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恩来的智慧-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自己虽置身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但他以
惊人的毅力,忍辱负重,挺身而出,同林彪、“四人帮”破坏和平外交政策


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言行进行坚决斗争,并对他们所造成的损失做了大量
的弥补工作。他严肃批评外交部到处提抗议,几乎破坏了原来所有的外交关
系:他还耐心地向有关国家做解释工作,甚至一再向他们表示道歉。经过艰
苦的努力,最终才把我国的外交拉回到正常的轨道。在此期间,周恩来本着
反对霸权主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立场,为中苏、中美关系从对抗走
向对话,为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实践反复证明:周恩来倡导和实践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当代国际关
系的重大贡献,如果各国都能格守这些原则,它就能净化国际政治气候,化
疑虑为信任,化恐惧为安全,化对抗为对话,化于戈为玉帛。


谈吐幽默回答巧妙——在外交场合处理疑难和诘难

周恩来是一位能言善辩的语言大师。他常常以其精辟、准确、幽默而又
富有思辨性和战斗力的语言,使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使紧张的气氛得到和
缓;他常常在谈笑间使对方的诘难尴尬难堪。

50 年代中期,一次招待外宾的国宴上,服务员端上了一道大菜,这道菜
由冬笋、蘑菇,红菜组成,形成一种图案。

这道菜上席后,有人用筷子夹翻了一转,大家一看:竟是一个“卍”形
图案!友人们一看,吓了一跳,不知此时出现此种“卍”形图案是什么道理。
原来二战期间,“卍”形图案成了法西斯的象征;这时,周恩来手疾眼快,
神态自若,他一边劝酒一边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
传统的万字图案,象征‘万事如意’,是对远方客人最良好的祝愿。”话音
刚落,整个宴会的气氛又活跃起来。接着,周恩来又幽默地说:“就算是法
西斯,也没有关系,来,让我们一起动手把它消灭就是了。”逗得客人哈哈
大笑。于是,所有的筷子一齐指向这道菜,来了个“全面进攻”,很快,这
幅“法西斯图案”就被全部消灭了。

1963 年12 月,周恩来和陈毅访问非洲摩洛哥王国。哈桑国王在接待周
恩来时,破例地举办了极为丰盛的“烤全羊”,“巴斯提拉”、“古斯古斯”
等传统名菜国宴。国王陪主宾围着一张矮脚长方桌席地盘膝而坐。直径长达
八九十厘米的瓷盘中盛着一只烤好的整羊。席间,好客的主人首先用手选一
块最好的肉放在周恩来的食盘里。每上一道菜都是如此,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周恩来也照样回敬。宴罢,哈桑邀周恩来。陈毅到会客室饮茶。宾主边饮边
谈,无拘无束,十分融洽。蓦然,哈桑国王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他
笑着说:“当今世界上像我们这样的国王、皇帝已为数不多了,不知以后会
怎么样?”周恩来和陈毅听后都笑了起来。周恩来风趣地说:“你们可以组
织一个委员会,开个会商量商量嘛!”陈毅接着说:“亚洲有个西哈努克亲
王,我们是好朋友,可邀请他参加。”周恩来又说:“陛下可以担任这个委
员会的委员长嘛!”说毕,三人皆哈哈大笑。哈桑的问题提得十分巧妙,而
周恩来和陈毅回答得也十分巧妙。

1960 年4 月下旬,周恩来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访问印度。在一次谈判中,
印方提出这样一个挑衅性问题:西藏什么时候成为中国的领土的?周恩来当
即答道: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讲,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
领土的一部分了。

印方耍赖说:时间太短了。

周恩来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 来年的历史了,如果700 来年都
被认为是时间短的活,那么,美国建国到现在只有100 多年的历史,是不是
美国不成为一个国家呢?这显然是荒谬的。周恩来通过700 年与100 年的数
字比较,驳得印方哑口无言,尴尬之极。这时,坐在会谈席上的印度副总统
情不白禁地钦佩说:中国总理是雄辩的!

