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云会-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行之快步来到桌前,看到桌上那张纸墨迹早已干透。想来人早已在一个时辰前就跑了。 

“虚先生,你一向神机妙算,不过我与子陵更加高明一点。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们已远离了扶余,不用找我们,你也找不到。还是想一想明天大典立哪个当皇帝为妙,切记不要让各国使节看笑话啊。” 

虚行之看完手上这封信,差点没气晕过去。 

众将无不苦笑,碰上这种不负责任的主帅真是叫人哭都哭不出来。 

宣永看虚行之眼看就要气背过气去了,忙将他扶住:“先生镇定,明日的大局尚要先生主持呢。” 

虚行之眼看这苦差要落到自己头上,惊得拂袖便走。 

几个将领互相一打眼色,一起追了出去。 

“先生不能走,明日不能真让各国使节看笑话啊。” 

众人追追逃逃去远了,兵士们有的心慌意乱光想明天怎么办,有的守了一夜累到极点,自去找地方睡觉了,原本都是暗伏人手的皇宫变得无人进出了。 

床底下的寇仲钻了出来,伸个懒腰:“最简单的方法用上几百年,都一样有上当的人,可惜啊可惜,亏得虚先生还是少有的智士呢,居然还会上我的当。” 

徐子陵也已现身出来,笑道:“大家对你的信心太强了,总以为你可以做到旁人做不到的事,一看到你留下的信,就以为你真的逃得没影了。其实这几日防卫如此森严,想想不伤人而逃走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实在太高看你了。再说他们又哪里想得到,一代英雄的寇少帅你会窝囊至在手下面前钻床底。” 

寇仲搓手跺脚地说:“再等一会儿,各处防守的人就都散光了,到时我们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徐子陵失笑:“真不知道你兴奋个什么,送上门的皇帝也不当了。别忘了,明日尚秀芳小姐也会大驾光临,亲贺你登基。就这么走了,岂不错过她的妙绝歌韵。” 

寇仲老脸一红:“我不就是当年稍微有一点儿动心吗,子陵你何必到现在还计较。我也没和你不停地说师仙子石才女啊。” 

徐子陵冷笑道:“这又怎能并论,你以为我不知虚先生一心想让你登上帝位,为你选择贤后,让你长留扶余,以后生子传孙,帝业永驻,所以才特地请了秀芳大家来吗?” 

寇仲干咳:“那还不是他一厢情愿吗?咱们不用理他,还是想想往哪里逃为是。这些年,我们已走遍塞外诸国,又历经海上各岛,许多人都已经认识我们了。明日登基的皇帝一改人,天下尽知,不但海上各国要找我们。我看大唐突厥回纥吐谷浑都一样会尽出人马搜寻我们。以后我们要到哪里落脚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徐子陵微微沉思了一会儿,方道:“你说,这世界到底有多大,路可有尽头吗?以往,我们以为中原就是整个世界了,后来才知道塞外还有突厥吐蕃龟兹等国,海上还有琉球有篷莱。那么突厥之外又是什么,草原之外又是什么,大海之外,又是什么?” 

寇仲也是一震,露出深思的表情,良久才道:“子陵啊,你所说的,我以往竟从来不曾想过。不错,我们已知的诸国之外还有什么,天之涯海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前虚先生为我讲史时说过,汉人最早到遥远的地方见识外面一切的是张骞,而后汉朝开出丝绸之路,与远方各国通商。而走得最远的是班超的部将甘英。那时班超入西域逐匈奴。官至西域都护。班超对一个买进大量汉朝丝绸的国家非常好奇,于是派遣他的部将甘英西行,寻找那个名叫罗马的国家。甘英行至一个叫做波斯湾的地方,据说波斯湾的西岸就是罗马。当时的安息商人常从汉朝买丝绸卖到罗马去,他们不愿意汉人与罗马人直接见面买卖,所以就说‘海水广大,往来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凤,亦有两岁者。’甘英不愿苦等,所以就回头了。自那以后,汉人再也没有走过更远的路了。” 

徐子陵眸中闪动异彩:“为什么我们不去走那条路呢?那是张骞曾走过的路,班超曾走过的路,甘英曾走过的路。我们去看看,今日遥远的波斯湾西岸是否还有一个叫罗马的国家,去看看,天外是否还有天,世外是否仍有世。我们修习长生诀以寻求生命的极限,我们也可以一路往西走,去看看天地是否有极限?” 

