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这个问题时,这个丰富的综合话题仅被缩减为简单的情节剧。新闻界流行的做法是:无论任何人发表诸如《独立报》或者《图片报》所持观点的言论,他就被谴责为叛逆祖国、胡说八道。作家苏珊·桑塔格在《纽约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过去的对外政策已经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所以现在遭受打击,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美国的反应肯定比欧洲强烈,毕竟我们是受害者,遭受严重损失的是我们美国。但是,如果美国人要想今后避免遭受更多的攻击,我们必须认识到,单纯依靠我们的军事威慑,或者加强国内安全管理是不够的。将讨论的话题限定在所谓的爱国主义内容上,丝毫无助于果断地解决面对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来了解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这个问题,我们甚至需要考虑那些听起来不大顺耳的解释。譬如,我们需要承认,解释某个行动与实施那个行动有本质的区别。人们可以合乎逻辑地争辩说,我也会这样说,美国根本不应该遭受“9·11”这样的袭击(恐怖主义永远不应该有任何借口),必须将罪犯送上法庭。但是,还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没有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以及美国长期积累下的怨恨的前提,就根本无法理解“9·11”事件的本身。
全球有许多焦点地区,美国对那里的政策,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引起了争议,由此产生的仇恨足以反映到“9·11”事件中。假如美国不资助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不在沙特阿拉伯驻军,本·拉登还可能发起这场战争吗?很可能不会!但是,我并不是建议华盛顿准许恐怖主义分子对其对外的政策实施否决权。其要点是,美国人需要认真讨论一下我们在国外的行为:哪些是明智的?哪些是非明智的?我们的行为是否完全符合我们经常贯彻的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我们是否实践了自己倡导的理论?以及认识到它在现实中有多么大的重要性?
美国的超级强权观全球化=美国化?
如果美国人想与我们星球上共同生活的60亿人民保持一种健康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了解那些人都是谁,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观念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念。这不是一个施舍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身利益的问题。美国或许能受到两个大洋的保护,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军事大国,然而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强大到无懈可击。在这个日益变得不平等的世界里,美国地位是位于世界的顶层。在当今,占整个人类45%的人每天仅靠2美元来维持生计。在这种状况下,是不可能实现和平与繁荣的,正如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本身警告的那样——2000年一位情报局的记者曾经预言:“一些群体感到落后了,因为不平等造成的差距在日益扩大……,这种现象孕育了政治、种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极端主义,陪伴它的常常就是暴力。”这种预测恰恰在“9·11”事件中得到应验。
当然,外国人也需要更好地了解美国,因为其利害关系也同等重要。200多年前,托马斯·杰斐逊就写下了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他自己的国家,另一个是法国。”今天,地球上每个人的第二个国家就是美国。当今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国化,每一位经常旅行的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新闻媒体所谓的全球化,实际上主要是指美国化,“9·11”事件并没有丝毫减弱这种趋势。然而,亲近并不等于理解。虽然,今天在经济与技术领域,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扩大,他们常常是相互敌视,彼此之间仍然互不理解。
外国人常常纳闷,美国怎么可能一方面如此强大,而另一方面又如此天真?美国不了解外国的状况、外国的民族和语言,又怎能如此肯定地说,它知道每个人都最需要什么东西呢?它的国民是如此的坦率和慷慨,而它政府的对外政策怎么能够如此飞扬跋扈?为什么当它政策实施的对象发泄牢骚,甚至发动恐怖攻击时,它才会感到震惊?
有什么理由能解释美国的乐观主义,和它那充满激情与活力四射的精神,以及它所不断追求的意志,还有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中所描述的那盏“绿灯”呢?美国能把人类送上月球,能把整个图书馆储存到一张计算机芯片上,却仍然在公共学校里面常常为进化论的教学问题而争论不休,而且几乎弹劾了一位有婚外恋的总统。这一切的一切怎么可能呢?美国人在物质上如此富有,但又为什么缺乏维系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呢?为什么到处充满了节省时间的高效设备,却常常感到精神紧张,从而匆匆忙忙?美国产生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灿烂文化(例如爵士乐和摇滚乐的优雅的曲调),引起社会共鸣的道德标准与环境保护主义。这样一个国家又怎能滋生出无数空虚的名声、毫无价值的暴力以及奢侈而享乐的人呢?
一个以充满机会而出名的国家,怎么能够日益滋生出一个美国梦想残酷破灭的下层阶级?世界上最值得骄傲的民主又怎能败落为混乱和腐败,由此玷污了2000年的总统竞选?那个不体面的插曲,是否是美国即将走向衰退的预兆。此时难以形容的“9·11”事件,是否又加速了它的衰退?或者说,美国是否能够再次成为被罗纳德·里根曾经骄傲地形容为“一座山岗上的明珠城市”呢?