1959 年3 月,西藏反动农奴主勾结帝国主义发动武装叛乱,残害西藏人
民。西藏一小撮反动派和妄图侵略我国西藏的帝国主义分子说什么这是因为
他们同情西藏人民,要帮助西藏人民获得幸福。周恩来严正地批驳了这种虚
伪反动的滥调:“西藏,包括昌部、前藏、后藏三部分地方,共有人口120
万,参加叛乱的人只有2 万左右,其中多数是被欺骗裹胁参加的。。。在西


藏要求改革的劳动人民和赞成改革的上层进步分子以及可以说服的中间分
子,就有110 多万人。现在世界上有一些人,口口声声说他们同情西藏人,
他们却没有区别自己所同情的究竟是哪一部分人,是同情110 多万要求和赞
成改革的劳动人民、进步分子以及可以说服的中间分子呢,还是同情极少数
的反动分子呢?我们希望一切好心的朋友(这里我们所说的好心的朋友,是
指那些愿意坚持同我国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声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人
们),对于这种明显的绝大多数和极少数的划分,应当首先弄清楚。”周恩
来通过120 万比2 万的数字,说明同情和支持西藏广大要求和赞成改革的人
才是正义的。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总理先生,中国
现在有没有妓女?”

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问活,周恩来坦然自若,两眼盯着这位记者正色答
道:“有!”这一问一答,顿使气氛紧张,引起全场的骚动。周恩来接着说:
“在中国的台湾省”。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一片声。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评价周恩来时说:“没有什么比对外谈判
更能真正考验他的本领。”周恩来在外交活动中,在猝不及防的诘难下,在
别有用心的挑衅前,面临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时,总是以其博深的知识、丰
富的经验、清晰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准确的言词,自如地应付各种意外情
况。


处世篇

处变不惊沉着冷静——1928 年在大连遇险脱险

周恩来一生多次深入龙潭虎穴,多次遇险脱险。他既胆略过人,敢于挑
大梁,又机智过人,善于处变不惊。

1928 年,中国共产党准备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当时中国的环
境不可能在国内召开,所以决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周恩来当选为代表,邓
颖超列席会议,两人于5 月初乘日本轮船离开上海。船过青岛时,周恩来与
邓颖超上岸进市区吃了午饭,并买了青岛市的各种报纸带回船上。由于买许
多报纸,引起了日方侦探的注意,轮般停靠大连码头,两人正准备上岸时,
面前出现了日本水上警察厅的几个人,挡住去路,对周恩来、邓颖超进行盘
问。“你的,什么的干活?”一个警官用生硬的中国话首先问周恩来。

“做古玩生意的。”周恩来毫不迟疑地回答。尽管他携带的箱子里一件
古玩也没有,但自幼受家庭熏陶,懂得不少古玩,完全可以和对方周旋下去。
“你们做古玩生意,为什么买那么多报纸?”另一个警察用流利的中国话抢
问。

“我们在船上没事,可以看看消遣。”

“你们到哪里去?”

“去吉林。”

“到东北干什么?”

“去看舅舅。”

盘问了这些以后,这几个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又要周恩来跟他们去水上
警察厅。

这时邓颖超不放心周恩来一个人去,对周恩来说:“我跟你一起去。”
周恩来大怒说:“你不要去,你去干什么!”这怒声、这神态顺乎自然地向
日本人表明了符合当时中国习俗的夫妻关系——妻子必须服从丈人。同时,
也给邓颖超一种暗示,暂时分开更有利于应付敌人。

周恩来对邓颖超发完火之后,转过脸来对那个警官说:“我可以跟你们
去。不过,你们先帮我找个旅馆,把我夫人送到旅馆住下,回来我也好找她。”
周恩来的话语、动作、神态,自然、沉着、利索、镇定,具有很大的震撼力,
虽然还没有完全消除敌人的怀疑,但却使他们松了一些劲、泄了一些气。

等邓颖超找到旅馆住下后,周恩来跟几个警察去了水上警察厅。他们又
详细询问周恩来出生年月日、学历、职业等,周恩来坦然而答,对方找不到
一丝一毫的破绽。

“你舅舅姓什么?”一个警察冷不防问道。

“姓周。”

“叫什么?”

“叫曼青。”

“他是干什么的?”