寇仲虎目闪亮:“好,无论天涯海角,你我都携手闯一闯,踏遍天下,看尽一切,方不负你我生在人间。子陵,我们走吧……” 

巴蜀,幽林小谷之中,箫音忽止。 

“青璇……” 

“他们走了!” 

“他们天生就不会长属任何地方,天地间并无一地一物可以长留住他们。他们只属于彼此,他们总是会走的。” 

“青璇可以感觉得到,今生今世,再不会相见了。” 

“若心中不忘彼此,万里如咫尺,千年亦转瞬。青璇着相了。” 

“希白的花间心法又有大成,如今已比青璇看得更透彻了。”石青璇微微一笑,心中淡淡的愁怅已然随风而去。纤指轻扬,玉萧就唇,足以感动天地的箫韵再次飘荡在人世间。 

*** 

塞外,草原。 

突利握着手中这封刚刚自海上传来的飞讯,轻叹一声:“你说得不错,他们真的走了。” 

跋锋寒似乎仍在深深定中,无知无觉,不言不动。 

突利悠然长叹:“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一次分别会是永远 。他们会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再也不回来了。” 

跋锋寒徐徐睁目,淡淡道:“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聚聚散散亦是常事,无聚岂有散,无散如何聚。曾经肝胆相照,曾经生死与共,便已够了。何必在意太多,更何况,也许许多许多年以后,他们心中一动,便会回来了。” 

突利点头:“但愿……” 





尾声 

岁月如流,天下一统已有四十多年了。大唐国势日盛,百姓生活安乐无比,人人称颂盛世太平,四十多年前的天下纷争,早已被人淡忘,已经不再有几个人不记得四十多年前叱咤风云的人物了。 

到现在,人们传颂的是大唐开国的英雄功臣们,是神奇的李卫公,是憨猛的程咬金,是大唐的种种赫赫武功。 

破吐谷浑,败突厥,灭高昌,平薛延陀,收焉耆,降龟兹,天朝大国,声威尽显。 

而今,英公李世绩再破高丽,年轻的高丽王被打入囚车押至长安,再次证明了大唐不可抗拒的天朝之威。 

皇宫之中,歌舞声暄,满朝文武,齐贺大胜。高宗李治多病,稍饮几杯,即回后宫休息,主持大局的照例是那年已三十许,但依然貌能倾世,才可治国的武皇后。 

李世绩虽然英雄不减当年,毕竟年迈,亦是不胜酒力,饮过几杯后,即谢恩请辞。 

武皇后含笑而止:“英国公若不胜酒力,不必多饮。只是今日大捷,举国欢庆,英国公实是第一功臣,岂可不共欢。而今,当年开国的功臣只剩英国公一人在朝,我等后进俱想多听英国公讲讲英雄往事。” 

李世绩注目看这个笑起来百花失色日月减辉温柔无限的皇后。这样一个女子,柔媚无双,美艳无伦,却把持了天下大权。当年凌烟阁标名的第一功臣长孙无忌也只因为反对她而含冤惨死。自己若非得妻子提醒,不肯干涉皇帝立后的家事,怕也难逃诛戮之惨。这些年来,故交尽丧。连李靖也要闭门不出不问朝政才得安老而死。独自己还能风光不减,都是妻子规劝之功。只是如今纵有无限风光,满目朝堂,再无近心知友,亦是凄凉。对于这位看来温和的皇后更不敢有丝毫不敬,此刻忙恭声道:“以往都是随太宗皇帝征战,在先皇指引之下方能百战百胜,有何英雄可言。” 

武皇后微微一笑:“先皇也未曾百战百胜啊,太宗皇帝未曾征服高丽,而英国公却征服了高丽,这一点便是先皇也难以做到。” 

李世绩出了一声冷汗,忙跪倒道:“皇后言重了,臣都是仗着圣上与皇后的福泽声威才能侥幸取胜。” 

武皇后听若未闻,悠然道:“我还记得贞观十八年,我尚在先皇身侧服侍起居。时年高丽权臣盖苏文叛乱,与新罗反目。新罗求助于我大唐。大唐即是新罗的宗主国,自然没有袖手不助的道理,当即先皇便决定发兵高丽。可是奇怪的是,朝中有不少人都劝先皇三思,先皇不但不听,反而决定亲征。当时大臣们有不少深夜求见,抱膝密呈求先皇不可亲征的。先皇只是微笑说,‘区区高丽只需一个李靖即可平之,朕之所以亲征,实因太过思念故人,希望这一场战事,能将他们引出一见罢了。老实说当年不能与他真正一分胜负,朕其实一直引以为憾的。’直到今日,我还记得先皇当日脸上那落漠思念之情。” 