这些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一些美国人根本不愿意去面对它们。他们认为,美国已经开战,任何随便发表评论、不听从总司令指挥的人,都将被送上下一班去巴格达的飞机。“9·11”事件之后,曾经有段时间,那种可以理解的爱国主义浪潮发展成了一种不恰当的高傲情结:坚信美国人天生就比他人勇敢,有同情心,并且慷慨大方,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是美国人”。有一本书的标题就是这样写的: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纽约市的消防队员们,勇敢地冲入世界贸易中心,投身于正在燃烧的火海,将一个个受害人救到安全的地方。这么说来,似乎其他国家的消防队员不会这么勇敢,没有这样的奉献精神。
就本人而论,我认为我们的国家是强大的,足以洞察到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从而有益于进步。对于那些坚持一定要谴责我为美国的败类的那些人,我在这里要做出明确的回答,其目的仅仅是要事先消除一种诽谤,这种诽谤很可能被恶意地用来查禁这本书。我觉得,我不仇恨美国,我热爱美国。作为一名作家和新闻记者,能生活在这片产生世界上第一部宪法修正案的土地上,我感到很幸运,我仍然对美国的缔造者与理想者充满敬仰;225年之后,他们继续为鼓舞人心的理想而奋斗,引用杰斐逊庄严的誓词,即为了生命、自由和幸福而奋斗。
然而,我担心的是,美国已经偏离了它的最终理想。“9·11”事件使我们的人民生活在一种恐惧之中,又处在齐心协力应付危机的状态。当我们再一次面对事实,我们会发现,在本·拉登的轰炸员满怀仇恨地执行任务之前,我们的国家就已经处于一种危机之中。我们在政治上,是生活在一种几乎是名不副实的民主之中。我们的政府教导其他国家的人如何积极竞选,然而我们自己的大多数国民却不投票。放弃这个基本公民权的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人们的自满心理,即富裕生活可以自然延续下去。但是肯定还有另一个原因,即人们的疏远感:许多美国人确切地感觉到,这是一个被富人和有权人控制的政治体系;我们的经济也没有太多地反映出我们对民主的渴望。亚力克西·托克维尔在1831年的经典著作《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曾经祝贺我们有了一个“大的革命将变得更为稀少”的国家。因为按照他的观点,我们的平等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趋势。如今,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而穷人和中产阶级却注定要埋头苦干,即使再努力也赶不上去。同时,在我们的对外政策中,我们标榜我们始终代表着自由,我们通常所做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然而,实际上我们很可能是事与愿违,扮演了无耻的伪君子的角色,因为我们支持的是那些背信弃义的独裁政府,他们维护我们美国的既得利益,颠覆那些不考虑我们利益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府。
美国做了许多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我们美国人,为什么对这一客观事实感到难以承认呢?假如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个十分正常但又非常正确的事实,我们将会与我们的邻居相处得更好,否则将会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坚持对我们的过错装聋作哑,或者视而不见,而将任何敢于指出我们错误的人统称为国家的叛徒,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不要以为,你叫喊的声音比别人大,就可以掩盖一切真相,反美的活动也会就此罢休,事实正相反,很可能会愈演愈烈。如果要从“9·11”事件中汲取教训,其中第一个教训就是要认识到,当今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无懈可击的;另一个教训无疑就是,美国再也不能忽略世界上其他国家对它的态度了,尤其是在听到反面的言论时,更应该如此。
这里,我提供一下本书的叙述体系。本书共分为10章,每一章都围绕着外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引出一类对话,而他们所谈及的下列话题,又常常是为美国人所免谈的:
1。 美国的视野狭窄,以自我为中心。
2。 美国很富有,令人兴奋。
3。 美国是自由的土地。
4。 美国是一个帝国政权、虚伪、盛气凌人的国家。
5。 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很天真。
6。 美国人是实利主义者。
7。 美国的这片土地充满机会。
8。 美国的民主是自以为是的。
9。 美国代表着未来。
10。 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走出国门。
我并不以为自己能够回答所有美国的问题。我的祖国幅员辽阔,事物错综复杂,惊人的事情层出不穷,很难简单地进行归纳。约翰·斯坦贝克曾经这样写道:美国很“复杂、自相矛盾、顽固、腼腆、残忍、喧闹、无法形容的亲切,并且美丽无比”。它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仍然在发展中。这么一本内容有限的书,不可能全面详细地展现美国。我写本书的目的,是在21世纪的开始之际,提出关于美国的行为和信仰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尽管本书以广泛的旅游、报告和研究为基础,与其说它是一个确凿的证据,不如说它提出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论点,我希望能够激励人们去思考和辩论。如果读者不对我的观点进行一些争执,那么可能就是我的书没有写好。
我十分清楚,本书的一些观点对于一些美国人是难以接受的,正像托克维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习惯于“生活在一种长期孤芳自赏的状态……只有陌生人或者经历过能够带来一些真实的东西,才能引起美国人民的注意”。然而,由于“9·11”事件,全球都流露出对美国的同情,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对美国人民都怀有极大的爱心,同时,也伴有一些其他不太热心的感情。绝大多数外国人,都将美国人民与美国政府机构及其对外政策加以区别对待。他们一般都喜欢美国人民,而对后者的感情就差得远了。
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他们都坦率地承认,尽可能清楚地了解美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毕竟是在雄鹰的阴影下生活着。在开罗,一位阿兰政治战略研究中心的新闻记者对我说:“我曾经想给《纽约时报》写一篇评论文章,敦促美国向外国人开放其竞选活动,因为美国政府所做出的每一项有关经济政策、军事行动和文化方面的决定,对于我和世界上所有的人民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美国的经济增长放慢时,我们便估计到石油的价格就会落下来;当美国的股票市场下滑时,福特基金会给我们开罗中心的捐款便会减少。”
在经济、军事、政治、科学与文化领域内,美国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虽然美国的权威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它扮演了一个决策者的角色。它的行为,不管是好还是不好,将在21世纪影响世界每个角落人民的生活。在布拉格,捷克共和国的一名前环境部长莫尔丹对我说:“作为一名欧洲人,你可以喜欢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