“在省政府财政厅任科员。”

“你大概忘记了你姓什么?”“姓王,开始我说过。”

这个警官陡然口气凶了起来:“你舅舅姓周,你怎么姓王?”周恩来苦
笑着说:“先生,在中国舅舅和叔叔是有区别的,姓氏是不一致的,不像外


国人舅舅、叔叔都叫UNCLE,因此,我舅舅姓周,我姓王。”
对方又逼问周恩来:“我看你不是姓王而是姓周,你不是做古董生意的,
你是当兵的。”
周恩来迅速伸出两只手说:“你看我像当兵的吗?”几个警察仔细端详
周恩来双手,那是双写字的手。
那个警官拉开抽屉看卡片,然后眼睛盯着周恩来说:“周恩来!你就是

周恩来。”
周恩来皱起眉头反问道:“你们有什么根据说我是周,周恩来?”
敌人讲不出所以然,他们从周恩来的对答如流中进一步松下劲来,态凌

缓和地说:“对不起,误会了,王先生,你可以走了。”可是,周恩来却没
有急着走。他在日本人势力下活动,走出警察厅容易,再被请回来也容易。
为了不再被请回来,必须使敌人彻底松下劲来。于是,周恩来面有难色地请
求道,“先生,我还得麻烦你们一下,帮我买两张下午去长春的火车票。”
说完把钱递上去,对方点头答应了。

两小时过后,周恩来平安回到邓颖超的住处。进来之后,他没有说什么
话,仍然是安然无事的样子。只是在喝水时低声交待一句:“把接头证件立
即销毁。”邓颖超不慌不忙地去上卫生间,接头证件撕碎后投入马桶冲掉了。

过了一会,两人若无其事、有说有笑地到餐厅用餐。下午,周恩来和邓
颖超拿了日本水上警察厅代买的火车票,从容不迫地离开了大连。


无言之言为救而“咎”──把廖承志从张国焘监禁下解救出来

红军长征途中,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使红四方面军的不少同志无
辜牺牲,使革命遭到重大损失。廖承志、罗世文、朱光等也被张国焘监禁起
来。

红四方面军同红二方面军进入甘肃、宁夏,到了黄河边,周恩来一路上
打听廖承志等人的消息。最后,在往预旺堡的路上,周恩来碰到了廖承志。

廖承志想起了他第一次见到周恩来的情景:

1924 年初秋的一天晚上,16 岁的廖承志看见一个双眸炯炯、浓眉刚毅身
穿白帆布西服的人走进他的家,同父亲廖仲恺低声交谈了很久。廖承志好奇
地问父亲:“这人是谁?”廖仲恺说:“你还不认识他?”廖承志说:“不
认识。”廖仲恺带着敬意告诉儿子:“他就是共产党的大将周恩来!”

廖承志忘不了1925 年8 月20 日父亲遭同民党反动派暗杀,当天周恩来
就赶到医院探望。为了彻底追查幕后策划者,周恩来参加了“廖案检察委员
会”,和杨匏安一起积极认真地追查廖案凶手。周恩来还亲自审讯凶手,并
写了一篇《勿忘党仇》的纪念文章,断定暗杀是一个“很大的黑幕阴谋”。

这次见到周恩来,廖承志心情非常激动。自广州一别,他们俩人10 年没
有见过面。10 年前廖承志见到周恩来时还是个中学生,10 年后廖承志已经是
个共产党员了,但此时却是个被张国焘“开除”了党籍的人!此时此刻、此
情此景,使廖承志见到周恩来不知道怎么办好。廖承志心里想:是躲开还是
不躲开呢?如果躲开,旁边还有人押着他,这不可能。如果直接和周恩来打
招呼、说话,廖承志怕会给周恩来带来麻烦,他知道张国焘是个心狠手毒的
家伙。廖承志正在踌躇的时候,周恩来走过来了。他看见廖承志被押送着,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若无其事,也没有说话,但同廖承志紧紧地握了手。这
无言之言胜过了任何言语,这无声之声胜过了任何声音,这无表情的表情深
含着生死之情,这无其事之事深藏着至要玄机。两双手紧紧相握的一刹那,
心灵已经沟通,万语已经交流。当天晚上,周恩来派通讯员找廖承志到司令
部去。廖承志一进屋,就看见张国焘也在那里,屋子里坐满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