李世绩 垂首无言。 

武皇后微微一笑:“我查过当年太宗皇帝亲征高丽的记载了。贞观十八年,七月,我大唐发海军四万,舰船五百艘;步兵骑兵六万以征高丽。另外新罗,百济协同出兵。出击沈阳,抚顺,城中守军皆不敢出战。攻破盖州,斩数千人。攻破抚顺,俘二万余人。海军攻破大连,俘八千人。进逼辽阳,高丽派四万人来援,我军四千人迎击,高丽大败,斩千余人。攻破辽阳,杀敌万余人。进军辽阳以东的白岩城,高丽派万余人来援,我军大将契莆力率劲骑八百迎击,高丽大败,斩千余人。白岩城守将投降,高丽派兵十五万来援,太宗皇帝命英国公你领步骑一万五千人于西岭列阵;命长孙无忌领精兵一万一千为奇兵,自北山出狭谷,攻侧后;太宗皇帝自领步骑四千,隐蔽于北山上,高丽援军大败,斩二万余人,三万六千余人投降。是役我军兵力不过三万,高丽兵力十五万,而为我军大败。薛仁贵等将军英武之名也于此役传扬天下。太宗皇帝将大部分高丽兵释放,遣返平壤,高丽国主大惊,而我军已抵达安市城。高丽降将高延寿、高惠真建议,直取平壤。可恨长孙无忌误事,坚决主张天子亲征,不可冒险侥幸,应先破安市,于是两军对峙于安市城下。可是后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我大唐战无不胜的军队对安市久攻不下,而后天气渐冷,粮食将尽,太宗见士卒不耐严寒,方才下令退兵的。不知我记得可有错误?” 

李世绩忙道:“皇后所言,有如亲见。” 

“是吗?这样我便不明白了,我军所向无敌 ,连下十城,夺人口七万,消灭敌人四万余人,自身损失千余人 ,为何会攻不下一个小小安市城。” 

李世绩垂首道:“是高丽名将杨遇春精于用兵,死守不退之故。” 

“是吗?青藤!” 

“小人在!”一直侍立殿前的一名卫士,立刻上前跪倒。 

“我记得你以前当过太宗皇帝的卫士,曾随太宗皇帝出征高丽对吗?” 

“是!” 

“当年,你随侍太宗皇帝攻安市城时,可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吗?” 

“禀皇后,小人随太宗皇帝出征,一直担任太宗皇帝的近身卫士,小人还记得我军刚扎在安市城外不久,就有两个人夜入军营。也不知道那是何方人物,竟能轻易地直入太宗皇帝的金帐而不被发现。太宗皇帝见到他们后居然不震怒惊慌,只令我们几个卫士送上美酒,就让我们到外面守着了。那一夜他们都在里面喝酒,小人只断断续续听到里面几句话。太宗皇帝好象说‘岁月如霜,朕已老了,你们却风彩依旧。’另外一人最后说了一句话小人却记得很清楚‘皇上即执意如此,我也不再相劝。你我便以高丽存亡再斗上一场,皇上你能灭高丽,我必能救高丽。’后来,他们就走了,太宗皇帝竟然亲自把他们送出帐,然后他们就消失在万军之中,小人不知道他们怎么来的,也没看到他们怎么走的。再后来,不知怎么,安市城怎么也攻不下,我军的粮道又被破坏,粮食运不来。按理说我军的粮道一直有精兵保护,没有理由被破的。可事实确实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军粮草不继,太宗皇帝只得下令退兵。在退兵前,太宗皇帝还备了厚礼,令人送入安市城中,说给守城主将。小人原以为是送给杨遇春将军的,可太宗皇帝却不提杨将军的名字,只一再重复要送给守城主将。礼物送入城后,杨遇春将军在城头答礼,太宗皇帝在城下遥望城头良久,方才长叹退兵。小人一直不知道,太宗皇帝最后那失望叹息的神情是为了什么。” 

此刻歌舞早止,众臣听着这个小小卫士讲着二十余年前的一段密史,无不惊异。 

武皇后脸上也现神往之色:“你可记得那暗夜来访的两个人如何形貌?” 

青藤脸上忽现出极为奇特的神情:“小人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人的,我不能形容他的样子,因为小人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才能说明白,只知道一看到其中的一个人,就觉得看到了神仙,那是真正的人间谛仙。他身旁的那个人高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