题,她当时的回答是:“我们要考虑现在这个年龄段最应该做什么?每一个年龄段都有最应该做的事,如果把下个年龄段的事提前到现在来做,就意味着在两个年龄段都做了不该做的事,而且两件事都做不好!” 
  我的建议: 
  1。在生活中和孩子谈论到爱情话题的时候,应该坦然而自然。 
  2。在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家长就应该主动给孩子谈爱情。 
  3。不要轻易怀疑孩子早恋。 
  4。和孩子保持心灵的沟通,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 
  5。给孩子推荐一些有益的青春期教育读物。   
 
激励孩子战胜“中考恐怖症” 
   
  “爸爸希望晴雁是一个超越困苦的人!当你的同龄人在为眼前的学习叫苦时,你能够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希望学习上的困难越多越好,因为这样才能练就我坚韧不拔的毅力!”   
 
不要与孩子一起唉声叹气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恐怕很少有孩子不惧怕考试的,因为至少在许多人看来,这“命根”关系着眼前面子的荣辱和今后人生的兴衰。尤其是升学考试,那更是命运的赌博,在老师和家长焦灼而又充满期待的眼光中,孩子疲惫不堪地挣扎在应试的生死线上。 
  面对孩子对升学考试的恐惧,家长怎么办?有的家长可能会一味批评孩子:“怎么这么没出息?大家都能过,你就不能过?”这样的家长首先没有理解孩子,而没有理解孩子就不可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也就谈不上有效地引导。有的家长可能会和孩子一起埋怨残酷的考试竞争,和孩子一起唉声叹气。这样做,倒是“理解”孩子了,却不能解决孩子的任何问题,相反只会增加孩子对考试的厌恶。当然,还有一些家长既不责怪孩子也不和孩子一起怨天尤人,而是设法针对孩子学习上的漏洞为孩子请家教进行一些补习,以增强孩子考试获胜的实力。这种做法当然很好,但我觉得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增强孩子的心理素质,让孩子克服对考试的恐惧。 
  在女儿初三迎考的时候,我和她有过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我有过教训,最后汲取教训获得了家庭教育的成功;孩子有过哀叹,最后却超越了哀叹赢得了升学考试的胜利。 
  进入初三后,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唉,我的命比黄连还苦!” 
  第一次说这话是因为她妈妈说自己“家务事太多,命苦”,正在做作业的女儿马上抬起头:“什么?你命苦?要说命苦,还是我最命苦!” 
  在旁人看来,女儿是那么幸福,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既没“吃过糠”也没有“下过乡”,更别说“过江”“负伤”了,何来苦命! 
  但是,我深深理解女儿,她的命的确很苦! 
  她每天天不见亮就出发,直到天黑才回家,真正是披星戴月! 
  上个星期,她不得不去配了一副眼镜,我美丽的女儿顿时让我感到陌生而难受。那一刻,作为特别疼爱女儿的我,真想抱着女儿哭一场! 
  作业多考试多,女儿还能忍受,她感到最痛苦的,是要背一些她根本不能理解而且在我看来也没有多大用处的“知识”。比如政治。一次政治阶段性考试前夕,她说:“爸爸,政治要背一本书啊!”她说的“书”,是指政治教材。我说:“政治嘛,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背起来就容易了。”她说:“我们老师也是这样说的。但我上课根本听不懂啊!不只是我听不懂,我们的同学都听不懂!” 
  记得考试前的那个星期天,她很早就起来了,连早饭都不吃,开始背政治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垄断资本主义”、“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星期天的早晨,人们大都在睡懒觉,四周一片寂静。女儿那清脆的琅琅书声传得很远很远。 
  我的天!即使是请一位省委书记来背诵,恐怕也未必能够过关!而我的女儿只是一位刚满14岁的初三学生啊! 
  于是,我和她一起梳理所有要背的内容,并为她抽背…… 
  我女儿的记忆力其实很强,虽然很痛苦但一会儿她就背了许多——尽管她根本不懂背的东西是什么,只知道这些东西要考,就是分数! 
  休息时,她对我说:“只要考完,我一定把这书撕了,烧了!”她又说:“世界上最可恶的职业是老师!因为他们就是这样整学生的!” 
  女儿的话,当然是极为偏激的,但我不可能要求一个小女孩具有多么辩证的思想。 
  我对她说:“爸爸理解你。但是,第一,现在的教育制度有很多需要改革,你不应把现在教育的某些弊端视为教育本身,因为教育本身是神圣的。第二,老师也是无可奈何的,他们也是教育弊端的受害者,你不应因此而恨老师,更不能因此恨教师这个职业。第三,不管怎么说,目前你还得背,你就把它当作意志的考验吧!” 
  我知道这些话现在说服不了晴雁,但我也只能这样说。 
  她听了,还是叹气:“唉,我的命真比黄连还苦呀!” 
  我在网上发帖子,反映女儿的苦闷。我对她说:“爸爸在网上为你喊冤!” 
  她问:“这样就可以免除我的考试了吗?” 
  我无言以对。 
  在那一段时间,我实际上是陪着女儿在叫苦,结果不但没有减轻女儿的痛苦,反而让她更感到痛苦。 
  现在想起来,那的确是我的一个教训。   
 
家长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 
   
  后来她政治考试考了90多分,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她高兴不起来:“有什么用!现在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有十二万分的理由理解女儿的心情。作为教书20年的教师,我深知现在的教育制度有多么不合理而且不合人道!但我又想如果听任女儿保持这样一种消极态度,不但不利于她的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她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要知道,她未来的人生还有多少可以预见和不可预测的困难、挫折还在等着她呢! 
  按说,女儿的成绩应该算是不错的,半期考试名列班上第4名,在年级近600人中名列24名。然而她对学习却如此厌倦! 
  我反思我自己的教育。我感到女儿的这种精神状态,固然与现在的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